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文秘网    > 买卖合同

以战略合作奏响“一带一路”教育交流华美乐章

作者:jnscsh   时间:2022-04-18 08:43:39   浏览次数:

摘 要:马培芳,甘肃省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协会创始会长、终身荣誉会长,曾任甘肃省教育厅副厅长,与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等国际组织开展项目合作长达30年之久,其参与主持的“JIP教育实验”——提高中学生学习质量联合革新计划(Joint Innovation Plan on Raising the Achievement Level of Children in Primary Education)在中国多个省份产生了巨大影响。马培芳先生退休后依旧亲历亲为地奔走在教育综合改革的第一线,并因此被聘任为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亚太地区教育革新为发展服务中心(UNESCO-APEID)教育专家。为探寻新丝绸之路复兴进程中合作实施跨境教育的前景与可能性,助力国家“一带一路”发展战略对国际型通用人才的培养需求,构建中国-中亚地区教育共同体,2016年3月16-25日,应阿布德热合马诺夫·托罗别克·阿贝罗维奇(Abdyrahmanov Tolobek Abylovich)先生的邀请,甘肃省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协会终身荣誉会长马培芳先生、会长杜永军一行5人,访问了吉尔吉斯斯坦共和国首都比什凯克与奥什市,先后参观了吉尔吉斯斯坦7所国立大学,并分别签署了战略合作协议。本刊就此话题对马培芳先生做了专访。

关键词:命运共同体;“一带一路”;民间探索;教育交流

一、“一带一路”教育行动符合沿线国家发展需求

《世界教育信息》:尊敬的马先生,您好!很高兴您能接受本刊的专访,请您先简要谈谈2016年3月出访吉尔吉斯斯坦取得了哪些成果。

马培芳:感谢《世界教育信息》杂志长期以来对甘肃省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协会的关心与大力支持。此次出访的吉尔吉斯斯坦,是我从事教育领域工作以来,第一个踏上的中亚国家。在与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等国际组织开展项目合作的近30年里,我曾去过不少国家,唯独中亚地区,一直无缘前往交流考察。可以说,此次吉尔吉斯斯坦之行,不仅了却了我心中的一桩憾事,而且使我们了解了一些关于中亚地区的很有价值的信息,取得了一些成果。在访问期间,吉尔吉斯斯坦国家教育与科学部副部长耶赛库洛夫·努尔马特·兆凯诺维奇(Esenkulov Nurmat Jokenovich)先生亲自主持了我们与吉尔吉斯斯坦有关大学校长的会谈。通过会谈,我们了解到吉尔吉斯斯坦已经有部分高校参与了“新丝绸之路大学联盟”。该联盟成立于2015年5月22日,由西安交通大学发起,来自31个国家和地区的128所大学加入了这个非政府、非营利性的国际平台,旨在“共建教育合作平台,推进区域开放发展”,进而推动新丝绸之路经济带沿线国家和地区大学之间在校际合作、人才培养、科研合作、文化沟通、政策研究、医疗服务等方面的交流与合作,培养具有国际视野的高素质、复合型人才,服务新丝绸之路经济带沿线及欧亚地区的发展。

据了解,“新丝绸之路大学联盟”的合作机制已经确立起来,但联盟在运营实践上还需要适当增加项目内容、逐步提升服务效率、陆续扩大受益群体。吉尔吉斯斯坦现有高等院校50余所,加入“新丝绸之路大学联盟”的只有少数几所大学,更多的大学有需求和意愿与中国有关院校建立起合作机制。比如吉尔吉斯斯国立工业大学,其生命科学与农业研究所就非常迫切想与中国的农业类大学开展科研项目合作与学生联合培养工作。受其委托,我们拟推介甘肃农业大学有关科研机构与其进行尝试性合作,我们愿意为这样的合作项目提供力所能及的协调帮助与服务。

