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文秘网    > 承揽合同

在数学教学中进行美育

作者:jnscsh   时间:2021-07-28 08:59:52   浏览次数:

作为人类文明和智慧的结晶,数学蕴含着探求未知世界,追求科学真理的功能。数学教学应在师生和数学之间架起一座桥梁,使数学中美的因素得以体现。学习是学生主动的建构活动,是以学生为中心,在整个教学过程中由教师起组织者、指导者、帮助者和促进者的作用,利用情景、协作、会话等教学环境要素,充分发挥学生的主动性、积极性和创新精神,最终达到使学生有效地实现对当前所学知识的意义建构的目的。

因此让学生产生对数学学习的兴趣是至关重要的,只有发现了数学的美,挖掘出数学的美,才能使学生主动学习,从而提高数学学习的能力。我在给刚入学的学生讲数学美的时候,发现绝大多数学生都不能把数学与美联系在一起,这在一定程度上说明了我们数学美育教学的欠缺。因此,数学教师充分挖掘数学教学的美育功能,不仅可以使学生得到美的享受,而且可以获取知识,开发智力,促进“德”、“智”的协调发展。我们可以在数学教学中实施数学美的教育

一、揭示数学美的内涵

人们常说:“成功的教学给人以一种美的享受。”数学的教学过程不仅是学生个体的认识过程和发展过程,而且是在教师指导下的一种特殊审美过程。因此数学教师应当把数学美的内容通过教学过程的设计向学生揭示出来,从而使学生认识到数学的内容是美的。事实上,数学中有大量的美学内容,比如:函数表达式把两个变量的关系通过对应规则,并且用等号连接在一起,深刻地表现了数学的符号美和简单美;圆锥曲线图形的对称、杨辉三角的对称等反映了数学的对称美;黄金分割发现生活中的美,创造出建筑的美,为人类留下了许多美的风景线,等等。在数学教学中,要把数学中的这些美学本质挖掘出来、揭示出来,激发学生对数学美的体验,培养学生爱好数学美、认识数学美的兴趣。

二、提高数学审美想象力

数学审美离不开想象,想象在数学中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人类意识活动的最佳状态的重要条件是脑心耦合机制,即心脑以心、脑最佳频率耦合的形式参与了思维。这些都并不是巧合,而缘于数学本身所具有的内在美。再如,在讲授利用圆的内接多边形面积的极限来求圆面积时,结合我国魏晋时代数学家刘徽首创的“割圆术”:“割之弥细,所失弥少;以至于不可割.则与圆合体而无所失矣。”这说明刘徽想到了事物的无限可分性,并认识到了在一定条件下无限可以向有限转化,这在当时是一种多么新奇美妙的数学思想啊。这些都有助于培养学生良好的美感,而良好的美感又能够诱发人的创造性思维,对于提高学生类比、联想、想象等特殊思维能力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

三、追求数学美的本质

数学不但体现了科学美,而且体现了艺术美,教师要不断地学习,加强美学修养,在教学中追求艺术美的本质。数学教学中的艺术美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结构美。数学教学内容的组织应该有严谨、合理的结构,教学环节之间应详略得当,重点突出,应体现对双基、能力和非智力品质的培养。教学内容的顺序、方式都要符合学生的认知规律等。

(二)形式美。数学的教学内容虽然有很大的相同性,但教学方法的形式却是千变万化。教师可以根据教材的内容和学生的特点而采用不同的方法,比如数学实验、数学模型、数学课件的制作等。教学方法和手段的多样化,构成了数学教学方法的形式美。

(三)机智美。在数学教学中,会发生一些意想不到的意外情况。教师的随机应变,因势利导,巧妙地化解矛盾,体现了一位教师的机智的课堂调控能力。这样会赢得学生的好评,使教学魅力平添,美不胜收。

四、掌握数学美的规律

在数学教学中,应通过对数学美的内容、本质、思想的渗透,使学生掌握数学规律。

(一)增强学生认识数学美的兴趣。通过数学的历史故事、数学解题方式等使学生认识到数学美的兴趣,使抽象、高深的数学知识得以形象化、趣味化,使学生从心理上愿意接近它、接受它,直到最终热爱它。

(二)培养学生的数学美感。从表面上看,数学符号是单调的,数学公式是枯燥的,数学内容是无味的,但正是这些内容构成了数学大厦的美丽与壮观,同时也蕴含了一种哲学的美,一种朴素的美,一种理性的美。数学教师可以通过讲解、剖析、演示、图形、图像、多媒体、幻灯片等形式,使数学的内容活起来、动起来,从而赋予数学内容以美的生命、美的内涵,使学生从数学的显性美提高到对数学隐性美的认识,从感性认识上升到理性认识,进而形成数学美感。

(三)使学生养成用数学美的思想解决问题的习惯。一名学生掌握的数学知识的多少并不是最重要的,最重要的是学生是否掌握了数学的精神。数学的精神是学习数学、发展数学和应用数学的根源所在,而这种数学精神的培养过程就是数学美的创造过程,数学美的创造是数学美的升华。

总之,在数学教学中要经常采用“实践—认识—再实践”的认识规律去审美,去欣赏美,去发现美,形成对数学美的规律性认识,再用这些规律去猜想、去探索、去发现、去分析解决数学问题,从而达到数学审美的最高境界——应用数学美和创造数学美。

推荐访问:美育 数学 教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