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文秘网    > 教育计划

加快建设福建省湄洲湾港口航运市场服务体系

作者:jnscsh   时间:2022-04-08 08:40:20   浏览次数:

摘 要:文章分析了湄洲湾港在港口航运体系建设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并针对存在的问题,提出应该从提高港航等企业的服务水平、加快集疏运系统的建设、加快信息化建设、加强船舶融资、海事保险等航运高端服务业建设等策略来建设湄洲湾港航运市场服务体系。

关键词:港口航运服务体系;存在问题;策略;发展

中图分类号:U691 文献标识码:A

0 引 言

湄洲湾为福建省泉州市和莆田市之间的一个海湾,是天然深水海港。湄洲湾北岸为莆田市秀屿区,南岸为泉州市泉港区,三面环山,湾口有湄洲岛,具有风流小、港阔水深、航道宽等特点,是中国重要的天然深水港口。是东南沿海以大宗散货为主的新兴港口,素有“中国少有、世界不多”的天然良港美称。与台湾隔海相望,距台中港仅72海里,是大陆离台湾本岛直线距离最近的港口。湾口外的台湾海峡,是我国南北海运的要冲和诸多国际航线的必经之路,具有拓展两翼、对接东岸的独特区位优势。

湄洲湾港是新兴的港口,其港口航运服务业发展水平有待提高,高端航运服务匮乏,市场服务体系不完善,这些因素在相当长时间内仍然是制约其发展的“瓶颈”。需要积极培育和集聚高端航运服务资源,提升航运综合服务水平,促进航运业快速发展。文章通过对抑制湄洲湾港影响因素的探讨,提出解决策略,加快湄洲湾港海上运输业的发展。希望通过本文的论述能为湄洲湾港海上运输业的发展提供一点有益的思路。

1 港口航运服务体系定义

港口航运服务体系是指拥有航线稠密的集装箱枢纽港、深水航道、集疏运网路等硬件设施,并拥有为航运业服务的金融、贸易、信息等软件功能的港航服务体系。

港口航运服务体系由三部分组成:第一部分是航运生产服务,主要以航运和港口生产为核心的资本密集型服务行业,主要包括船舶运输、港口服务;第二部分是航运市场服务,主要是为航运提供辅助服务的劳动密集型的行业,主要包括拖船作业、仓储服务、船舶代理、货运代理、报关、理货、船舶供应、船舶防污、船员劳务;第三部分是航运基础服务,主要包括为航运生产提供金融、保险、法律、交易、信息、咨询、船舶检验、航运教育培训等基础性支撑服务的知识密集型行业。

2 湄洲湾港口航运服务体系发展状况及存在的主要问题

湄洲湾港是福建沿海以大宗散货为主的新兴港口,是一个深入内陆约18海里的半封闭狭长海湾,水域面积516平方公里,海岸线总长289公里,其中10米以上天然深水岸线长达30多公里,可建深水泊位150多个[1]。湾口有湄洲岛,两侧有东周半岛和文甲岬角,常年风平浪静。湾内无河流注入,水体含沙量低,平均潮差5米左右,最大潮差7米以上,具有“口小腹大”、不冻不淤的特点。

2.1 港航企业及辅助性行业发展状况及存在的主要问题

2.1.1 湄洲湾港港口及航道建设发展状况及存在的主要问题

2009~2013年,先后建成了福炼30万吨级原油码头、福炼10万吨级成品油码头、泰山石化10万吨级码头、肖厝作业区4#泊位、东吴作业区东1#、东2#泊位等13个泊位,新增港口吞吐能力4 600万吨/年,超过整合前湄洲湾南北岸吞吐能力的总和。截至2013年底,全港共建成千吨级以上生产性泊位32个,其中万吨级以上泊位17个,年设计货物通过能力7 413万吨。港口及航道建设存在的主要问题:(1)部分在建项目受征海征地影响进展较慢,肖厝、罗屿作业区整体连片开发受此影响较为明显。(2)以民营资本投入为主的码头建设项目由于企业资金、实力等方面影响,普遍进展缓慢。(3)湄洲湾公用航道建设资金缺口较大,部省补助资金难以满足建设需求。(4)港口配套设施建设严重滞后。湄洲湾目前仅有漳泉肖铁路通到港区,近期肖厝港区发往江西的煤炭铁路运输费用上调且火车车皮供应量不稳定,导致了外省海铁联运量大幅减少。目前和未来相当长的一段时间内港口配套设施建设不足都将成为制约港口发展的重要因素。港口配套设施建设涉及公路、铁路、航道、航空、水、电、港后方陆域资源等一系列问题。港口配套设施建设需要的资金量巨大,涉及的部门众多、建设的周期很长,需要地方政府高度重视,要早规划、早建设、大投入才能实现。如果不能早日解决这个问题,港口的发展就缺乏后劲。

