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文秘网    > 单位总结

绘本叩开数学阅读之门

作者:jnscsh   时间:2021-07-30 08:42:21   浏览次数:

小学生平时都读哪些书?他们阅读数学课本吗?除了奥数书外,他们在家里读数学方面的课外书籍吗?就这些问题,笔者在本校小学第一学段和第二学段分别抽取200名学生进行了调查。

调查结果显示,学生读得最多的是作文类、故事童话寓言类和教辅类图书,分别占比达到87%、92%、96%,小说名著和自然科学方面的书籍学生读得较少。对于数学课本,只有4.5%的学生平时能够自觉阅读;而数学方面的课外书籍,只有6%的学生读过,其他多数学生的数学课外阅读仅限于奥数方面的书。对于“你是否购买有关数学阅读方面的书籍(奥数书除外)?”这一提问,只有3.5%的学生回答“购买过”。

这就是数学阅读的现实。关于数学阅读,立项研究的不少,方法总结了很多,可是为什么学生数学阅读仍然是一个老大难的问题?

被误解的数学阅读

对数学教材的厌读,对数学课外书籍的盲视,这绝不单单是孩子们的问题。更多时候,是大人们走进了数学阅读的误区。

“专家”的误导:小学数学和小学语文教育任务不同

许多学者专家推荐阅读书目,以人文社会类居多,专业数学读物鲜有提及。这往往给人们一种错觉,那就是数学学科不需要阅读。甚至有不少人认为:阅读是语文学科的事情,与数学学科无关;阅读不阅读,是基于小学语文、小学数学等学科教育任务的不同。这种片面的、狭隘的“专业”视角,导致了从上到下对数学阅读的忽视。

小学语文和小学数学教育任务真的不同吗?从教授知识的角度看,数学学科与语文学科确实大相径庭。可是从育人的角度看,阅读是一个人应具备的基本素养和应掌握的基本能力,每门学科都应该担负起培养学生阅读的任务。数学阅读非常重要,它是学生获取数学新知识的主要手段之一,尽管不能立竿见影地提高学生成绩,但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帮助学生搭建学科知识体系,相比于眼前的成绩,数学阅读会带来更深远的学习效果。

数学教师的误判:不阅读也能学好数学

现在在岗的数学教师大多有过应试的求学经历:语文学科要多读课外书,英语学科要好好背教材;而数学,只要学会解答题目就行了,读不读书无所谓。这样的一种个人经历让很多数学教师自身就对数学阅读没什么兴趣。

另一种情况是:教师代替学生阅读。为了上好课,数学教师已经反复阅读了教材、练习册和其他一些辅助资料(包括数学课外书籍),融会贯通于课堂教学,课上得很出彩。还让学生读什么?没必要了!如果必须要学生进行数学阅读,那就布置学生背诵书上的概念、公式等。

可是,用应试教育的老方法能培养出“核心素养导向”时代的新学生吗?阅读真的可以替代吗?这是数学教师应该思考的。

教材编写的误区:数学就应该是理性乏味的

在调查中,笔者曾问过学生:为什么不喜欢读数学教材?学生回答得很干脆:没意思。

一项《小学生阅读状况调查》在线问卷调查结果显示,学生自己购买书籍时最关心“内容是自己喜欢的”(占比90.57%),16.98%的学生在乎“价钱便宜的”,另有13.21%和5.66%的学生分别选择“封面漂亮的”和“其他”选项,此外还有1.89%的学生未作答。从这个调查结果可以看出,小学生阅读选择的主要依据是看内容自己是否喜欢。

有一种教材观认为,数学学科的特点决定了数学教材不可能像语文教材那样具有丰富的故事性,这使得数学教材失去了对学生的吸引力,因此学生不主动阅读数学教材理所当然。但是我们为什么不去反思:数学教材真的不能具有故事性吗?学生喜欢的内容只局限于故事吗?如何把数学教材编写得有吸引力?

