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文秘网    > 简历模板

网络视频公开课对中国地质图书馆视频资源建设的启示

作者:jnscsh   时间:2022-03-16 09:09:21   浏览次数:

国外网络视频公开课现状

1.1 起源与发展

网络视频公开课起源于西方教育体系。2001年,美国麻省理工学院( MIT )校长查尔斯·韦斯特( C. M. Vest)宣布MIT开放课程运动( Open Courseware, OCW)正式启动[1],麻省理工学院将部分课程视频上传到网络上,任何网络用户都可以不受时间和地点限制地免费获取共享的教学资源。这种完全开放、充分共享与最大限度回报社会的教育理念很快在全球范围内引起巨大反响,并被各国众多高校和教育机构所认同和效仿。2008年,一个名为“国际开放课件联盟” ( Open Course Ware Consortium, OCWC ) 的组织[2],联合了包括哈佛大学、耶鲁大学、麻省理工学院、斯坦福大学等在内的世界250多所高等教育机构和相关教育组织,在全世界范围内免费公开自己的教学资源,包括讲义、作业、课件、课堂视频等。截至2013年10月,在 OCWC 框架下共提供了超过20多种语言的13 000多门课,包括了参与学校的本科生和研究生课程。

国外高校除在本校或联盟组织开展公开课运动外,还与第三方网络视频资源集成平台进行合作,如苹果公司的 iTunes U、YouTube 视频网站、Facebook 社交网站等,均取得了良好的效益。2007年苹果推出的 iTunes U 整合了美国、英国、澳大利亚、新西兰等175个国家的大学课程资料库[3]。

1.2 运行模式

国外视频公开课以高校等独立教育机构为单位进行项目管理,由这些机构设立专门部门负责这类课程的规划、制作、发布和评估,在课程的选题环节上,并没有太严格的选拔标准,由于课程管理环节少,建设效率相对较高。

公开课的经费来源主要有基金会、企业捐赠、会员会费等。如OCWC 由美国两大慈善基金会——William & Flora Hewlett 基金会和 Andrew W. Mellon 基金会为其提供资金援助。以麻省理工学院开放课程项目为例,其每年项目运营费用为350万美元,其中课程发布的费用占将近一半,每推出一门视频公开课,需要的制作经费达到2-3万美元[4]。如何筹集到足够的资金,是国外开放课程运动持续发展面临的重要难题。

在知识产权保护方面,公开课遵循“知识共享许可协议”( Creative Common License,简称“CC 协议”) [4] ,它是针对数字作品的开放共享和保护原创者权利的一种新型授权协议,文献版权属于出版商或作者。各大学根据“CC 协议”以及网络视频课程的需要,组合不同权限,生成对课程资料不同程度的保护,对是否免费、注册或收费、下载服务、知识产权处理等方面也各有差异。“CC 协议”规定,可供下载的作品被允许免费传播,但必须遵循署名、非商业性使用、禁止演绎和相同方式共享4个条件所组成的6种协议。

国内网络公开课现状

2.1 起源与发展

2003年9月,“MIT 开放式课程国际论坛”在北京召开[1]。会后由北京交通大学等12所大学联名上报教育部,经教育部认可,成立中国开放教育资源的高等学校联合机构——CORE。CORE 标志着中国网络公开课的正式启动。

2005年10所 CORE 的项目试点大学承诺共同承担100门 MIT 开放式课件的翻译[1]。

2007年教育部、财政部提出国家精品课程建设,遴选3 000门左右课程进行重点建设[1]。

2010年,在众多自发的翻译团队参与下以及网易、新浪、搜狐等门户网站的非盈利支持下,首批1 200集国外课程在网易上线,其中200多集配了中文字幕[1]。

2011年3月,复旦大学与网易合作推出《执拗的低音》讲座,复旦大学成为国内首个在门户网站上推出公开课的大学。

2011年教育部启动精品视频公开课建设,在“国家精品课程资源网”推出“视频专区”,并通过教育部“爱课程”网和中国网络电视台、网易,先后分批同步上线[4]。截至2013年10月24日,“国家精品课程资源网”视频专区汇集了国内50所知名大学的精品课程[5]:其中“中国大学视频公开课”栏目266门课[6],“国家精品课程”栏目185门课[6],“名师名课”栏目28门课。在爱课程网(Icourse),截至2013年10月24日,汇集了国内167所大学的365门视频公开课[7]。

