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文秘网    > 推荐信

从《青梅竹马》译本来看翻译中的神似与形似

作者:jnscsh   时间:2021-08-10 08:46:10   浏览次数:

【摘要】:本文旨在从翻译中内容与形式的问题入手,以《青梅竹马》两译本为例来分析内容与形式统一的辩证关系,强调译者应在翻译实践中努力做到神形兼备。在翻译过程中,译者应尽量在内容和形式这两方面保留和体现原作的原貌和精神,在理解原文内容的同时,要分析其语言表达方式的特点,倾听弦外之音,尽力在译文中再现原文语言表达方式,保留其美之所在,不可随意抛弃原文的形式,从而达到神形的统一。

【关键词】:青梅竹马;神似; 形似;辩证统一

一、引言

20世纪中国文学翻译理论的建构中,有些翻译家和理論家借鉴“神”与“形”、“神似”与“形似”这两个传统概念,来表达翻译文学中的艺术追求,后来在“神似”的基础上,又出现化境这一概念,作为翻译文学的一种理想境界和目标。而在外国引进的“等值”“等效”理论也属于文学翻译的理想目标(王向远,2006:5)。长期以来,翻译界就“神”与“形”、“神似”与“形似”的关系做了有益的论证与辨析。针对两个传统概念的看法也展开了一场持续不止的论战。

樋口一叶是19世纪日本近代批判现实主义文学早期开拓者之一,其代表作品有《青梅竹马》、《岔路》、《十三夜》、《浊流》等,《青梅竹马》等作品一经发表,在当时即受到极高的评价。她是明治新时代妇女社会角色变化的先驱者,宛如永不凋谢的昙花,留下令人萦怀难忘的文学芳香。她的大多数文学作品在国内也被广为翻译,让国内读者认识到其文学功底及其文学中所蕴含的美。其作品《青梅竹马》在国内传播最为广泛,但译本风格却截然不同。

二、译文对比

日本女作家女作家樋口一叶被誉为日本近代文学史上的天才作家。其描写少男少女初恋的《青梅竹马》被余华赞为“最优美的爱情篇章”。现在已出版的《青梅竹马》的译本仅有两个版本。一个是由萧萧翻译,另一个是林文月所翻译的。这两个版本的风格迥然不同,前者注重传达原著的神韵,即所谓“神似”,后者在形式的传达上更忠实于原著,表现出“形似”的特征。

下面根据二者翻译的例子进行具体分析:

例1、「解かば足にもとゞくべき毛髮を、根あがりに堅くつめて前髮大きく髷おもたげの、赭熊といふ名は恐ろしけれど、此髷を此頃の流行とて良家の令孃も遊ばさるゝぞかし、……身のこなしの活々したるは快き物なり、柿色に蝶鳥を染めたる大形の裕衣きて、黒襦子と染分絞りの晝夜帶胸だかに、足にはぬり木履こゝらあたりにも多くは見かけぬ高きをはきて、朝湯の歸りに首筋白々と手拭さげたる立姿を、今三年の後に見たしと廓がへりの若者は申き、大黒屋の美登利とて」

蕭訳: 大街上有一个小姑娘,人人都管她叫大黑屋美登利。这个姑娘把解开来怕要垂到脚跟的长发,从发根紧紧的扎着,前发松松蓬起,在头顶上挽成一个大发髻。这种发式叫作‘赭熊’髻,名字虽然有点可怕,但现在连大户人家的小姐们都爱梳这种头了。……她身穿白地橙色蝶鸟花样的单衣,高高地系着黑缎里、染花缎子面的昼夜带,脚穿连花街也少见的漆色高木屐,脖子上擦了一层官粉,手拿湿手巾,看去像是早浴回来的样子。从花街回来的小伙子们看见她这姿容,都说:“真想看看她三年后的风姿哩!”

