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文秘网    > 党政计划

知美\悟理\评研

作者:jnscsh   时间:2021-08-01 08:52:14   浏览次数:

物理概念教学效果如何,直接关系到学生对于相关基础知识

的认识程度,进而影响到学生整体知识结构的建构,影响到学生思

维能力的生成、发展和提高。笔者认为,构建“知美、悟理、评研”教

学模式能有效地提高中学物理概念课的教学效益。

一、理论依据

1.“乐美”学校文化理论

“乐美”学校文化中“乐美”的“乐”就是“乐学乐教”,“美”就是

“审美、立美”。“乐美”学校文化就是以“乐学乐教”促进学生发展为

核心的学校办学价值取向,开展“审美、立美”有效教育教学活动,

营造“成功”、“创造”为主旋律的学校人文环境和自然环境为载体

的校园学习生活方式,以此体现人的文化素养整体提高。

郑其恭教授对“乐美”学校文化研究后认为,“乐美”教学的涵

义是教师和学生在乐美教学理念的引领下,以认知为基础,以情感

为动力,以审美为手段,以思维为核心,以知识的内化和外显为中

介而协同开展的教学活动。而“乐美”教学的实质是融认知与情感、

认知与审美于一体的知、情、意、行互动的培养人的实践活动。并提

出“乐美”教学流程(程序)和板块(环节)一般参照的范式是:“引

起”(启动学习)——“认知”(意义建构)——“拓展”(迁移创新)

