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文秘网    > 借款合同

对张三沟岩组SHRIMP锆石U-Pb年代学的研究

作者:jnscsh   时间:2022-03-03 08:40:12   浏览次数:

摘要:出露于华北陆块东北缘的张三沟岩组为一套变质火山—沉积岩系,前人根据变质程度和地层对比将其划归古元古代。本文通过SHRIMP锆石U—Pb年代学研究,获得2517±9 Ma 、2518±7 Ma 和2534±26Ma原岩年龄,2439±24Ma、2464±73Ma和2433±71Ma变质年龄。

关键词:张三沟岩组 SHRIMP年代学研究

引言

张三沟岩组最初归属于色洛河群,时代归属中晚元古代(吉林省地质矿产局,1988)。2004年,周晓东和殷长建(2004)对色洛河群进行了重新厘定,剔除其中一部分变质岩层,将其限定在色洛河一带,并改称色洛河岩群。随后,陈跃军等(2005)也将松江河—沿江一带的变质岩层从色洛河群中单独划出,一部分划归古元古代,称张三沟岩组,一部分划归中元古代称东方红岩组。

1. 地质概况

研究区位于华北陆块北缘东段夹皮沟—松江河一带,西南侧为龙岗陆块(华北陆块东部),北东测为中亚造山带,二者之间为北西走向的富尔河断裂带(俗称槽台断裂)。

张三沟岩组出露在吉林夹皮沟南部的松江河—沿江一带,整体呈捕虏体状分布在显生宙花岗岩中,走向北西(310°—320°),顶底不清,为一套成层无序的构造岩石地层,经历了多期变形变质作用,后期强烈的改造和置换导致构造平行化使得变质岩层形成貌似简单的单斜岩层,原始产状难以识别。

岩石组合主要由浅灰色黑云斜长变粒岩、灰色绿泥白云母(二云)片岩、灰色角闪斜长变粒岩、灰绿色阳起斜长变粒岩、灰黑色斜长角闪岩、角闪片岩夹少量变质砾岩组成。斜长角闪岩或角闪片岩主要呈条带状,或断续的层状分布在变粒岩之中。由于后期变形变质作用的强烈改造,该套岩层的原岩特征多已消失,但仍表现出表壳岩所特有的岩石组合复杂的特征,可见到多种不同岩性呈“互层状”相间出露,其中有的原岩为副变质岩如所夹变质砾岩(陈跃军等,2005)、含石墨白云母片岩、二云母片岩;有的原岩可能为火山岩。我们对原岩疑似火山岩的变质岩镜下观察发现,岩石中尚有少数较大的半自形斜长石,可能为残留斑晶或晶屑;进一步的地化分析结果在TiO2—SiO2图解上投影表明它们的原岩为火成岩(李承东等,2007),结合野外岩相特征,我们认为该套变质岩层的原岩可能为一套中基—酸性火山岩夹碎屑岩,这与陈跃军等(2005)认识一致。

2. SHRIMP锆石U-Pb年代学

2.1 分析方法

SHRIMP锆石U-Pb测年在北京离子探针中心完成,在分析过程中,应用TEM(417Ma)进行元素间分馏校正,Pb/U效正公式采用Pb/U=A(UO/U)2(Williamsm,1998);采用澳大利亚国立大学地学院标准锆石样SL13(年龄572Ma,U含量238×10-6,Th含量21×10-6)标定TEM标样和所测锆石的U、Th、Pb含量。数据处理和年龄计算采用LudwigSQUID1.0和ISOPLOT程序 (Ludiwg, 1999,2002),普通铅根据实测204Pb校正。单个测点的分析误差为1σ,样品最终年龄加权平均值误差则为2σ。张三沟岩组变质火山岩的SHRIMPU-Pb 分析结果列于表。

2.2 样品描述和结果分析

GO3JJPG33样品

取自渔民队村附近张三沟岩组,岩性为

推荐访问:年代 锆石 研究 沟岩组 张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