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文秘网    > 经营合同

同胞兄弟

作者:jnscsh   时间:2021-07-09 08:38:04   浏览次数:

“冰雹”基本型火箭炮

BM-21(9K51)基本型齐射火箭炮主要由发射装置、122毫米口径非制导火箭弹、火控系统和运输一载弹卡车组成。为处理射击数据,每个火箭炮排(3门制)还装备1辆1V110“白桦树”指挥车,该车采用嘎斯-66卡车底盘。BM-21一般配备在师属炮兵团下,每团最少要有1个火箭炮连,配备6门。BM-21火箭炮的运输-载弹车和发射车一样,主要采用乌拉尔-375D卡车底盘,也有少量采用吉尔-131卡车底盘,每辆运输一载弹车上都安装有专门的架子,上面放置40枚备用火箭弹。火箭炮排的任务就是毁伤前沿阵地和纵深地区内暴露或隐蔽的敌有生力量及作战装备,如火炮阵地和部队集结地域上的目标。在防御作战中,BM-21火箭炮将用于制造火力障碍、迟滞敌人机动等。

火箭炮的发射装置主要由卡车和火炮部分组成,火炮部分包括40根定向发射管、安装定向管的基座、气动与电动升降与旋转动力装置、瞄准仪和无线电设备。定向管长3米,直径为122.4毫米。为增加火箭弹旋转速度,定向管内壁刻有“门”型螺旋凹槽,火箭弹体上的引导栓就在这些凹槽中滑行。定向管分为4排,每排10根,40根定向管与固定装置一起安装在牢固的焊接摇架上。摇架利用两个半轴固定在基座上,可使其左右旋转和上下俯仰。为便于旋转,基座上有两个扭力装置,主要由带扭力的钢板组构成,钢板组的一端固定在摇架上,另一端固定在基座上。基座完全采用焊接工艺,从外面看像一个多面体铁箱,基座上安装有电力驱动导引机械、制动机械和部分气动设备,而基座及其上面的各种部件组成了火箭炮发射装置的旋转系统。

电力驱动导引机械可使定向管组在垂直平面上俯仰0~55度,水平方向上可以旋转172度,即左旋102度,右旋70度,右旋受限的原因在于右面安装了一个瞄准仪。驱动导引机械主要靠电力驱动方式,也可以使用手动方式,分为升降机械和旋转机械。升降机械安装在基座中央,主要负责定向管组垂直方向的俯仰,其主导齿轮与固定在摇架上的扇形齿轮啮合。旋转机械安装在基座左侧,其主导齿轮与定向管组架底部的滚珠座圈轴盘啮合。无论电力驱动还是手动,炮手们都需要先打开控制垂直或水平方向旋转的电磁离合器。

所有定向管都安装在一个钢铁框架内,正面连接着旋转支撑系统。框架上有一些翼板和工具箱、备用零件箱,翼板上可以安装照明灯,后部翼板在装弹和卸弹过程中可起到支撑火箭弹的作用,前部翼板用于放置工具箱和零件箱。框架下用于水平旋转的滚珠座圈直径约1200毫米,里面放有直径为25毫米的滚珠。钢铁框架通过一根横梁和两根纵向立柱固定在卡车底盘上,立柱底部用拉紧器连接着底盘翼梁,在起到固定作用的同时,还可分担一部分火炮重量。驾驶室后面设有备用轮胎固定器,这种轮胎固定器与乌拉尔-375D卡车底盘配套的固定器不同,是经过改装的。为了给维修人员在攀爬定向管组时提供方便,轮胎固定器上还专门设置一些脚踏板。备用轮胎左侧是一个60升的副油箱,原型车是将该油箱放置在底盘之下的,用作火箭炮发射车后,就将其上移至现在的位置。钢铁框架(即备胎与定向管组之间)前面主要是工具箱和检修平台,另外还有两个座位,用于短途搭载士兵(如一次齐射后的阵地转移),当长途行进时,班组乘员们都要坐在装甲运输车或运输-装弹车里。