2.1.2 湄洲湾港港口经营企业发展状况及存在的主要问题

目前湄洲湾港口共有港口经营企业46家,其中经营公共码头企业10家,货主码头企业8家,港口装卸业务企业6家,港口拖轮驳运服务企业2家,其余20家为经营港口服务业[2]。存在的主要问题是:(1)同质化港口企业多、规模小。湄洲湾内经营公共码头企业的有10家,公共码头企业规模不大,经营业务大致相同,造成如下问题:①岸线资源浪费严重及布局分工不合理;②管理资源浪费严重导致企业总体管理成本大幅提高;③恶性价格竞争导致企业利润极低;④分散经营导致企业效益差、效率低,企业规模无法做大导致对外竞争力明显不足;⑤企业收入少导致企业在增加安全投入、设备更新、扩大再生产、提高人员素质等方面投入不足的问题突出;⑥企业小、散、多导致单个企业对外协调和服务能力低下,使货物通关成本和物流成本大幅度提高。(2)港口费收规则未及时修订导致港口企业利润低下,我国外贸部分港口费收规则目前还是1994修订的,已不符合现在的经营实际。(3)码头企业总体上竞争意识不够强、竞争力较弱。

2.1.3 湄洲湾港水路运输发展现状及存在的问题

湄洲湾港口管理局管辖有莆田水路运输企业4家;国内水路运输服务业4家,其中3家为国内船舶代理企业,1家为国内船舶管理企业[2]。

2.1.3.1 水路运输企业经营亏损严重

近几年市场不景气,造成了航运市场货源少,市场竞争激烈,船舶多货源少运输价格低下。再者近几年柴油价格及船员工资不断上涨,造成很多船舶入不敷出,亏损严重。

2.1.3.2 船舶融资存在的问题

由于莆田的银行没有以船舶抵押贷款业务,所以船运企业都是社会借款。社会借款利息高,对于原就亏本的船东来说无疑是雪上加霜,所以建议由政府出面与银行协调船舶抵押贷款事宜。

2.1.3.3 船检存在的问题

福建海船的检验机构是全国仅有的两个入社省份之一。由于非入社船检机构的船舶福建不接纳,所以造成很多外省的船舶移不回来。比如湄洲轮船公司从浙江购回一条货船,所有权已经登记半年多了,不能船检,国籍也办不了,只能外移。

存在的主要问题:(1)航运企业规模普遍偏小,没有形成集团化,抗风险能力较弱。(2)航运企业自身管理方式相对落后,企业在发展中仍然没有留有足够的储备基金,应对危机的发生。

2.1.4 湄洲湾港相关服务业服务水平有待提高

港口的相关服务业包括船代、货代、拖轮、理货、堆场等企业。港口相关的服务业发展滞后,船舶和货物代理业、公路和铁路运输业、法律保险和金融服务业、信息和物流产业等等服务于港口发展的行业在泉莆两地还处于非常低等级的水平,很难适应大港口发展的需要。如果这些服务行业不能够同步发展,港口行业要真正做大做强是不可能的。许多港口主要是依靠港口企业做大后延伸服务范围发展起来的,这也是港口发展需要。因此,需要培育出一批有能力延伸港口服务业的大型港口企业来发展港口。

