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文秘网    > 鉴定评价

声乐教学:从经验走向科学

作者:jnscsh   时间:2021-07-30 08:53:57   浏览次数:

19世纪法国作家福楼拜曾说:“艺术越来越科学化,科学越来越艺术化,两者在山麓分开,有朝一日在山顶重逢。”[1]艺术与科学从来就是不可分的,音乐艺术发展的历史告诉我们:没有科学的发展与进步就没有音乐艺术的今天!赵宋光教授1999年6月在由中央音乐学院、北京医科大学等单位举办的“林俊卿嗓音边缘科学及艺术与科学”研讨会上指出:“发声科学与声乐艺术的联合互惠,要从表演艺术的领域扩展到音乐教育领域,才能进一步加强其生命力,进一步发挥社会效益。对待科学与艺术联结的结果,应当卸下我们民族久远以来的两大包袱——贬低主义和宗派主义。21世纪是一个多元整合的世纪,科学与艺术应当联袂联姻。”[2]

声乐是艺术,教学是科学,当二者结合成为声乐教学这门学科后,其本身无疑具有科学性与艺术性的双重品格。声乐教学的过程实质上就是用科学的手段认识和了解自身的“乐器”——发声器官并对其进行合理的调整与“改造”,最终能自如地运用其“演奏”音乐的过程。声乐教学从宏观上讲包含两大内容,一是教“声”,即歌唱嗓音发声技能的训练,二是教“乐”,即是歌唱表演能力和音乐风格的训练。“声”的教学更多地渗透着科学性因素,而“乐”的教学则更多地渗透着艺术性因素,但二者又相互交融,不可分割。

实践经验证明:只重视声乐教学的艺术性,其结果往往导致违背自然法则或社会规律,难以达到声乐教学的预期目标;但只强调声乐教学的科学性,而忽视了它的艺术特征,那么音乐审美主体性的沦丧,也会导致声乐教学的异化、变性。以上两种倾向都可以找到反面的教训。当前值得注意的倾向是:声乐教学的艺术规律研究的成果多、共识多,而对声乐教学的科学性探讨得少,有些淡化,人们更多的是把声乐教学当成一种感觉的体验和经验的传授。用这种将艺术性与科学性对立起来的教育观来指导声乐教学,显然是难以实现声乐教学所担负的培养声乐人才和素质教育任务的。从经验走向科学,这是声乐教学的本质要求和必由之路。

声乐教学科学性因素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声乐教学的自然科学基础

声乐教学离不开物质的材料,其本身与自然科学有着多方面的联系,特别是医学、音响学、生物学和物理学等学科的理论与技术在声乐教学中得到了多方面的运用。

首先,声乐教学的科学性体现在歌唱者的“乐器”——发声器官这一物质材料的直接参与并伴随始终上。长期以来,由于人们对发声器官缺乏了解,不可靠的甚至是错误的消息越积越多,给人们对声音概念的理解带来困扰,这种现象过去存在,现在还依然存在,而且不胜枚举。在一次与一所兄弟院校的教学交流活动中,我在课堂上指出一位同学的声带闭合有问题时,他居然不知声带在哪里,其他许多同学也不知道!有关发声器官和发声原理方面的内容在声乐教学中的匮乏由此可见一斑,这种现象值得我们深思。

“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一位优秀的声乐老师是决不会脱离这个“器”而大谈空洞的声乐理论的。声乐教学活动就是对人声这一“乐器”的科学认知——合理改造——自如运用的过程。这种从认知到改造再到运用的植根于科学土壤的声乐教学思想正是现代声乐教学法所遵循的最基本准则。

其次,声乐教育发展的漫长历程,正是一部科学探索的历程。从17世纪欧洲处于零散状态的纯经验主义的声乐教学方式到19世纪末的以实践经验为基础的兰佩蒂学派,从1854年加西亚发明喉镜到现代声乐教学法的初步形成,声乐教学中关于“声区”、“共鸣”、“放置”和“呼吸”等主要问题的解决,都是经过无数声乐家、医学家、物理学家、生物学家的共同努力,运用科学的手段经过反复论证才最终形成的。试想,如果没有科学的发展,声乐教学还处于什么样的原始状态!

