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文秘网    > 单位计划

陕北民间剪纸的符号意义

作者:jnscsh   时间:2021-09-03 09:47:51   浏览次数:

摘 要: 剪纸艺术产生于民间,流传于民间,应用于民间,是中国漫长的农业社会里人民生活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民间艺术家们长期生活在社会的最底层,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他们对生命的渴求与敬畏,都淋漓尽致地体现在他们亲手创造的那些精妙绝伦而又生机盎然的形象中。

关键词: 陕北民间剪纸 民俗符号 含义 分类

中国民间剪纸艺术具有悠久的历史,是劳动人民为了满足自身精神生活的需要而创造的,植根于民间生活的深厚土壤中,体现了人类最基本的审美观念和精神品质,具有鲜明的艺术特色和生活情趣。作为一种典型的民间传统艺术,剪纸艺术从诞生之日起就成为了一种民俗符号,这些符号产生于人们的日常生活中,表达了先民们心灵深处的思想观念和思维活动,记录了从远古到现代的民间文化,又经由民间艺人一代一代传承,形成了含义深远、内容丰富的艺术门类。

一、传统剪纸作为民俗符号的含义

所谓民俗符号,指的是在民俗中具有某种约定俗成的意义的图像或事物。艾恩斯特·纳盖尔在他的《符号学和科学》中说:“按照我的理解,一个符号可以是任意一种偶然生成的事物,即一种可以通过某种不言而喻或约定俗成的传统,或者通过某种语言的法则去表示某种与他不同的另外的事物。”①举例来说,街上的红绿灯就是一种符号,它表示来往车辆到此应当停止或行进。而流传于陕北民间的各种传统剪纸纹样,正如城市生活中的红绿灯一样,是生活的一部分,具有约定俗成的符号的含义。任何一个看到它、接触它的人都能明白,而一旦脱离了它所生存的文化环境,脱离了我们所赖以理解它的共同话语背景,这些民俗符号就会成为一种普通的图案。

民间剪纸中的这些图像,不管它是如何偶然生成的,在民俗文化的传承中,在剪纸艺术的长期发展,它们形成了一种约定俗成的传统:剪纸的每一个纹样几乎都代表了生活中的一种民俗事象,每一件普通的作品中都隐藏着深邃的含义。比如抓髻(鸡)娃娃(图1)就是一种带有浓厚的巫术色彩的剪纸作品,是民间用来镇灾祛邪的,它的含义是:鸡为阳性,鸡与娃娃一起,任何妖魔鬼怪都要退避三舍。剪纸鱼穿莲、莲花生子则用谐音取意的方法体现了多生多子的含义,直接反映了人们对生殖的崇拜。葫芦、南瓜、葡萄、鱼、老鼠等都是繁衍的符号,它们用在剪纸作品中的意义并不是其外观的自然属性,而是其多子的功能。陕北民间剪纸中的大部分题材与图像具有这种约定俗成的作为民俗符号的特点。这些剪纸艺术中的图像或者文字,广泛地应用于生活的各个角落,起着沟通宗族血缘、表达群体情感和愿望的作用。

二、传统剪纸作为民俗符号的分类

陕北民间剪纸的题材内容是丰富的,有流传久远的历史事件,有美妙动人的神话传说,有妇孺皆知的戏曲故事,也有现实生活的真实写照。这些题材表现的多数不仅仅是某些事物或生活现实本身,而是通过一些特定形象间的组合来表达更为深刻的内涵,这些特定的组合在长期的应用中发展成为了一种民俗符号,它记载了人们的美好愿望,还记载了关于生命生存、种族繁衍、图腾崇拜、宗教信仰……的神奇世界。

民间剪纸的种类依据不同的分类方法可以划分为很多种:从使用的工具来看可以分为剪纸与刻纸两大类;以题材纹样来划分可以分为人物、鸟兽、文字、器用、花木、果菜、昆虫、山水等;以用途来分又可分为装饰类、俗信类、稿模类;以寓意来区分可分为纳吉祝福、驱邪类、劝勉类等;以技法来划分又可分为折剪、迭剪、剪贴、剪画、衬色、套色、拼色等。这些对于剪纸的分类方法,都是从某一个角度对剪纸进行的分类认识。实际上,当我们了解了陕北的民间剪纸,了解了它所生存的民俗环境以后,我们更加关注的,将会是这些作品的内涵和意义。这种内涵和意义内在于每一个人的情感和生命中,因为它是我们华夏文化的灵魂。

