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文秘网    > 教育总结

吴元新:情深“蓝白人生”

作者:jnscsh   时间:2021-08-13 10:21:23   浏览次数:

采访吴元新是个偶然,在“中国民间文化遗产抢救工程成果暨民族民间服饰文化展”上我有幸见到了他。眼前这个平易近人的斯文男人,看上去,就如同我身旁的人那般熟悉,让我无论如何也难以和“美术大师”联想到一起,但一说起“蓝印花布”,他那清秀的眼神中就透出了无限的睿智和坦荡,滔滔不绝的话语不仅字字句句映出了这个作为我国传统印染行业中第一位国家级大师对他所进行事业的热爱,也出神入化地把我的思绪带入了那个古老而传统的“蓝白世界”中。

儿时的情怀引往他走进艺术殿堂

蓝印花布是我国传统的印染工艺品,距今已有1300年历史。据说,原来的工艺比较复杂,在南宋时期曾因社会经济状况不好,政府几次下禁令,不允许民间的老百姓穿,只允许宫廷穿。后来,有个民间艺人发明了刻纸板印染的工艺,也是我们现在所说的“蓝印花布”。这样,因为工效提高了、花型丰富了、费用也降低了,所以广受人们欢迎,从江南流传到江浙,甚至到全国。

生于上个世纪60年代江苏省启东县的吴元新,祖先就是从江南迁移来的,同时也把纺织技艺和印染技艺带了过来。祖辈们平时都是自己纺织印染来满足日常生活的。在吴元新童年的记忆中,全家的生活用品都是靠母亲一个人来织布完成,母亲每天都在纺纱织布,父亲在农闲时就帮母亲浆纱染线,有时也会把纺织的布拿去卖掉一部分换些生活费。让他记忆尤为深刻的是,他80多岁的奶奶眼睛都瞎了,还在纺纱。在父母纺织印染的时候,他也会凑上前帮忙,结果弄得满脸都是染料……吴元新,就是在这种环境中成长的——清晨,在织布机声中醒来;晚上,在织布声中睡着,那吱呜吱呜的声音已经牢牢地印在了他童年的脑海中。这个声音伴他走完了小学、中学,成为生命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

提起这些,吴元新的脸上似乎又显现出儿时的笑容,他说,在这种环境中让他从小就对纺纱印染产生了一种难以割舍的情感,而父亲粗拙的图案画也给了吴元新最初也是最浓郁的艺术熏陶,使他在潜意识中对蓝印花布情有独钟。

从一个学徒工到从事专业科研工作

16岁那年,吴元新中学毕业后,因为父亲身体不好,家庭生活日渐困难。他作为家里唯一的男孩,想着该为家里负担一部分责任了。

虽然在当时,染厂的工作是很被人看不起的,被看作是很落后和古老的一个工作,甚至找对象都困难。但是,骨子里有种说不清的东西还是让吴元新选择了染厂。

他从染布、刮浆、刮白、整理等基本工艺技能学起,一年后,他被调到了刻版设计室,师从一位经验丰富的师傅学习设计和刻版,这也是染厂中最好、最有技术的一个部门。期间,他经常跟着师傅们利用休息时间到民间收集各类蓝印花布,这时候收集的许多明清时物件也都成了后来他博物馆里的宝贝。而在当时,为的却仅仅是搜集各类纹样,设计出更好看的蓝印花布。因为,产品总是如出一辙的老纹样,作为当时主要的订货商——日本客商已经很不满意了。而染坊里又没人学过设计,所以,想要设计新的纹样很困难,只有到处去搜集。再后来,为了更快地提高自己的业务水平,加强自身的艺术素养,他又利用业余时间经常到当地的文化馆学习美术。

1982年,在单位的支持下,吴元新考入宜兴陶瓷学校美术专业。可是他人虽然离开了厂里,但心却时刻没有离开。因为,他和厂里有个“君子约定”——学习期间还要继续为厂里搞设计。而这些,对他来说,也是他十分乐意效劳的。

那个年代染坊里面考出去的人几乎没有。吴元新至今还记忆犹新的是,到宜兴上学后,当时学校里的图书馆其实很小,但这对于从没出过门的他来说,可是大开眼界了,也大大打开了他的思路,因为他对蓝印花布的工艺非常了解,而眼界的开阔,让吴元新对蓝印花布的设计制版技能不断的创新和发展,在学习期间,他设计了许多蓝印花布的新纹样,寄给厂里。日本客商看了非常喜欢,当然,大批的订货给厂里也带来了很好的经济效益。

当时,按照他和厂里的约定,由他设计图案如果被采用,厂里每张付给他10元钱。可是,他设计的全被用了,后来厂里琢磨这样太亏了,要付给他很多稿费的,于是就决定无论是否采用,只要他寄回来一张,就给付7元钱。

