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文秘网    > 学习总结

中国工业发展质量区域排行榜

作者:jnscsh   时间:2022-04-07 09:14:49   浏览次数:

zoޛ)j馟饨ky工作总基调,积极推进传统产业改造升级,加快培育壮大新兴产业,扎实推进中国制造2025,使得我国工业保持了总体平稳的发展态势。

工业发展质量的内涵与研究意义

“工业发展质量”,是指一定时期内一个国家或地区工业发展的优劣状态,综合反映了速度、结构、效益、创新、资源、环境及信息化等方面的关系的协调程度。工业发展质量不仅仅涉及经济发展的生态效益,还涉及结构、创新、民生等多个方面。现阶段其内涵主要体现在以下六个方面。

第一,速度和效益有机统一。工业发展要以一定的增长速度为基础,这对于尚处在工业化加速发展阶段的国家尤为重要。然而,片面追求增长速度,将导致资源难以支撑、环境难以承载、产业结构失衡等一系列严重问题,甚至影响到工业乃至国民经济整体的可持续发展。效益是工业实现良性循环和健康发展的关键。因此,实现速度和效益的有机统一,是提升工业发展质量的着力点和关键点。

第二,结构持续调整和优化。工业结构反映了生产要素在行业、企业、地区之间的配置状况和工业的总体发展水平。工业结构的优化升级是工业发展质量提升的重要体现。提高工业发展质量,必须要统筹处理好传统产业和新兴产业、劳动密集型产业和资本技术密集型产业、重化工业与轻工业、大企业大集团与中小企业、东部地区与中西部地区、国有经济与非国有经济等重要关系。

第三,技术创新能力不断提高。工业发展质量的一个重要方面是产业技术创新能力不断提高。提高产业技术创新能力,是走内涵式发展道路和推动工业转型升级的根本要求。当前,技术创新能力不强已成为制约我国工业发展的重要瓶颈。提高工业发展质量,要求加大科研投入、加快技术进步、加强科技成果产业化,不断提高产业技术创新能力。

第四,资源节约和环境友好。实现工业经济与资源环境的和谐发展,是缓解资源约束矛盾的根本出路,是减轻环境污染的有效途径,是提高经济效益的重要措施。提升工业发展质量,必须提高资源的集约和综合利用水平,有效控制污染物排放,在资源节约、环境友好的基础上,增强工业可持续发展能力。

第五,两化融合不断深化。以信息化带动工业化,以工业化促进信息化,是走新型工业化道路的内在要求。信息技术、信息产品、信息资源、信息化标准等信息化要素,在工业技术、工业产品、工业装备、工业管理、工业基础设施、市场环境等各个层面的渗透与融合,可以大大提升企业的生产、经营和管理水平,从而提升工业的效益和发展质量,加快推进工业经济发展方式转变。

第六,人力资源结构优化和待遇提升。我国是一个人口大国,拥有众多的高素质人才和丰富的劳动力资源。经济增长从主要依靠物质资源投入向主要依靠充分利用人力资源优势转变是走中国特色新型工业化道路的应有之义。提高工业发展的质量,既要充分依托我国在人才和劳动力资源方面的巨大优势,特别是要关注人均受教育水平的提高。同时,还要着眼于解决广大人民群众的就业问题,并不断提高我国工业从业人员的工资报酬水平,使企业职工能够分享工业发展的成果。

研究“中国区域工业发展质量”的目的,在于考量我国各省市工业经济在上述“三个转换”关键时期各自的工业发展进程,剖析工业发展质量的内涵,明确构建评价体系的基本原则和主要思路,对过去十年全国及地方省市的工业发展质量进行评价。

研究和评价工业发展质量,是科学衡量工业转型升级效果的迫切需要。工业转型升级主要体现在自主创新、结构优化、两化深度融合、绿色低碳等诸多方面,其核心目标就是要实现工业发展质量的不断提升。然而,单一的指标难以准确、客观衡量转型升级的效果,当前亟须构建一套能够全面准确衡量工业发展质量和效益的指标体系,引导各地政府和企业走内生增长、集约高效的发展道路。

研究和评价工业发展质量,是正确引导地方工业实现科学发展的有效手段。长期以来,规模、速度等指标多被用来考核某一行业或地区工业发展效果,不仅形成了普遍重视产值和增速的情况,还造成了资源浪费、环境污染、竞争力不强等深层次问题。加强对工业发展质量和效益的评价,有利于引导各级政府通过加大创新投入、优化产业结构、推进节能减排等措施,下更大工夫优化产业结构,改善工业整体素质,提高可持续发展能力,引导地方将工作重心转移到发展方式转变上来。

