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文秘网    > 活动总结

三江风光好侗寨风俗淳

作者:jnscsh   时间:2021-08-04 08:43:25   浏览次数:

侗族农民画作为非物质文化遗产,主要集中在广西三江侗族自治县。当地农民画植根于历史悠久的侗族文化和浓郁的民族风情,绘画内容多以侗族人民的现实生活为背景,以侗族特有的风俗为题材,构图充实饱满、造型稚拙质朴、色彩艳丽明快,反映了侗族人民传统的民族审美意识和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侗族农民画具有鲜明的地域性、民族性、装饰性风格特点,在民族学、社会学、民俗学、人类学、艺术学等方面具有较高的研究价值。

一、三江侗族农民画中的建筑

侗族与壮族、苗族一样,都是古百越族人的后裔,他们世代居住、生活在大山里,形成依山傍水的侗寨格局。每个村寨都会有条溪水穿流而过,便于生活和耕种灌溉。侗寨一般由吊脚楼、鼓楼、风雨桥、凉亭、青石路、鱼塘等组成,吊脚楼、鼓楼和风雨桥是最具侗族民族风格的建筑,与侗族人民的日常生活息息相关,又蕴含着侗族历史上一些美丽的民间传说和神话故事。在侗族农民画作品中自然少不了对这些建筑的描绘和文化表达。

1.木质吊脚楼

木质吊脚楼是一种典型的侗族民居建筑。明清两朝之前的岭南,许多地区仍属于蛮荒之地。那时,侗族的先民栖息在大山深处,他们在建立村寨前,选址既要考虑安全问题,又要兼顾自然因素。根据南方竹木资源充足、潮湿多雨的地域特点,当地居民采伐竹木为柱,悬空而居,这就是干栏建筑的雏形。房屋选址依坡朝阳,且通常建有两层,底层圈养家畜和禽类,上层供人居住,这样可防霉防潮,而且当猛兽或外族侵袭时,底层的动物会首先作出反应,以增强居住的安全性。为了体现尊重祖先和长辈的美德,正屋与厢房在形制上有所不同,若正屋为五柱头,两侧厢房则肯定少于五柱头。在侗族农民画作品中,这样的民居随处可见,如在画家杨丹的《抢亲之夜》和《织布图》、张泽安的《多耶之夜》中,吊脚楼既是画面的一部分,也是画面人物的衬托背景。

2.鼓楼

鼓楼又称独脚楼,建在侗寨的中心位置。它源于巢居时代百越先民在巨大的杉树下纳凉避雨、举行各种仪式和活动,后来逐渐演变成依杉树之形搭建侗族百姓聚会、议事的场所。杉树生命力旺盛,用杉木来修建鼓楼,也寓意侗族人丁兴旺、安定团结。到农耕时代也就形成了传统习惯,选择巨杉生长之地建造形似杉树的鼓楼,以一根杉木作为主承柱,穿枋连接檐柱与中柱。据明代典籍《赤雅》中描述,“一大木一株,埋地,作独脚楼,高百尺,烧五色瓦覆之”[1]。现存比较古老的鼓楼多建于清朝中后期,时至今日,鼓楼依旧是每个侗寨最重要的主体建筑。在杨丹的《金秋侗寨》和《理沙》、杨共国的《侗寨之夜》、杨艳桃的《侗乡送新娘》等作品中,画面中的主要背景建筑就是鼓楼。

3.风雨桥

风雨桥又称“花桥”、“回龙桥”,是集桥、廊、亭三位于一体的建筑。风雨桥一般都建在村头寨尾的河流之上,其功能是连接村寨的道路交通,为人们提供遮风避雨、休息纳凉的场所。风雨桥的建造工艺与鼓楼颇为相似,均采用榫卯结构,不用一钉一铆就可经受两三百年的风雨侵袭。桥两端及中部建有用青瓦覆盖的鼓楼式亭阁,亭阁数量由桥身长短决定,一般为3座或5座。风雨桥之所以又称“花桥”、“回龙桥”,与侗族的民间神话传说有关。相传,一对夫妻走过村头小桥时,妻子被河中的螃蟹精卷入河底,一条花龙为解救女子与螃蟹精展开了殊死搏斗,最终将女子救出。当地百姓为表示感激,将小桥扩建成了盘踞村头寨尾间、形状宛如巨龙的大桥,桥檐绘有龙的图案,并以花龙的名字命名。杨丹的《风雨桥下好梳头》、吴玉纯的《送新娘》、杨共国的《侗乡欢樂年》等画作中,位于画面正上方的风雨桥横跨河流之上,由5座立面为5层的鼓楼式亭阁、长廊构成。亭阁分为上、中、下三部分,上部攒尖顶端放置宝葫芦,中部密檐式歇山顶自上而下,面积逐渐变大,檐角飞翘,好似一只展翅欲飞的凤凰,与盘踞村寨间的回龙桥呼应,形成龙凤呈祥的喜庆寓意。下部即长廊,两边设有长凳、栏杆,既可休闲纳凉,又可凭栏远眺侗乡美景。

