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文秘网    > 自荐书

说明文写作杂谈

作者:jnscsh   时间:2021-07-30 08:53:49   浏览次数:

在各类文体中,说明文是比较简单的一种,只要抓住事物或事理的关键,安排好顺序,讲究说明方法,语言简洁准确就行了。但在实际教学中我发现,学生在写说明文时往往出现这样那样的问题。

首先,文体混淆。初中生从小学到整个初中阶段的训练重点是记叙文,所以学生在写说明文时很难摆脱记叙文的影子。文章中往往有记叙文或散文的倾向。有些学生写的既不是说明文,也不是记叙文,成了四不像。有的学生完全写成了记叙文。如要求写动物,有些学生写成了自己与动物交往的事情,实际上是借写与动物的交往表达朋友般的情谊。又如要求介绍植物,有些学生则写成了借物抒情的散文。文体混淆的主要原因在于学生没把握住说明文的特点。因此必须向他们再三申明说明文的特点,让学生切实地明白说明文是客观地说明事物的一种文体。目的在于给人以知识:或说明事物的状态、性质、功能,或阐明事理。而不是记叙事情表情达意,也不是借物抒情的。《中国石拱桥》、《人民英雄永垂不朽》是典型的事物说明文;《向沙漠进军》、《食物从何处来》是典型的事理说明文;《死海不死》、《松鼠》是典型的科学小品文。老师要选择各类典型的说明文详细讲解,让学生多阅读、多揣摩、多仿写,学生的写作就会越来越成功。

第二,顺序紊乱。学生在写作说明文时往往搞乱顺序。同一顺序中颠三倒四,头上一句,脚上一句。不同顺序交错混杂,不能协调。说明顺序一般有三种:时间顺序、空间顺序、逻辑顺序。说明的时间顺序和记叙的时间顺序相似,经常用在说明事物发展变化的文章中。空间顺序往往用来介绍建筑物。体现事理内部联系的则用逻辑顺序。一篇文章中以一种顺序为主,但也不排除局部采用其它顺序。学生之所以搞乱顺序,在于没有整体考虑,想当然写。如有的学生介绍校园,介绍完大门就介绍教学楼内部,连最基本的位置也不交代;介绍自行车,想起来后座就介绍后座,想起来前把就介绍前把。这种不讲顺序的说明,给人的印象只能是支离破碎。

第三,立足点不准确。在介绍建筑物时要用到空间顺序,空间顺序用好的关键是确立好立足点。立足点这一概念不好理解,学生总认为人站立的地方是立足点。这与概念中“立”、“足”的误导有关。学生对物理学中的“参照物”这一概念理解很清楚。其实立足点就是参照物。概念的理解很重要,但在众多景物中确立恰当的立足点更重要。学生面对被介绍的景物不知如何选择。如介绍校园的文章。景物有校门、教学楼,楼后是操场,楼前是一座雕塑,雕塑右有小花园,左前为办公室,后有宿舍等。这些景物中哪个更适合作立足点呢?有的学生把校门做立足点,前后左右一番,结果越说越乱。其实立足点是与其它景物联系密切的景物。上述景物中,教学楼和雕塑与其它景物联系都很密切,因此它们都可作为立足点。通过以上分析看出立足点既是与其它景物联系密切的景物,也是不断变化的,而不是固定不变的。

与立足点相联系的是方位词。有些学生应用方位词不熟练,习惯用“旁边”、“一边”等模糊性的词语。这类词语介绍大的建筑物有时还可以用,但介绍小地方就不清楚了。说明文讲究用词准确,模糊性的词应避免。

第四,知识性错误。初中生知识面不广或者有的同学知识掌握不牢,在写作中他们会犯一些知识性的错误。如有的同学写道:植物作用很大,呼吸时吸入二氧化碳,呼出氧气,为人类做出了很大的贡献。这种说法是错误的。事实是植物呼吸和人一样,也是吸入氧气,呼出二氧化碳。植物的叶子进行光合作用时才会吸入二氧化碳,呼出氧气。学生把植物的呼吸作用和光合作用弄混了。

知识性问题,也导致了学生把握不准说明对象的特点。因此语文老师在训练学生写作说明文时,还要鼓励学生学好其它学科,训练他们多观察、细观察的能力。

以上是作者在教学生写作说明文时遇到的一些主要问题,聊以总结,资以借鉴。

(高德军山东省邹城市张庄中学)

推荐访问:说明文 杂谈 写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