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文秘网    > 党政总结

德国FH模式对地方本科高校转型发展的启示

作者:jnscsh   时间:2022-04-16 08:46:30   浏览次数:

主持人:郭 扬

本年度政府工作报告明确提出“引导部分地方本科高校向应用型转变”。地方本科高校转型发展大方向已经明确,但具体向何处转型、如何成功转型则是迫切需要回答的现实问题。20世纪90年代中后期,时任同济大学校长吴启迪教授领导创立了高等技术学院,希望按照德国FH(应用科技大学)的办学模式培养一批应用型工程技术人才;21世纪初,同济大学高等技术学院积极开展与德国FH的合作,并筹建由中德两国政府合作建设的同济大学中德工程学院。董大奎教授经历了这两个学院前后长达十多年探索改革的实践,深刻感受到德国培养应用技术型人才的成功经验对推进我国地方本科院校转型发展具有重要的借鉴和参考价值。

董大奎,1950年4月生,上海交通大学应用物理专业毕业。后进入上海建筑材料工业学院(后并入同济大学)工作,先后担任过党支部书记、人事处长助理、党总支书记、科研处处长等,主要研究方向为无机非金属材料红外光纤的研究与应用,曾在国内外自然科学杂志发表30余篇论文(含6篇SCI)。1996年开始专职从事高等职业教育的管理和研究,当年同济大学成立高等技术学院,先后任副院长、常务副院长;1997年同济大学澳洲高等技术学院成立,先后任副院长、院长;2004年开始筹建同济大学中德工程学院并担任副院长。他于1998年被破格评为教授,在《中国高等教育》《中国高教研究》《职业技术教育》《中国职业技术教育》等杂志发表50多篇研究论文,主编出版专著《示范性高等职业技术院校建设》,是同济大学职业技术教育学专业硕士生导师。

董大奎教授2002年起参加教育部第一轮人才培养工作水平评估方案制定,并被聘任为全国高职高专院校人才培养工作水平评估委员会委员、国家教学成果奖评审专家;2003年起先后担任上海市职业教育协会副会长、常务理事、专家咨询委员会副主任委员。由他主持的“高职教材建设的组织与管理”研究获2001年上海市教学成果二等奖,“理论与实践结合 软件与硬件并重 以创新教育理念建设示范性高职院校”研究获2005年上海市教学成果一等奖、国家级教学成果二等奖。目前他受聘担任上海科学技术职业学院常务副院长。

【摘 要】德国FH曾为德国培养了一批应用型工程技术人才,其在培养目标、办学模式、专业设置、师资队伍、课程设置等方面都具有鲜明的特点。德国FH多年来积累的成功经验为我国地方本科高校在转型方向与人才培养模式改革方面提供了借鉴。

【关键词】地方本科高校;转型发展;德国FH模式

【中图分类号】G71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6009(2015)24-0013-04

一、德国FH的基本情况

德国应用科技大学的德文名称通常为“Fachhochschule”(简称FH),它是德国高校最年轻的一种类型。二战以后到20世纪六七十年代,德国青年上大学人数明显增加,企业及社会各用人单位普遍要求高校毕业生了解生产、能解决实际问题,而传统的大学又不能满足这些需求。在这种背景下,以当时的工程师学校(Ingenieurschulen)、高级专业学校(Hoehere Fachschulen)为基础,在保持其办学总体特色的前提下创建了FH。FH四十多年来不断壮大,是德国高等教育体系内发展速度最快的,目前数量差不多占德国各类高校的一半,学生人数占在校大学生的三分之一。

不论是就官方评价还是就民众的向往程度而言,FH在德国高校中的地位都在不断上升。早在1981年,德国科学评议委员会就对它做了如下定位:FH和综合大学(简称Uni)是“不同类型但是等值”的高等学校;1990年在对FH展望时又指出:必须尽快大力扩建这类大学并进一步发展其理念。高等教育总法也明确规定:“不同的高校形式作为不同类型的高校体系中等值的要素而相互存在。”德国经济界对FH的教学质量给予了充分肯定,并赞成快速扩大FH在整个高校体系中的比重。从毕业生的社会待遇来看,最新数据表示,在经济界就业的综合大学(Uni)毕业生年薪是50805欧元,应用科技大学(FH)毕业生年薪是50234欧元,两者相差无几。

