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文秘网    > 推荐信

与沙尘暴有关的说明文

作者:jnscsh   时间:2021-01-04 11:00:12   浏览次数:

  篇一:

  ①近年来,环境问题已成为人们关注的热点,保护环境,抑制环境恶化的呼声越来越高。因为地球环境已有声有色、实实在在地威胁着人类。因此,今年世界环保日的主题定为2000环境千年--行动起来吧!

  ②今年入春以来,我国西北、华北地区连续发生了12次扬沙、沙尘暴天气。在气象学中,沙尘天气可分为浮尘、杨沙和沙尘暴三级。风力较大,将地面沙尘吹起,使空气相当混浊,水平能见度在1-10公里之间,称为杨沙;强风把地面大量沙尘卷入空中,使空气特别混浊,水平能见度低于1公里的称为沙尘暴。

  ③我国频繁发生沙尘暴天气的直接原因是气候异常,东亚冬季风势力强。但更重要的原因是,北方一些地区毁林毁草开荒,乱采滥挖,草原过度放牧,植被遭到严重破坏,生态环境日益恶化,造成了土地沙化不断扩展。我国50-60年代沙化土地面积平均每年扩展1560平方公里,90年代每年扩展则已达2460平方公里。

  ④据国家环保部门的分析,沙尘暴骤起的主因之一,在于草原过度放牧而导致沙漠化迅速扩张。内蒙古某地区草场放羊的密度,50年代为60万只羊单位,90年代初发展到2465万只羊单位,超过草场极限载畜量26.5万只羊单位。50年代那水草丰美,牧歌声声,成片羊群如悠悠白云搏动于草原的富有诗意的兴旺美景已不复存在。如今,一眼望去,是被啃光牧草、土地沙化的6万平方公里的荒漠。草场成为扬起沙尘暴的沙源。再看看另外一个旗,由于产羊绒获利大,牧民靠多养山羊增收,养羊125万余只,其中山羊达90万只。而一只山羊对草场的破坏力相当于20只绵羊对草场的危害。春天牧草刚返青,饥饿的山羊大军就将牧草一扫而光。这个旗虽年产15万公斤羊绒,但由于过度放牧,草场得不到休养生息而急剧沙化。羊绒业是发展了,但生态环境却恶化了。

  ⑤羊城业是生态环境的绞刑架。这句话确有警示感,但它还未道出问题的实质。八年前联合国举行的世界环境与发展大会,针对沙漠化等全球七大环境危机所通过的《21世纪议程》中有一个基本精神:富裕和繁荣的新概念是,通过生活方式的改变达到较高水准的生活,生活方式改变指的是更少地依赖地球上有限的资源,更多地与地球的承载能力达到协调。它深刻地指出,地球所面临的最严重的问题之一,就是不能持续的生产和消费方式导致了环境恶化。换言之,将人类赖以生息的生态环境套上绞刑架的,正是当代盛行的不可持续的生产与消费方式。而包括羊绒业在内的任何产业,只要与大自然休养生息协调,就决不会充当环境的绞刑架。

  ⑥朱熔基总理最近在河北、内蒙古考察时强调:加快防沙治沙,加强生态环境建设是一项重大而紧迫的任务,是造福子孙后代的伟大事业如果只图眼前经济高速增长,不顾自然资源的再生能力,以ji泽而渔的方式,超负载地开发利用非常有限的自然资源,那么不要说经济增长能持续几年,恐怕要避免经济衰退都很艰难。今年的沙尘暴为我们敲响了警钟。进入2000年之后,我们必须考虑的是,如何在追求经济繁荣和生活富裕的同时,注意生态平衡和环境保护,提倡可持续的生产和消费方式。

  篇二:

  今天是星期六,这几天的天气一直都不好,每天都刮着大风,而今天的天气格外不好。

  下午爸爸带着我一起去办事,一走出大门,一股强风向我袭来差点把我吹倒。我抬头望着天空,天空中漂浮着一层黄色的东西,空气非常浑浊让我的眼睛都无法睁开,呼吸也很困难,我看见有些人们还戴着口罩。