二、三江侗族农民画中的“喝油茶”生活习俗

生活在广西北部的侗族等少数民族都有“喝油茶”的饮食习惯。这些少数民族的“喝油茶”,与汉族的“喝茶”、“饮茶”完全是不同的概念。油茶是当地百姓每日不可或缺的食物,这从侗族谚语“宁可一日无食,不可一日无饮”、“一日无茶则滞,三日无茶则病”中可窥见一斑。油茶的制作过程叫“打油茶”,指在锅中捶打、捣烂茶叶这一程序。在油茶的配料、烹制和食用方面,壮族、瑶族、苗族、侗族略有不同,不过一般都是使茶叶历经炸青、晒干、火蒸、再晒干等多道工序,待其散发清香,即可作为打油茶的主要原料。烹制时将茶与生姜、花生米、黄豆(或绿豆)、大蒜等配料一同放入锅中,边捶边捣,至茶叶粘锅、香气四溢后,加入山泉水,煮沸两三分钟后加入盐,也可配上其他主食食用。

侗族人民热情好客,请客人喝油茶成为侗族百姓的社交方式之一。喝油茶时,主妇将第一碗油茶送至贵宾或长辈手中,以示敬意,然后依次端送给其他宾客,最后是自家人。待所有客人接到第一碗油茶后,主人道一声“敬请”才开始喝,喝完由主妇添茶,遵循“茶行三遍”“三遍不见外”的原则。席间,侗族女子为客人唱上几曲侗歌。

杨丹的作品《打油茶》描绘的是侗家人其乐融融地喝油茶的情景。画面中的人物有的在打油茶,有的围坐在桌边品尝油茶的醇香。画面几乎不留任何空白,地面被各式木桶、板凳、劳作工具填满。画作在色彩表现上受到侗族刺绣启示,大面积使用红、黄、蓝、绿、黑等颜色进行平铺,给人活泼明快的视觉感受,绚烂的色彩描绘出侗乡百姓温馨的生活场景。

三、三江侗族农民画中的节庆民俗

“三月三”是侗族最具特色的民族节日。最初,农历三月初三只是男女青年对歌求偶的日子,后来渐渐演变成一年中最隆重的赶圩集日。正如唐代柳宗元被贬任柳州刺史期间所作的《柳州峒氓》诗云:“青箬裹盐归峒客,绿荷包饭趁虚人。”[2](“圩”,古书中作“虚”,岭南人称农村集市为“虚”,趁虚即赶集)随着时代的发展,“三月三”增添了唱侗歌、抢花炮、赛芦笙等内容,方圆百里村村寨寨的男女老幼穿着民族服装,聚集在广场上,边看民俗节目边赶集购物,可谓人山人海,热闹非凡。

1.吹芦笙

侗族能歌善舞,吹芦笙的习俗世代相传。芦笙是由6根合套的竹管组成的乐器,分大、中、小多种类型,长短不一,长则二丈,短则几寸,整体由笙苗、笙斗和簧片三部分构成,由管内簧片控制发声,以此决定音阶的高低。当地人参加芦笙比赛一般是两堂,多则四堂、六堂甚至十堂,但六堂以上颇为少见。“堂”即队,通常以一个村寨为单位组织一队,或以一个鼓楼为一队,因为大村寨有多个鼓楼所以常有多堂。比赛时由“芦笙头”(吹芦笙时起调的人)吹奏大号低音芦笙,其他队员吹奏长短不一的芦笙。比赛以音响的“高”和“远”为评判标准,裁判站在远离比赛现场的山上,以吹奏整齐、声音洪亮的一堂为优胜。杨丹的《侗族芦笙舞》和杨艳桃的《赛芦笙》,两幅作品描绘的都是芦笙比赛的场景,创作者将吊脚楼、吹大芦笙的二人置于画面中央,突出主题,以两个高大的芦笙为中轴线,左右两排各列有多人,错落有致,鼓足腮帮、仰头吹笙的男子与低头吹笙的男子形成对比和映衬。