目前国内网络公开课主要分布在三类网站平台:以教育部为主体的国家级精品网络课程网站、以高校自身建设为主体的校园课程网站以及第三方网络视频资源集成平台。

网易、新浪、搜狐等国内著名的门户网站以及许许多多的非营利网络组织和翻译爱好者,为中国网络视频课程的传播与普及做了巨大的贡献。网易在2011年加入国际开放课件联盟(OCWC)[8],成为 OCWC 在中国的第一家企业联盟成员。2011年11月网易“公开课”频道正式推出“中国大学视频公开课”[9];同年新浪和超星合作,首批推出20余门来自清华、北大、复旦、人大、中国社会科学院等多所院校和机构的课程、及500多集超星学术公开课在新浪公开课频道上落户[10]。

2.2 运行模式

国内网络视频公开课是教育部统筹项目,由教育部发起,以精品课程专项资金、学校专项资金等方式提供资金。教育部计划未来5年,按照每门课程15-20万元的投入,打造1 000门精品视频公开课[3]。

国内第三方门户网站在网络公开课最初的投入并不涉及商业利益,如网易名校公开课是网易门户纯粹的公益项目,在前期投入了100 万元后,每年至少还要追加投入一两百万[3]。

国内网络公开课的可持续发展同样面临一个资金支持问题。目前大部分项目都是由政府组织提供资金支持,但有年限限制。第三方门户网站也在寻找新的模式,如采用提供服务、增加广告、设立会员制等途径筹集资金,一些项目通过建立学校间或区域间的协作联盟进行资源的共建共享。

在知识产权保护方面,国内网络公开课遵循以下规定: 在国家现行著作权法等知识产权法框架下,以协议形式明确课程建设各方的权利、义务和法律责任,保证国家精品开放课程持续建设和共享。国内精品课程以自愿申报、自愿共享为基本原则,要求主讲教师严格遵守法律和学术规范,所申报课程入选的视频公开课视为职务作品,将由“全国高等学校课程网”及国内主流门户网站集中展示,免费向社会公众开放,禁止商业使用,并设专门机构负责产权保护和运营管理工作

由于国内的视频公开课在全国范围内层层选拔、多环节把关,质量更有保证,但效率相比国外较低。

网络视频公开课对地质图书馆视频资源建设的启示

3.1 地学网络公开课现状

截至2013年10月26日,“国际开放课件联盟” (OCWC)网站共有地学网络公开课169个[11],麻省理工学院112个(包括行星科学)[12]。国内总共只有7个相关的视频资源。无论从数量还是学科发展看,国内地学视频资源都有很大的发展空间。

3.2 地质图书馆网络视频资源建设设想

受网络视频公开课的启示,基于对国内外地学网络公开课现状的调研分析,本文提出地质图书馆进行地学网络视频资源建设的设想,探讨地学网络视频建设的几个关键性问题:开发策略、资源定位、管理机制、资金来源、知识产权、平台建设等。

3.2.1 开发策略

首先是制定地学网络视频资源建设的长期规划及短期目标。视频资源建设的宗旨是建立一个国内地学专业特色的视频资源库。图书馆可以通过采集、制作、整合等多种形式逐年将视频资源做强做大做全,并在建设过程中不断完善管理机制、创新服务模式。

其次是建立一个可行的视频采集方案。一个视频资源的制作涉及多方因素,如资金、主题内容、演讲人、知识产权等,还要兼顾用户的需求。经费不足是这几年图书馆的常态,这就意味着图书馆即使准备开发视频资源,也难以大规模地投入资金。国内公开课“国家精品课程”每门课程投入15-20万元的制作经费,如此高成本的运作对于图书馆来说是不可持续发展的,因而图书馆需要另辟蹊径制定一个低成本、高效率、高需求的视频采集方案。

第三是明确地学视频资源建设的目的是为从事地学的科研人员、广大的地质工作者、学校师生、地学爱好者及其他用户提供地学专业的视频资源服务。通过视频资源的网络传播更好、更快地展示中国地质教育和地质科技的风采,开创中国地质图书馆的一种新的服务模式并推进其实施。

3.2.2 资源定位

资源的定位即资源内容的选定,指根据用户群体建设相应的资源类型。地质图书馆可以根据用户类型将视频资源定位于三种类别:科技类、教学类、科普类。

● 科技类资源。科技类资源面向地学科研人员、广大的地质工作者以及相关的政府、机构管理人员。

科技类资源可以根据内容设为几大模块:国际学术会议、国内学术会议、专业培训、专题讲座及学术报告、人物专题等。

科技类资源的采集可以通过4种方式实现:购买、捐赠、采集开放资源、自己制作。国际会议的视频资源可通过购买或捐赠的方式获得。国内学术会议可通过购买、捐赠获得,如果会议很重要但没有视频资料,图书馆可自己录制资料。本系统专业培训可通过与培训主办方合作,共同制作或图书馆独立制作完成。专题讲座和学术报告来源于北京各个科研院所和中国地质大学的讲座、报告,图书馆根据学术内容和专家人物选取重要的讲座和学术报告进行录制。人物专题可通过电视节目收集相关视频,图书馆也可以自己录制人物专访。