在3年的陶瓷学校的学习中,吴元新并没有和陶瓷结缘,反而因为不断琢磨蓝印花布的图案创新,他的图案画的是学生中最好的。因此,1 985年毕业时。学校就把他留校,专门教学生画图案。

1987年,全国第一家旅游工艺品研究所在南通筹建,其中,又把蓝印花布作为专门的一项研究内容,而对蓝印花布工艺设计都十分熟知的吴元新自然成了最恰当的人选。从此,吴元新就开始了专门从事蓝印花布艺术研究工作。他,从学校里面又回到了南通。

在这个岗位上,吴元新一干就是10年。这10年对他来说是非常关键的,让他走过了一个这样的过程:从染坊学徒到学校搞设计实践再到专门从事研究,让他对蓝印花布有了更深层次的理解和提高;在这10年里,吴元新也跑遍了南通地区的印染作坊,走访了几十位民间艺人和作坊师傅,广交朋友,收集了一批流失在民间的优秀纹样、实物及图片资料。

1 989年,上级又选送他赴中央工艺美术学院装饰艺术系深造,接着他又考入了中央美院,得到民间美术系主任杨先让教授的指导,使他对蓝印花布艺术有了更深的理解。在北京的两年中,吴元新完成了在海内外畅销不衰的鱼壁挂系列画稿,还完成了荣获全国旅游工艺品优秀奖的蓝印花布壁挂系列。

北京的学习,给他打下了一个很好的基础。他认为,如果没有实践一切都是空的,吴元新在自己的研究所里开了一个染坊。这样,就可以把自己的设计通过染坊加工成产品,然后到周边的旅游城市试销,评奖等。同时,他还为厂家开发了一系列适合当代人们需求的服装、鞋帽、台布、窗帘、壁挂、玩具等。

追寻梦想倾心营造一个“蓝白世界”

1996年,南通旅游工艺品研究所因效益不好无法经营下去,被一家制帽厂兼并,要求从事蓝印花布的人要全部改行。这意味着要吴元新放弃从事20年的蓝印花布工作。怎么办呢?只有两个选择,要么继续在帽厂从事设计工作拿着那份令人羡慕的稳定收入,要么辞职“下海”另闯一番天地。

当时,人们对“下海”还有许多许多的担忧。吴元新的想法也一样遭到了周围人的反对,但他实在割舍不下令他心痴神迷的蓝印花布。尤其是当他想到,此前有日本商人因为对蓝印花布的喜爱,也因为看到了蓝印花布这种民间工艺品的文化价值,曾借

用他收藏的物品在上海建立蓝印花布陈列馆,也曾带着他收藏的蓝印花布到日本等地进行展览。可是,自己有收藏、有设计、又从事了这么多年的研究开发工作,自己为什么不能为蓝印花布营造一个陈列的殿堂?吴元新觉得自己有责任承担建馆的工作,他决心建造一个——中国蓝印花布艺术馆。

经过思前想后的阵痛,吴元新毅然辞职了,一心扑到筹建艺术馆的工作中去。想法总是容易的,可是,实际操作起来却并不简单,工资、房租都是最现实的问题,这些怎么解决呢?当时不可能由政府出资办蓝印花布艺术馆,只有自己搞,值得感动的是,他的想法得到了南通市文学艺术界联合会、民间文艺家协会的大力支持,还有他父母的鼎力支持。父母亲把在启东老家的房子租出去,用租金补贴他在南通建立艺术馆的房子租金。

1997年,经过一年的准备,吴元新拿出了所有积蓄并筹措了一部分资金,在文峰公园内一个偏僻的院落,挂上了“南通蓝印花布艺术馆”的牌子,把自己20年来收藏、开发、研究的成果和几百件蓝印花布精品布置成他梦寐以求“蓝白世界”。后来,又在蓝印花布艺术馆下面成立了染坊。

起步的前两年是非常艰难的,吴元新经过艰苦的努力,设计了一批蓝印花布工艺品投放市场。以文促商,集收集、研究、开发、生产为一体的私家艺术馆的生存之道在实践中不断形成。白天,他在艺术馆里接待一些客人,推销蓝印花布,晚上,他到蓝印花布的作坊里制作设计蓝印花布。这样,通过了3年的时间,艺术馆渐渐实现了自给自足的局面。

随着蓝印花布对外文化交流越来越频繁,来馆参观的宾客日益增多,原来偏僻狭小的蓝印花布馆已不适应接待中外参观者的需求,收藏的历代精品也得不到更好的保护和展示。对于这一问题,市政府很重视,决定帮助吴元新建一座新的蓝印花布博物馆。

现在,坐落在风景秀丽的南通濠河边上的博物馆古朴雅致,前厅后厂,不仅陈列了上千种蓝印花布制品、图片,以及古旧纺纱机、织布机,还生产自己品牌的蓝印花布产品,许多人慕名而来……而且,蓝印花布博物馆被中国民间文艺家协会命名为“中国蓝印花布传承基地”,成为南通又一个特色旅游亮点。