2.2 集疏运通道建设滞后,影响经济腹地拓展

集疏运主要是指以港口为枢纽,完善公路、铁路、航空和内河航道一体化的陆上集疏运网络和江海联运的水上集疏运网络。目前湄洲湾港口后方集疏运以公路为主,各港区通过沈海高速、莆永高速、324国道、201省道等与后方腹地便捷连接。疏港铁路正在加紧建设,目前肖厝港区建有漳泉肖铁路,连接江西等内陆腹地的向莆铁路已建成通车,湄洲湾南北岸疏港铁路支线正在加紧建设中。

湄洲湾港传统经济腹地仅为泉州、莆田、三明三地,以及江西部分中西部内陆省份,传统经济腹地城市经济总量低,产业集群处于起步阶段,重工业和产业规模比例小,吸纳外资外商的成效低,临港产业增长绝对值小,更受福州港、厦门港“夹击”,腹地的辐射范围小成为湄洲湾港口物流发展的最大瓶颈。

存在的主要问题: 疏港铁路支线建设的滞后严重影响深水大型泊位码头的辐射以及海铁联运业务的发展;部分作业区的疏港公路建设严重滞后,制约了临港工业和港口经济的开发和发展。

2.3 港口信息化水平有待提高

湄洲湾目前信息化建设内容包括网络与基础设施、一套政务办公系统(门户网站、视频会议、办公自动化等)、一套业务管理系统(包括港政航政管理、规费管理、港口安全信息管理、生产统计、船舶动态管理、船舶引航及调度等)、两个支撑服务(地理信息服务和船舶位置定位服务)、一个数据中心。

网络与基础设施、政务办公系统已建成并投入运行,至今各系统运行情况良好。根据业务关联及专业程度的不同,业务管理系统及两个支撑服务分为两个合同承包建设:综合业务管理系统与船舶引航调度系统(建设内容涵盖港口地理信息、船舶位置定位、船舶动态管理、船舶引航调度、海上视频监控等)。综合业务管理系统开发工作已完成,船舶预确报、港口安全信息管理、生产统计、危货及特殊船舶申报等子系统已上线试运行。船舶引航调度系统也已经建成运行。针对目前信息化建设情况,湄洲湾港航信息化建设仍存在以下几方面问题:首先信息化基础相对薄弱。港口基础信息网还不完善,各类信息资源的整合、交换和共享有待建设和完善。其次港口信息流还未发挥应有的作用,目前湄洲湾港贯穿港口管理部门、口岸单位、码头企业、海运企业、仓储运输企业、货主/货代、金融单位等的信息流通道还未完全建立,信息流未能为港口发展发挥有效推进作用。

2.4 航运金融服务发展滞后

开展航运贷款的金融机构少、业务范围窄,航运企业贷款困难。船舶抵押贷款、租赁贷款是沿海省市航运企业的主要融资方式。船运保险发展欠缺,港航企业证券融资不足等。

除以上存在的问题外,还存在多头管理、高端人才紧缺、进港航道受限等问题。需要探讨各种策略来应对,加快湄洲湾港水上运输发展。

3 加快建设现代港口航运服务体系策略

3.1 提高港航企业及辅助性行业服务水平

3.1.1 加快港口、航道建设,完善港口配套设施

加快建设大型深水泊位,形成秀屿、东吴、兴化湾南岸三大港区为主的莆田港口总体发展格局,促进吞吐量的快速增长。需要通过以下几个措施解决港航建设问题:(1)需要地方政府协调大力支持推进养殖征迁,确保项目顺利实施。(2)需要地方政府安排落实港口及航道建设并加大配套资金投入,做大做强湄洲湾港区。主要通过:①设立港口发展专项资金,用于港口公共设施、配套项目建设以及各种奖励。对各港区公用的航道、锚地等基础设施建设体制实行投资共担、利益分享办法。②鼓励投资港口开发建设。鼓励国内外大型港航企业来港口投资建设和经营港口,在法律、法规和政策允许的范围内,对港区用地和港口规费及税收方面给予尽可能的优惠和必要的扶持。出台港口设施建设财政贴息贷款鼓励政策,对重点工程、骨干项目、高新技术项目优先给予支持。(3)加快湄洲湾公用航道扩建工程、莆头5万吨级航道工程、石门澳航道工程和东吴15万吨级航道工程等航道建设工作,保障船舶进出港航行安全。适时启动石门澳支航道、兴化湾南岸及三江口港航整治前期工作,与石门澳、兴化湾南岸综合开发协调推进,充分满足港口发展的需要。加强航道养护管理,完善养护机制,提高航道养护管理质量和服务水平。(4)完善港口配套设施。加大港区道路、码头、供水、供电等基础设施投入,积极推进码头建设,完善堆场、锚地、航道等公共服务设施配套,全面提升各港区综合服务水平和货物通畅能力,不断扩大港口吞吐能力。