火控系统可以使火箭炮进行单射和齐射,齐射时间大约持续20秒,在此期间,脉冲式传感器可为每枚火箭弹点燃发动机,电源主要来自于安装在驾驶室内的分电器或外置的操纵台。瞬间脉冲电流可以点燃火箭弹的发火管,随后火焰进入弹体发动机的燃料舱中央管道,从而引燃发动机。高温高压气体顶破弹体后盖,从喷口呼啸而出。火箭弹发动机的推力达600~800公斤力,于是弹体上的制动销钉挣脱定向管制动装置的束缚,脱膛而出。在离开定向管的瞬间,弹体上的平衡翼自动打开。飞行150-450米期间,引信保险自动打开,这意味着火箭弹一旦遇到目标后就会爆炸。装填弹药时,BM-21火箭炮主要采用手工方式,不过在运输一装弹车的帮助下操作起来也很方便。车上装备有一种三轴自动装弹机,机上有2个9F37型弹架,每个弹架上可放下20枚火箭弹。

9M22U(M-210F)破片一爆破弹是BM-21火箭炮最常用的一种火箭弹,根据目标性质的不同,该弹可安装不同的引信,当对目标进行瞬间打击时就使用能让火箭弹发挥强杀伤性的引信,当对目标进行长时间打击时就使用让火箭弹发挥强爆破性的引信。该型火箭弹的最大射程为20.75公里,但如果对近距离目标实施打击时,就要用上一种原始的工具——大小不同的阻力环。使用小阻力环时,火箭弹射程为12~15.9公里,使用大阻力环时距离降至12公里。理论上,9M22U型火箭弹最小打击距离为1500米。40管火箭炮进行一次齐射时,对有生力量的毁伤范围为1000平方米,对非装甲车辆的毁伤范围为840平方米。

为了保证齐射的准确性和稳定性,BM-21火箭炮上还安装有整车制动设备,特别是底盘液压支撑装置和一系列弹簧减震系统可以防止车身移动,随着火箭弹有秩序地射出,BM-21火箭炮车身产生的摇晃并不厉害。BM-21火箭炮对气候的适应性也较强,可以零下40摄氏度和零上50摄氏度之间正常使用。炮车上还安装有信号设备及其辅助电子设备和灭火设备,另外BM-21火箭炮在不同时期换装不同的无线电设备,如R-106M和R-108M电台等。

BM-21火箭炮的行走系统起初主要应用乌拉尔-375D载重卡车底盘,驱动规格为6×6。该车使用V型8缸汽油机,型号为吉尔-375,在每分钟3200转时的最大输出功率为180马力,采用双齿轮干式离合器和5级变速器。由于卡车安装了轮胎气压中央调节系统,BM-21火箭炮拥有较高的行驶速度,公路最大行驶时速为75公里。炮车还可跨越1.5米深的无障碍浅滩。进入20世纪70~80年代后,它们开始更换为乌拉尔4320卡车底盘,以适应苏联汽车工业转产的需要。

“冰雹-V”空降兵齐射火箭炮

1967年,苏军空降师开始装备BM-21V“冰雹-V”空降兵齐射火箭炮。该型火箭炮可在任何气候条件下全天候毁伤敌有生力量和装备。该炮包括BM-21V发射系统、122毫米非制导火箭弹、火控系统和弹药运输车。

BM-21V发射系统主要采用BM-21火箭炮的部件,选用机动性更强的嘎斯66B载重卡车底盘,发射系统布局合理,充分考虑到空降兵武器的应用特点——结构紧凑,重量轻便。为减轻发射系统重量,定向发射管数从40根减至12根。定向管性能与原来相比并无太大差别:长3米,内部直径122.4毫米,内壁设有“门”型螺旋凹槽。12根定向管分上下两层排列,每层6根。定向管组固定在旋转基座上,旋转基座安装在嘎斯-66V卡车底盘的后轴线上方,基座上安装有升降(俯仰)机械、瞄准仪及相应电子设备。底盘前部有两个机械千斤顶,用于射击时增加发射系统的稳定性。BM-21V从军状态转入战斗状态时仅需3.5分钟。

