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文秘网    > 鉴定评价

伊尔—476

作者:jnscsh   时间:2021-07-04 01:27:24   浏览次数:

近日,俄罗斯新型运输机伊尔-476成为军事爱好者口中津津乐道的话题,一是因为该机是伊尔-76家族的最新改型,而且已经完成了首飞,并且披露了首飞照片;二是该机与中国有关,继俄罗斯国防部签署了39架伊尔-476的采购合同之后,有传言称中国也有可能购买该机。在中国自研的大运即将首飞之际,进口国外大型运输机的话题自然引来大家的热烈关注。那么,这款新飞机到底有何特别之处?比伊尔-76的性能先进多少?中国是否会进口该机?本文将为您一一解答。

机型概况

伊尔-476是俄罗斯联合航空制造集团所属的伊留申航空联合体(前身是苏联伊留申设计局)在伊尔76MD军用大型运输机基础上,应用多项新技术,进行深入现代化改进发展的一款新型军用运输机,其型号名称为伊尔-76MD-90A,伊尔-476是其工厂代号。只是由于该机改动量较大,外界便直接使用伊尔-476作为该机的型号名称,以区别伊尔-76的其他改型机。

该机于2007年开始研制,2009年开始在俄罗斯联合航空制造集团所属的乌里扬诺夫斯克“航空之星”飞机制造厂组装样机,2012年9月22日在乌里扬诺夫斯克东方机场成功首飞。2012年10月4日,俄罗斯国防部签署了39架伊尔-476的购机合同,目前,该机还在进一步试飞当中,其首款量产型机预计将于2015年交付使用。

机体改进

整机气动布局方面,伊尔-476基本沿用伊尔-76MD的设计,即悬臂式上单翼和T形尾翼布局,机体尺寸也沿用原机的设计,所以两机在外形、尺寸方面几乎完全相同。机体部分的改进基本都集中在结构和材料等方面,伊尔-476的机翼和部分机身结构采用计算机设计软件进行了全新的优化设计,加工方面也采用了新工艺技术。而且与原机机身全部采用金属材料不同,伊尔-476的机身和机翼的部分蒙皮,尾翼方向舵、机内油箱和起落架舱门以及内饰结构等部件大量采用复合材料进行加工,使机身的结构重量大大降低。所以,虽然伊尔-476相比伊尔-76MD,机内货舱尺寸并未增加,有效利用空间仍是231立方米,但其有效载荷却增加不少。

动力改进

伊尔-476相比伊尔76MD最大的改进项是动力系统,由原来的D-30KP-2发动机更换为PS90A-76大涵道比涡轮风扇发动机。该发动机属于成熟型号,已经应用在伊尔-76TD(民用版伊尔-76)的现代化改型机伊尔-76TD-90VD止面,性能十分可靠。

原先使用的D-30KP-2涡扇发动机,不仅噪音大,而且工作时向大气中排放有害物质均已超过国际民航组织规定的标准,以致于一些国家的机场禁止此种运输机的起降,从而严重影响了飞机的使用。相比之下,PS-90A-76型发动机不仅推力大,单台推力由12吨增加到14.5吨,而且噪音较小,且有害物质排放量符合国际民用航空组织于2006年开始实施的排放标准。推力提高后,伊尔-476的最大起飞重量也从190吨增加到200吨,最大载重也增加到60吨左右,巡航速度由750~780千米/小时提高到830~850千米/小时。

PS-90A-76发动机还有一个突出优点就是省油,因为涵道比大,所以4台发动机每小时的耗油量由D-30KP-2的9吨下降到8吨,燃油效率可增加12.15%。经过换算,在相同条件下其航程可增大15-20%,因此其经济效益是十分可观的。

另外,PS-90A-76发动机上还装有格栅导流式反推力装置,相对于伊尔76ME止采用的折流板式反推力装置,导流式反推力装置要好用的多,可在飞行状态和地面状态使用。当在飞行中启动反推力系统时,涡扇和中心排气通过外露式排气孔向前上方排出,从而降低飞机的着陆速度,而在地面使用时,则可以实现地面倒车。而伊尔-76MD止采用的折流板式反推力装置是由两个铰接的半圆柱形折流板及操纵机构组成,可在速度不小于50千米/小时的时候使用,启动装置时,折流板转动,直至两边的尾缘互相接触,将发动机气流折射出去,产生反推力。其只能在降落时用于飞机减速,并不能用于飞机倒车。

航电系统改进

伊尔-476另一个重大改进的地方是航电系统,原先伊尔-76MD的驾驶舱采用的是传统设计,全部是机械式指针仪表,飞行员需要在飞行中读取各个仪表的参数才能掌握飞机状态。到伊尔-76TD90VD时,由于该机采用了新的PS90A-76型发动机,发动机本身带有数字式发动机综合管理系统,因此将机上原先的模拟式发动机仪表换成了数字式多功能显示器,并增加了数字式导航系统,算是从传统座舱升级到“半玻璃化”座舱,但仍显落后。

因此,在研制伊尔-476时,伊留申航空联合体重新设计了该机的航电系统,采用数字化综合航电设计,机上的指针式仪表被6块多功能彩色液晶显示器代替,可以综合显示飞机姿态、飞行参数、发动机参数以及导航参数等,彻底升级为“玻璃化”座舱。而且采用综合航电系统后,由于工作效率的提高,机组人员也不再需要那么多人,取消了原先机头玻璃罩位置的领航员和驾驶舱侧面位置的通讯员。

借研制伊尔-476恢复大型运输机生产能力

值得注意的是,伊尔-476运输机并不是在伊-76的传统制造厂家乌兹别克斯坦塔什干航空制造厂制造的,而是由俄罗斯国内的厂家来完成。这也是有着深层次的原因,当年苏联解体后各加盟共和国分家,伊尔-76的总装厂塔什干航空制造厂(该厂总共生产伊尔-76系列运输机950多架)是在乌兹别克斯坦,于是被分了出去。分出去之后,塔什干航空制造厂便凭借其量产能力出口了不少伊尔76运输机,赚的盆满钵满。俄罗斯反倒没了大型运输机的量产能力,于是便—直希望整合这家企业,却因各种原因未能如愿。俄罗斯一怒之下断掉了塔什干航空制造厂的零件供应,因为塔什干航空制造厂只是总装厂,伊尔-76运输机90%的零部件厂都是在俄罗斯境内,塔什干航空制造厂没有零件供应自然无法装配飞机,这直接导致2006年中国伊-76的采购订单无法履行,也让中国下定决心开始自研大运。而这次伊尔-476的研制成产全部由俄罗斯企业完成,也说明俄罗斯准备借伊尔-476的生产研制,恢复其大型运输机的生产能力。

结语

综上可知,伊尔-476相比伊尔-76MD在技术上有一定的进步,性能也有所提升,但并未有革命性的进步,比如伊尔-76系列飞机一直所为人诟病的货舱狭窄问题就没有得到解决,导致很多重型装备,如主战坦克难以用其进行空运。因此,该机相比伊尔-76MD飞机并没有多少实质性的提升,除了新发动机外,“卖点”并不多,恐怕很难吸引中国空军的注意力。俄罗斯之所以大力支持该项目,一是因为本国的伊尔-76机队服役时间早,已经快到使用年限,必须有新的运输机来替换;二是可以借此机会将伊尔-76系列运输机的生产和出口主导权从乌兹别克斯坦拿回来,将本国的大型运输机生产线更新,并恢复产能。

推荐访问:伊尔


[伊尔—476]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