总之,要优化港口布局,推动港口功能拓展和结构调整,充分发挥主要港口在综合运输体系中的枢纽作用,提升对腹地经济社会发展的综合服务能力。进一步完善沿海港口布局,推动区域港口群协调发展;统筹规划、科学推进新港区开发,强化港口的辐射功能;加快港口码头结构加固改造,完善煤、矿、油、箱等主要货类运输系统,提升港口现代化水平。提高港口资源利用效率,加强岸线管理,积极发展公共码头;实行合理分工和差异化发展、错位发展;鼓励以市场为导向、以港口企业为主体的港口资源整合化。

3.1.2 提高港口经营企业服务水平

通过港口整合才能解决上述问题,整合就是要实现统一规划、统一建设、统一运营、统一管理、统一制定收费标准、统一对外协调,要通过整合培育大型港口企业、减少恶性竞争、提高企业效益、延伸港口服务链,最终实现港口的跨越式发展,把港口建设成为服务海峡西岸经济发展的大型枢纽港口和生态文明港口。整顿口岸收费项目,治理改善口岸收费环境,降低客户运营成本,形成港口价格优势;进一步加强港务集团公司企业内部管理,降低运营费用;健全和完善价格优惠机制,本着“鼓励大户、鼓励增量”的原则,对重点货类、重点航线、大船东、大客户给予更多的优惠;凡涉及港口或口岸行政收费的单位和部门,国家明文规定收费标准的按照下限标准收费,没有明文标准的,一概不收费,形成并保持在东南沿海乃至南方港口中的价格比较优势,增强对船东和货主的吸引力。增强全员的服务意识,提高港口服务水平。

3.1.3 提高航运企业服务水平

主要通过以下四个方面解决航运企业存在的问题:(1)整合航运企业资源,扩大航运企业规模,增强抗风险能力。(2)借鉴中远、中外运等龙头企业的管理模式、管理理念、服务理念,提高航运服务水平。(3)上级主管部门在船舶检验方面,引入竞争,打破一家独大的船舶检验机制。“CCS”和“ZC”船舶检验标准是一样的,船舶检验证书要相互认可,避免由于企业运力迁入迁出而重复检验,无形中增加企业负担。(4)鼓励开展外贸运输。对进驻莆田港的国际集装箱班轮公司地区总部或操作中心,给予一次性搬迁费用资助;对新开通的以莆田港为出发港的港、澳、台航线和日、美、欧等国际航线,持续经营一年或一年以上的航运企业,给予一定的奖励,奖励从各级“港口发展专项资金”中支付。(5)鼓励货主从莆田港进出口货物,以提高航运企业的效益。

总之,要提高航运综合竞争能力。优化海运船队结构,促进船舶向大型化、专业化方向发展,扩大船队规模,提高船队现代化水平。推动水上客运向旅游化、高速化、舒适化方向发展,大力发展海峡、岛屿间高速客轮、客滚运输,积极推进邮轮、游艇和水上旅游客运发展。积极支持港航企业实施“走出去”发展战略,完善海运服务网络;规范货主投资航运业,发挥骨干航运企业优势,鼓励航运企业与大型货主优势互补、互利合作,提升保障经济安全运行的能力和水平。积极推动实施启运港退税试点方案,推进船舶特案免税登记政策的常态化,研究推进与国际接轨的海运税费政策,积极参与国际海运合作和重要海上运输通道合作。