1.纳吉迎祥、扬善惩恶的愿望表达。

装饰、美化生活是民间剪纸的一大功能和特点。剪纸是民间艺人生活的一部分,他们代代相传,从小都会剪个刺绣纹样、窗花、炕围花、墙花之类,这些以装饰为目的的剪纸内容多以吉祥喜庆、平安如意、人丁兴旺、丰年乐业为主,形式上则要求热闹、红火、有看头。它们符合了民间艺人在日常生活中的各种心理需求,如五谷丰登、人畜兴旺、连年有余、龙凤呈祥等剪纸题材,都表达了劳动人民希望生活美好、吉祥喜庆的愿望。同样是剪一棵树,树上挂满铜钱元宝的就是摇钱树,希望财源广进;挂满苹果的是平安吉祥;树木与动物结合的就是生命树,象征着人的旺盛的生命力。而剪几个柿子和如意就是事事如意,剪几朵牡丹花就是花开富贵,剪几条金鱼就是金玉满堂。戏曲故事、神话传说中的人物,同样也表达了人们的美好愿望。《西厢记》中的人物柔美生动,体现了艺人们对于美好爱情的赞扬;《水浒传》中的人物挺拔威武,则是民间对于侠义精神的认同。戏曲故事中的反面人物偶尔也会出现在剪纸作品中,则会被表现成懦弱渺小的形象,体现了人们扬善惩恶的想法。神话故事中的刘海戏金蟾、八仙过海等题材,更是人们追求富足、向往无忧无虑悠闲适意的神仙生活的直接表达。无论作品的内容与形式如何变化,一张薄薄的介质后面,总会体现出作品背后的创作群体的集体意识。

2.对生命、生殖的崇拜。

生命的存在、种族的繁衍是人类生活中的头等大事,也是陕北民间剪纸中的一个永久的母题。对死亡的恐惧来源于人们对于未知事物的恐惧,这一点在古代人的生活中尤其突出。对于个体来说,人的生命是一切存在的前提,生存对于每个人来说都有着极大的诱惑。为了摆脱对死亡的恐惧,人们用积极乐观的态度,用自己的全部的精力和能力去战胜苦难、获取生存。人们相信自然的力量可以帮助他们达到这一目标,这种观念对于民间剪纸的造型和内容都产生了极大的影响。人们相信这些自然的力量可以赋予生命、护佑生命,于是民间剪纸中出现了大量的鱼穿莲、莲花生子、麒麟送子、葫芦生子之类的题材,这些内容都直接反映了人类对于生命的祈求与崇拜。葫芦、南瓜、葡萄、老鼠、鸡、蛙、鱼,看似一个个普通的物象,都被看做是子孙繁衍的符号。“这种中国本原哲学观及其观物取象所决定的艺术形态,是中国民间美术的基本特征”。②图二陕北民间剪纸《农家生活》中,一只老鼠占了画面的中心位置。老鼠应该是农业社会的天敌,却成了大家喜闻乐见的艺术题材,究其原因就是老鼠多子的属性使它成了一种繁衍的符号。还有陕北民间剪纸中大量出现的鱼戏莲、鱼咬莲等,看似普通的物象,却有点特别的内涵,如果没有对陕北民间文化的了解,我们不可能明白这两个相似的形象有着什么样的本质区别。还有《鸡衔鱼》(图三),“以鸡喻天喻男,以鱼喻地喻女,都是表现天地相合、阴阳相合与男女相交的艺术造型语言”。③

除了那些直接祈求生命的题材外,抓髻娃娃,疗疳娃娃,儿童使用的五毒兜肚、虎头帽、虎头鞋、虎头枕等符号,充满了护佑生灵的美好愿望。生命树、阴阳鱼等一个个具有鲜明特点的艺术形象,表达了劳动人民与自然同在的信心与希望,它们高举着颂扬生命的大旗,唱响着对于生命与生殖的礼赞。

3.图腾崇拜。

图腾崇拜是民间剪纸的一个主要根源。原始先民慢慢由对自然力的崇拜发展到氏族图腾与祖先崇拜。各个氏族部落都有不同的图腾,这些图腾大部分是在生殖崇拜的基础上形成并固定下来的,因此图腾崇拜的主要对象是动物。这些动物中有的是繁殖力特别强的动物,如鱼、蛙、老鼠等,而有些则被认为是拥有超能力的神兽,如龙、凤、虎等。民间美术创作者表现的老虎、蛇,是超时空观念形态的动物造型。如保护氏族群体的图腾虎,有伴娃娃玩耍的胖乎乎的“爱虎”,有镇宅用的四腿前后蹬开、样貌凶猛的“下山虎”。民间这两种老虎的模式,都不是特定瞬间时空的自然形态的老虎,而是观念中的老虎。比如图四民间剪纸《蛇盘兔》,这里的蛇也不是自然属性的蛇,而是图腾保护神的形象。盘蛇形象首尾相交,表达的是天地相合,蛇口中又衔艾草,更说明是神祇蛇。它中间盘兔,兔是子孙,表现对氏族子孙的保护和抚育。