2.侗族大歌

侗族大歌是一种无指挥、无伴奏、复调式多声部、自然合声的民间合唱形式,在曲式上紧密完整,特别是合唱中出现“众低独高”的多声部,这在我国各民族的民歌中是罕见的。侗族大歌的出现,为其后集文学、演唱、舞蹈于一体的复合式艺术表现形式侗戏的产生奠定了基础。杨丹的《侗族大歌赞侗乡》描绘的就是侗家人在鼓楼下载歌载舞的场景,画面中心是两排身着侗族服饰的妇女手牵手唱着大歌,侗族男子吹芦笙伴奏伴舞,背景是风雨桥和两侧诸多的吊脚楼,楼上又有许多看戏的人们。整个画面欢快喜悦,生活气息浓郁,人物形象神态各异,色彩艳丽,体现出侗族人民对美好生活的期盼。

3.侗戏

侗戏是在侗寨戏台上表演的一种民族民间戏曲,产生于清朝后期,是侗族百姓在长期的劳动生活中创造的艺术形式,主要流行于贵州黎平县和广西三江县的侗族村寨。侗戏以“班”为单位,一般一个村寨设有一个戏班,若村寨较大,则一座鼓楼设立一个戏班。戏班常设2名掌班、10到20名演员、5到7名乐师。二胡是侗戏主要的演奏乐器,此外还有锣、鼓、琵琶、芦笙、侗笛等。侗戏的唱词取材于侗族百姓的现实生活、传说、故事等,重韵律,易被百姓接受。传统侗戏的表演常在春节和各民俗节日中进行,以春节为主。表演程序分为踩台、闹台、开台、正戏、扫台、谢幕6个部分。看戏过程中,观众除鼓掌、放鞭炮以示肯定外,还争相向戏台扔红包、糖果、毛巾等。杨共国的作品《唱侗戏》,画面采用全景俯视构图,画中的唱戏人被主观放大,安排在画面中央,周围观众则画得相对较小,形成对比。而且相较于观众所处的蓝色区域,戏台上亮丽的黄色、紫色、红色、绿色将观者的视线有意引向此处。

4.多耶舞

多耶舞是侗族民间集体歌舞。“多耶”一词中,“多”为侗语“唱歌”、“跳舞”之意,“耶”为唱词中的衬词。關于多耶舞最早的文字记载见于宋代。“辰、沅、靖州……农隙时,至一二百人为曹,手相握而歌,数人吹笙前导之”[3],生动描绘了侗族人劳作间隙踏歌而舞的情景。起初,多耶舞是祭祀侗族供奉的神灵“萨岁”的一种形式,因而有严格的唱词。在萨岁坛前,众人由歌师带领踏歌而舞,整个过程庄严肃穆,以表达对“萨岁”的崇敬之情。随着时代的变迁多耶舞虽然延续,但其祭祀功能逐渐削弱,取而代之的是休闲娱乐、增进友谊的功用,多耶舞成为村寨互访的主要活动之一,常有数十人甚至近百人参加舞蹈。常见的多耶舞曲调简单,适合大众参与。女子手拉手围成一个外圈,男子手搭肩围成一个内圈,均面朝中央。由一位歌师领唱,众人重复句末三字,唱词中掺杂衬词“耶”。唱词为实词时,参与者前后摆臂;唱词为虚词时,手臂向上举起。舞步在圆圈呈顺时针方向时作前进摆,呈逆时针方向时作后退摆。“耶堂”曲调复杂,受过专业训练的歌队才有资格参加,常围成一个圈众人合唱。张泽安的作品《多耶之夜》就是以多耶舞为主题,描绘了侗族百姓围着篝火,手拉手跳起多耶舞的场景。为突出表现主题,画中鼓楼、吊脚楼等建筑仅作为画面陪衬,占据较小的面积。多耶舞者则被主观放大,置于画面的中央部分。男子统一将右手搭在相邻人的肩膀上,左手自然下垂,面向篝火围成内圈,同时伴随着唱词向前挪步;女子手拉手围成外圈。从画中人物的笑脸可以感受到喜庆的氛围。

总而言之,将侗族的传统风俗和地域文化引入到农民画表现技法中,不仅有效传承了民族文化艺术以及民族精神,使少数民族民间艺术得到开发和利用,而且大大丰富了农民画的绘画题材,对农民画审美元素的提炼和升华具有不可忽视的重要意义。

注释:

[1]邝露著,蓝鸿恩考释:《赤雅考释》,广西民族出版社,1995年。

[2]《全唐诗》(上),上海古籍出版社,1986年。

[3]陆游著:《老学庵笔记》,上海书店出版社,1990年。

(作者单位:广西大学艺术学院、广西师范大学美术学院)

推荐访问:风俗 风光 好侗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