3.1.4 提高相关辅助业服务水平

(1)尽快出台船舶港口服务类经营市场的准入指导意见。为进一步完善国际航行船舶港口供应市场管理,促进港口服务业健康发展,国务院办公厅出台了《关于完善国际航行船舶港口供应市场管理工作的通知》(国办发〔2009〕57号),其中“第二点,完善配套政策。交通运输部、商务部、海关总署等部门要根据各自职责,进一步完善有关监管制度和具体办法,制定相关服务标准,规范企业经营行为,保证服务质量,加强对国际航行船舶港口供应市场的管理”。但相关规定出台滞后,湄洲湾港船舶港口服务类企业经营许可经短暂放开后暂时停止,随着国际航行船舶港口供应需求快速增长,申请从事船舶港口服务的企业较多,为完善船舶港口服务类经营市场的准入机制,做好相关审批工作,上级有关部门要尽快出台具体的指导意见。(2)全方位推进港口物流链体系建设。除了推动港口装卸、仓储、航运和船代、货代等比较单一物流服务外,还要加强配送、商贸、加工增值服务、包装、交易、信息处理、金融服务等产业,增强竞争力,对地方经济形成有效地集聚和扩散效应。积极推进铁水、公水联运发展,统一联运标准和要求,制定联运数据信息传输、交换标准,建立健全联运统计,推进联运统一单证、优化流程、责任交接和全程联保制度建设,提高物流管理水平和服务效率。(3)进一步发挥船代、货代、拖车公司在货主、船公司之间的纽带作用。(4)鼓励国际大型跨国配送中心和货代公司总部落户莆田港,享受市政府确定的重点物流项目相应的优惠政策并给予一次性搬迁费用资助;对在莆田成立的货代公司,给予一定的奖励。

加快发展现代航运服务业。进一步提升船舶管理、船舶交易、无船承运、船舶代理、客货运代理等传统服务业发展水平。完善船舶委托管理制度,加强对船舶管理公司的监管;完善引航、理货等港口服务行业发展政策,加强引航机构建设和理货市场监管;积极发展与国际航运相配套的贸易、金融、船舶租赁和船舶燃油、淡水、食品、维修、物料等供应服务;加强海事法律服务;加快培育船代、货代、信息、咨询等中介服务业,使各港区成为集通关服务、商务办公、休闲商业于一体的口岸通关大平台;大力发展高端航运服务业,建立并完善与之相适应的市场机制。依托国际航运中心建设发展航运咨询、信用评级、运价指数衍生品交易等高端航运服务业务,推进航运信息交换和增值服务系统建设。

3.2 加快集疏运系统的建设,拓展经济腹地

加快航空、铁路、公路、水路港口集疏运体系的建设,强化各种运输方式间的衔接,特别是发展海铁联运,已成为国内主要港口稳定和拓展港口经济腹地的有效途径。因此必须全方位推进交通疏港通道等配套设施建设,形成海陆空立体交通网络。加快疏港铁路建设,建设福厦和湄洲湾港口铁路支线,积极推进兴化湾南岸港口铁路支线建设,规划通往各主要港区的铁路运输专用线,争取莆田铁路早日与国家铁路联网运行,融入国家铁路运输大动脉。加快疏港高速公路建设,建设湄永高速公路莆田段、福泉高速公路莆田段拓宽工程,扎实开展福广线高速公路莆田段、兴化湾南岸至尤溪高速公路项目建设,形成与港口匹配、快速便捷的高速公路集疏运网络,增强港口带动效应。加快疏港干线公路建设,做好省道201、202、306线和有关县道的建设或改造,推进湄洲岛跨海通道、仙游环山区公路建设,完成仙港、荔港、城港、涵港和沁峤五条通港大道及罗屿大桥建设,连接港区和城区,畅通港城互联通道,实现莆田港各港区与城市主要通道的无缝对接。积极筹建莆田机场,开辟更多的国际航线。争取在石门澳作业区布点莆田至台中铁路轮渡项目,推动海峡两岸海铁结合的通航,融入台湾海峡国际海运枢纽中心。省、市、县级各级政府财政要加大对疏港通道等基础设施投入,重点解决好疏港通道建设资金缺口难题。