——”反馈”(成功体验)。

2.建构主义(constructivism)理论

学习的建构主义理论(constmctivist theories of learning)的核

心观点是:学习者要想获得成功,必须自己去发现和转换复杂的信

息。建构主义理论将学习者看作是不断地用新信息去检验已有的

旧经验,并且当旧经验不再适用时,修改旧经验。建构主义学习理

论关注的是如何以原有的知识经验来构建知识以及知识构建过程

中的主动性、创造性等问题。在建构主义理念下,教师是学生学习

的“辅佐者”而不是“主宰者”,教师帮助学生发现意义,而不是一言

堂或者控制所有的课堂活动。

建构主义学习观为构建乐学课堂下的物理概念教学模式提供

了充分的理论依据。这一理论至少告诉我们两点:一是学生不是一

张“白纸”,他们是带着自己已有的经验进行学习的;二是只有学生

自己积极参与的学习活动才能真正取得进步;三是教师的作用是

“帮助”,而非原有意义上的“教”。总而言之,在乐学课堂下的物理

概念教学模式中,学生是主体,他们的参与必须充分,这样他们的

知识建构才能成为可能。

二、“知美、悟理、评研”教学模式的操作流程

1.“知美、悟理、评研”教学模式操作实施的预设目标

“乐美”学校文化倡导“审美立美”的教学手段。在物理概念课

的教学中,我们应当从“物”——事物的本质、表象、变化当中寻求

“美”,让学生从中获得愉快的、美好的享受,以此走人乐学物理概

念(名词)的情境中。学生一旦进入美好的学习状态,就要创造条

件、创设机会、提供空间让他们去活动、去体验,去感悟事物当中的

“理”——事物存在的、运动的、变化的规律和原理,实现意义的建

构。这一过程有观察、实验,并获得必要的感觉、知觉,以此形成一

定的观念,并且通过分析、比较、综合、归纳、想象等思维活动,最终

得以区别出个别与一般、现象与本质,把一些事物的本质的、共同

的特征集中起来加以概括而形成概念。最后,以评价和研讨的活动

形式加深对物理概念的理解和应用,转化为学习能力的提升。

2.“知美、悟理、评研”教学模式操作实施的主要设计程序与操

作流程

为方便表述和实践操作,以下将教学模式的各个操作程序与

相应的操作流程分别论述。

(1)知美。即引导学生去审视与概念相关的物理学之美,并因

此而受到启迪、激发学习动机、进入意义预构状态。科学的对象首

先是自然世界。科学美的实质在于反映自然界的和谐,科学(科学

实验、理论、公式)之所以美,首先在于它能够把握客观实在,反映

自然界的内在和谐。爱因斯坦曾指出:要是不相信我们的理论构造

能够掌握实在,要是不相信我们世界的内在和谐,那就不可能有科

学。自然的和谐与统一决定了科学理论的和谐与统一,是大自然的

和谐之美决定了科学理论的和谐之美。有人将科学美的形态可分

为科学事实美、科学理论美和科学实验美。科学研究者们从审美而

知美,或因此得到某种启迪,或因此进行科学的预构,或激发了他

们深入探究科学的动力,最终有所造就。杨振宁教授就盛赞物理学

的美,他说:“牛顿的运动方程、麦克斯韦方程、爱因斯坦的狭义与

广义相对论方程、狄拉克方程、海森伯方程和其他五、六个方程是

物理学理论架构的骨干。它们提炼了几个世纪的实验工作与唯象

理论的精髓,达到了科学研究的最高境界。它们以极度浓缩的数学

语言写出了物理世界的基本结构,可以说它们是造物者的诗篇。”

并在演讲的最后感叹:“可是这些都不够,都不够全面地道出学物

理的人面对这些方程的美的感受。缺少的似乎是一种庄严感,一种

神圣感,一种初窥宇宙奥秘的畏惧感。我想缺少的恐怕正是筹建哥

德式(Gothic)教堂的建筑师们所要歌颂的崇高美、灵魂美、宗教美、

最终极的美。”

因此,在物理概念教学中我们应当引导学生去发现其中的美、

审视当中的荚、享受物理学所带来的美,进而激发他们的学习动

机、调动其学习积极性,并让他们在美的享受中受到启迪,带着乐

学的情绪进入下一阶段的探究、体验活动。

“知美”的操作流程如图2:

“阅读观赏”环节:学生阅读或观赏教师提供或指引的审美素

材,以此获得初步的感性认识。

“发现美”环节:当学生已有前一环节的初步认识基础时,教师

要进一步引导学生去发现当中美的因素,并认识到引入某一物理

概念的现实意义。

“审视美”环节:审视是获得认同。学生只有经过有深度的审

视,才能真正认识到物理概念中蕴含的美。这一环节教师的点拨将

极其重要。

“共享美”环节:这是多边互动共享各自发现与认识的环节。让

学生将自己的认识用语言表达出来,并与其他同学进行一些思辨

性的讨论,有利于“获得启迪、意义预构和激发动机”。这一环节教

师与其他同学要学会共享他人的发现和认识。

(2)悟理。即通过设计多种形式的学习活动让学生去参与和体

验,据此感受和领悟物理概念的内涵与外延。这是形成概念的核心

环节。广州市荔湾区教育局教研室张晓红老师在教师培训会上经

常说:“物理悟理,悟物穷理,理在物中,理在悟中。”这是实践中得

出的真知,也是有理论依据的。《礼记·大学》有这样一个说法:“致

知在格物,物格而后知至。”明朝唯物主义思想家王夫之认为,“格

物”是从事物、经验中求得道理,“致知”是由思辨推理的方法求得

道理。并指出两者的关系应当是:“非致知则物无所裁,而玩物以丧

志;非格物则知非所用,而荡智以入邪。二者相济,则不容不各致

焉”。(王夫之《读四书大全说·大学》)

因此说,“悟理”是物理概念教学的一个重要环节。在物理概念

教学中简单地直接将名词告诉学生的做法既没有“格物”,也没有

“致知”,学生没有经过必要的体验活动,也没有经过必要的思维活

动,也就不能从本质上理解和领会物理概念的内涵与外延,在实际

应用中必将错漏百出。

“悟理”的操作流程如图3:

“自主探究”环节:是学生为认识概念而进行的自主学习,它可

以是实验探究形式的,也可是理论探究形式的,甚至可以是以观察

为主的多种形式相结合的。当然,这些活动离不开教师所创设的情

境或物质条件。这一环节就是“格物”。

“互动合作”环节:是学生在自主探究而获得对概念的一般认

识后与同伴的交流与合作,这是合作学习。所谓“一人见解短,诸人

见解长。”学生将自己的所猜、所见、所想……拿出来与同伴探讨可

以加深对概念的认识和理解。

“成果评估”环节:是学生通过两环节的学习,经过对自己(小

组)的探究活动再次审视、评判、归纳和概括后再次拿出来供同伴

评估的一种合作学习活动,以上两个环节合称为“致知”。

“立美建构”环节:这是师生参与的归纳与概括活动,是对前期学

习活动的一次提升。这是对美的素材的一次深层次认识。学生由此积

累成功喜悦,生成乐学情感,最终促成学生对物理概念的建立。

(3)评研。对概念的再认识能有利于学生从多角度、全方位地

掌握和应用概念。“评研”环节就是为所学物理概念再认识而设计

的。“评研”的理论基础来自于郭思乐教授的“新错误观”:“儿童获

得的东西,有许多是在他们自己的探索之下获得的。这种探索需要

一个过程,当然也会犯不少错误。正是在克服错误的过程中,儿童

获得了真知。”“评研”活动不简单停留在“写”,更注重“说”——即

多方互动的“评价”和“研讨”。

“评研”的基本操作流程如图4:

“独立解题”环节,由学生独立完成教师设计和布置的习题或问

题,而老师则在巡视过程中针对学生个体答题隋况进行解题指导。

“小组研讨”环节,学生解题完成后在学习小组内部进行解决

问题过程对比、答案比较、解法优化研讨等活动。而老师的任务是

在巡视过程中耐心倾听、细心发现、适当点拨。

“小组讲评”环节,以学习小组为单位走上讲台对本小组解题

情况(包括思路、方法优点、过程分析、答案修正)向全体学生进行

讲评。而老师的任务是在学生讲评的过程中耐心倾听、细心发现、

适当点拨。

“全员评研”环节,以学生为主体,老师适当参与的方式对各小

组解题情况进行点评和提出个人意见或疑问。

“概念再认识”环节,以学生为主体,教师适当参与的方式总结

运用概念解决问题的方法、解决问题所适用条件和规律等,并可对

“母题”作适当的变化和延伸,以此实现对概念的再认识。

三、“知美、悟理、评研”教学模式操作实施中应当注意的问题

1.关于“知美、悟理、评研”教学模式的变式

笔者认为,同一类别的物理概念的教学模式相近,而不同类别

的物理概念的教学模式会有所不同。因此有必要对物理概念加以

区分。在实践中,对物理概念的分类有不同的方式,如按概念的定

义方法、按概念的描述对象、或按概念反映的特征等都可以将物理概

念进行分类。如按物理概念所反映的物质特征将物理概念分为以下

四类:

第一类是反映物质属性的。第二类是反映物质及其性质的。第

三类是反映物质间相互作用关系的。第四类是一些描述物理现象

的名称。

粗略地说,第一类物理概念具有典型的内在美或共性美;第二

类物理概念与第一类概念相关地有共性之处的个体独有的个性

美,并且由于定义方式上的特点而具有定义式上的对称美;第三类

物理概念由于相互作用时由非平衡到平衡的过程而反映出平衡

美;第四类物理概念因运动或变化而具有动态美。由于不同概念所

蕴涵美的特征有所不同,在教学中进行引导、点拨、审视、感受等活

动时的方式、方法也会不同。

2.对学生进行审美活动时获得的感性认识结果要有清醒的认识

审美作为一种主客体统一的活动,有其共性也存在着个性。因

为不同个体从客观的角度全面地看问题时,并没有完全一样的事

物。所谓“一千个读者就有一千个哈姆莱特”。大千世界五光十色、

绚丽多姿,时代、民族、宗教信仰、社会经济政治文化、风俗等等,无

不给人们的审美活动印上自己的烙印,而人们自身的素养、经历、

个性、兴趣爱好以及利益关系等,也同样影响着人们审美活动的进

行。虽然中学生的审美背景相对单纯,但学生对物理概念进行审美

活动所获得的结果也是有所偏差的。因此,作为教师应当对此有清

醒的认识。我们应当做到以下两点:一是要承认个体的差异,承认

不同审美结果的产生与存在;二是要善于利用学生的审美结果的

多样性这一教学资源,通过引导和点拨生成丰富的乐学情境。

推荐访问:悟理 评研


[知美\悟理\评研]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