林訳: 把松解下来约可及脚边的长发,在发根处扎实地结牢,前面的刘海丰饶,髻子厚重,这称做“赭熊”的发型,虽然名称可怕,时下可流行得很,大家闺秀之间也竞相仿梳呢。……身着橘红色上印染着大型蝶鸟图案的浴衣,胸前高高地系着黑锦缎和混色染织的腰带,脚上穿着漆了颜色的木屐,底跟的高度,在这一带都是少见的。晨浴回家时露出白白的颈项,手提着浴巾那种姿色,引得游罢勾栏将回去的年轻荡子纷纷艳羡道:“瞧她,三年后不知道有多标致!”这“大黑屋”的美登利……

该小说中主语最后才出现的情况很多,这句话就是一个典型的例子,萧译的版本把主语放在前面,想要说的话的内容页一目了然,而且“她身穿白地橙色蝶鸟花样的单衣,高高地系着黑缎里、染花缎子面的昼夜带”这句话采用中国习惯的表达方式,简洁明快,让人读起来有种不是在读外文小说的感觉。而林译的版本遵从原文的表达方式,基本没有改变原文的词语顺序,“把松解下来约可及脚边的长发,在发根处扎实地结牢…”这句话读了让人有种不知所云的感觉,必须全句读完才能明了,还有“身着橘红色上印染着大型蝶鸟图案的浴衣,胸前高高地系着黑锦缎和混色染织的腰带…”这句话日本味很浓烈,但是这种表达方式也有其独特之处,它可以给人一种新鲜感,吸引读者的好奇心,给与读者想象的空间,同时也丰富了汉语的表达方式。

例2、北廓全盛見わたせば、軒は提燈電氣燈、いつも賑ふ五丁町。

蕭訳:

北里繁荣,

户户悬灯;

五丁街上,

生意兴隆。

……

林訳:

看呐,北堂子的盛况哟,

家家户户张灯又结彩,

热热闹闹是五条街……

在该句翻译中,萧的译本省略了「見わたせば」,把热闹的五丁街放在后面,改变了原文的语言顺序,采用了中国式四字对仗的模式,而后者完全保留了原作的语言顺序,翻译成了通俗的语句。两者都把原作所表达的内容翻译出来了,前者带有中国气息,而后者的翻译把孩子的欢快情绪表达了出来。

通过二者的翻译可以看出两者翻译特征截然不同,萧的译本不拘泥与原文,采用神似的翻译方法,而林的译本遵从了原文的语言表达习惯,采用了形似的翻译方法。文学翻译是通过语言转换,从而再现原作中所要表达的内容。因此,形似也并非无视原作的“神”,字体行间背后所隐藏的内容的再现也尤为重要。

通过对比二者的翻译,不能轻易判断二者的好坏。只是想就二者在翻译过程中所采用的翻译方法进行分析。萧的译本相对于形,则更注重于通过中国的语言表达习惯把原文的神髓表达出来,而林的译本则最大限度的保留的日语表达习惯,重视神似。林译注重“形似”,下了很多功夫,更好地传达出了原作的氛围。然而,由于过分拘泥于日文的结构和行文习惯,出现了硬译、误译,在传达“内层隐藏的更深韵味”之际也反而有所束缚。与之相对,萧译则注重“神似”,译文符合汉语的行文习惯,用灵活的表达方式更加准确地传达了原作的内容,也很好地再现了原作的语言及文采。但另一方面,由于译者不拘泥于忠实于原作这一原则,使得在翻译体现原作特征的韵律之际用心略显不足,或过多地融入了译者的创造性因素,因此出现了以牺牲“形似”来追求“神似”,即不能充分体现原作的氛围和文体特色的情况。通过对译本的分析即可看出,文学作品的翻译中的“形似”与“神似”的关系并不是相互对立的,而应当是相辅相成的,神中有形,形中有神。

三、译文中的 “神似论”和“形似论”及其辩证关系

“神似”和“形似”是当代中国翻译理论中的一对相互矛盾又相互联系的一对概念,古代佛经论的“文”、“质”之争,翻译标准的信达雅“信、达、雅”的确立,直译意译之争等,都是围绕神与形展开的(王向远,2006:158)。“神似”和“形似”文学翻译及翻译批评中不可绕开的一对关键词,也是翻译界长期以来争论不休的话题。

“神似”和“形似”原本属于中国传统的文论和画论范畴。茅盾最早把绘画和文学创作领域的“神似”和“形似”概念引入翻译领域,他提出“神与形未能两全的时候,与其失神韵而留形貌,还不如形貌上有些差异而保留神韵”(王向远,2006:159)。50年代后傅雷曾说“翻译等同于临摹,不只是形似,而更要追求神似”。茅盾和傅雷都重神似而不重形似,但他们批评的形似,指的是译文对原文在语言表达形式上的机械对等,是拘泥于字面的“硬译”和“死译”。而主张形似的一方代表江枫则声称:“神髓是通过形而存在,有形似才有神似,形似并非排斥神似,形似以神似为目标,然而神似论者却排斥神似。译者首先而且必须做的是忠实,忠实原文的美,也就是语言表达形式的美,只要在神似上努力下工夫,自然而然就能达到神似,一切艺术都是通过形似来表达神似,形似是神似的前提条件(江枫,2009:126)”。

