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文秘网    > 职业计划

山茶乡曲绕道情

作者:jnscsh   时间:2022-03-05 08:44:02   浏览次数:

“八仙过海显神通,水陆两栖有奇功,有缘千里来相会,无缘对面手难牵……”在咿咿呀呀的吟唱声中,老人右手四指熟稔而有节奏地拍击着左手肘中的渔鼓鼓心,渔鼓沉闷而缓滞地发出“嘭嘭”声。偶或依据唱词内容的起伏,老人右手指法在渔鼓上来回进行切换,四指从平展转为微曲并由鼓心移至鼓边,坚定地叩击着“笃笃”的鼓声。左手所执的双简板顶端的碰铃在每一次互击中欢快得“哧哧”作响,清脆而响亮。鼓心、鼓边与简板间碰铃的伴奏,在低音与高音之间每一个音阶的变幻里,强弱快慢,回应着民俗题材唱词内容的起承转合。深秋的午后,空气里有些许凉意,零零落落几位茶客,裹挟着悠闲的阳光一同落坐于这间静静默默的旧式茶馆内。

茶馆不起眼,低调地被塞在古镇街道拐角一处。这座历史文化名镇坐落于重庆市江津区南部的笋溪河畔,狭窄局促的古街道上,过客往来。茶馆门前悬一小木扁,上面洒脱地书写着“明星茶馆——山茶乡曲绕道情”。馆内不时有断断续续传来的说唱声,偶尔有游客被吸引,而走进这间单薄寂寥的茶馆中想一探究竟。 此时,坐在讲堂上手执道琴正拍奏得神采奕奕的丁老见来者是新面孔,吟唱声中不免添了几分兴奋。一曲唱罢,丁老在稀稀拉拉的掌声中稍歇,妥善地将渔鼓与简板规规矩矩置于讲堂上,再脱下方才穿戴整齐端庄的黑褂与圆顶硬礼帽,双手习惯性地掸着尘。短暂的表演时间内或许并未积尘,他却依然仪礼性地掸着,仿佛一种仪式,为告知听客们此曲已终。丁老收拾妥当后,眯着眼向茶座间的熟人笑着寒暄或提壶添茶,这时他注意到坐在茶桌一角的新面孔,便一边用白手帕抹着脖颈间的汗水,一边手提茶壶向我走来,热情地为作为来客的我沏上一盏盖碗茶。

道琴艺人说道义

杯中茶叶,沉浮起落。热气蒸腾中,开始了我与丁老的攀谈。面前这位精神矍铄的老人——丁明星,已七十一岁高龄。丁明星1944年生,现居住于重庆市江津区中山古镇老街129号。《武松赶会》《八仙过海片段》《双峰寺传说》《火烧龙洞场》都是他的拿手好戏,年轻时曾经创下可以连续表演72小时,并不重复演出相同内容的纪录。从小生活成长于中山古镇的他,三岁时不幸父母双亡,于是跟随伯父伯母一同生活。儿童时代的丁明星时常浸泡在中山古镇各家茶馆内,感受当红江湖艺人讲书奏琴的茶馆氛围。耳濡目染间,丁明星逐渐催生出对讲评书、奏道琴等一系列茶馆文化的浓烈兴致。患有先天性白内障的他,因视力方面的缺陷,不得不早早选定一条谋生之路。在自我意识开始觉醒的十二岁,面对内外各种际遇因素的推动,丁老毅然决定了选择拜师学习茶馆表演技艺,然后独自跑江湖闯荡的人生方向。于是,他先后师从三位德高望重的师傅,并先后持续学习各项茶馆表演文化中的技艺。首先他拜师于长沙文工团的冯国全师傅并跟随其学习讲评书。接着他又接触到了江津川剧社的古龙坤先生,因被其“金钱板”技艺折服,便随古先生学习了一整套的“金钱板”演奏技艺。最后又师从重庆市璧山区邓氏才师傅,从他那儿学到了他这一生演艺生涯中最为拿手的“道琴”技艺。