研究和评价工业发展质量,是准确把握工业经济运行规律的内在要求。加强对工业发展质量的评价,有利于我们全面分析工业经济运行的中长期特点、趋势和影响因素,有利于深刻剖析工业经济发展中的深层次问题和矛盾,准确把握工业经济运行的客观规律,进而研究提出各地工业发展的定位和目标任务,充分发挥政府的调控、规制、监管、服务职能,强化规划、标准、政策的引导作用,更加积极主动地开展工作,提高决策的科学性与合理性。

评价指标体系构建

由于工业发展质量的内涵十分丰富,涉及领域较多,并且关于工业发展质量的研究尚处在探索阶段,目前社会各界对如何评价工业发展质量也还没有形成统一的认识。因此,构建评价指标体系是一项需要不断探索和长期实践,且极富挑战性的工作。

根据对工业发展质量内涵的理解和指标选取的基本原则,我们初步建立了由速度效益、结构调整、技术创新、资源环境、两化融合、人力资源共6大类、22项具体指标组成的评价指标体系(见表1)。关于各类统计指数、工业发展质量截面指数、工业发展质量时序指数等相关概念,以及权重和指数的详细计算过程、各指标的内涵与计算过程均请参阅《2015-2016年中国工业发展质量蓝皮书》一书,本文不再赘述。

全国工业发展质量指数走势分析

利用上述评价体系,根据主客观综合赋权法,按照时序指数计算方法,得到2005-2014年全国工业发展质量指数及分类指数,结果见表2。根据表2中最后一行绘制出全国工业发展质量指数走势图,结果见图1。需要说明的是,由于全国工业发展质量无需作截面比较,因此该指数即为时序指数。

结合表2和图1,2005-2014年,全国工业发展质量指数呈上升趋势,从2005年的100.0上升至2014年的214.0,年均增速为8.8%,表明自2005年以来,我国工业发展质量有较明显的提升。

从走势看,自2005年以来,我国工业生产虽有一定起伏,但总体保持较快增长。2006年和2007年规模以上工业延续了前几年的高速增长态势,随后,受国际金融危机的巨大冲击,2008年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增速明显下滑。党中央国务院通过采取保增长、扩内需和调结构等一系列卓有成效的宏观经济政策,工业经济增长速度有所恢复,2010年规模以上工业增速反弹至15.7%。2011年以来我国工业增速持续下滑,2012-2015年我国规模以上工业增速分别为10.0%、9.7%、8.3%和6.1%,但整体看增速依然领跑全球。

从行业看,2015年,我国新产业增长较快,其中航空、航天器及设备制造业增长26.2%,电子及通信设备制造业增长12.7%,信息化学品制造业增长10.6%,医药制造业增长9.9%,增速分别高出规模以上工业20.1个、6.6个、4.5个和3.8个百分点。特别是高技术产业增加值增长10.2%,增速高出规模以上工业4.1个百分点,占规模以上工业比重为11.8%,比上年提高1.2个百分点。

从国际看,经过“十一五”时期的大发展,我国工业国际竞争力显著增强。2010年我国制造业产出占全球19.8%,首次超过美国,跃居世界第一;2013年,占比达到20.8%,连续4年保持世界第一。2015年,我国共有106家企业入选“财富世界500强”,比2010年增加52家,连续3年成为世界500强企业数仅次于美国(128家)的第二大国。毫无疑问,占国民经济近40%的工业,为我国在全球经济中地位的不断提升起到重要的支撑作用。

从出口看,我国工业产品出口竞争力不断提升。近些年来,我国工业产品的出口结构不断优化,中高端工业品的国际竞争力持续增强。2014年,我国工业制成品出口额达到2.2万亿美元,占全球出口总额的11.7%,比重比上年提高0.6个百分点。2015年,我国规模以上工业出口交货值达到11.9万亿元,比2005年增加7.1万亿元,增长了148.4%。部分领域中,电工电器、高精密机床、工程机械等行业的部分成套设备以及高附加值的产品已经占有较高比重,并呈现较快的增长态势。