该炮的升降机械有一个补充的机械装置,被称作驾驶室保护装置,射击时当定向管组正好位于驾驶室上方时,机械滑轮将进入一个特制的模板中,强制定向管组与地面呈15度角,这样就可以保证驾驶室的安全。BM-21V可进行单射和齐射,齐射持续时间为6秒。它可以使用“冰雹”火箭炮家族所有型号的火箭弹,但最常用的仍是9M22U火箭弹。BM-21V或箭炮采用地面装弹方式,一次装弹时间为5分钟。在夜间射击时,可以使用照明灯帮助读取瞄准仪上的刻度。

BM-21V火箭炮底盘使用V型8缸汽油机,型号为ZMZ-66,在每分钟3200转时最大输出功率为115马力,采用单齿轮干式液压离合器和4级变速器。BM-21V所用的嘎斯-66B卡车底盘驱动规格为4×4,前部轴桥是断开的,前后车轮的悬挂装置是一体的,在纵向半椭圆弹簧组上连接着双侧半缩进式液压减震器。该底盘同样装有轮胎气压中央调节系统。驾驶室外面罩有帆布车篷,当火箭炮进行空降时可将其拆下。

这种火箭炮具有较高的行进速度,在崎岖道路上机动的能力依然强劲,公路最大行驶时速可达85公里。在无任何前期准备的情况下,BM-21V火箭炮可穿越0.8米深的浅滩。使用军用运输机投送BM-21V火箭炮时,既可以采用机场降落的方式,也可以直接空投,空投时必须使用专门的空降平台和多伞衣降落伞。BM-21V火箭炮安装有灭火设备、R-105M超短波无线电台和电子扩音器,驾驶员还配备有红外夜视仪。

“冰雹-P”便携式单管火箭炮

1965年6月,越南民主共和国(北越)政府请求苏联为在南方与美国侵略军艰苦对抗的越共游击队开发重量轻、威力大的便携式火箭炮。位于图拉的运动及狩猎武器中央设计研究局(TsKIBSOO)受领了研发9K132(TKB-042)便携式火箭炮的任务,设计局向北越军代表拿出两套方案,一种是人员携行式单管火箭炮,另一种是使用嘎斯69卡车底盘的多管火箭炮,最后北越军代表选择了前者,并定名为BM-21P“冰雹-P”。1965年7月24日至8月19日,设计师对“冰雹-P”火箭炮进行测试,1966年科夫罗夫机械厂开始批量生产,随后共向北越提供了数百门。1968年,越共游击队首次用“冰雹-P”火箭炮密集轰击了美军驻南越西贡附近的一个大型空军基地。除了越南人,上世纪80年代,古巴派往埃塞俄比亚、安哥拉的志愿军,巴勒斯坦解放组织甚至反对苏联入侵的阿富汗“圣战者”都广泛使用这种特殊的武器,而它的“娘家人”苏联红军却从未装备过这种火箭炮。

“冰雹-P”是一种单管滑膛火箭炮,定向管安装在可折叠的轻型三角架上,并带有升降装置和瞄准具。为提高射击的稳定性,三角架的前支脚上安装了助锄。定向管设计完全借鉴了BM-21“冰雹”原型炮的经验,内壁上也设有“门”型凹槽以帮助火箭弹发射出膛的瞬间产生旋转,不过该定向管较原型炮略短些,升降装置可以使定向管在垂直平面内的10~40度范围内进行俯仰。在不移动整体炮身的情况下,定向管可以在水平方向上进行14度的旋转。“冰雹-P”火箭炮全重55公斤,可拆分后装在两个驮包内:定向管25公斤,炮架28公斤,从携行状态进入战斗状态时只需要2.5分钟(指从驮包里取出来到发射出第一枚火箭弹的时间),反之亦然。

“冰雹-P”火箭炮使用轻型双节式9M22M“冰雹-P”122毫米非制导火箭弹,采用单加压燃烧室活门巡航火箭发动机和破片-爆破战斗部,弹重46公斤,最大射程10.8公里,每分钟可发射1枚火箭弹。火控系统采用自带供电设备的密封式外置操纵台,供电设备与火箭炮操纵台之间的电线长20米。“冰雹-P”火箭炮的瞄准设备为PBO-2瞄准具和罗盘。“冰雹-P”的最大特点是使用时的可靠性和安全性,越共游击队在战争期间经常将这种火箭炮隐藏在稻田地里,一旦战斗需要的话,立即派人启用它们。凭借其安全可靠的性能,“冰雹-P”可以发挥出非常好的作用,有时射击行动就像在靶场上进行的一样,准确而高效,很少发生故障。

