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文秘网    > 融资租赁合同

春水如潮润心田

作者:jnscsh   时间:2021-08-19 09:53:44   浏览次数:

杨海滨,笔名无垠,回族人,生于1950年。早年毕业于沈阳大学师范学院,现为中国美协会员,中国书画收藏家协会会员,沈阳市美协常务理事,辽宁省回族书画协会副主席,现任国家一级美术师,沈阳书画院专业画家,创作研究部主任。出版有《写意牡丹技法》《水墨画猫技法》《猫蝶同乐《水墨鸡技法》《七彩牡丹写意技法》《杨海滨花鸟画作品集》。

近日在文物出版社新址见到了杨海滨先生,晤谈沈阳风物,畅叙京城时尚之余,观赏海滨先生国画作品,说到中国画的创作,各有见解。立秋虽过,闷热依然,在北京的夏秋之交,有此畅谈清暑,也算一赏心快事。略有感慨,值得一记。

我以为,观赏画作,须由观而赏。《广雅·释诂》释观字曰:视也。观者分大、小两端。大者,视章法严谨否?色彩悦目否?气势雄浑耶?淡雅耶?小者,看线条之运笔;破墨、破色之火候;颜色之搭配。赏者,陶渊明《移居》曰:奇文共欣赏,疑义相与析。赏画亦然。赏析,分意、境两头。意者,所表之情,要达之意;境者,雅俗之居处,高格之所在。

这段议论,我认为是看画最基本的尺度。不论多么传统的观念,还是多么新颖的理论,都离不开这个尺度,诧异无非是仁者见仁,智者见智而已。

海滨先生对我的这个议论,未加评价,而是让我看了他发表的一篇文章。此文题为《简论中国画程式》。其中有这么一段话:

探索前贤的足迹,可以看到他们在面对纷繁复杂的客观物象时,产生了强烈的表现欲望,于是去伪存真、归纳整理、高度提炼,在画面形成了独特的表现程序和语言形式。这是一个将眼中自然转化为胸中自然再体现为笔下自然的基本过程,呈现在画面上的便是合乎理想的绘画程式。中国画的这些程式,来源于客观物象却表达着画家的内心世界,它显现着自然的追踪却不能像照片那样找到它的真实存在,‘外师造化,中得心源’诉说着心灵与造化的和谐。画家在使用那些非常简练和传情的艺术语汇时,需要不断地加以改造、调整和强化,以便完善个性化的种种程式。绘画是构建内心世界、张扬个性的过程,对这一点认识得越清楚,画家就越钟情于强化自己的原创意识。

海滨先生的这一段议论,实际是谈一个画家创作的心理过程,这个过程依画家的审美取向,依画家的技法处理,跃然纸上,作品就诞生了。

作品就是画家与观众沟通的桥梁,这座桥接通了我上面的关于看画的议论。我上面所谈到的是观众在看画时的欣赏程序,也可以说是一个审美过程。

观乎,看技巧。赏乎,析气韵。海滨先生的作品,技法精湛,已臻成熟。笔、墨、彩三者间的搭配已进入为我所用的境界。这是院校派美术家和专业画家的长处。海滨先生生于1950年,自幼锺爱绘画。于后毕业于沈阳大学师范学院美术系,打下了坚实基本功的功底。再后为沈阳书画院专业画家。海滨先生这简约的经历,为他提供了良好的创作环境,也使他的技法得到了充分的发挥。比如,他的代表作品《好年头》,用极细腻的线条,经过精致的笔墨渲染,反复破彩破墨形成了深邃而广大的,以秋日成熟待收之玉米地为主题的背景,大片的秸秆构成主色调,由青而枯,过度极为自然且柔和而不失明艳。光这一背景的处理,没有多年的笔墨功夫是勾绘不出的。这背景衬托的是成熟的玉米,颗粒饱满如金珠。我们看画面的每一局部,精致细腻;组成的整体又是广阔无垠,精细而粗犷。没有高超的技巧支持,要达到这一效果,比登天还难。