综合来看,2005年至今,我国工业发展成就显著,工业经济总量不断攀升,发展质量同步提升。

中国四大区域各省市工业发展质量指数与排行榜

四大区域截面指数分析

2005—2014年,我国工业质量总体发展水平得到了较大的提升。我们进一步从东部、东北、中部和西部(东部地区包括北京、天津、河北、上海、江苏、浙江、山东、广东、福建、海南等10省市;中部地区包括河南、山西、安徽、湖南、湖北、江西等6省;东北地区包括辽宁、吉林、黑龙江等3省;西部地区包括新疆、青海、内蒙古、宁夏、甘肃、陕西、四川、重庆、贵州、广西、云南、西藏等12省、区、市,其中西藏未参与分析)四大区域角度来分析我国工业发展质量水平及其特点,为我国区域均衡发展提供相应数据支撑及决策参考。

我们进而利用上述评价指标体系,采用主客观赋权法,得到2005-2014年全国30个省(区、市)工业发展质量截面指数(各省市具体分析请参阅《蓝皮书》),并根据各省市数据计算出我国四大区域的工业发展质量截面指数及排名,结果见表3和表4。

从表3和表4可以看出,2005—2014年东部地区工业发展质量始终居于首位,而东北地区发展质量继2013年被中部地区超越之后,2014年又被西部地区超越,位于四大区域末位。近两年东北地区发展处于比较困难的时期,整体经济增速和工业增速均位于全国比较靠后的位置,这和我们东北地区质量发展排名的结果是比较相符的。单独从工业来看,2015年1-10月份东部地区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6.4%,中部地区增长7.2%,西部地区增长7.7%,而东北地区下降3.3%,东北地区发展形势依然严峻。

近两年,西部地区发展势头良好,尤其是重庆、四川、贵州等省份抓住新一轮产业变迁趋势,结合自身发展优势,严格控制产能,大力发展电子信息、汽车、大数据等新兴产业,促进信息产业与其他产业之间跨界融合,西部地区工业发展呈现出产业结构逐步优化、发展方式逐渐科学、发展势头持续向好的良好局面,经济发展质量得到稳步提升。

全国30个省(区、市)工业发展质量截面指数及排行榜

通过本报告的评价指标体系计算,我们得到2005-2014年全国30个省(区、市)工业发展质量截面指数及排名,计算结果见表5和表6,表中最后一列是2005-2014年截面指数的均值及排名,反映了2005-2014年各地区工业发展质量的横向对比水平。表7为2005-2014年全国30个省(区、市)工业发展质量时序指数,表中最后一列是2005年以来时序指数的年均增速,反映了2005-2014年各地区工业发展质量的增长水平。同时,以各地区截面指数均值和全国时序指数为基准绘制散点图(图2),通过30个省(区、市)在四个象限中的位置,可直观地看出各地区工业发展质量在两个维度上的表现。

从工业发展质量截面指数来看,表6显示,广东、北京、江苏、天津和浙江是我国工业发展质量较好的地区,2005-2014年始终处于全国前列。

广东工业发展质量始终处于全国首位,其多年来在结构调整、技术创新、两化融合和资源环境四个方面始终处于全国领先水平,2005-2014年四大类指数均值位于全国前四名,其中结构调整指数位居全国第一。

北京工业发展质量保持在全国第2位,主要得益于技术创新、资源环境、两化融合和人力资源的突出表现,四大类指数中,技术创新、资源环境、两化融合的2005-2014年均值均位居全国首位,人力资源排在第2位。

上海工业发展质量保持在全国第3位,主要原因在于其结构调整、技术创新、两化融合、资源环境和人力资源五个方面的良好表现,这五个方面均处于全国前5名以内。

江苏工业发展质量处于全国第4位,主要得益于其在结构调整、资源环境和两化融合等多个方面的良好表现,其中结构调整指数在2005-2012年的均值位居全国第2位,两化融合和资源环境指数分别位居第5和第4位。

浙江工业发展质量排名较为稳定,保持在全国第6位。六大类指数中,浙江在结构调整、技术创新、资源环境和两化融合方面表现较好,其中结构调整为第3位,其他三个指数均为第7位。但浙江在速度效益和人力资源方面则表现较弱,分别位居全国第26和第21位。

天津工业发展质量的排名有所下滑,从2005年的第2位下降至2014年的第7位,主要原因在于天津技术创新指数和两化融合指数的排名有所下滑,分别从2005年的第1位和第4位下滑至第8位。

地区分布方面,除东部沿海地区的工业发展质量截面指数处于全国前列以外,东北的黑龙江和辽宁、西部的陕西和重庆、中部的安徽、湖北和湖南也表现较好,均处于全国中上游水平,其中湖北、湖南和安徽的排名上升趋势明显,黑龙江、辽宁的排名有所下降。