  我从来们见过这样的天气,我不知道这是怎么啦。就问爸爸这是怎么了,天为什么这么黄啊爸爸说:傻孩子这就是沙尘暴。我又问爸爸,什么是沙尘暴啊

  爸爸说:是强风将地面的沙尘吹起,使空气变得横浑浊,而且能见度小于一公里,这种现象的天气就是沙尘暴。我又问爸爸这么多的沙尘是从哪里来得呢爸爸说:是在很远的地方那里有一个大沙漠,那里没有人居住,没有树木,没有草地,遇到十二级以上的大风时就会把沙尘卷起,吹的到处都是,所以自然而然的也就吹到我们这里来了。那就没有办法制止这种天气的发生吗

  爸爸说有啊!现在我们国家每年都要拿出很多的钱来植树造林。绿化环境,为的不就是在以后的日子里,我们有一个美丽的家园吗当然,光靠植树造林是不行的,我们每个人都应该行动起来,为了将来有一个美丽的生活环境,我们要从我做起,保护环境保护大自然。爸爸又问我,现在你知道课文里讲的保护环境,保护大自然的含义和重要性了吧!

  我轻轻的点了点头。

  篇三:

  一个地区是否成为干旱区和沙漠,最根本的是由这一区域的降水量决定的,因此从这个角度说,如果大的气候条件不变,沙尘暴或沙漠,是不具有侵略性的,因为自然已经为其划定了界限,用不着担心沙漠会逼近北京城。

  从环境史的角度看,现在人们已经能搞清楚过去几千年来中国气候的变化,以及历史上沙尘暴的情况,从许多研究著作中,看到了科学家已经能够列出一个历史上沙尘暴的发生状况年表。从中可以清楚地看出沙尘暴是古已有之,是有周期性的。而且今天的沙尘暴并不比过去更猛烈。

  沙尘暴之所以古已有之,是因为早在几千万年前青藏高原就已隆起,它阻挡了来自印度洋的温润的西南季风,在中亚和我国的西北地区造成大范围的干旱和荒漠区,这一区域又正处在西风带上,这些是沙尘暴形成的根本要素,而这些与人类的活动无关。

  人类的活动如果正逢气候变干的周期确实可加剧沙尘暴的强度,因为人类的活动将覆盖植被的地方变成了裸露的土地,有一个事实可以说明这一点,就是中国农牧交错带的北移西进,从黑龙江大兴安岭南端到青海湟水谷地,长逾2 000千米,宽200~300千米,年均降水400毫米以下的一条狭长地带,自古以来就是我国北方的农牧交错带。这一地带是由森林的草原向典型的草原的过渡带,但由于人类的活动加剧,使这一狭长的农牧交错带北移了大约400~500千米,西进了大约1 000千米,这使农牧过渡带完全进入了只适合进行牧业生产的草原带,当农业的铁犁犁开草根盘结的土地,就为沙尘暴提供武器,仅仅在这个意义上才能说人类的活动加剧了沙尘暴。在北移西进的农牧交错带上发生的沙漠化和沙尘暴埋城毁地的情况,只能怪人类自己。

  按照地理学的自然带和地域分类规律,处在什么自然带上,有什么样的降水和温度,就只能生长什么样的植被,这是人类所不能改变的。既然北移西进的农牧交错带已经完全进入了典型的草原自然带,三北防护林还能是防护林吗似乎改称三北防护草原带更为妥当,其实,人们应该做的也就是从北移西进的农牧交错带退回来。

  沙尘暴既不是天使,也不是魔鬼,它只是自然循环中一个环节。如今,越来越多的科学研究证明了这一点,如,科学家发现沙尘暴能为海洋生物带来丰富的饵料。来自美国的科学研究表明,沙尘暴加入了全球循环的过程,它为海洋浮游植物带来了生长必不可少的元素铁,而海洋浮游植物在吸收温室气体二氧化碳方面竟与陆上的森林等平分秋色,因此,可以说沙尘暴是抵抗全球变暖的幕后英雄。

  当然,我们不是要美化沙尘暴,我们只是希望客观地看待自然界的每一种现象。

推荐访问:的说 明文 沙尘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