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文秘网    > 党政计划

小学音乐论文:试论小学音乐教育中情感教育

作者:jnscsh   时间:2020-09-30 08:05:37   浏览次数:
试论小学音乐教育中的情感教育

 摘 要:小学音乐情感教育是小学素质教育的一个重要方面,也是实现美育的重要途径。本文主要分析了情感教育在小学音乐教育的作用,并针对情感教育提出了一些教学策略。

 关键词:音乐 情感教育 策略

  1 情感教育在小学音乐教育中的作用

 情感教育是教育过程的一部分,其关注的是教育过程中,学生的态度、情绪、情感和信念等,从而促进学生的个体发展和整个社会的健康发展。音乐教育从某种意义来说就是审美教育,音乐教育中的情感教育,能够培养学生自我情感调控能力,促使他们对学习、生活产生积极的情感。

 (1)情感教育促进音乐教育对学生情感品质的培养。在小学音乐教学中,运用情感教育学生可以得到最充分、最深刻的情操陶冶。音乐教育的本质即为审美教育,通过美的旋律、美的节奏、美的音色和美的和声等构成了美的艺术形象。因此,在课堂上,教师引导学生对一些优美的、积极向上的音乐作品进行演奏、欣赏等,营造了一个真、善、美的艺术境界,给学生以美的体验。在音乐教学中,教师要精心安排教学内容和设计教学环节,遵循小学生的生理、心理特点和思维方式,尽可能的挖掘出音乐作品中的各种情感因素,通过比较直观的、鲜活的方式感性的引导学生欣赏音乐、融入音乐,净化学生的心灵,陶冶学生的情操。如在教唱《小雨沙沙》这首歌曲时,教师就可以首先将一些名家的演唱放给学生听,让学生有一个初步的美的体验,然后用亲切、柔和的声音演唱歌曲,从而引起学生的共鸣,激发学生丰富的想象能力和联想能力,让学生真切的感受到一个生机勃勃、充满活力的春天正悄然走近。再如教唱《牧童》时,则应该用比较欢快、活泼的语调演唱,让学生能体会到小牧童的快乐生活。

 (2)情感教育是音乐教育中实施美育的最佳途径。情感教育的一大特性就是审美性,即情感教育具有美育功能。在小学音乐教学中实施情感教育,其实质就是将简单的教师传递知识与学生获取知识的过程转化为具有审美性的音乐教育活动。教师利用音乐作为审美的载体,通过运用美的教学手段、教学语言、教学形式,刺激学生的感官,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并引导学生展开丰富的联想和想象,从而获得美感。培养学生感受、认识、理解、鉴别甚至是创作音乐作品的能力,从而完成对学生的审美教育即美育。如通过学习《田野在召唤》,引导学生开展想象,似乎有一幅绚丽多彩、万紫千红的大自然的画卷在我们面前徐徐展开,让学生体验到了优美的田园风光带给人们的愉悦的审美感受。情感教育改变了传统的教学模式,通过教师审美化的教学,使教学过程更富活力和吸引力,从而高质量的完成知识传递和情感熏陶的任务,使“情”和“智”达到完美的统一。

 (3)音乐教育中的情感教育具有道德教化的作用。小学生的思想道德教育还处在人生的初级阶段,这个时期对人形成良好的思想道德素质有着重要的作用。《乐记》云:“审乐以知政,而治道备矣。”即音乐有教化的作用,可以帮助人们形成高尚的思想道德品质和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在小学音乐中运用情感教学,可以在潜移默化中陶冶学生的情操、激励他们的精神,净化其灵魂,升华其品格,让学生在音乐的世界中去发现美、感受美、鉴赏美、表现美和创造美。让学生思想道德、品行修养等各个方面都富有个性,遵循道德情感和信念。如《蜗牛与黄鹂鸟》,让学生学习蜗牛坚忍不拔、永不放弃的精神。《歌唱祖国》、《我的祖国》等歌曲,能让学生体会到祖国山河的壮丽,激发他们的爱国精神,培养学生热爱祖国、热爱人民的深厚感情。

