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文秘网    > 党政计划

献礼片:从1959到2009

作者:jnscsh   时间:2022-02-22 09:04:51   浏览次数:

[摘要]献礼片作为一种具有中国本土化、民族化的历史性影像书写,无论对普通受众还是中国电影整体发展都是不能忽视的影片类型。《建国大业》、《天安门》、《风声》等建国六十周年的献礼片呈现出新时代主旋律宣教电影的全新气质:在主旋律与多样化、导向性与观赏性、先进性与典型性、激情轩昂与沉静反思、宣教诉求与市场收益、艺术虚构与历史现实中建构属于中国电影自身特质的民族影视美学。

[关键词] 献礼片 主旋律电影 民族化 影像叙事

一、献礼片的界定

1958年8月17日至30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在河北省秦皇岛北戴河举行会议,主要讨论1959年国民经济计划以及当时工、农业生产面临的主要问题。正是这次会议,周恩来总理提出,为庆祝新中国成立十周年,由周恩来、邓小平主持,组织文化部拍摄一批优秀影片作为国庆献礼片。这是“献礼片”概念的首次提出。至此之后。献礼片就作为中国电影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成为几次推动国产电影创作高峰的历史契机。

纵观献礼影片的最初提出,到2009年值逢建国六十年国庆大典而引发的新的献礼片创作高潮,献礼片概念一直未有一个相对明确的界定。无论国家政府管理部门、电影从业人员、电影研究者或电影受众,似乎都约定俗成地认同这个界定模糊但又广泛存在的影片类型。对于影片受众来说,对献礼片的认识是泛泛而论还是确切认知,并不重要。但是对于电影从业者与研究者来说,这种不言而喻的含糊不清却是一种惯例性的疏忽与失职。

总结献礼片的内涵与外延,其概念界定应当具有广义和狭义两个层面。广义献礼片指的是中国电影文艺工作者,为了庆贺、纪念、标志在中国社会发展进程中发生的具有重大转折性意义的里程碑式历史事件,而拍摄的具有明确指称意义的宣传性影片。这些历史性事件包括建国周年庆典(例如1989年拍摄的《开国大典》)、建党周年纪念(例如为了庆祝建党80周年而拍摄的影片《毛泽东在1925》)、党的代表大会(例如为迎接党十六大召开而拍摄的影片《邓小平》)、建军周年纪念(例如为了纪念建军70周年而拍摄的纪录影片《背负民族的希望》)、具有重大历史意义的战争战役(例如为了纪念辽沈、淮海、平津三大战役而拍摄的三部影片《三大战役》)、具有标志性历史事件(例如为了纪念香港回归而拍摄的影片《鸦片战争》)等等。狭义的献礼片则专门特指为了庆祝新中国建国周年纪念而拍摄的影片。一般来说,相比广义献礼片,为建国周年纪念而拍摄的献礼片具有更大的艺术创作成就和影响力。本文将主要以狭义的献礼片为关注对象,通过梳理建国以来的几次献礼片创作高峰,分析总结其隐含的电影美学特征,研究探索在献礼片创作流变中,中国电影创作语境和观念的变迁。