我们走访了比什凯克市的6所大学和奥什市的1所大学,先后与这7所大学在未来5年的项目合作中达成战略性协议——在非学历教育方面,中吉两国开展短期交换生项目,重在体验双方国家的文化,实现语言互通;在学历教育方面,开展本科生、硕士研究生、博士研究生的联合培养项目,为复兴丝绸之路培养专门型高等人才;为吉方有需求的院校选派汉语教师或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的国际志愿者,帮助吉方院校提升汉语专业师资力量与教学水平;协助两国高等院校和科研院所之间开展科研合作、联合申报国际项目、建立联合实验室等方面的工作。同时,我们在吉尔吉斯斯坦与哈萨克斯坦的院校代表也进行了交流,其合作诉求也相当强烈。从发展前景来看,中亚国家各高校对“一带一路”发展战略抱有极高的期望值,“一带一路”发展战略符合沿线国家的发展需求,他们期待分享“一带一路”战略在未来带给他们的发展红利。

《世界教育信息》:通过访问交流,您对吉尔吉斯斯坦的教育发展现状有什么感受?

马培芳:吉尔吉斯斯坦目前沿袭的还是苏联的学历体系,与俄罗斯基本相同,高校的学制分别为本科4~5年(部分大学正在进行本科学制改革,推行4年制本科)、硕士2年、副博士2年、博士3~6年。全国共有31所国立大学、19所私立大学、131所专科技术类学院。办学历史比较悠久和规模比较大的大学主要有吉尔吉斯国立大学、吉尔吉斯国立民族大学、比什凯克人文大学、吉俄斯拉夫大学、吉尔吉斯国立技术大学、吉尔吉斯国立医学学院等10所。在大学的地理分布情况上,首都比什凯克有19所国立大学,奥什州有3所国立大学,其余各州均有1所国立大学。在私立大学中,有6所大学为其他世界名校设在吉尔吉斯斯坦的分校,比如俄罗斯斯拉夫大学分校、莫斯科商业与政治学院分校、俄罗斯国立社会大学奥什分校等。

根据2015年的统计数据,吉尔吉斯斯坦在校大学生总计223241人,其中女生121261人。人文、工学、农学、医学学科在校生为118368人,其中女生65271人。学科专业包括法学、经济学、管理学、教育学、医学、农学、工学、社会学等门类。

就基础设施建设而言,吉尔吉斯斯坦的高校普遍都有一种历史的厚重感与岁月的沧桑感,规划相对宏大,外观相对古朴,综合教学设施相较中国的大学似乎要薄弱些。但从科研水平上来看,吉尔吉斯斯坦的大学也有过人之处,比如吉尔吉斯高新技术大学,其以独到的应用型人才培养深受好评,如能源技术(水电、风电、光电)、轻工业技术、航空航天技术等专业方面的人才培养。之所以说有过人之处,是因为其所研发的每一项技术、每一个项目,均获得了欧盟、德国、瑞士等有关国际组织或国家的权威质量认证。可以说,吉尔吉斯斯坦高校在科研领域的国际化合作是非常重视质量与效益的。

二、“一带一路”教育行动是建设“命运共同体”的思想保障

《世界教育信息》:从中国的角度来看,您认为应该从哪些方面与以吉尔吉斯斯坦为代表的中亚国家进行教育合作?

马培芳:在吉尔吉斯斯坦访问期间,我们有机会受邀参观考察了奥什国立大学孔子学院。可能是与中国新疆自治区距离更近的缘故,吉尔吉斯斯坦的3所孔子学院、多个孔子课堂都由新疆的高校负责共建。但与其他孔子学院不同的是,奥什国立大学孔子学院是全球孔子学院中唯一一所拥有本科学历授权资历的学历教育机构,而非单纯的非学历的汉语和中国文化体验机构。其所开设的中国学和汉语言翻译两个本科专业的第一届本科生即将毕业,这批学生将来在新丝绸之路经济带复兴进程中所发挥的作用应该是非常重要和巨大的。我想,这种在孔子学院中开展学历教育的办学模式和成功经验有必要逐步推广到其他国家和地区的孔子学院中去,让更多喜欢汉语、向往东方、欲来中国但又因为种种原因没法前来的学生,在当地取得文凭并参与到当地未来的经济社会发展建设中去。我们了解到,土库曼斯坦迄今还没有1所孔子学院或孔子课堂,这对西部地区的高校应该是一个很好的机会,可以通过借鉴奥什国立大学孔子学院的经验,使孔子学院这座国际合作的桥梁在“一带一路”发展战略的实施中发挥更大的作用。