20世纪中期以来,由于喉动态镜、胸内回声仪、X光摄影、共振峰的研究,声音的频谱分析,射线监听器、肌电图的测试,快速摄影等技术的发明,为从生理学、物理学方面研究歌唱发声提供了有利条件,从而为科学地解释一些由于经验主义而造成混乱的传统声乐概念提供了可能。例如,用音频证明了歌唱中那集中明亮的“高位置”声音实际上是由于含有2800—3400的歌唱共振峰的缘故,[3] 而高共振峰产生于喉室、会厌及吼前庭一带,低共振峰产生于咽喉,歌声是由于两者的适当配合而形成的,从而确立“喉”在歌唱中的中心位置;通过喉动态镜和快速摄影证明了声区是由于声带的重机理机能和轻机理机能所形成的;用空气动力学的“贝奴里效应”学说科学地解释了歌唱中硬起音和软起音的原理;用胸内回声仪使发声器官的调整与听力相结合,以帮助声乐学生发出有共鸣的歌声;用射线监听器来调整发音,帮助学生发出洪亮而音色纯正的元音;用科学的手段为人们重新解释“头声”、“面罩”、“明亮”、“集中”等声音概念的真正含义。

再次,科技的发展,使声乐教育真正成为一门科学的学科。一些国家已经运用医学、音响学、生物学和物理学等领域的技术为声乐教育的发展服务,开设了专门的“声乐实验室”。在我国,声乐艺术科学化的步伐始于20世纪60年代林俊卿大夫的“咽音练声法”,许多声乐工作者开始把声乐教学与科学联系起来,从而使我国声乐界逐步摆脱“人云亦云,鹦鹉学舌”的被动局面和长期困扰声乐教学的形而上学的定论。但要使科学的声乐教学法在我国真正建立起来,应在借鉴国外声乐科研成果的基础上,在各有关部门的关心支持和众多有志之士的共同努力下方能逐步实现。

声乐教学的社会科学属性

声乐艺术是人类意识形态的产物,具有一定的社会属性(如时代性、阶级性、民族性等),与社会科学(如哲学、心理学、历史学、文学、美学等)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当声乐作为教育的内容成为声乐教育学科后,其人文社会科学性质更为明显突出:一方面声乐教学遵循和体现了人文社会科学的许多共性规律,例如它具有一定上层建筑的性质,是为一定经济基础服务的,同时它又受社会经济与生产力发展水平的制约;另一方面,作为教育学科的一个分支学科,声乐教学不仅具有以人为培养对象,以提高人的素质为基本目标等教育方面的共性,而且还广泛吸收和借鉴了美学、文学、心理学、社会学、史学,特别是教育学等多门社会科学的成果,声乐教育学无疑是一门综合性、交叉性的人文学科。

声乐教学离不开科学世界观和方法论

声乐教学具有很强的实践性,离不开科学世界观和方法论的指导。声乐艺术的特殊性决定了声乐教学尤其要注重科学认识论和方法论的掌握和运用。

首先,掌握科学的认识论和方法论,可以帮助我们从历史的角度理解声乐教学的复杂性和多维性,避免导致种种无谓的争端。如在20世纪50年代在我国声乐界出现的“土洋之争”、后来关于“三种唱法”的无休止的争论以及在声乐理论与实践中诸多关键问题的分歧等,都是由于缺乏科学认识论和方法论的结果。