德国综合大学(Uni)注重基础,着力原创,而应用科技大学(FH)面向实际,面向应用,特色鲜明。这两类大学是德国高等教育体系的两根支柱,缺一不可,它们保证了人才结构的均衡。尤其是德国的FH为国家经济发展和社会稳定做出了重要贡献。2008年始,世界工业化国家经济危机四伏,德国经济却保持了比较稳定的增长,一般认为FH培养的人才在其中发挥了重要的作用。

二、德国FH的特色

(一)培养目标

FH的培养目标强调面向应用、面向实际、面向未来,培养掌握科学的方法、擅长动手解决实际问题的工程、技术专门人才。这是FH教育最显著的特点之一。德国的综合性大学培养学术型、研究型人才,遵循“纯科学”的原则,学生在校学习时间长;FH以面向职业、技术应用性强和学制短而见长,因此受到青年学子及其家长的欢迎。

(二)办学模式

FH在人才培养方式上采用学校与企业紧密结合的“双元制”合作教育模式,人才培养由学校与企业共同承担,特色鲜明。企业是学校生存的依靠、发展的源泉;而学校则是企业发展的人才库、技术革新的思想库。企业不仅为学生提供实习位置,为毕业生提供工作岗位,还为学校捐赠大型设备,为学校提供一些短、平、快的应用研究项目。学校不仅为企业输送新鲜血液,而且为企业提供咨询服务,许多FH的教授本身就来自企业,具有丰富的实践经验,有能力为企业解决实际问题,为企业进行人员培训,提供专家鉴定和管理服务,将技术成果直接转让给企业等等。因此,学校为经济发展做出了直接贡献。

FH的规模一般都不大,但就地理位置来看,它总是设在一些著名大企业的周边,如埃斯林根FH的附近有奔驰、Bosch等大企业,沃芬比特FH离大众汽车公司不远。这充分体现了FH与企业休戚与共的关系。

(三)专业设置

FH的专业设置十分注重市场的需求,简单地说,市场需要什么样的人才,学校就培养什么样的人才。单独的FH设置专业面并不很宽泛,往往聚焦适应邻近企业的需求,并根据企业产品结构调整和转型做相应的调整和补充。在德国,毕业生的就业情况对学校的招生起着决定性的作用,而生源则是学校生存和发展的基础。随着经济和技术的飞速发展,为了适应企业界对复合型人才的需求,近几年来德国的应用科技大学通过校际组合以拓宽专业方向,设立一些全新的面向就业的专业。例如设置了工程与经济组合、医学与技术组合的专业。这说明,FH专业设置十分注重市场的需求,并及时进行调整和优化。

(四)师资队伍

德国FH有一支高水平的师资队伍,这是保证其人才培养目标实现、校企双元合作教育模式顺利实施的最重要条件。首先,FH对教授聘用有严格的规定,要求具有博士学位和至少5年的职业实践,其中至少3年是在高等学校范围外进行,并在有关应用或科技开发方面取得成就。其次是有大量的兼职教师,他们本身是企业里面的技术和管理人员,有丰富的实践经验,其代课量占到总课时的25%。因此FH的教师不仅在承担教育教学任务方面能理论联系实际,传授知识,指导实践,保证较高的教学水平,而且在推进企业技术创新方面成为一支重要力量。当然,承担应用性科研与技术转让不仅是他们的重要任务之一,也是他们面向应用、面向实际的教学需要和人才培养需要。正因如此,FH社会影响力的扩大、地位的提高,就成为很自然的事情。

(五)课程设置

德国高等教育总法规定FH的学习年限一般为四年,其中包括两个学期即一年的实习期,因此简称为“3+1”学制。这充分表明FH教育高度重视实践教学,并有法律保障。需要强调的是,在德国FH教育中,一年的实践期是其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决定教学质量的关键。

FH 的课程体系和教学模式设计都面向职业和实践,从实际效果出发,不求全面,针对性强,效率高,“企业需要什么,学校就教什么,学生就学什么”,合理实用,行之有效。教学形式灵活多样,围绕理论知识应用、应用能力提高开展各种讲座、研习、学术旅游等,并通过国际合作,积极鼓励学生到海外进行实习,培养的学生技术应用能力和创造能力强,受到学生、家长以及用人单位的广泛欢迎。