另外,吉方大学非常有意愿与中国大学开展“2+2”“3+1”等本科阶段联合办学项目。当然,这种模式也是目前中国高校和欧美等发达国家高校之间普遍的合作模式。如果有可能,中国的大学更应该尝试直接到对方国家开办分校、分院,通过与第三方组织(如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或其他非政府组织)的合作,节约政府资源,实现“抱团”发展,共同推动海外办学工作的开展。对中方高校而言,这种海外办学需要的是一流的国际教育水准和一流的学科建设能力,无论从师资水平上还是课程设置上,都要严格符合国际惯例和地区形势;对外方高校而言,这种海外办学解决的是当地亟需的先进技术输入与低成本的人才培养需求——譬如在吉尔吉斯斯坦,其能源(水资源、太阳能资源、矿产资源)储藏极为丰富,但开发利用极为粗放有限。如果中方大学能以此为契机,在吉尔吉斯斯坦开办其最为稀缺的能源工程类专业,让吉方学生就近学习能源利用的核心技术,就能收到事半功倍的合作效果。

通过如上几种方式的教育合作,不仅能使“一带一路”的发展战略红利为当地民众所享,更能使“一带一路”的发展理念为沿线国家民众接受并内化到思想理念之中,从而为建设“命运共同体”构筑起稳固的思想保障。

三、实施“一带一路”教育行动需要民间探索与实践

《世界教育信息》:以吉尔吉斯斯坦为代表的中亚国家对中国的“一带一路”重大倡议及教育计划有什么评价?“一带一路”教育计划还应该包含哪些方面?

马培芳:很显然,我们所到访的几所大学都在面向其学生和社区群众积极宣传和推广中国“一带一路”的伟大构想。只不过囿于文化的差异,他们不能很好地运用东方思维和语言体系来阐述“一带一路”的简明内涵,以至于贴出了“一条皮带一条路”这样的宣传条幅,当然,这并是非恶意的。总体而言,“一带一路”是以带动沿线国家经济整体发展为核心,使沿线国家民众更好地享受中国经济稳中有增发展红利为目的的战略规划,符合沿线国家开放发展的整体需求和普通民众追求富裕生活的根本利益。

那么,如果从教育的角度来细化和填充“一带一路”发展战略的话,我想其至少应该包括两个层面的内涵。一是如前所述,“一带一路”教育计划是通过教育合作的方式,为解决迫在眉睫的发展需求培养技术性人才和通用型语言人才,从技术上、语言上实现互联互通,保障合作共赢得到行之有效的推动。二是从文化的角度,丰富和完善沿线国家人民群众的理念认知。文化认同是广义的教育计划,是最具有持久性的核心动力,只有在广大民众的思想中树立起息息相通的感情桥梁,得到来自于民众的支持和参与,整体的、宏观的战略规划才能接地气,才能有活力。比如,甘肃今年举办的“首届丝绸之路(敦煌)国际文化博览会”,就是一场与沿线国家沟通感情的文化盛会,就是凝练“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命运共同体”感情基础的国际舞台,在这个国际性的舞台上,“世界的敦煌”把丝绸之路上的民众、村落、城镇、国家连在了一起。丝路悠悠,情感熠熠,“一带一路”教育行动计划需要考量的视角很多,需要实施的内容很多,需要我们不断探索、不断完善、不断升华。

《世界教育信息》:甘肃省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协会今后将在哪些方面与这些国家展开教育合作?

马培芳:甘肃省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协会将在中国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全国委员会的领导下,在“一带一路”教育行动计划实施过程中,充分发挥自身独特的作用。