绘本进课堂,让数学“不教而教”

目前我国已从国外引进了不少优秀的数学绘本,这些绘本最初是在家庭和幼儿园使用的。最近几年,开始有部分小学将数学绘本引进了课堂。为了培养学生的数学阅读兴趣,2011年开始,我尝试将数学绘本引入自己的数学教学。

数学绘本根据孩子的特点,通过精美的画面、简洁的语言,在故事中渗透数学知识、数学思想。经过4年实践,我发现数学绘本的引入不仅使孩子在不知不觉中学习数学知识,受到数学思想的熏陶,而且也激起了孩子数学阅读的兴趣和习惯。我们学校每个班级都设有一个学生书橱,学生阅读习惯没有养成,书橱和书只是摆设,而在我们学校,学生们围着书橱阅读的情景已经成为课间一道亮丽的风景。

总结自己的绘本教学实践,我认为,用好数学绘本,要注意两个问题:

妥帖运用数学绘本,不同学段不同读法

同一册绘本,可以提供给不同学段的孩子阅读;不同学段的孩子阅读时,采取的方式也应该是不同的。比如数学绘本《各国的早餐》,我们可以这样运用:

在小学低年级,数学绘本运用的重点是“讲故事”。《各国的早餐》的故事主体内容是:英国伦敦的小朋友早餐吃烤土豆,一个烤土豆分成两半;墨西哥城的小朋友早餐吃墨西哥玉米卷,“我和弟弟妹妹分着吃”;俄罗斯首都莫斯科的传统早餐是黑面包,4个家人一起吃……故事中包含的分数知识从1/2、1/3、1/4一路讲到1/10。但是分数并不是低年级学生需要掌握的教学内容,所以我们初次阅读,重点放在主体故事。我们可以示范朗读出故事内容,也可以和孩子一起阅读,让学生初步感知分数的存在,而不具体讲解分数的概念,让学生感性体验一种数学思想和数学趣味,而不强调数学知识,数学绘本的这种运用是为将来的学习打基础。

在小学中年级,数学绘本运用的重点是“学知识”。三年级时再读《各国的早餐》,我将阅读放进了课堂。在学习《分数的初步认识》一课时,教师可以采用“融入模式”,一边讲故事情境,一边提出相关的问题。比如学习“认识几分之一”的内容,在讲到“我们的早餐是墨西哥玉米卷!我和弟弟妹妹分着吃”时,教师可以淡化故事主体,着力于搭建故事内容与课堂知识之间的联系,比如让学生们说说:一个玉米卷平均分成3份,一份是这个玉米卷的几分之几?或者让学生们找出与1/4、1/5等相对应的故事内容。这样运用数学绘本,主要是通过绘本故事具体形象的表述,帮助学生理解课堂知识。

到了小学高年级,数学绘本运用的重点是“引思考”。又读《各国的早餐》这个绘本时,教师可以采用“引导模式”,将故事全部略讲完,然后再提出一些与故事情节关系密切的数学问题。这时的问题设置要更有深度,让学生产生继续思考的动力,留下继续思考的空间。如绘本中讲到吃米饭,可以提出这样的问题:书中的小主人公吃了几碗,占几分之几,这是把谁看作单位“1”?还可以再问学生:你还联想到了哪些数学问题?这样的绘本阅读不仅可以引导学生深入思考、发散思考,培养数学思维能力,还可以潜移默化地教学生如何深入阅读、专业阅读,培养阅读能力。教师使用数学绘本,过程一定要“不功利”数学绘本应用于教学,教师要把好“使用”关。有专家提出:绘本的阅读,要秉持功利的目的,不功利的过程。什么意思?就是教师要时时把握好数学绘本阅读和数学课堂教学之间的关系,把课堂教学的“功利目的”隐于不功利的绘本阅读过程中。

不急于求成,适量阅读,有序阅读。教师使用绘本教学,首先要在量上把好关。目前本土原创绘本较少,而引进的数学绘本与我们的教学内容不一定都适切,所以教师要广泛阅读,精选适合自己教学、适合所教学生特点的数学绘本。比如在二年级的数学教学中,我发现学生对时、分、秒的认识大多比较困难,所以绘本阅读书目中就较多地选择了与此相关的内容,包括《时间的故事》、《成为好爸爸》、《我的一天》等绘本。学生学习困难较少的教学内容,相关的数学绘本就可以少选甚至不选。教师多读,是为了让学生少读、优读。有不少的教师和家长意识到数学绘本对孩子的教育效果很好,于是大量购买,一股脑儿地抛给孩子,甚至把绘本内容当成例题来学、当成练习来做。这种急功近利的行为,会让学生对绘本阅读产生反感,背离了以绘本激发数学学习兴趣、寓教于乐的初衷。

