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文秘网    > 活动总结

幼师数学课程中思维训练模式探讨

作者:jnscsh   时间:2021-07-28 08:55:54   浏览次数:

摘要:通过构建的幼师数学课程中的思维训练模式,学前教育专业学生相应使用问题解决型学习方式,数学思维的积极性被激发。学前教育专业学生学会运用数学思维,积累幼师数学课程中更厚重的数学知识,引导学前教育专业学生在数学课程中的思路和方向,发展学前教育专业学生的数学思维。

关键词:数学思维;学前教育专业学生;问题解决

教育家斯托利亚尔强调,不只是单一的数学知识,更有数学思维活动的教学,才叫做真正的数学教学。事实上,概括性、抽象性但具有严密的逻辑性的数学学习,就是数学思维活动的过程与分析。毫无疑问,数学对促进青少年与儿童发展,特别是思维发展的工具性和有效性作用已经不可替代。但现实的过去多年中,对幼师和幼儿的智力功能被大多数幼师院校学前教育专业学生的数学课程和幼儿园数学活动教学所重视,而其思维教育价值却往往被忽视。显而易见,对于能够顺利从业、指导幼儿完成系统而规范数学活动的学前教育专业学生来说,他们必然要经历学习幼师数学课程这一准备过程。但是长久以来,获取数学知识甚至于背诵数学概念和术语,成为幼师院校的专注点。幼师院校的数学教师应该是数学知识的传授者,但更应该是学前教育专业学生数学思维训练的引导者。在幼师数学课程中积极探究发展学前教育专业学生数学思维与指导幼儿数学思维的途径与方法。

数学新课程标准说明,问题应该是贯穿学前教育专业学生数学课程与幼儿园数学活动的始终。基于现代数学教学要把发展学生的思维放到首位的理念,根据幼师院校数学教师多年数学教学实践活动经验,纵观国内外数学思维研究现状,理论联系实际,我们力图在数学课程中构建适合学前教育专业学生的数学思维训练模式与问题解决型学习方式。即在幼师数学课程中,以学前教育专业学生解决问题的思维能力培养为目标,构建了“思维练讲评价——职业情境创设——自主合作探究——课内达标验收——课外延伸拓展”即“评、创、探、达、延”的数学思维训练模式,以及与之相应的“思维练讲——问题猜测——问题提出——问题探究——问题解决”的问题解决型数学学习方式。二者一一对应、相辅相成,幼师生在教师带领和自觉认知时,就掌握了数学思维的方法。

1 师生角色转换,数学思维练讲

“评”是指在每节课知识学习之前,学前教育专业学生和数学教师交换身份,讲解事先准备好的数学思维内容,完成“思维练讲”后,由练讲者、学生和教师三方共同进行评价。例如,在學习“多边形”时,学前教育专业学生以“41=5”为思维练讲内容,改变固有的数的运算的思维,将算式赋予实际意义,在新的数学思维的引领下,得出“四边形剪去一个角是五边形”的结果,使算式成立。这不仅让学生为适应幼儿教师的角色做好心里准备,更在练讲与自我评价的过程中,展示自身发现、猜想、分析、总结、表达等各方面能力。在数学思维内容的准备、练讲、评价、反思的过程中,学前教育专业学生的拓宽了数学思维,思维能力无疑得到了大大提升。

2 教师创设数学职业情境,幼师生联想猜测问题

“创”是指数学教师有效地利用客观现实的大环境,提出幼儿园中的数学,引导学前教育专业学生与其积极地发生作用,进行“问题猜测”。 例如,在学习“集合”时,教师创设了“幼儿园中幼儿按颜色和形状分片片”这一职业情境,学前教育专业学生联想到“分片片”与“集合”二者有何联系?这让学前教育专业学生在积累幼儿园数学活动经验的同时,自觉数学进入“问题猜测”学习方式,发展了自身的数学思维。

3 教师引导幼师生对基于情境提出的问题进行自主、合作探究

“探”是指学前教育专业学生步入“问题提出”学习方式,提出猜测出的问题,根据教师给予的自学提纲,通过自觉认知与协同沟通,探索得出与问题相关的数学认知。例如,在学习“复数”时,学前教育专业学生将复数的代数形式与一次整式进行比较,提出了“复数的加减运算与整式的加减运算之间有什么相同之处?”的关键性问题。通过幼师数学课程中的思维训练,探索数学知识的新思路被幼师生一一发现,幼师生也被引导和促发自觉认知的意识,达到数学知识学习与数学思维训练的双重目的。

4 教师当堂对幼师生探究的问题结论进行达标验收

“达”是指学前教育专业学生展示以自主合作的方式进行“问题探究”的结果,教师在课内验收学前教育专业学生学习相关数学知识的程度。例如,在学习“复数”时,幼师生把提出“复数的加减运算与整式的加减运算之间有什么相同之处?”的问题付诸实践,分组尝试运算,在自学与合作学习时,研究出复数加减法运算的法则。可见,学前教育专业学生数学思维总是与问题紧密联系在一起,问题作为发展学前教育专业学生数学思维的强有力工具,对学前教育专业学生的不同的问题猜测、提出和探究会起到不同的数学思维训练的作用。

5 幼师生将问题解决型学习方式延伸拓展到课堂之外

“延”是指以问题解决型学习方式学到的知识去解决课前创设的职业情境问题,并以“问题解决”的学习方式延伸拓展到课外相关数学与非数学领域问题的解决。例如,在学习“空间几何体”时,学前教育专业学生在问题的一路引领下,了解了简单几何体的结构特征,并用此解释了创设职业情境中水桶、铅垂等生活中物体的结构特征。而且学前教育专业学生还以问题解决型的学习方式,延伸探究出了蒙古包等特色建筑物这些简单组合体的结构特征,并尝试拓展数学思维制作模型。问题是促发学前教育专业学生数学思维积极性的不可缺少的因素。幼师数学课程中的思维训练模式,使得幼师生在教师的带动下与问题发生相互碰撞,促使幼师生坚持积极的数学思维。

一切竞争都是思维的竞争。如果要使突出思维训练的幼师数学教材得以完善,学前教育专业学生在校数学学习对未来从业学以致用,学前教育专业数学教学和幼儿园数学活动的思维培养目标能够实现,那么在幼师数学课程中必须为幼师生构建一套适合并且科学的数学思维训练模式。只有这样数学课程特殊的思维功能才可以展现,学前教育专业学生的基本数学文化素质才可以提升,才能为幼师生的专业与职业能力提高做出贡献,才会成为幼师生的在校数学学习和职业生活坚固的基石。

参考文献:

[1]赵洁,等.学前教育专业女生数学能力的培养[J].甘肃科技,2008(12).

[2]徐斌艳.数学课程改革与教学指导[M].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9(1).

[3]刘凌.暴露学生思维过程 培养数学思维能力[J].赤子,2014(5).

课题:幼师数学课程中思维训练模式与职业应用研究,黑龙江省教育科学“十二五”规划课题研究成果(课题编号:ZJC1215057)

作者简介:闫玲,女,汉族,黑龙江牡丹江人,理学硕士,副教授,研究方向:数学教育。

推荐访问:幼师 探讨 模式 数学课程 思维训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