“冰雹-1”齐射火箭炮

BM-21“冰雹”火箭炮列装后,虽然获得基层部队的广泛好评,但随着时间的推移和作战经验的丰富,单一的“冰雹”火箭炮品种在打击前线多样化的敌军目标时仍暴露出许多不足。于是在1974年,早已完成新一轮机械化和摩托化改造的苏联陆军将新衍生出来的“冰雹-1”火箭炮(工程代号“9P138”,西方称为BM-21B)列装到团级部队。与之前“冰雹”火箭炮主要装备师级部队不同,苏军作战团的战线宽度与纵深距离要少一些,因此火箭炮的射程要求也相应缩短至15公里左右,“冰雹-1”恰恰满足了这些部队的需求。值得一提的是,苏军不同兵种团所用的“冰雹-1”火箭炮居然采用不同的底盘,摩步团及其营级分队就装备了采用吉尔-131卡车底盘的“冰雹-1”火箭炮,而坦克团装备的“冰雹-1”却是使用MT-LB履带式火炮牵引车底盘。

“冰雹-1”火箭炮的组成部分包括:发射系统、122毫米非制导火箭弹、火控系统和运输车。与“冰雹”原型炮相比,“冰雹-1”的发射系统完全复制了原型炮的设计和布局,唯一不同的是,中央液压千斤顶直接与定向管组相连,定向管组下面没有支撑框架,这样就使得定向管组下两层中央部分被去掉4根定向管,变成36根定向管,分4层排列,上两层各10根,下两层各8根。此外,无论使用吉尔131卡车还是MT-LB装甲车底盘,“冰雹-1”发射车在行进过程中炮口总是朝后的,射击前炮口才转至前方,定向管组整体后缩1米左右,并与车身形成35度角,从而倾斜发射。在“冰雹-1”火箭炮研制过程中,合金精密仪表设计局获得了一种性能可靠的液压系统,可以取代“冰雹”原型炮定向管组下面的电子驱动装置,从而节省了空间,这使得定向管组与地面之间的距离缩小,给装弹工作带来便利。“冰雹-1”火箭炮也配备有瞄准仪、升降机械和相应的电子设备。为保证射击稳定性,发射车底盘尾部安装有可折叠的液压千斤顶支柱,在火箭炮发射时,这些支柱打开后触地支撑。

“冰雹-1”火箭炮使用特制的122毫米非制导火箭弹,最大射程为14公里,总质量为57公斤。战斗部内安装有一个圆柱型破片炸药组,与原型炮的火箭弹相比,其对敌有生力量和装备的杀伤力提高了一倍。“冰雹-1”火箭炮还可使用9M28S型燃烧弹,最重要的是它可以使用BM-21火箭炮所有型号的火箭弹。它的火控系统支持单发与齐射,它也装备有一个为火箭弹点火的电池组,作为电源和脉冲传感器使用。点火过程既可以在驾驶室内操纵,也可以在60米外遥控。“冰雹-1”火箭炮在零下40摄氏度和零上50摄氏度之间均可正常发射。

至于“冰雹-1”火箭炮所使用的两款发射车底盘,采用吉尔-131卡车底盘的9P138发射系统具有公路机动能力强的优点,该底盘采用吉尔-131V型8缸汽油机,每分钟3200转时的输出功率为150马力,采用单齿轮干式离合器和5级变速器。9P138发射系统所用的吉尔-131卡车有3个车轴和6个车轮,前轴桥为转向轴,轴桥悬挂装置安装在纵向半椭圆型弹簧片组上,并使用双侧液压套管式减震器,中轴与后轴的悬挂装置也安装在纵向半椭圆型弹簧片组上,底盘上安装了轮胎气压中央调节系统,其公路最大行驶速度为80公里,在起伏不平的道路上行进时,机动性能依然非常出色,并且在无需任何准备的情况下就可以跨越1.4米深的浅滩。至于采用MT-LBU履带式底盘的9P139型发射系统则具备水陆两栖开行能力,不过它的产量很小,原因在于这种火箭炮是准备给战斗部队的第二梯队使用的,没有使用装甲的必要,况且履带车辆的生产成本要远高于轮式车辆。