三、借鉴德国FH经验推进地方本科高校转型

德国FH以及国内开展的与FH合作的办学经验,对推进我国地方本科高校的改革和转型有很多可借鉴之处。

(一)地方本科高校转型的方向

我国地方本科高校向应用技术类型方向转型,有着广阔的发展空间,也是社会发展的必然趋势。科学和技术作为人类两种规模巨大的创造性劳动,既是人类认识自然的产物,也是人类改造自然的工具。“科学的作用在于理解,技术的作用在于做、制造和实施”;“技术依靠科学又促进科学”,“科学依靠技术变成应用”。在当代科学活动中,几乎都包含有技术活动。技术的进步推动技术概念的内涵扩展,从过去以经验为主的技能、技巧发展为以科学理论为基础的方法或手段。现代技术已不是经验的产物,而是科学物化的结果,呈现以科学理论为基础发展技术的特点。技术的科学化、理论化是现代技术的最大特征。以现代航空航天技术为例,航天载人飞船上天,与航天器对接,一定是以科学理论为指导并经过精密的计算才得以实现、得以完成的。

过去的技术多指生产工艺,现在正扩展到营销、管理、服务等领域,技术被定义为“人类改变或控制客观环境的手段或活动”。计算机技术、微电子技术、材料技术、生物技术、纳米技术等新技术的产生,已形成强大的生产力,使人类生活发生巨大变化。

总之,技术的发展必然会对职业岗位的内涵和外延产生重大影响,也必然对承担这类岗位的应用技术型人才提出新的要求。德国FH其内涵和本质是面向应用、面向实际的高等工程、技术教育,完全顺应了科学技术的发展要求,也为国家经济的发展、社会的稳定做出了突出的贡献。FH的“3+1”学制、培养目标、教育模式、专业设置、高水平的师资以及结合实际的课程教学改革等,显示其具备了极强的灵活性、实用性和生命力。其成功的办学经验对我国地方本科高校转型具有很强的现实指导意义和实际借鉴作用。

(二)地方本科高校人才培养模式改革

我国地方本科高校转型发展应聚焦人才培养模式的改革,重点解决三个方面的问题:

1.人才培养目标。根据德国的经验,一个国家稳定的竞争力需要有强大的实体经济支撑,而FH为实体经济发展提供了应用技术型人才的保障。我国要建设创新型国家,走新型工业化道路,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最紧缺的是大批高素质的应用技术型人才;高层次应用技术型人才的匮乏日益成为制约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瓶颈,其中最紧缺的就是“现场工程师”或“现场工艺师”。显然,地方本科高校转型的人才培养目标,必须凸显应用技术型本科教育的鲜明特色,充分反映高等技术教育的内涵特征,体现高新技术的发展要求。人才培养应该面向生产、服务第一线,有明确的职业岗位和工作任务,从事技术与管理工作;要求毕业生有较宽知识面、有较高的综合职业素质和专业技术能力以及较强的就业能力、创新能力和发展能力等。

2.人才培养方案设计。德国FH不仅理论联系实际,实际更联系理论;不是学科统领办学,而是实践和应用引领学科建设;不求知识全面,而求能力的综合。因此,地方本科高校转型人才培养方案设计应根据技术教育的特点,以技术应用能力培养为主线设计学生的知识、能力和素质结构;改革课程模式,构建以“应用”为主旨和特征的课程和教学内容体系;强化知识的应用,加强实践教学环节,实践教学的主要目的是培养学生的技术应用能力,并在教学计划中占有较大比重,使学生不但“知其然”而且能“行其然”。在人才培养过程中,我们不必纠缠工程型或技能型人才培养的相关问题。事实上,技术型人才与工程型人才、技术型人才与技能型人才间并没有明显的界线,他们之间均存在重叠与转换;工程乃是技术的集成,工程问题大多是技术问题。总之,在技术应用型本科教育人才培养方案设计上,要始终坚持面向实际、面向应用的主线。