其次,数学绘本阅读在时间上不能急于求成。这一方面是指要“错时阅读”。比如前面讲的在低年级段提前读《各国的早餐》,阅读时,学生全然不知绘本与教材的联系,只是兴致盎然地参与其中。当真正学习这部分知识时,教师适时引导回忆,激活阅读积淀,学生就会感觉到“数学就在身边”,其实是教师在“看似无意”的绘本阅读中为有意的知识学习埋下伏笔。特别是在低年级绘本阅读时,教师不要时时地提醒:这个绘本的内容是以后要学习的知识,要好好理解。如果这样,孩子会产生沉重的负担感,反而达不到这种“看似无意却有意”的教学效果。运用数学绘本辅助教学,教师要学会“收”——我们只是在坚持读数学绘本给孩子听。另一方面,“时间上不急于求成”还指“顺序阅读”。我们应该根据学生的年龄特点和知识积累来选择绘本,有序安排阅读时间。比如《鸟儿鸟儿飞进来》是关于乘法的绘本,不仅要安排在学习乘法之前一段时间阅读,最好还安排在学习了加法之后阅读,因为加法是乘法的基础,有了这部分知识的铺垫,学生阅读绘本才会没有理解的困难,达到水到渠成的学习效果。

让作业“隐身”,仅仅阅读,仅仅提问。在学习《圆的认识》后,我让学生去阅读与圆有关的绘本。这是不是作业?其实是的。通过绘本阅读,学生将会了解圆周率,认识祖冲之,在不知不觉中丰富数学知识。但是这种作业是“隐身”在阅读中的,我们不要求学生阅读后必须“学会”什么,仅仅是去阅读。数学绘本也会提供一些“题目”,比如《我家漂亮的尺子》让学生实践用“身体尺”测量。绘本中已经给出了一些“身体尺”测量的例子,学生可以模仿,可以自由发挥,全然不觉自己是在“做作业”。这时,教师只需要进一步提出一个问题,数学学习就可以更进一步:你们知道自己的“身体尺”到底有多长吗?从长度估测到精确测量,我们是在“留作业”,但是我们仅仅提出问题,其余则全交给学生自主完成。这样的“作业”,学生不仅乐意去做,还能激发出他们探索的欲望,从被动作业转向主动学习。

关注“非知识因素”,注重思想,注重情感。相较于侧重知识学习的教学,阅读数学绘本可以更侧重于数学思想、数学情感的养成。除去知识内容,许多数学绘本蕴含着深刻的数学思想,比如《都陵村168号》讲述的是对日常生活中三个事物的比较,渗透了比较思想;《世界上最帅的猪》通过数数建立自然数模型,渗透了数学模型思想;《蜘蛛和糖果店》、《猜猜看》等绘本则渗透了统计思想。

同时,数学绘本作为一种课外读物,还蕴含着许多“非数学因素”,这些“非数学因素”恰恰有利于培养学生对于数学的情感。比如读《很特别的音乐故事》、《美术馆里遇到的数学》等书时,让学生感受到音乐、美术、建筑、自然规律等都隐藏着数学要素;读《和邻居亲密相处》时,不仅引入分数的概念,更在故事中感悟朋友之间互帮互助,让学生感受到数学与生活密切相关。感悟这些数学思想、体会这些数学情感比学习数学知识更为重要,数学绘本就是数学思想、数学情感的有效载体。

要想真正培养学生数学阅读素养,单单靠数学教材是不够的;单单靠指导阅读方法、强化阅读训练、培养阅读习惯等也是无法实现的。因为学生对数学阅读没有兴趣,等同于按着牛头强迫其喝水。作为数学教育工作者,我们应该如何为学生提供数学阅读的文本呢?一句话:必须从数学阅读的内容人手,引起学生的阅读兴趣。不妨试试数学绘本吧,因为它最先解决的是“爱上数学阅读”这一关键问题。

责任编辑 邢星

推荐访问:之门 数学 叩开 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