分类指数方面,东北和中西部地区具有自身的特点和优势。例如,黑龙江、新疆、内蒙古、重庆等地区在速度效益、人力资源、技术创新等方面取得了突出成就,均处于全国领先水平。与此同时,广东、北京、上海等东部地区在结构调整、资源环境、两化融合三个方面表现突出。综合来看我国东中西部地区的工业发展各具特色,各有优势。

从工业发展质量时序指数来看,表7显示,安徽、江西、海南、重庆等省市的工业发展质量增长较快,年均增速均超过12%。而北京、天津、上海、广东等东部地区的工业发展质量增速相对较慢。

图2显示,位于水平线上方的地区是工业发展质量截面指数位于全国平均水平以上的省市,位于垂直线右侧的地区是工业发展质量时序指数增速高于全国平均水平的省市,因此位于第一象限的地区是工业发展质量截面指数和时序指数均高于全国平均水平的省份。从2005-2014年的总体情况来看,重庆处于第一象限,即其在横向比较中处于全国中上游水平,在纵向走势上也处于快速发展阶段。第二象限主要包括:北京、上海、广东、江苏、天津、浙江、福建和山东,全部为东部省市。位于第二象限意味着时序指数上增长较慢,但截面指数上处于领先水平,这也与当前东部地区处于产业转型升级的发展阶段需要实现由速度向效益的转变相符。第四象限集中了大量中西部地区省市,即时序指数快速增长但在全国横向比较时处于下游水平,这表明尽管多数中西部地区工业正发挥经济增长的引擎作用,但工业发展质量仍有待提高。

各省市工业发展质量分类指数分析

根据2005-2014年全国30个省(区、市)工业发展质量的六个分类指数的均值,并按照六个指数进行地区排序,同时计算六个分类指数的离散程度,计算结果见表8。

速度效益方面,黑龙江、新疆和陕西位于全国前三名,三个省份的速度效益指数分别为72.6、71.1和67.6,宁夏、北京、甘肃位于全国最后三位,三个省市的速度效益指数分别为20.7、19.5和18。可以看到,大部分中西部省份的速度效益指数表现较好,而东部发达地区省市的速度效益指数相对较低。

结构调整方面,广东、江苏和浙江位于全国前三名,三个省市的结构调整指数分别为72.4、63.2和46.6,新疆、海南、宁夏位于全国最后三位,三个省份的结构调整指数分别为8.5、8.4和8.4。可以看到,东部发达省份在结构调整方面成绩显著,而中西部地区特别是西部地区的结构调整进展缓慢。同时,结构调整指数的离散系数为0.69,在六个分类指数的离散程度中排在第2位,也表明结构调整方面差距较大。

技术创新方面,北京、广东和重庆位于全国前三名,三个省市的技术创新指数分别为73.8、69.7和65.2,云南、新疆和青海位于全国最后三位,技术创新指数分别为20.6、13.4和11.3。前三名中,既有东部地的北京和广东,也有西部的重庆,表明在技术创新领域各地差距正在缩小,其离散系数为0.43也体现了这一点。

资源环境方面,北京、天津、上海位于全国前三名,三个省市的资源环境指数分别为66.7、63.5和59.9,内蒙古、新疆和青海位于全国最后三位,资源环境指数分别为20.1、17.3和9.6。这表明西部地区依然处在高污染、高消耗的阶段,资源环境压力较大。

两化融合方面,北京、上海和广东位于全国前三名,三个省市的两化融合指数分别为94.4、84.2和70.4,云南、甘肃、贵州位于全国最后三位,两化融合指数分别为8.3、7.1和7.0。同时,两化融合的离散系数高达0.72,是六个分类指数的离散程度最高的,表明东部和中西部地区在两化融合方面存在明显差距。

人力资源方面,内蒙古、北京、上海位于全国前三名,三个省市的人力资源指数分别为64.5、61.6和59.9,四川、安徽、云南位于全国最后三位,三个省份的人力资源指数分别为23.6、20.3和20.2。从全国整体来看,各地区人力资源指数的差距并不大,离散系数为0.35,是六个分类指数的离散程度最低的。这是由于虽然东部地区在人才方面具有一定优势,但中西部地区工资水平涨幅较大弥补了差距,使得人力资源指数并未呈现较大差异。

从上述六个分类指数的地区分析可以看到,当前,东部发达地区在结构调整、两化融合和资源环境等方面明显领先中部和西部地区;技术创新、人力资源两个方面各地差距较小,特别是重庆和黑龙江分别进入两个分类指数的前三名,表现突出;速度效益方面,中西部地区表现相对较好,成为区域增长新动力。

推荐访问:中国 工业发展 区域 排行榜 质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