“一度音”齐射火箭炮

到了20世纪80年代,曾经红火的BM-21“冰雹”火箭炮在人们心目中变得过时了,系统零部件因为长时间磨损变得老旧,况且火箭弹的保存期也只有20年,必须进行更新换代了。于是在80年代中期,“冰雹”系列火箭炮的生产企业合金精密仪表设计局开发出9K59“一度音”齐射火箭炮,主要用于打击有生力量、非装甲车辆及短距离战术纵深内布雷。与BM-21“冰雹”火箭炮相比,“一度音”的毁伤面积增加了6-7倍,抵达阵地的时间缩短了1/4。

1988年,“一度音”火箭炮列装,然而受到苏联在1985~1991年实施经济和政治改革所导致的社会混乱影响,未能在军队中广泛应用。“一度音”主要包括发射系统、122毫米非制导火箭弹、火控系统和运输装弹车。发射系统的研发代号为“9A51”,仍采用传统布局,但发射车改用乌拉尔4320卡车底盘,机动性能更加优异。与“冰雹-1”火箭炮一样,“一度音”也采用液压传动与支撑系统,从而大大减轻了重量。安装了50根定向管的“一度音”火箭炮只比带40根定向管的原型炮重了200公斤。50根定向管分5层排列,上3层各为11根,第4层为9根,第5层为8根,下两层中间空出的部分用于安装支撑定向管组用的液压千斤顶。从外表来看,“一度音”火箭炮与原型炮最明显的区别在于:定向管组外面安装了一个箱式外套,其作用是为了保护定向管在射击过程中不会因为温度过高而弯曲变形。定向管组安装在旋转基座上,同时配备有瞄准仪、升降旋转装置、电子装备和液压设备。水平旋转与垂直升降的过程都可能通过遥控完成。与BM-21火箭炮相比,“一度音”增大了水平方向上的旋转角度,原因在于取消了原有的机械瞄准具。为了提高射击稳定性,底盘尾部安装了液压支柱。

“一度音”火箭炮可以使用BM-21的所有122毫米非制导火箭弹,同时可以使用一些特制的盒式火箭弹,弹体内安装有反坦克和反步兵地雷。此外,军火专家们还专门为这种火箭炮研发了几种新型高效火箭弹,例如,总重70公斤的破片爆破弹,长3073毫米,可分离式战斗部重26公斤,安装有遥控和接触式引信。火箭弹发射后,利用遥控器可以使战斗部与弹体分离,在降落伞的作用下垂直落向地面。到达地面后,接触式引信引爆战斗部。这样,战斗部就可以形成一个圆形的毁伤区域,与BM-21火箭炮的9M22U火箭弹相比,威力增加了5倍。直到今天,这些新型火箭弹还在被“冰雹”火箭炮的改进型使用。

“一度音”火箭炮可以进行单击,也可以进行齐射,齐射时间持续30秒。射击过程可以在驾驶室内操作,也可以遥控。整个火箭炮组人员只有3人,而“冰雹”原型炮为7人,改进型为6人。该炮配备有9T232M型运输装弹车。装弹车上配备了一种带有特制夹具的电动装载机,使得装弹过程变得很简便。借助这种装载机,装弹工作缩短至10分钟。

“一度音”火箭炮发射车采用了乌拉尔-4320卡车底盘,该卡车具有较强的机动性能,使用非常经济适用的YaMZ-740式V型8缸水冷柴油机,在2600转/分的情况下的最大输出功率为210马力,采用特制的双齿轮干式离合器和5级变速器。炮车共有3个车轴和6个车轮,前轴桥为转向轴,轴桥悬挂装置安装在纵向半椭圆型弹簧片组上,并使用双侧液压套管式减震器,中轴与后轴的悬挂装置也安装在纵向半椭圆型弹簧片组上,底盘上安装了轮胎气压中央调节系统。该炮的公路最大行驶时速为85公里,车上共携带270升燃油,其中主油箱装210升,副油箱装60升,这些燃油可保障发射车一次性行驶990公里,而使用汽油机的BM-21“冰雹”火箭炮只能搭载360升燃油,且一次加满油后的最大行程仅750公里。“一度音”炮车的越野性能也非常好,可以轻松爬过28度以下的斜坡,跨越1.5米深的浅滩。