其次,掌握科学的认识论和方法论,可以帮助我们从全面的角度处理声乐教学中的整体与局部的关系问题。避免因整体与局部的关系失调而造成顾此失彼,因小失大,如许多教师或学生比较“热衷”于声乐技巧的某个方面而与之纠缠不休,处理不好整体与局部的关系,忽视声乐教学的整体协同作用,使得教学效果缓慢。最典型的就是有为数不少的声乐教师在教学中脱离美学的根本原则而片面地“描绘”声音的位置如何如何要“高”,音色如何“明亮集中”等而忽视了气息流动、喉咙打开与声带闭合等主要问题。邹本初先生在《歌唱学》中分析沈湘教授的声乐教学法特点时指出,沈湘教授的声乐教学法中充满了“在矛盾中抓关键,在对立中找平衡”的唯物主义辩证法的科学思想。大师的这种科学精神在声乐教学实践中的“张扬”恰恰是当前声乐教学所急需弘扬的。

再次,掌握科学的认识论和方法论,可以帮助我们从辩证的角度认识和处理声乐教学中的很多具体问题。一是克服从抽象概念出发的唯理论和把经验和理论对立起来的狭隘经验论,科学地解释声乐教学实践中的“松紧”、“深浅”、“明暗”、“高低”、“前后”、“轻重”等一系列关系问题,使声乐教学从“诗意的想象”回归“科学的诠释”。避免过去声乐教学中过于主观、抽象、模糊以及在声乐教学实践中“纸上谈兵,闭门造车”的状况。二是避免把现象与本质混为一谈,本末倒置,导致因果关系混乱而在声乐教学中陷入“机械论”的泥潭而出现的“头疼医头,脚疼医脚”的现象,如用手拉舌头或下巴来减轻它们的紧张感等错误的做法。三是避免忽视声乐教学的自然进程而导致急功近利思想的泛滥,如举办所谓的“High C训练班”、“声乐速成班”等,或见诸报刊的“快速打开声乐之门的金钥匙”之类片面强化某种歌唱技能的做法。四是避免在教学中千篇一律,走出一味模仿的“千人一腔”的误区。在声乐教学中应坚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因材施教等等。

声乐教学要坚持与时俱进,不断发展

21世纪科学技术的迅猛发展,必然加快了声乐教学改革的步伐。声乐教学要始终坚持与时俱进,不仅要容纳广博的科学思想,还要运用新的科学技术成果,以求得自身的生存和发展。要根据声乐教学的特点与需要,有选择地运用现代科技成果来丰富声乐教学手段,提高教学质量。例如拓宽声乐教学的传媒渠道,适当运用多媒体设备与技术教学,在远程音乐教育中发展声乐教学等,都会促进声乐教学质量的提高。所以,我们应该敞开胸怀,卸下贬低技术的包袱,破除门户之见,接受现代科技带给声乐教学的诸多“实惠”,实现声乐教学的可持续发展。

曾有人预言,随着科学技术不断发展和革新,教育将成为本世纪第一位“工业”。世界科学技术的迅猛发展呼唤着教育领域的改革,推动着教育的发展。因此,在进入科学与技术高度发展的新世纪的今天,我们必须要尽快完成声乐教学观的准确定位:以马克思主义哲学思想为指导,坚持唯物论与辩证法,全面地认识声乐教学的本质,坚持声乐教学的艺术性与科学性并重的原则。实现声乐艺术的审美规律与自然科学、社会科学(包括教育科学)法则有机的融合、交汇、贯通,促进我国声乐教学的不断发展。

参考文献

[1]《冯葆富艺术嗓音医学论文集》,《中央音乐学院学报》1997年8月第1版。

[2]赵宋光《以科学与艺术联结的动态对待“咽音”》,《中央音乐学院学报》2001年第1期。

[3](美)科·奈德著、高群编译《现代歌唱方法的形成和发展》,《中国音乐》1994年第1期。

孙来法 安徽师范大学音乐学院副教授、声乐硕士

(责任编辑 张宁)

推荐访问:声乐 走向 经验 科学 教学


[声乐教学:从经验走向科学]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