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文秘网    > 学习计划

浅谈初中历史教学方法

作者:jnscsh   时间:2022-02-23 08:39:05   浏览次数:

学习历史,最根本的是必须以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基本观点为指导,逐步学会用科学的方法揭示历史的本质,认识历史的基本过程,分析历史事件,评价历史人物,总结历史经验,探索历史发展的规律。在历史教学中,除了我们平时惯用的教学方法以外,我们可以采取更多,更新颖的方法来拓宽学生获得知识的信息渠道;可以使课堂教学轻松愉快、生动活泼,增强学生的学习兴趣。

一、文史结合法

对历史的表述不仅可以借鉴,而且必须借鉴文学的方法。历史课和语文课的共性实在太多了,把一些语文教学方法运用到历史课之中,可以取得良好的效果。例如:1.引用古典诗歌。在讲东汉连年战争给人们带来的灾难时,我引用当时诗人王粲的诗句“出门无所见,白骨蔽平原。路有饥妇人,抱子弃草间。”通过这首诗可以让学生感受到那种凄惨的情景。我国的古典诗歌用于课堂教学,很能拨动学生心弦,激发情感,“寓情于理”“以情动人”以达到以诗证史的理想效果。2.史学、文学与音乐三者相结合。“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这是唐朝诗人王之涣的诗,在讲授唐朝辉煌灿烂的文学艺术成就时,我用音乐的形式,把这首诗唱出来,让学生感受这三者的美妙之处。

二、引导学生提高历史学习能力

教师不仅仅是历史基础知识的传授者,更是历史学习方法的指导者。在平时的讲课过程中,教师要从历史认识的逻辑出发,循循善诱、循序渐进地指导学生掌握初步了解历史的方法,形成基本的分析历史事件、历史人物的能力,从而提升历史思维能力。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有意识地对学生进行多种思维的训练,提高学生的综合学习能力。可以巧设疑难,激活思路,因为思维活动通常都是由疑问而产生的。只有当学生对所学问题产生疑问时,才能点燃他们思维的火花。比如,在讲授西安事变时,教师可以提出这样的问题让学生思考:“蒋介石曾疯狂追杀共产党人,共产党为什么不乘机消灭蒋介石?”学生对这样的提问都非常感兴趣,由此,他们就会进行积极的思考。

除了在教学方式和内容的挖掘上下功夫外,历史教师还要注意布置合理的历史课后习题,比如针对“我最喜欢的历史人物”这一话题,引导学生分析历史人物,达到以史为鉴的目的。这些课后习题要注意培养学生探究历史问题的能力和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教师也可要求学生在分组讨论中完成习题,使学生在开放式争论中亲自参与,不断发现问题,分析问题,从而增强对历史的学习能力。

三、善于选择和运用素材

1.影音资料。随着科技的发展,人们对历史的追溯和记录已经不再单纯依靠文字,而是充分利用科技,使历史成为立体的、有血有肉的。因此,初中历史教师可以根据现代人对历史的演绎和追溯,选择影音资料并引入课堂,让学生在“动”的历史画面中,认知历史。例如,在学习“三国鼎立”时,将可以将电视剧《三国演义》中的某个片段作为教学资料;学习清朝“文字狱”时引入《宰相刘罗锅》中的片段,让学生从中判断剧情是否符合历史。如果改编剧情与实际有出入,可以让学生对此进行评述。通过这样的方式教学,一方面可以吸引学生的注意力,能够提高学生的积极性;另一方面也可以让学生对历史事件和历史人物有更深层次的思考,促进其研究意识。

2.社会焦点。在当今时代,信息传播几乎没有障碍。在信息时代的背景下,初中生也开始关注社会问题,通过各种途径接触到各种信息。历史教师可以以社会焦点事件为背景,进行相关历史知识的阐述,在学生已有初步了解的基础上,进行更深层次的解读。如以“杏花村”的归属官司作为切入点,让学生根据所学历史知识,根据个人判断,做成相应的评述,并说明判断的理由。这样可以提高学生分析问题的能力,也可以让他们意识到,学习历史知识能解决现实社会中的一些问题,从而增加学生学习历史的兴趣。

四、点面交叉法

所谓“点”,就是历史纵向和横向联系的交叉点,我上课时,往往抓住某一个知识点,谈今论古,谈古论今,或者谈中国论外国,或谈外国论中国。历史课的教学点,还包括现实社会的一些“热点”和“焦点”问题,应启发学生从历史的角度去思考这些问题。比如在讲西藏的历史时,结合2008北京奥运圣火的传递,圣火在法国巴黎被抢事件,把历史与现实结合起来,让学生不感觉历史枯燥无味,而是活鲜鲜的发生在我们的身边。

有人也许会认为这样做,上历史课会离题,扯得太远了。其实不然,首先,从历史的角度讲现实问题,是符合“洋为中用、古为今用”的教学原则的;其次,学生对现实问题比较关注,也感到比较困惑,如果我们从本学科的实际出发,对这些问题进行有说服力的讲解,利用课堂对学生进行思想教育,其效果将是不言而喻的。历史课的点面交叉法,目的是在课堂教学中尽量让学生获得更多的知识,并使之融汇贯通。

(责任编辑 刘 馨)

推荐访问:教学方法 浅谈 初中历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