二、简述:中国电影献礼片的历程

1958年夏,中共中央在北戴河会议上提出,由周恩来、邓小平主持。组织文化部,由长影、上影、八一等电影制片厂执行,拍摄10部影片,作为向建国十周年献礼的影片。1959年,我国共出品影片82部。在这些影片中,选出了《老兵新传》、《万水千山》、《林则徐》、《永不消失的电波》《冰上姐妹》《五朵金花》《我们村里的年轻人》、《聂耳》、《青春之歌》、《笑逐颜开》《回民支队》《海鹰》、《第十个春天》、《风暴》《战火中的青春》《林家铺子》、《风从东方来》、等18部故事片,以及《和平万岁》、《桂林山水》、《神笔》等11部纪录片、科教片、美术片,作为国庆十周年的献礼片。因为是首次提出的新概念,献礼片的最初创作并没有纲领性的指导。周扬对献礼片原则的初步的指示是:坚持“三好”原则:即内容好(共产主义)、风格好(民族形式)、声光好(各项技术的提高)。按照最初的设想,建国十周年的献礼片共有10部。但是受到当时“大跃进”运动浮夸风气的影响。计划由10部扩大为58部。但是实际上,直到十周年国庆前夕,很多预计中的作品并没有完成。最后在完成的作品中选出包括故事片、纪录片、科教片、美术动画片近三十部影片作为献礼片。从上述影片片目可以看出,献礼片的首次制作既推动了新中国电影的第一次创作高峰,出品了民众记忆里国产电影的永恒经典影片,而且这种创作余波延及到六十年代初期。之后的一两年内,各大电影制片厂陆续拍摄了《红旗谱》、《革命家庭》《红日》、《红色娘子军》《小兵张嘎》、《停战以后》、《农奴》、《李双双》《哥俩好》、《早春二月》《舞台姐妹》等优秀的影片。这些影片在经历历史时间的洗炼与电影艺术美学的考验之后,成为中国国产电影最为宝贵的经典。

1969年是新中国建国二十周年,这时“文化大革命”已经开始了四年。所有的电影艺术家都在这场政治运动中受到打击,中国电影创作苦难重重,献礼片创作更是一片空白。1979年建国三十周年,“文化大革命”刚刚结束,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确立了中国基本的方向。为了筹备建国三十周年庆典,文化部专门成立了专家领导小组,组织拍摄了献礼影片《小花》、《泪痕》、《瞧这一家子》《从奴隶到将军》《归心似箭》、《吉鸿昌》等等献礼片。这些影片在“四人帮”文化专制刚刚结束的艺术荒芜时代出现,展示了中国电影的全新面貌和气象。

从二十世纪八十年代起,中国电影开始恢复生产,献礼片又被逐步提出来,并在1989年建国四十周年的历史时机,推动了一批优秀电影的诞生。这一年,《开国大典》、《百色起义》、《大决战》(三部六集)、《毛主席和他的儿子》、《周恩来》、《开天辟地》、《决战之后》、《焦裕禄》、《你好,太平洋》、《大城市1990》《我的九月》、《中国霸王花》、《白求恩——一个英雄的成长》、《特区打工妹》《假女真情》、《烈火金刚》、《天边有一簇圣火》、《真正子午线》等20多部故事片,以及一批纪录片、科教片、美术片成为建国四十周年的献礼片。

1999年,为了庆祝建国50周年,中国电影继续创作了一批优秀的献礼片《义勇军进行曲》、《国歌》、《世纪之梦》、《大战宁沪杭》、《共和国之旗》、《横空出世》、《紧急迫降》《冲天飞豹》、《故园秋色》、《春天的狂想》、《我的191g》、《幸福花园》《冰与火》以及动画片《宝莲灯》、《熊猫小贝》,纪录片《中国1949》、《长江》《东方巨响——中国两弹一星实录》等等。

2009年,是新中国建国六十周年庆典。在这个总结历史重新出发的时刻,电影工作者提出了新时代献礼片的概念,在宏大历史叙事之外,更加关注宏观中的微观、历史中的个体。这一年的献礼片有《建国大业》、《风声》、《天安门》《铁人》、《高考1977》、《惊天动地》、《邓稼先》、《袁隆平》《可爱的中国》、《万家灯火》等等。