前面提到具有护生性质的抓髻娃娃,也是一种图腾保护神。抓髻娃娃有两种造型:一种是头梳双髻或饰双鸡(太阳或日月)正面站立,双手上举,或持双鸡(日、月),或持鸡(日)兔(月)。如(图一),这种造型来源于母系始祖女蛙(即女娲)。另一种是喜娃(图五),双腿下蹲,脚下饰双鱼,这是繁衍之神抓髻娃娃。这些符号都来源于原始社会的蛙图腾崇拜。现在陕北民间剪纸中还流行一种人面鱼身的题材,也与半坡氏族的鱼图腾崇拜有关。传统剪纸中不断出现的这些动物纹样,大都是黄河流域不同部落和氏族的图腾标志。

4.巫术信仰。

巫术信仰类剪纸大都依附于民间习俗中。民间的礼仪习俗体现在婚丧嫁娶、人生礼仪、社会交往的各个方面。用于这些礼仪习俗的剪纸主要包括摆衬贺礼的盆花、饽饽花,用于喜事的喜花和用于丧葬习俗的扎纸、寿花,等等,多以礼仪的不同性质区别其内容实质。这类的剪纸又可分以下几种:一是娱神类的,如贡品的摆衬剪纸,求神还愿用的纸人纸马、牲畜器具,等等。二是防避守护类的,如前面提到过的儿童使用的五毒兜肚、虎头帽以及门神,等等。还有一种最能体现出民俗中的巫术信仰特点的是驱灾避邪类剪纸。在古代,科学技术不发达,先民们对于疾病、天灾不能进行科学的认识,他们试图以自己主观意识的力量去抗拒自然的侵害,营造出一个理想世界的护堤。所以当家中有人生病的时候,就在自家门上贴上个抓髻娃娃、疗疳娃娃,并配合一定的咒语,认为这样就可以驱鬼治病;当天气久阴不晴的时候,就剪一个扫天婆挂在墙头屋顶上,认为这样就可以打扫阴霾,好让天气放晴。这种活动明显带有先民巫术活动的痕迹。

每一个民族的艺术都记录了这个民族最古老的文化气息,每一个地区的剪纸都体现了当地最真实的民俗生活和人们的精神面貌。陕西作为中华文明的发源地之一,其民间剪纸中记录了更多的历史信息,再现了原始先民们的巫术活动。这些剪纸的纹样来源于各种民俗事象中,通过采用借物喻意、谐音取意等手法,运用自然中那些能够唤起人们情感上的共鸣和联想的美好形象抒发着人们的共同的情感。陕北民间剪纸中对于生命与自然的认识,体现了中国人独特的万物化生、万物永生不息的思想观念,向世人展现了一个有关生命生存、种族繁衍、图腾崇拜、巫术信仰、土风民俗的神奇世界。

剪纸作为我国最为普及的民间艺术形式之一,它从民间妇女鬓角上的装饰演变成了民俗生活中的重要内容。作为民俗活动、人生礼仪、宗教信仰的一部分,剪纸在民间的不同使用范围中,体现了综合性的多功能特点,贯穿于全部的人类生命与生活活动中。乡民们用剪刀和纸表达着他们的内心世界,创造出了属于他们自己的神奇世界,他们的喜乐哀愁,他们的理想愿望,所有的一切都在里面。

随着人们现代生活方式的转变,剪纸艺术所赖以生存的自然环境和人文环境都发生了巨大的变化,剪纸离乡土生活越来越远,而它作为一种可供猎奇的商品离我们的现代生活却越来越近,剪纸艺术在形式上也许有着不断的继承和创新,但它的内涵、它内在的灵魂和生命却越来越模糊。当老一代的剪纸艺术家相继去世之后,不知道剪纸艺术是否还能呈现为一种跟人的生命结合在一起的鲜活的存在。

注释:

①转引自苏珊·朗格.艺术问题.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3,12.

②吕胜中.中国民间美术的造型体系.电子版.

③同②.

参考文献:

[1]吕胜中.觅魂记.湖南美术出版社,1997.4,第二版.

[2]左汉中.中国民间美术造型.湖南美术出版社,1992.4,第1版.

[3]杨先让,杨阳.黄河十四走.作家出版社,2003.4.第一版.

[4]中国民族风俗词典.江西教育出版社,1988.5.

[5]吕胜中.再见传统.北京:三联书店,2004.5.第一版.

[6]杨学芹,安琪.民间美术概论.北京工艺美术出版社,1990,第1版.

[7]腾凤谦.中国民间美术研究.贵州美术出版社,1987,第1版.

[8]吕胜中.走着瞧.三联书店,2000.3.

推荐访问:陕北 剪纸 符号 民间 意义


[陕北民间剪纸的符号意义]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