“旧式的拜师学艺有许多讲究与规矩,不得随性妄为。”丁老告诉我,“那时候,师傅难收到一个好徒弟,徒弟也难求得一位好师傅。”旧时,一项传统的技艺凭借师徒之间代代口传心授才能得以保留,因此师傅选择学徒时首要讲究人品。师傅考察学徒时,从平日学徒的为人处事细节中,便能感知其人是否尊师重道。“你可别小看这点!这一点却是旧时江湖艺人最为看重的品质!”丁老继续说:“师徒传承的过程讲究忠孝二字,旧时社会伦理道德讲究三纲五常‘一日为师终身为父’,师傅就像自己的亲生父亲那样需要被尊敬,徒弟应对师傅尽孝尽忠。当然也常有古训说‘子不言父过’,所以做徒弟要保持姿态谦卑,不能在师傅面前显露出年轻气盛的样子。”从丁老的话中可知,旧时师徒之间的关系,是基于道德与伦理基础上,人与人之间互相尊敬与信任的体现。而这种师徒情义融汇于连接这段关系的技艺中时,形而下的技艺就具备了形而上的“道”,这种古时艺人对“道”的追求中蕴含着传统道德教义中为人处事与尊师重道的一整套体系。一个艺术家的首要修炼是人品,人品的高低决定了道艺的优劣。技艺之上的“道”,除了对人品中真诚与谦卑的要求以外,还诉求着个性与执着。师傅第二项所考察的方面,便是求学之人是否具备了学习技艺的自我意识,即是否诚心求艺。倘若一位学徒能全身心地投入到技艺的学习过程中,平日也会自己积极主动地琢磨技艺之精妙,达到这种强烈感染力状态的求学者,也就极大程度上能取得成功。丁老形容这种状态为“天赋!就像老天选了你吃这碗饭!”

当我问及作为一个学徒大概需要花费多久时间才能达到师傅的要求时,丁老却告诉我,旧时并没有硬性规定的学习期限。一般情况下,一位学徒至少得学习三年时间才可出师。“也就是平常所说的学满七十二个‘牙祭’ 。”学习的最终效果因人而异,师傅根据每位学徒不同的学习情况,来判断其是否可以出师,并开启独自闯江湖的生涯。如果学习者的个人悟性仍未达到,或学徒资历尚浅,致使学习的最终效果不好,师傅将严格把关出师环节,并让学徒继续学习直到通过师傅的最终“考核”为止。正如当下的教育现象中,部分学生选择在课余时间补习功课一样。整个学艺过程中并没有强制性的时间期限,致使教与学之间充满弹性。师徒之间的默契与信任是学艺的前提与基础,然而学徒个人的刻苦与领悟才是学艺成败的关键。长时间朝夕相处的师徒传承学习方式中,师徒之情与日俱增,真挚而浓厚。

道琴历史

听丁老介绍,他手中所使用的这把民间乐器,官方称谓为道琴,又名道情。四川方言中称呼它为“哧邦邦”或“磁乓乓” 。名称来由皆因演奏时乐器所发出“哧哧邦哧邦”的节奏声音。道琴起源于唐代,源自道教道士们进行劝善说道过程中使用的一种打击乐器,例如古籍图册中八仙过海的张果老背上所背便是道琴。随着时间推移,道琴自身形式随着历史沿革而不停变迁,至清代时,道琴同不同地域的汉族民间音乐相融合,形成了新的分支,演变出多种形式。民国初期,四川地域的道琴又被称为四川竹琴,皆因道琴中渔鼓部分的材质为竹筒所制。在另一种说法中,因一把道琴渔鼓的长度和一条牛尾的长度近似,有些听客称它为“牛尾竹”。由历朝历代的变革,道琴最终逐渐演变成今日所睹模样。道琴在清朝初期时曾流行于川内民间,中山古镇的道琴也正萌发于此时间阶段。旧时川东与川北地区的老茶馆、客栈、酒肆中聚集着大量的江湖道琴艺人,大家一同演绎着道琴史上的经典曲目,例如《水浒》《三国》《东周列国传》等。道琴在自身历史中的演奏方式以唱为主,说为辅。依据表演者的表演姿势分为坐唱与站唱,根据表演人数划分则分单口与对口两种。对口便是群唱,群唱一般以五人为一个组合,互相之间依靠呼应配合来进行对唱演奏。单唱则是一人独立同时完成念唱与演奏。