三、献礼美学

中国电影献礼片经过几十年的发展,在

创作了形形色色、丰富多样优秀影片的同时,形成了具有自身特色的品格特征。

历史性与史诗性。回溯历史,记述新中国建国之艰难历程,铭记革命先辈为国家独立、民族振新的浴血牺牲,展现我党坚苦卓绝的曲折斗争,是任何历史阶段献礼片创作的主旨。纵观几十年来上百部献礼影片,历史性叙述和史诗性美学追求的影片占有绝大多数。《建国大业》是为了庆祝新中国成立六十周年而创作的最新献礼片,也是目前受到最大关注的影片。它从抗日战争结束,国共两党在和谈与斗争张力中,展现了新中国建国之前政协会议筹备的曲折历史。影片将历史叙述与史诗性美学追求结合起来,既简洁概要地梳理了新中国建国之前国共两党与其他民主党派的权衡、妥协与斗争,又以跨越党派的爱国主义的民族情感体现影片史诗性美学追求。史诗性常用来指描绘英雄业绩的长篇叙事诗,之后随着文化艺术的发展和相互借鉴,它又可以用来指称如托尔斯泰《战争与和平》一类的长篇小说以及爱森斯坦《伊凡雷帝》这样的电影。总体来看,史诗性作品在人物塑造上是个性化与普遍意义的结合,是超越阶级、党派与政权之上的崇高的寓言化主体。在某种意义上,史诗性历史叙述是一个民族艺术成熟的重要标志。

宣传性与政治性。“展现共和国的伟大成就,表现新时期的时代风貌。激发爱国主义热情,振奋民族精神,营造昂扬向上、团结奋进、喜庆欢乐的氛围”可以看做是献礼片创作的一般原则。舆论媒体要为现实政治服务,是中国电影坚持党性原则的基本功能。另外从影片投资角度来讲,大部分献礼片都是由公共性的国家政府宣传机构包括各级省市宣传部门投资组织拍摄的,在宣传、发行、放映等各个环节保障具有优先权利。每一部献礼片都有相对明确的宣传主题。2009年建国六十周年的献礼片中就有展现抗战结束到开国大典一段惊心动魄历史的《建国大业》、对日斗争的谍战题材的《风声》、天安门修缮的《天安门》、石油工人《铁人》、体现高考心酸的《高考1977》、地震题材《惊天动地》以及改编自北京人艺的同名话剧《万家灯火》等等。

艺术性与观赏性。在大众印象中,作为主旋律电影的献礼片是宏大叙事的宣教片,远离观众的日常生活,既无法给予观众智慧性启发又不能获得情感上的共鸣。这一点说明,无论电影从业者还是观赏者,在主旋律的认知上。都出现了误区。电影导演吴子牛曾经谈到“我觉得从电影人到观众都有误区,我们都没弄清楚什么是主旋律。一方面电影人在采用非常浅白直露的方式来推进一种宣教的目的;另一方面,这些年中国观众受到许多好看的进口大片的影响,觉得不愿意看主旋律。其实,从严格意义上讲像《阿甘正传》和《拯救大兵瑞恩》样的大片都是主旋律,都在采用一种好看的易被接受的方式来弘扬一种美国精神。……如果说以前我更在意自己的艺术感觉,那么现在开始更多而且更自觉地考虑观众和市场……”中国宣教性电影叙事曾经遵守过严重违背艺术本性和规律的“高大全”三突出原则。随着文艺美学价值判断体系的进化和电影艺术世俗化、商业化、娱乐化的趋向,电影创作者在献礼片的创作上,更加小心翼翼地将宣传目的隐匿于更具观赏性的故事叙述中。在具体操作中,献礼片类型的创作者一般会避免虽然与宣传主题相关,也具有历史深度和探讨价值的影片但没有影像美学作视听支持的影片。把献礼片也拍的很好看,需要创作者巧妙高超的叙事经验和艺术智慧。

四、献礼片的意义

在影片创作上,献礼片催生了许多经典影片的产生。献礼片概念的提出,最初是在1959年国庆十周年之际,至今已经有五十年的历史。献礼片不仅仅是宣传总结、汇报赞扬。对于电影创作来说,每一次献礼片创作都会带动中国电影的创作高潮。在1959年的建国十周年,共有18部故事片、11部纪录片、科教片和美术片成为了献礼片。中国电影正是以这些献礼片创作为契机,不仅仅拍摄了《万水千山》、《林则徐》、《永不消失的电波》、《风暴》等献礼片,也刺激了诸多象《红色娘子军》、《李双双》、《农奴》、《小兵张嘎》《董存瑞》这样深受观众喜欢的、具有高度艺术价值和影响力的经典影片的诞生。建国十周年之前,北影厂虽然拍摄了《新儿女英雄传》《智取华山》、《龙须沟》、《祝福》、《风筝》等等影片,但是推动北影厂进入其鼎盛时代的正是北影厂借助建国十周年的献礼片创作时机,拍摄了《青春之歌》、《林家铺子》、《革命家庭》、《风暴》、《红旗谱》等等影片。这些影片在经过历史洗炼、艺术美学和观众审美的多重考验,成为了中国电影的经典性代表。而1989年在为庆祝建国四十周年的献礼片集体创作中,就诞生了《开国大典》《大决战》(三部六集)《周恩来》、《开天辟地》、《决战之后》《焦裕禄》《烈火金刚》、《真正子午线》等优秀的电影。

