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文秘网    > 自荐书

有效开展中小学剪纸教学进课堂的策略研究

作者:jnscsh   时间:2021-09-04 09:49:05   浏览次数:

摘要:让剪纸艺术进入中小学美术课堂,有助于提高学生手部动作的灵活性与精确性。剪纸需要注意力集中,手眼协调,不断调整剪刀或刻刀运行的方向及力度,才能剪刻出物体形象。这样一来不仅锻炼了学生统筹安排的思维能力,同时培养了学生勇敢果断、耐心细致的良好习惯。学生根据自己头脑中感知过的物体表象,进行设计构思、再加工,表现实物或想象创造新的事物。在此过程中,学生的想象力、记忆力及思维能力都得到了发展。

关键词:剪纸艺术;中小学剪纸教学;兴趣;创新;方法探究

剪纸作为美术活动的重要形式之一,既是对中华传统文化的传承,又是传播美学知识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要载体。将剪纸艺术引入美术课堂,一方面可以拓展美术教育的内涵与外延,放大美育功能,另一方面可以寓教于乐,将德育融入剪纸行为中,达到“润物细无声”的教育效果。为了推动剪纸教育等中国传统美术技艺走进校园,走进课堂,走进学生日常生活,不少学校都开发了相关的校本课程,而且取得了一定的成果。我们在此基础上进一步拓展、深化相关研究成果,尤其是在剪纸艺术的课堂实践上找到更加行之有效的方式方法,尝试利用信息化和多媒体手段,提高教学效果。

【案例1】在教学岭南版八年级美术教材第四單元中有关版画的艺术内容时,根据木刻版画在技法表现上与剪纸的相似性,我尝试了融合版画创作部分绝版拓印的形式创作剪纸背景,探求剪纸创新,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我在课堂教学中让学生进行剪纸创作与版画相融合的体验,将教学目标定在了运用剪纸的形式技巧进行剪纸版画的创作。我引导学生运用剪纸语言动手创作,让他们初步了解版画的制作过程,探究两者的相同点。在课堂中我采用了剪纸创作与版画融合游戏、活动实验,鼓励学生大胆尝试剪纸设计创作。学生小组交流合作,完成了多个剪纸形象,并用漏印版画的形式表现作品。学生不但尝试了创意剪纸的技巧,还熟悉了版画的创作材料的特性。这样的教学激发了学生的兴趣,使学生对剪纸艺术的情感得到了升华。

【案例2】在执教自编课程《走进刻纸的世界》一课时,我先进行了一番设计思考,之后再开展美术教学活动。考虑到刻纸这一艺术形式在现有初中美术教学中的普及度不高,且需要一定的专业技巧,在课堂教学中实施尚有一定难度,我将刻纸这门中国传统艺术与美术教育有机结合起来,推动传统艺术回归课堂,增强学生对于传统文化的归属感与认同感,提高美育的针对性和实效性。课堂上,在学生初步把握了刻纸造型的基本技能后,我创设特殊情境,让学生运用已学习到的刻纸方法(阴刻或者阳刻),结合剪纸艺术的技巧来解决面对的特殊情境。通过学习,学生能够将剪纸艺术应用到生活中,装饰校园生活,让剪纸艺术的氛围体现在学校的环境中。同时,这样的课堂培养了学生热爱民族的艺术情感,使其在艺术活动中和艺术创作中体验剪纸的乐趣。

【案例3】跨学科知识的融合与渗透是现代课程改革的趋势。为此,我寻找剪纸艺术与其他学科之间的联系,有效地进行学科融合。例如在小学低年段教学中,将剪纸艺术与一年级语文课程《春夏秋冬》相结合,在课堂上尝试以小学生感兴趣的绘本作为教学基本目标,要求学生运用纸板、纸盒、彩纸等材料创作课程中的风景、动物或者植物,进行剪纸插画的设计制作。在教学过程中,学生以绘本的形式根据书籍内容进行镂空创作,既增加阅读趣味,又打破了剪纸装饰性的特点,他们在活动体验中完成了对剪纸教学的体验。