3.人才培养保障条件。重点在两方面:校企合作和师资队伍,这是地方本科高校实现有效转型的关键,二者紧密相关。德国FH的成功经验之一就是学校与企业相互依存、休戚与共,学校的人才培养离不开企业,而企业也需要学校在技术、智力以及人才等方面的持续支持。只有这样学校教育才能真正实现理论与实践相结合、人才培养与社会需要相结合。因此,校企合作既是实施应用技术型本科教育的根本途径,也是地方本科高校实现有效转型发展的重要保障。地方本科高校的师资队伍建设必须服务于、服从于转型发展的要求,必须为培养应用技术型人才提供切实的保障。参照德国FH的经验,笔者认为,一方面学校应根据目前师资队伍构成现实状况,将他们培养成为“知识实践型”与“实践知识型”两种师资类型。“知识实践型”不仅是指高职称、高学历,更主要的是要求教师应具有胜任应用技术教育教学的能力,这种能力既包括理论教学的能力,更包括实践教学的能力。“实践知识型”并非传统意义上能带徒弟的“师傅”,而是强调不仅具备较强的专业实践能力、丰富的实践经验、实际操作技能,而且要有相当的理论基础,掌握专业理论知识。另一方面,要建立师资选拔标准,提高进入“门槛”,当然这是个渐进的过程。

四、地方本科高校转型发展建议

(一)制度安排是前提

德国FH能够得到健康发展首先有法律保障,无论是联邦德国还是各州都明确了FH的法律地位,并得到了社会的认同。我国推进地方本科高校转型发展要避免把各类高校分三六九等,更不能从制度上固化不同类别高校的高下之分。要校校平等而不论身份,机会均等而不求同质,使综合大学和应用科技大学在法律地位、社会地位上平等,类别上各得其所、各有所长。其次,在制度安排上要整体设计,要体现系统性。要从制度设计上和企业、社会密切结合,并贯穿教学、科研和组织管理等各个环节。第三,在推进速度上要循序渐进,应该根据地区经济社会发展的实际要求,既积极推进,又有序转型,不搞“一刀切”“一种模式”,更不能搞“大跃进”。

(二)政策支持是保障

师资队伍和校内实训设施建设,是德国FH办学成功的两个极其重要的环节,需要大量的投入。高水平的师资、高标准的设施为高质量的人才培养奠定了重要基础。德国政府在这方面发挥了主导作用,政府调控力度大,效果好,保证了FH教育的健康发展。因此,在我国地方本科高校转型应用技术型教育时,仍应发挥政府的主导作用,运用政策杠杆调动各方面的积极性,结合实际,创造条件,逐步提高师资要求和水平,改善校内实践教学条件。首先要经费支持,办应用技术型本科教育,须在投入上充分满足办学的要求,保障其成功转型,转型是为了更好地发展。中国的国力已具备支持举办FH模式的条件,建议可实行“国家统筹、地方支持、企业捐赠、学校自筹”的多元化、多渠道经费筹措方式。其次要给转型本科院校充分的办学自主权。目前我国高校管理缺乏灵活性,各方面的制约较多,难以发挥实际办学主体的积极性。如师资招聘、课程设置等可以根据需要放开,让学校决定。这是为了确保转型本科高校在办学中能顺应经济社会发展变化的实际需要,不要让实际需要适应所谓“教育规律”,甚至“教育规定”。

(三)科学评价是关键

地方本科高校转型一个重要的必须解决的问题就是如何评价这些学校、如何评价它们的人才培养质量。如果按照现行的评价制度、评价体系、评价指标和评价方式进行评价,显然是不利于地方本科高校转型发展的。因此,要尽快制定适合地方本科高校转型、促进其发展的评价指标。建议将评价的重点落在学校的办学定位、培养目标、校企合作、专业技术含量、实践教学条件、应用技术服务成果以及办学特色上。在评价方式上也要改革,引入第三方评价,尤其是利益相关方,包括用人单位、学生及家长的参与,形成政府引导、学校主体、多方参与的评价体系。

【参考文献】

[1]吴启迪. 本科院校如何办好高等技术教育[J]. 中国高等教育,2001(8).

[2]杨金土. 我国本科教育层次的职业教育类型问题[J]. 教育发展研究,2003(1).

[3]董大奎. 基于现状的高职院校师资队伍建设目标与案例研究[J]. 中国高教研究,2008(12).

推荐访问:德国 转型 启示 本科 高校


[德国FH模式对地方本科高校转型发展的启示]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