神與形的关系是内容与形式的关系,而并非对立的。过于追求形,就会失神,过于追求神,又会被别人说不忠实原著。原作的美不只是内容美,其独特的表达方式,句子结构等形式也是原作的另一种美。内容与形式本来就是神性不可分离,翻译既要传神,又要重视形。这就要求在翻译中做到统筹兼顾,不能顾此失彼。

译者的主观意愿都是既想保住形,又想传达神的。然而事实上,一些主客观因素迫使译者在形神之间做出选择。一个译者拿到一篇作品,他想把作者说了些什么和怎样说的传达给读者,他要考虑作者和原作的时代背景、文化特点和语言风格,他首先要保留的是原作的语汇、句式和结构,赖此传达出原作所包含的人物事实、作者的思想感情和文本的风格。在神似和形似这对矛盾中,神似是第一位的,形似是第二位的。整部小说的完整译作有赖于每一个词语的理解,因为一个词有时可能涉及到对整个故事、整个人物的认识,译者一定要首先吃准吃透原文的精神,力求处处与作者心心相映,与书中人物息息相通。神似与形似虽有主次之分,但它们又是两个对立物的统一,决不能因为重视神似而忽视形似。

四、如何用“神形皆似”来完成一篇好的译作

简言之,在翻译实践中,译者应尽量在内容和形式这两方面保留和体现原作的原貌和精神,在理解原文内容的同时,要分析其语言形式的特点,倾听弦外之音,尽力在译文中再现原文语言特点,保留其审美要素,不可随意抛弃原文的形式。文学翻译既要忠实传达原文信息,又要恰当再现原文艺术风格。在两者发生矛盾时要做好取舍,不能误导读者。

由于原作与译作分别处于不同的语言环境中,其文化背景、价值观念、社会心理、风俗习惯、乃至语言表达习惯都各不相同,因此要完成一篇好的译作,就要熟知双方的语言表达形式、文化差异、表达习惯及读者的接受习惯,采取能使读者接受的翻译方式。当然也要在句子结构、词序、语序等结构上下功夫,运用灵活的翻译方法使全文文笔流畅,语义鲜明。

翻译家竺家荣在翻译渡边淳一的《失乐园》时,就遵循一个重要原则,即力求保持原作神韵。文学翻译,要求我们正确处理神与形的关系,恰当地运用直译和意译的翻译方法来统筹翻译实践,从而正确处理原作与译作背后的文化、语言表达方式、修辞等的差异,使读者既能读起来朗朗上口,又能从译作中了解到异国文化、品味到原作中的美,这才是文学翻译的真正任务。

参考文献:

[1]刘振江.语言的形式意义及其翻译[J].中国翻译,1997(01).

[2]葛校琴.翻译神似论的哲学———美学基础[J].中国翻译,1999(03).

[3]樋口一叶.たけくらべ[M].日本:博文馆,1974:69.

[4]林文月.十三夜——樋口一叶小说选[M] .台湾:洪范书店,2004:56.

[5]萧萧.樋口一叶选集[M] .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62:48.

[6]王向远.翻译文学研究[M] .宁夏:宁夏人民出版社,2007.

[7]江枫.江枫论文学翻译自选集[M] .武汉:武汉大学出版社,2009.

[8]江枫.江枫翻译评论自选集[M] .武汉:武汉大学出版社,2009.

[9]许钧.文学翻译的理论与实践——翻译对话录[M] .江苏:译林出版社,2001.

[10]许渊冲.文学与翻译[M] .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3.

[11]竺家荣.失乐园[M] .北京:作家出版社,2010.

[12]王向远,陈言.二十世纪中国文学翻译之争[M].南昌:百花洲文艺出版社,2006

[13]孙致礼.也谈神似与形似[J].上海外国语学院学报,1992(1)

推荐访问:神似 译本 形似 青梅竹马 翻译


[从《青梅竹马》译本来看翻译中的神似与形似]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