“一度音”火箭炮还装备有越短波无线电台和灭火设备。

“冰雹-M”海军舰载齐射火箭炮

BM-21“冰雹”火箭炮在陆军部队的优异表现,很快引起了苏联海军的重视,他们主要想把BM-21改造成舰用火箭炮,利用其强大火力攻击岸防目标,比如在抢滩登陆前可以用它扫清登陆场上的所有抵抗力量。对于舰用火箭炮来说,因为没有重量上的严格限制,所以设计师们就为其增加了自动装弹机械,既提高了射速,又减少了战斗班组的人员数量。从另一方面看,为提高火箭炮在波涛汹涌条件下的射击准确性,也必须要有强大的稳定设备和先进的火控系统。因此在1966年,合金精密仪表设计局(原第147科研所)的设计师们放弃了对BM-21简单改造的计划,转而专门启动了一个研发舰载火箭炮的项目。

这种火箭炮被命名为“冰雹M”,工程代号“A-215”,由传承自BM-21的MS-73发射系统(40管制)、自动装弹机、装有160枚9M22U火箭弹的载弹车、“暴风雨-1171”火控系统和远距离激光测距瞄准仪等部分组成。1972年3月20日至5月7日,“冰雹-M”火箭炮在波罗的海进行舰载射击试验,使用的船只为1171型BDK-104坦克登陆舰。与陆基型“冰雹”火箭炮不同,“冰雹-M”可以快速装填弹药(一次装弹约2分钟),垂直升降与水平旋转的范围也较前者分别增大26%和29%。设计方案要求在6级海浪以下的环境中,“暴风雨-1171”火控系统都能保持“冰雹-M”的稳定射击,并在两次射击间隙为火箭炮提供准确的指挥数据(每次射击持续时间仅0.8秒)。但在实验过程中,“冰雹-M”仍暴露出许多技术缺陷,主要集中在装弹与瞄准方面。另外,设计师们还发现了一个在设计之初就预见到的问题,那就是激光测距仪的不稳定性。为此,直到1978年,“冰雹-M”火箭炮才装备到海军舰艇上,主要提供给1171型和1174型登陆舰。苏联解体后,俄罗斯海军在其建造的21360型“暴徒”级巡逻舰“阿斯特拉罕”号的舰艉继续装备了“冰雹-M”火箭炮。

“冰雹-PD”海军齐射火箭炮

与“冰雹-M”不同,BM-21PD“冰雹-PD”火箭炮(绰号“堤坝”)虽然也是海军型号,却不是舰载,而是在陆上使用,主要用于舰艇基地进出口保卫和海上边境警戒。其实,许多国家都在积极研发这种功能的火箭炮,其最主要的原因就是防止蛙人攻击,特别是对停泊在港口的舰船来说,蛙人是它们最大的威胁。同时,苏联海军还曾发生过1955年“诺沃罗西斯克”号战列舰疑似被意大利蛙人击沉的惨痛教训。于是,苏联研发“堤坝”反蛙人火箭炮系统,以抵御蛙人和微型潜艇的攻击。

“冰雹-PD”的组成包括使用乌拉尔-375D或乌拉尔-43201底盘的BM-21PD发射系统、95T/95TM运输一载弹车和PRS-60火箭弹。其中PRS-60火箭弹以9M28为基础,采用了反跳弹设计方法,射程为300~5000米之间。与陆基型-“冰雹”火箭炮不同的是,“冰雹-PD”配备了目标指示仪,并在火箭弹战斗部内埋下可接收目标指示信号的方位调整器。为提高打击效率,PRS-60火箭弹的质量较9M22U火箭弹增加了一倍,达到20公斤,于是该火箭弹的总质量为75.3公斤,弹长2.756米,战斗部占据了弹体的绝大部分。该火箭弹还具有深水炸弹的打击功效,其射击深度在3-200米之间。

推荐访问:同胞兄弟


[同胞兄弟]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