第一文秘网    > 工作总结

MBT2000主战坦克

作者:jnscsh   时间:2021-06-28 10:08:48   浏览次数:

活动目标还有85%的命中率(也许是理想条件下),火控从发现、跟踪、瞄准到射击的反应时间为6秒,与M1A1处于同一水平。

动力系统

MBT2000战斗全重不足50吨,发动机功率882千瓦(1200马力),单位功率18千瓦(24马力)/吨,最大行驶速度65千米/小时,最大公路行程450千米,从静止加速到32千米/小时需9秒。这里需要说明的是,坦克的最大速度一般仅仅限于测试使用,此时车辆损耗大,噪声震动大,实际公路紧急机动能有30~40千米/小时就很不错了。倒是紧急加速到32千米/小时这一指标很有价值,体现了坦克在遭到敌瞄准、袭击后,力争快速摆脱威胁的能力。法国“勒克莱尔”坦克这一指标仅需5.5秒,M1系列坦克是7秒,MBT2000显然还需进步。

MBT2000还有一台34.5千瓦(47马力)的辅助发动机,在停车时向车上电子设备供电。坦克不运动时使用辅助动力,不仅减少油耗,还降低了发动机和车体热辐射、噪声特征,利于隐蔽,也提高了乘员舒适度。

MBT2000还有一个之前中国坦克不具备的本领——原地转向,遇敌时可以把防护最强的车首迅速转向威胁最大方向,在狭窄山路、城市巷战和铁路运输平板车上能迅速掉头,整个车队可以同时掉头而不相互碰撞。

防护

普遍认为,MBT2000的炮塔正面装甲防穿能力达到了550毫米垂直均质钢,和日本90式坦克相当,与美国M1A2、德国“豹”2A6和英国“挑战者”2相比还有差距。

为了增强防护能力,中国为MBT2000配备了双防反应装甲,可降低破甲弹威力70%、穿甲弹效能30%。以T-90S发射的穿甲弹而言,约能削弱30%(138毫米)穿甲能力,剩余的322毫米穿甲能力已经无法穿透MBT2000炮塔正面装甲。

不过MBT2000和T-90S一样使用转盘式自动装弹机,无隔舱化,一旦被穿透,引发殉爆的概率很高。

MBT2000配备了激光告警器,被敌人激光测距时,能抛烟幕弹自保,但没有中国99式坦克上的光电压制干扰装置,同时没有防地雷设计,那么乘员易受到冲击波影响而伤亡。

人机工程

MBT2000的人机工程相比“豹”2、M1还是较差的,虽然人均占有空间理论值较大,但由于自动装弹机隔断,车内空间不相通,人员来往必须通过车顶,十分不便。为了适应南亚高温气候,MBT2000在车首上布置了可手动开启的驾驶员通风口,安装了风扇,改善了驾驶员的持续作战能力,这要比印度的T-90S和T-72M1人性化得多。

国际擂台

MBT2000设计的主要作战对象是印度坦克,研制之初被要求抗衡“阿琼”。但实际上“阿琼”更像是“初级电脑爱好者的拼装机”,故障频出,勉强装备了一批,主要还是用作训练和阅兵。MBT2000在战场上比较靠谱的印度对手还是约1500辆T-72M1和至少330辆T-90S。

T-72M1是苏联一款出口型坦克,没有防辐射的中子吸收层不说(不过印巴两国也不至于打到动用核武器的地步),最大的问题还是装甲防护不足,殉爆率高。这方面最“生动”的战例就是海湾战争期间屡次被M1A1“打靶”的伊拉克T-72M。1991年2月25日,伊拉克共和国卫队一个坦克营和美军陆战队第二特遣队第4营B连遭遇,35辆伊军坦克对12辆M1A1,交战30多分钟,结果是伊军30辆T-72、3辆T-55、1辆T-62和7辆装甲车被摧毁,由于多辆坦克殉爆,只有72名伊拉克坦克兵战俘,美军无一伤亡。

印军和伊军的T-72M都具备“皮薄、眼花、脑慢”的特点——其装甲防护薄弱,以致中国02式100毫米突击炮都能打穿(要知道,02式用的是86式100毫米反坦克炮,考虑对抗80年代还被“神化”的T-72M);其灭火抑爆系统不可靠,3名成员逃生率较低;主动红外装置在有敌情时要避免打开,否则就是帮敌人指示目标,可不开又很容易“夜盲”;火控数据需要炮长手动输入,系统反应时间约15秒,而MBT2000的火控反应时间是6秒,如果同时发现对方,MBT2000第一炮如果失的,还有时间再补一炮。

印度装备的T-90S严格来说,是用T-72的车体加上T-80的炮塔“拼凑”而成,MBT2000在火炮寿命、火炮威力上都明显超越。只不过由于都安装双防装甲,正面防护水平都在600多毫米垂直均质钢的水平,双方火炮已经很难从正面有效打击对方了。在火力反应速度方面,由于T-90S车长还使用单向稳定观察镜,比MBT2000的独立周视双稳式指挥仪瞄准镜差很多,在观察范围和观察质量上明显下风。

2010年,MBT2000的升级版VT1A坦克出口到摩洛哥,这次MBT2000中选还有外在因素——2006年,与摩洛哥有西撒哈拉领土争端的邻国阿尔及利亚购入了T-90S主战坦克,当时摩洛哥装备的美制M60和法制AMX30一时处于下风。恐怕摩洛哥看上T-90S的“冤家”升级版MBT2000,也有印巴争锋的启示吧。

不足与遗憾

MBT2000的动力系统可谓遗留问题,苏/俄发动机的设计寿命短,无综合电子控制系统,显然不符合巴基斯坦的高强度战备要求。乌克兰的液力机械半自动变速箱在操作性上也明显比德国伦克LSG3000变速箱差很多,选择它的关键是当初国产坦克动力系统尚不成熟,而且乌克兰产品廉价可靠。现在随着国产新型主战坦克批量服役,其动力系统已经成熟,性能远超乌克兰同类产品,恐怕换装是迟早的事。

MBT2000目前配备的炮弹穿甲能力约在550毫米水平,对阵T-90S并不能有效威胁其双防装甲,应急储备一批中国穿深600毫米以上的新弹也许是有备无患。

MBT2000更明显的落后之处是信息化。当今公认的信息化坦克M1A2SEP采用了1553B总线连接各分系统,有利于乘员了解环境气温、油温、药温、风速、车速、剩余弹药和油料情况,还能和上级、友邻沟通,共享情报信息。MBT2000早期型还处在传统机械化阶段,信息传递需要口述,占用电台频道,容易失误。在日益复杂的战场,能精确地获得和运用敌情信息,才能有效地发挥作战系统潜力,MBT2000后期型在信息化方面已有改进,不过仍有提升空间。

结语

今天中国主战坦克已经实现了质的突破,跻身世界先进行列,甚至基本超越了老牌的苏/俄坦克。不过笔者认为,MBT2000及更新型的外贸坦克应该考虑发展模块化国产动力系统,比如可仿效德国的“欧洲动力组”,提供给客户更多选择,实现更大利润。此外,中国坦克在防殉爆和人机工程方面的积累还落后于西方,在数字化方面的差距也不容忽视,可以说,中国坦克工业为追赶世界顶级水平,仍需努力。

推荐访问:主战坦克 MBT2000


[MBT2000主战坦克]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