努力营造良好的美术教学气氛,是剪纸课程创新的一个先决条件。在这样的环境中开展剪纸教学,能让学生在探索中发现剪纸的乐趣,启发学生独立思考的能力。我们作为实施课堂教学的美术教师,还应该重视自己的专业知识和能力。对此,我们可从以下几个方面来探寻剪纸教学的深度:

1.激发兴趣,以生为本。在设计剪纸教学内容时,教师要从学生的年龄特征出发,制定相应的评价标准。中小学剪纸课程应注重以学生为中心。小学生对事物的认识以一定的情境性为特征,适宜简单常用、富有趣味性及装饰性的教学。学生在学习充满趣味性的内容时,会主动掌握由简到繁的剪纸技法。在初中剪纸教学实践中,学生已积累了一定的手工基础,但在造型能力及表达技法上有所欠缺。为此,教师在剪纸教学中应创设情境,调动学生的创作热情,再合理引导就会最大程度地激发每个学生的内在潜能,创作出意想不到的美术作品,从而培养学生的创作意识和创造能力。

2.合理取舍,探索创新。合理取舍是探寻剪纸美术教学教材深度和厚度最有效的途径和方法。对于剪纸教学课程,我们要“取”得有理,“舍”得放下,要做到既要讲基础又要了解剪纸文化,探究剪纸技法。中小学剪纸学习要鼓励学生积极动手,掌握剪纸技能,培养创新思维。教师要引导学生欣赏优秀的剪纸作品,学习剪纸在不同领域的表现形式。例如从剪纸的创作特性出发,将国画工笔分染运用到剪纸艺术创作,先用宣纸进行剪刻,再用国画颜料对剪纸作品进行染色,让剪纸作品具有国画的韵味。教师要寻找更多表现方式体现剪纸艺术,这样才能有的放矢地开展剪纸教学活动。

3.自我提升,开拓视野。学生的学习兴趣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教师的教学水平,学生的视野也在一定程度上受教师视野的影响。因此,为了让剪纸教学取得一定的成效,教师应注重自我专业素养的提升和课程理论知识的提高,既要掌握传统剪纸文化知识理论,又要了解各类剪纸艺术形式和当下的剪纸风格。为此,教师要定期参加专业的剪纸艺术培训或教学观摩等活动,培养剪纸实践技能。在实际教学实践过程中,教师应通过主动实施教学实践,优化教学,及时了解学生的完成情况,总结教学过程中的差异性,提高教学效果。

中小学剪纸课程作为一项普及的艺术进入课堂,具有培养学生的多元智能、艺术鉴赏能力和创新意识的积极作用。我们将其纳入适合学生素质发展的校本课程体系,作为体现学生价值、张扬学生个性和激发学生潜能的重要内容。剪纸艺术走进中小学课堂是对中华传统文化的传承与创新,对于剪纸艺术的发展有着积极的意义。在信息技术不断与传统教学融合的趋势下,教育系统和学校应加大教学硬件更新力度,教师则应不断提升自身的专业水平和信息技术应用水平,借助多媒体教具,科学高效地开展中小学剪纸艺术教学活动,更深入更全面地探索剪纸课堂教学。

参考文献:

[1]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义务教育美术课程标准(2011版)[M] .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1.

[2] 靳文. 中国传统绣品工艺网页设计研究:以陕北“女红”为例[D]. 西安:西安理工大学,2018.

[3]董娟.全国剪纸艺术作品巡展在朔启动[N].朔州日报,2015-05-22.

[4]张群.剪纸艺术的现代转型与应用研究[D].北京:北京林业大学,2011.

[5]林敏华.美术课中剪纸教学的策略与方法[J].考试周刊,2014(72).

[6]尹少淳.美术教育学新编[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12.

(责任编辑:奚春皓)

推荐访问:中小学 剪纸 课堂 策略 教学


[有效开展中小学剪纸教学进课堂的策略研究]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