我们从细微处着眼,看到了海滨先生的精致一面;若从整体着眼,便看到了他的胸怀。身处东北大地,在画作上也体现了黑土地的博大。这是海滨先生作品的特点。也就是这个特点,使他的画作知名全国,走向海外。

1994年他的《西风醉秋林》获中华书画大展一等奖;1995年《花王图》获全国首届牡丹竞选国花画展优秀作品奖;《先烈回眸应笑慰》1995年获抗日战争胜利50周年全国中国画大展铜牌奖,《思华年》2000年获21世纪中国画大展优秀作品奖,《大地情》获2002年全国中国画大展优秀作品奖,《好年头》2004年入选第十届全国美展。有些作品还被选送到德国、日本、韩国等国家展出。2004年在韩国举办了个人画展。有多幅花鸟画作品被中国国家博物馆和全国政协等部门收藏。许多作品和美术理论、美术评论文章发表在《美术》《国画家》等诸多报刊书籍中。艺术成就曾被《人民日报》、台湾《东北文献》以及辽宁电视台等多家媒体评介,艺术传略载入《中国当代美术家大辞典》等多部大型辞书。许多作品入选《名家花鸟画艺术》等多部大型画集。出版有《杨海滨国画作品集》《写意猫技法》《国画手稿花卉》《中国画临习本-兰》《中国画临习本-菊》《写意牡丹技法》《水墨画猫技法》《猫蝶同乐》《水墨鸡技法》《七彩牡丹写意技法》《杨海滨花鸟作品集》等11部专著和画集。

近年来,海滨先生努力钻研绘画理论,他认为:“在历史和现时的杰出画家感悟造化、独造新程式时,还有一些画家不断地研习和总结那些已经为世人所普遍认可的绘画程式,并分门别类,加以整理,例如笔法程式、墨法程式、用色程式、章法程式等等。当我们十分钦佩那些杰出的程式开拓者对传统绘画所做出的伟大贡献时,也不能完全否定那些继承优秀传统程式,加以综合重组并在绘画实践中凸显较高审美取向的画家和作品——尽管不具备原创程式的巨大魅力”。

从海滨先生这段议论,我们可以看出他在艺术上的宽厚和敏锐。宽厚之处,在于不苛求,而是集思广益,拿来为我所用。我认为,一切艺术都需要这个吸收的过程,在此基础上才有更高的建树。敏锐之处在于他对已有绘画程式的重新整合,创出自己的心路,因此他的作品也就具备了“古不乖时,今不同弊”的面貌,在当今中国画坛树立起自己鲜明的艺术风格。比如,他的荷花系列创作。不论是色彩的处理还是线条的勾画,都可以看到传统的根,同时还有西方绘画风格的溶入,更不背离今天的审美取向。我们如果纵向分析,他的作品,具有传统渊源,精神风骨与传统文化中关于荷花的表现一脉相承。横向分析,其作品已迈出昨天,吸纳了更多的时代精神,包括西方的表现手法。再具体一些,我们在他的彩墨、水墨荷花中,都可以感受到一股情趣,荷花既有古代院体画的洁净明了,

又加上了“光”的运用,摆脱了“院体荷花”的扁平,赋予了立体感。背景处理则氤氲朦胧,突出了荷花这一主题。海滨先生荷花作品中《婷婷玉立》《漫舞轻风》不仅表现了荷花的高洁,还留给观众许多想象。

海滨先生对中国美术史极为熟悉,绘画理论的造诣也很深,对西方美术的动向十分了解。不过海滨先生的这些学识被他的画名所掩罢了。我和北京的其他同仁觉得,海滨先生的画作还会有一变,这一变将非同小可。他具有理论的支撑,又有深厚的技法功底,更重要的是他拥有几十年的绘画经验,最重要的是他年富力强,承上启下,还有他那不失传统又不闭关自守的追求。这一切像如潮的春水滋润着海滨先生的创作:入画奇花列案前,只因春水润心田。笔端倾吐人间美,纳新吐故即时贤。

推荐访问:潮润 春水 心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