道琴乐器整体由两部分组构。其中主体部分打拍乐器称为道琴琴筒,又称渔鼓。琴筒长度通常为一公尺,丁老手中自制的琴筒长度则为80厘米,筒口直径6.6厘米。掏空的竹筒筒口的一面被蒙上猪小肠膜皮,四川方言称其“肠衣皮”,看上去非常薄又通透。贴蒙猪小肠膜皮于筒口之前,首先要把“肠皮”刮薄,然后再吹干,这个过程通常需要花费1到2个月的时间才可完成。丁老在自己使用的这把琴筒上,雕绘双龙含珠,以象征吉祥美满的好寓意。为道琴主体渔鼓伴奏的另一个次体部分则称为简板,简板由两块竹片子(大约1.7米)组合成,简板顶端绑着一对碰铃,碰撞中发出清脆响声,用以配合拍击渔鼓进行演奏。

道琴演奏时,艺人们首先将渔鼓托于左手肘,再将鼓面朝向手肘右下方,用右手击拍鼓面,另一只手则执简板。艺人掌控协调好鼓与简之间的配合,才能拍击出优美动听的音乐节奏。演奏时的曲调分“玄门调”和“南间调”,节奏快慢程度则是依据演奏艺人口中所念唱的民间故事内容而定,当唱词内容描写到激动人心的段落时,艺人说唱的速度便加快,节奏显急促、唱腔声音变激昂,同时演奏艺人喜怒哀乐的神情显于面部,动作、声音、表情综合性集于一体,将情感传递给在场的每一位观众,以达到最佳的演奏效果。道琴艺术集音乐性、表演性、文学性于一体,现场的演奏作品形成了道琴艺术作品的即时即地特征,一经演奏它便具备此时此地的历史唯一性,这种独一无二的时间性特点,得以构成每一曲道琴艺术作品自身无法被复制的历史。

道琴的唱词内容一般以五言或七言构成一句。完整作品的整体组构则类似于绝句与律诗的格局,又近似于宋代鼓子词。道琴艺术发展至宋代时,因融入了宋词的创作思想,故唱词内容的创作需讲究对仗整齐、前后押韵、曲白相间。道琴作品题材的选取多来自经典名著或民间故事、英雄事迹等。当时的许多民间艺人们多讲经典名著片段,其中某些不落窠臼的艺人则多创作一些具备时代气息的新作品,为道琴界的创作添砖加瓦。当题材贴近生活,具备时代气息,才能有效的吸引更多的观赏者,也才能不断地打破观众的观赏惰性,创造新的艺术样式,推动艺术不断向前发展。例如丁老自己便在新中国成立之后,基于经典曲目的基础上,创作了一首《新中国好似一条大航船》以寄托艺术家对祖国未来的美好期望。

旧时民间社会的主流娱乐方式之一,便是大家一同聚于茶馆内或街头巷尾,观赏江湖吟游艺人们进行表演或弹奏。旧式的茶馆文化空间在无形中形成了民间社区人际关系的枢纽,通过茶馆这样一个公共空间,道琴艺术的美学价值与教化功能得以彰显。曲词简单又贴近生活的道琴唱词,往往能激发出听众对唱词内容的感受与共鸣,填补了下里巴人的艺术享受空间。而对于旧社会中大部分没有受过正统教育且目不识丁的民众们,这种平易近人的娱乐方式里说唱着惩恶扬善的故事,默默充当了使大众获得道德教化与正确价值观塑造的媒介。