用蓝印花布勾勒永久绚烂的民间文化

蓝印花布艺术馆的成功经营,不仅弘扬了祖国传统文化,更提高了南通的知名度。1998年,吴元新接受台中文化中心邀请,作为大陆唯一的染织专家代表赴台参加“亚太地区编织工艺家交流展”,展示了南通蓝印花布系列产品,讲授了蓝印花布图案艺术,并演示了蓝印花布工艺流程,成为吸引全场观众目光的热点。一位居住在台中市的70多岁南通籍台胞,中风瘫痪在家,听说家乡的蓝印花布在台中展览,他请人把他连轮椅一起抬上汽车,专程赶到台中文化中心,他硬是支撑着半残的身体坚持看完展览。事后,他在留言簿上写道:“真切希望两岸同胞大力继承发扬中华民族的优秀文化传统,对源远流长的民间文化艺术更多交流,不断发扬光大。”

1999年12月,吴元新蓝印花布收藏、设计作品展——“中国南通蓝印花布艺术展”在北京民族文化宫开幕。这是中国蓝印花布第一次登上国家级展览馆。展览吸引了大批中外宾客,首都40多家报纸对此盛况作了报道。

2004年5月,全国政协常委、中国文联副主席、中国民间文艺家协会主席冯骥才先生应邀来南通,参观了南通蓝印花布艺术馆。当看到《中国蓝印花布纹样大全》的样稿时,冯主席认真阅读,十分高兴,鼓励吴元新要继续走街串巷,挨家挨户搜集。当谈到吴元新为恢复明清蓝印花布染坊作准备时,冯主席认为,这个想法很好,并建议他广泛搜集蓝印花布及染坊的相关旧物器具,每一个细节都不能忽视,如民间有遗存的原始染坊要整体搬移,或加以组合,恢复染坊要尽量用原物,尽可能反映原来的风貌,哪怕是一缸一碗都要原汁原味的保留下来,真正把事情做到极致。人活在世上,要在地球上划一道痕,留点对后人有用的东西下来。临别时,冯主席欣然为蓝印花布馆题词: “靛蓝人间布上美,青花世界馆中看。”同年,《中国蓝印花布纹样大全》上、下卷的出版,填补了我国蓝印花布纹样专著的空白。

2007年在第二个文化遗产日来临之际,吴元新全家参加了在北京世纪坛由文化部举办的“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专题展”,并且荣幸地为温家宝总理演示了制作蓝印花布及绞缬的工艺流程。总理鼓励他们要传承好蓝印花布这个国家级的非物质文化遗产。

如今,被称为中国工艺美术大师的吴元新,从事蓝印花布的制作、研究已经有30年,几十年中,他为保存和弘扬南通蓝印花布艺术,一直坚持不断地努力,目前,吴元新创作的作品不仅在国内一枝独放,在海外更是奇货可居。“那么,这样一幅蓝印花布的作品最高能卖多少钱呢?”记者本以为会听到一个天文数字。可没想到,此话一出,正在侃侃而谈蓝印花布的吴元新,似乎有了些许的惆怅。他忧虑地说,这也正是阻碍蓝印花布传承下去的难题,因为它的经济效益和传承人实际付出的太悬殊了,所以,蓝印花布的传承人少而又少。

在吴元新的记忆里,上世纪70年代,在他的家乡还有数百人在做手工蓝印花布,但现在掌握这种技艺的只剩下20多人。而充斥市场的用电脑刻板、机器染色的蓝印花布更是使传统手工蓝印花布的生存举步维艰。看到自己创作的蓝印花布图案被大量“盗版”,而市场上大量廉价出售着流水线上生产的蓝印花布产品,吴元新感到无奈。

近年来,随着国家对包括蓝印花布在内的非物质文化遗产越来越重视,让原吴元新看到了希望,更让他倍感欣慰的是,在蓝印花布世界里出生长大的女儿吴灵姝和自己一样热爱蓝印花布。作为蓝印花布的第六代传人,她现在已经熟练掌握了蓝印花布技艺中刻、印、染以及绞缬、夹缬等传统技法,并立志将来传承父业。

一分心血一分收获,吴元新对保护和传承中国民间文化蓝印花布所作的贡献,国家和人民都不会忘记。现在,面对接踵而来的荣誉,吴元新也是感慨万千。他说,这是社会对他近30年来在保护、抢救、挖掘、继承开发蓝印花布传统艺术所作努力的肯定,更是一种责任,他要用蓝印花布勾勒永久绚烂的民间文化,他感觉肩上的担子更重了……他立下誓言:悠悠我心,尽在蓝印;上下求索,痴心不改;弘扬传统,此生无憾。

推荐访问:白人 情深 吴元新


[吴元新:情深“蓝白人生”]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