 (4)音乐教育中的情感教育有助于学生智力的开发。小学生还处在智力开发的阶段,在音乐教育中实施情感教育有助于促进他们的智力发育。从古至今很多的成功人士都与音乐有着不解之缘,如孔子、马克思、爱因斯坦、托尔斯泰等。音乐教育中的情感教育可以有效的帮助学生认识客观世界,扩大学生的知识面,提高学生的观察力、理解力、想象力和创造力。并且在小学音乐教学中,教师往往运用多种教学方法调动学生身体的各个器官,使学生的大脑神经系统得到激发和锻炼。利用情感教学,学生在感受音乐之美的同时还能提高思维能力和创新能力,在学生的智力开发中起着重要的作用,为小学生的智力素质的开发打下了良好的基础。

 2 小学音乐教学实施情感教育的策略

 (1)创设情境,渲染氛围。教学情境即是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创设的情感氛围。在音乐课中,教学情境是情感渗透的基础和前提。可以根据音乐审美的目标和学生的心理特性创设一个审美情境,形成一个融洽、和谐的教学氛围,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学习热情,让学生通过所创设的情境获得情感体验。如在学习《草原牧歌》时,教师首先可以播放一段介绍草原的短片,让学生对草原的风貌有个直观的感受。然后再配上歌曲,让学生自己去想象蓝天、白云、鲜花、牧场、雄鹰、骏马,给人身临其境之感,激发学生对草原的热爱并带动对真善美的追求。再如欣赏《渔舟唱晚》时,也可以先播放一段夕阳西下的江南水乡渔舟纷纷归航,江面歌声四起的动人画面。通过渲染画面来引起学生的共鸣。在音乐教学的情感教育过程中,教师通过创设良好的音乐艺术氛围,可以帮助学生积极主动、全身心得投入音乐活动中,有利于提高教学质量。

 (2)巧设问题,激发情感。优秀的音乐作品是培养学生良好的品德、开展情感教学必不可少的工具,音乐教师应该充分发掘音乐作品中的情感因素。在课堂教学中,教师可以通过提出一些问题,在这些问题中揭示教材的内才联系,引导学生积极思考,通过这些思考进一步理解其中所蕴含的情感因素。如《摘草莓》是一首优秀的儿歌,它以欢快的节奏和朴实的歌词塑造出了一个拥军敬老的农家姑娘的形象。为了进一步帮助学生理解歌词内涵,可以提出这样一个问题:“小姑娘为什么舍不得吃那鲜美的草莓呢?”“是因为她要把这些草莓送给军属老奶奶。”通过这一问题的提出和解答,让学生学习姑娘拥军敬老的高尚品格。再如在《嘀哩嘀哩》教学中,教师可以提出这样几个问题:春天到底在哪里?春天是什么样的?引导学生利用生活经验和已有的知识进行解答,帮助他们感受春天的美丽和面对春天无比欢快的心情。

  (3)师生互动,交流情感。在音乐课中,学生的情感很容易受到教师情感的影响和感染。教师通过独特的教学手段和艺术手段,可以有效的唤起学生情感的共鸣,建立和谐的情感关系,为整个情感教学顺利进行奠定基础。情感教育的过程也是学生审美的过程,学生在教师的引导和启发下,使自身的审美要素进入活跃状态。当学生和教师的审美情感和谐统一的时候,就会调动自身的感知、理解、想象等各个心理要素。如教师在教学中有感情的范唱,可以帮助学生准确的把握作品的情感基调,提高对音乐作品的理解力。如学习《领唱秧歌》,这是一首陕北民歌,可能很多学生对其特点都不是很了解,而通过教师的范唱,可以让学生感受到陕北民歌的艺术魅力。

 

推荐访问:音乐论文 小学 试论 音乐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