在思想观念上,献礼片的集中制作,也是电影从业者对电影创作观念反思总结与创新的机会。在题材选择上,一般的创作者都会首选重大革命历史题材为表现主题。在1959年的献礼片概念刚提出来的试验摸索阶段。在听取这一年献礼片的汇报中,周恩来就曾经指出。献礼片不能全是重大题材,也应该有反映当代生活、轻松愉快的题材《冰上姐妹》在十周年国庆献礼片中显然并不属于重大历史题材,但是作为新中国电影表现较少的体育题材的电影,它的出现丰富了献礼片的表现样式,拓宽了献礼片的创作视野。在电影观念上,人们逐渐对生硬的政治化口号性电影提出质疑。夏衍对当时长影创作反映大理白族人民生活的影片作出“四要一不要”的要求:“要喜剧,要有大理山水,要载歌载舞,要轻松愉快,不要政治口号。”这就是后来观众看到的《五朵金花》。而在建国六十年国庆献礼之际。新时代献礼片概念被提出来。电影创作者开始更加关注历史中的个体和百姓。导演叶大鹰就强调《天安门》创作目的,是为了更加强调个体性爱国主义情感,而这种情感是超越阶级和政党的。

在电影票房收益上,献礼片的创作成为几次国产电影高票房收益的契机。在集中性投资与创作下。献礼片中的一部分影片往往能够带动中国电影票房的收益高潮。从电影发展历史看,新中国电影事业共经历了几个高峰。第一次高峰出现在建国10周年前后,第二次则是80年代末90年代初,时逢建国40周年、建党70周年以及毛泽东诞辰一百周年。20世纪90年代是中国电影的寒冬时代。电影业受到好莱坞电影与多样化娱乐方式兴起的冲击,无论产量还是票房都严重萎缩。1992年国产电影167部,之后逐年减少,到1998年已经减少到一半,只有82部。在票房收益上,1 998年全国电影放映414 9万场次,观众5.7亿人次,票房总收入145亿元。1998年《红色恋人》票房收入2100多万元《甲方乙方》的票房收入3000多万元;纪录片《周恩来外交风云》票房收入超过3000万元。面对这种情况,在1 999年国庆50周年之际,国家为献礼片拨出了1亿多元的专项资金,才遏制住下滑势头。从产量来看,当年的电影产量回升到102部。2009年9月份与10月份,共有近10部献礼影片将在全国影院逐步上映。

总结回顾中国献礼片创作近半个世纪的历史,我们可以发现,献礼片作为一种具有中国本土化、民族化的历史性影像书写,无论对普通受众还是中国电影整体发展都是不能忽视的影片类型。21世纪献礼片的创作面临着新的社会文化语境。用詹姆逊的话来概括就是“审美全面商业化,商业全面审美化”。文化面向市场,市场为文化繁荣提供了了契机,是当下中国文化生存包括主旋律献礼片创作的基本语境。而在大众文化喧嚣的世俗社会,如何塑造当代性英雄是献礼片必须要解决的问题。《建国大业》、《天安门》、《风声》等建国六十周年的献礼片呈现出新时代主旋律宣教电影的全新气质:在主旋律与多样化、导向性与观赏性、先进性与典型性、激情轩昂与沉静反思、宣教诉求与市场收益、艺术虚构与历史现实中建构属于中国电影自身特质的民族影视美学。

推荐访问:献礼


[献礼片:从1959到2009]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