拓展港城腹地。努力拓展海向腹地,依托省际和国际航线,加强与厦门港、宁波港、上海港、台中港等大港口的合作,引进国际性大型航运企业,争取加盟国际航运中心。推进各港区水域对外籍船舶的开放工作,创造条件,吸引因航线配船配箱需要生存的国际中转箱,提高中转效率,降低中转成本,逐步形成对周边集装箱枢纽港的比较优势。积极拓展内陆腹地,通过四通八达的港口集疏运网络体系,将莆田港的经济腹地向福建中西部、江西、湖南及我国中西部地区延伸拓展。沿铁路线、高速公路线铺开物流网点,在重点货源生成地设立办事机构,协同港口企业加大揽货组船工作,吸引更多货源从湄洲湾港中转和进出口,使湄洲湾港成为内陆省市最便捷的出海口和内陆港。鼓励莆田企业从本地口岸出口,逐年减少莆田港的集装箱流失。顺应海峡西岸“大港口”发展战略,鼓励上述地区从湄洲湾港“借港出海”。

3.3 加强信息化服务体系建设

行业管理部门应协调多方力量,共同建设面向“大物流、大通道、大港口”的信息服务平台。规划建设集物流、信息流、资金流为一体的“数字港口”综合应用平台,通过信息化推进港口现代化建设。以数字化、智能化航道和内河水运综合信息服务系统建设为重点,更加注重提升科学决策水平和公共服务能力及政务效能;建设多式联运信息服务系统,实现多种运输方式无缝衔接;以交通电子口岸建设为重点,推动口岸信息化数据共享,提高口岸便利化水平。首先为加快湄洲湾港航业信息化水平,缩短与国内先进港口的差距,相关政府部门应加大港航信息系统、公共信息获取、公共信息服务等方面的建设投入与补贴,为不具备信息系统建设条件的中小微企业提供基本的应用系统支持。积极推进建设贯穿港口管理部门、水运经营人、港口企业、航道、口岸单位、仓储运输企业、船代、货代、金融单位等基础数据库,建成全国交通电子口岸物流信息平台和港航数据中心。

3.4 加强船舶融资、海事保险等航运高端服务业建设

积极拓展航运金融市场,重点发展航运结算市场、信贷转让市场、航运保险市场,开展航运债券期货试点,加快航运业与金融业有机结合,建立航运金融服务体系。应大力发展现代航运服务业,促进航运金融、保险机构落户福州,支持福州开展航运金融、保险、融资租赁等高端航运服务业,支持相关港航企业发行股票和企业债券。

3.5 人才培养

大力推进水运人才队伍建设。建立和完善船员培养、聘用、流动和管理制度,加快建设结构合理、素质优良、爱岗敬业的船员队伍,不断壮大海员队伍。广招和培养港口经济发展急需的人才,形成一支具有工程技术、经济运作、港口管理等方面丰富知识和经验的高素质港口人才队伍。加强航运经纪、现代物流、应急救援等重点领域急需紧缺人才及水运复合型人才培养培训力度。建立和完善港航管理、工程管理、应急管理、危险品管理等水运职业资格管理制度,不断提升管理人员和技术人员的专业化水平,人才培养对构建港口服务体系具有重要意义。

总之,要建设湄洲湾港口服务体系。湄洲湾港口管理局应将统筹协调南北岸发展,统筹协调港口开发与集疏运体系建设;打造以大型液散、能源商贸运输为主体的肖厝港区,以大型液散、能源储备运输、船舶修造为主体的斗尾港区,以发展LNG、散杂商贸运输为主体的秀屿港区,以大型干散、能源商贸运输为主体的东吴港区;努力把湄洲湾港建设成为服务海峡西岸经济区,服务中西部腹地,为台湾提供中转服务,面向亚太的门户港口和中转基地,成为海峡西岸有影响力的大型液体散货中转、重型石化及内贸集装箱运输为特色的主枢纽港。同时促进航运金融、航运经纪、船运保险、海事仲裁、航运信息咨询服务等高端现代航运服务业的发展,提升航运地位和港口竞争力。

参考文献:

[1] 福建省湄洲湾港口管理局. 港口概况[EB/OL]. (2013-12

-27)[2014-08-30]. http:///gkgk/gkjs.html.

[2] 福建省港航管理局. 福建省水路运输及港口航道2013年统计年鉴[Z]. 2013.

推荐访问:福建省 航运 服务体系 港口 加快建设


[加快建设福建省湄洲湾港口航运市场服务体系]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