道琴保护与现状

道琴内容文本多使用地方方言编撰,又因旧时很多江湖艺人的出身背景低下,多为鳏寡孤独、脚瘸眼瞎一类,大多数情况下迫于生存而选择了该项求生技艺,因此错失了受正规教育的机会。因此艺人们自身并不会使用手写记录的方式去整理自己的演唱文本,大部分情况下依靠死记硬背的方式。例如丁老在视力方面的生理缺陷,致使其并未亲自整理过演唱文稿等道琴技艺的相关的资料。但视力方面的衰落却致使丁老的记忆力变得十分好,对念唱文本内容的记忆并未随着其年龄而减退。而今他已具备保护传统文化遗存的意识,通过儿子之手,丁老对自己的演艺经验与资料进行了有效的梳理与保存。从艺59年风风雨雨一路走来,丁老磨练出的是坚强的内心,从他淡定从容的演唱姿态中,折射出一位江湖老艺人在艰苦生活历练后,心态的成熟与乐观。

而今,江湖同行们一起切磋技艺,聚集进行表演的盛世已逝。川渝地区目前仍遗存的演奏道琴老艺人,包括丁老在内仅存三位了。但值得庆幸的是,通过当地政府对该项文化遗产艺术的表演形式与内容的挖掘、保护、拯救,现今保护工作已取得有效的成果,愈来愈多的人开始关注并参与到该项古老传统技艺的保护中。当丁老谈到这个感伤的话题时说:“中山古镇已经具备2000多年历史了,能保留到现在,我愿意继续唱,唱到唱不动那天为止。守着我的茶馆,哪怕只有三个人愿意听,我也开唱,大家都会感到高兴。20世纪60年代以前,川东这一带地域茶馆很多,听客自然也很多。现在时代不一样了,但是也要努力让更多人重新喜欢上这些祖辈传下来的古董,这样我们中国的民间艺术才不会断!”说罢,丁老振作精神:“今天你我也是有缘相聚在我的老茶馆中,我给你们在座的唱一段中山古镇的历史!”说罢,丁老再次回身取来讲堂上的道琴,再次穿戴整齐,入座于茶馆中堂正中的“马公案”后,备好“醒木”等道具,手执道琴首先唱起一段关于中山古镇古风古貌的提首 。“龙洞场,三合镇,传奇故事多,云端里,南海边,四大天王前来现,八大金刚守场沿,中山古镇,历史文化上千年呐,风水宝地,坐落于云贵川地边,老街沿镇,石板铺地,吊脚楼沿河,凉亭排两边,古色古香,山清水秀呐。”

在丁老的唱念声中,我注意到茶馆墙上悬挂着摇摇欲坠的大大小小相框。一张张斑驳的旧照,述说着道琴演艺界江湖盛世时代的老艺人们的风华岁月,透过照片,老艺人们正襟危坐,怀抱道琴,严肃的脸庞流露出自心底而生的自信。相比当下八卦娱乐界所掌控与推广的“精英明星”光环下的世界,明星绯闻与八卦已成为民众茶余饭后关切的谈资与消费品。而昔日生存于民间的“明星”们却一再陨落于生活与时代的洪流中,边缘化的传统老艺人们虽已失去偶像光环,却仍固执地在这个资讯吵杂的娱乐时代夹缝中,继续维持着传统的艺术之路,坚守着他们一辈子追随着的“道艺”信仰。

在这个朴实的小镇,在丁老的吟唱声中,我听到很古的声音从遥远失落的旧记忆中涌来,它们混杂着乡风、童谣、农家女的闲话家常、河边的洗涤声、务农人的小憩,镇中小孩的追闹……茶馆内人山人海,一位茶馆艺人正卖力地演奏着,大家聚集一堂,喝茶谈天、嬉笑怒骂、食饼嗑瓜、拍手称赞。而古镇不远处的市区里,灯红酒绿。那里包裹着现代人急于证明当今快速发展时代的激情。而这个都市人一再厌恶与舍弃的乡野,这个丑陋、闭塞、落后的乡野里,有一大批正拼命摆脱乡野身份的人在逃离。与世隔绝的小镇里存留着缓慢的民俗,那些朴实的情感以及人与人紧密的联结,正在一点点被各种内外因素埋葬着。我们逃离着“丑陋的疤痕”,换来一部分失落的艺术,丢弃的民俗与消失的童年。

只有丁老仍然不紧不慢地悠悠唱着:“王母娘娘笑开颜,金童玉女排两边,古言,不唱前朝与后尘……”。

推荐访问:乡曲 山茶 绕道


[山茶乡曲绕道情]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