第一,利用区位优势,服务两国教育发展需求。正如吉尔吉斯斯坦教育与科学部副部长耶赛库洛夫·努尔马特·兆凯诺维奇先生所说的那样,甘肃地处丝绸之路的核心地带,经济、文化、教育等方面在中国西部地区具有典型性,是吉尔吉斯斯坦未来开展多边合作的重点省份。作为吉尔吉斯斯坦的友好邻邦,甘肃的区位距离仅次于新疆。当前,甘肃作为华夏文明创新传承区,是中国西部地区对外开放的重要窗口。因此,中吉两国在教育领域先行开展的多元化合作,将很好地促进两国在其他领域的合作。西部地区的高校欢迎吉尔吉斯斯坦等中亚地区国家的学生前来学习深造,因为内陆地区院校在国际学生教育方面还有较大的生源差额短板;西部地区的学生也愿意到吉尔吉斯斯坦等中亚地区国家交流学习,因为这些国家的教育成本相对较低,基本适合工薪阶层家庭教育消费水平,且俄语等非通用语言人才的培养,在未来的“一带一路”经济建设中有重要作用。作为全国为数不多的省级协会,在访吉回来后,我们先后访问了甘肃、陕西、青海、四川等西部地区的多所高校,在未来的国际学生择优招徕方面,这些高校都希望甘肃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协会能协助和配合开展一些工作。当然,这是我们乐意且能够做到的,我们愿意且能够为双方院校之间的合作交流搭建平台,创造条件,促进发展。

第二,在“走出去、带进来”工作中发挥作用。2016年4月29日,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了《关于做好新时期教育对外开放工作的若干意见》,文件对做好新时期教育对外开放工作进行了重点部署,要求通过完善“选、派、管、回、用”工作机制,规范留学服务市场,完善全链条留学人员管理服务体系,优化出国留学服务;通过优化来华留学生源国别、专业布局,加大品牌专业和品牌课程建设力度,构建来华留学社会化、专业化服务体系,打造“留学中国”的品牌。在这份具有划时代意义的文件指导下,我们未来所开展的工作重心依旧是将“走出去”与“带进来”相结合。一是为西部地区学生接受符合自身消费水平的国际教育寻找项目,创造条件,开通渠道;二是在来华留学领域,尝试转变“请进来”为“带进来”,逐步推动周边国家学生自费来华学习人数的增长。以青海民族大学为例,其每年能够分配给国际学生的国家奖学金名额非常有限,仅为个位数,但是目前自费在读的国际学生有200多人。我想,青海民族大学能取得这样的成绩,与其能讲、会讲“中国故事”息息相关。西部地区更多的高校需要以青海民族大学这样的模式发展国际教育,提质增效。

第三,扩大人文领域交流,增强感情认知,促进民心相通。“一带一路”教育行动计划的顺利实施,离不开沿线国家民众的广泛参与,离不开感情认知与民心相通。这就需要我们扩大和增加在人文领域的交流项目,逐步使青少年群体对双方的国家、民族、风俗等有所理解,构建“理解共同体”的意识基础。在这一点上,兰州交通大学每年暑期面向周边国家学生举办的“黄河文化夏令营”就是个很好的项目,每年能吸引一批学生前来兰州体验学习。作为民间国际组织,我们完全可以配合有关高校开展类似的项目。通过这类活动的开展,周边国家的学生就会增加对中国西部地区的宏观了解,就会为中西部地区吸引国际生源创造平台与机会。相同地,有些中国学生对中亚地区的认识也是片面的,认为那里就是欠发达地区,就是没必要去学习的地方,一切都需要向欧美发达国家看齐。我认为,这种见识是短浅的。任何一个国家、一个民族、一种语言、一种文化,都有闪光的地方,有值得其他国家学习的地方。譬如吉尔吉斯斯坦,诚然,其经济发展水平与中国相比较为缓慢,基础建设与中国相比较为落后,但正因如此,我们才更需要青少年学生前往考察交流、学习,为未来“一带一路”重大倡议的深入落实创造先机、奠定基础。

教育的交流与合作显效首先体现在文化层面,有了文化的认同,教育的合作交流才能实现深化与可持续发展。如果国家对西部地区教育开放给予政策倾斜支持,能像30年前对待特区的政策一样,我想必将会拉动西部地区经济、社会实现跨越式发展。如此一来,“一带一路”的战略意义方可显现出来。为此,应该鼓励和支持民间力量参与教育的国际交流与合作,这样就会使这份事业的成功多一种渠道、多一份力量、多一份效益、多一重保障。

编辑 许方舟

推荐访问:奏响 乐章 华美 战略合作 交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