● 教学类资源。教学类资源面向有志于地质事业的大专院校学生、研究生、科研人员等。

教学类视频资源可以效仿网络公开课的运行模式。对目前已在网络上开放的国内外地学网络公开课,地质图书馆可将其链接整合进图书馆的视频资源库中。对国内的地学课程可以寻求一种可行的合作方式制作视频资源。

国内地学专业网络公开课只有7门,地质学的基础课程几乎没有,其原因一是国内公开课起步较国外晚;二是国内公开课资金来源以教育部资助为主,经费有限,入选课程以项目方式管理,入选门槛较高;三是国内公开课宣传力度不够,公开课发布的前提是主讲人愿意将自己的课程在网上公开。

据调查,目前中国地质大学(北京)和中国地质大学(武汉)除了参与国家精品课程外,学校自己也录制了部分课程视频资料,中国地质大学(武汉)录制了周口店地质教学实习路线视频资料,但这些视频资料目前还没有在校园网发布。

中国地质大学(北京和武汉)拥有中国最具实力的地质教育资源,有中国科学院院士9人、外籍院士5人,大学以地球科学为主要特色,仅中国地质大学(武汉)就有17个学院(课部),设了60个本科专业,“地质学”和“地质资源与地质工程”两个国家一级重点学科全国排名第一。中国地质大学是国家地质学理科和国土资源部地质工科人才培养基地,中国地质大学(武汉)还建立了国内一流的现代远程网络教育体系,但该网络教育体系并不对外开放。

国内很多高校都在寻求多种模式进行公开课的推广。复旦大学与网易合作推出本校的公开课。北京大学则自建公开课,北京大学图书馆在几年前就专门成立一个多媒体室,制作本校的视频资源,图书馆配备了视频制作设备和专职人员,但自建视频资源只在图书馆的校园网内发布,不对外开放。

中国地质图书馆可借鉴北京大学图书馆的多媒体制作模式,利用中国地质大学的教学资源,作为大学的合作方联合制作优秀地学课程,使更多的人了解中国地质大学、更多的人吸取其教学精华和优秀的教学成果。

● 科普类资源。科普类资源面向所有对地球科学感兴趣的非专业人员或青少年群体。

科普类资源可以根据用户类型和热点问题分成多个模块,如地球的演化、古生物、海洋、灾害、地质公园等。

科普类资源的采集可以通过采购或网络开放获取。在目前采购经费严重不足的情况下,可以重点放在收集开放资源上。国内做地质科普的有众多博物馆和科普馆,中国地质图书馆是国土资源部的地质科普基地,但目前还缺少一个比较全面的视频科普栏目,通过本科普视频平台,可以将地学知识以更直观、生动、精彩的方式传播给用户。

3.2.3管理机制

● 树立资源公开的理念。免费、传播、共享与回报社会是公开课传递的教育理念。地质图书馆建设一个开放的地学视频资源,将学术研究、地学精品课程、地学基础知识以视频的方式大胆发布和共享,不但可以传播地学知识、普及地学文化,还可以扩大演讲人或主讲人的个人声望、扩大学校的社会影响力,让更多人了解中国地质图书馆,增强中国地质大学和中国地质图书馆在世界上的知名度。

● 制定相关制度。视频资源的建设涉及到与外单位和个人的合作、知识产权的保护、用户权限的界定、视频资源制作的技术要求等。完善的制度保障是视频资源规范化管理的前提条件。

● 组建专职队伍。组建一个有地学专业背景的团队,负责采集和制作视频资源。优秀的团队建设是高质量视频资源的保障。

3.2.4 资金来源

开放课程运动提倡开放共享的非商业化理念,但制作、维护资源本身需要资金的支持。麻省理工学院每年用于公开课的费用是350万美元,推出一门视频课需要2-3万美元。国内精品课项目每门课的投入是15-20万元人民币。由于教育部投入有限,国内很多学校采用与第三方合作或学校自行投入的方式建设视频课程。对中国地质图书馆来说,每年投入一定的经费,寻求外单位和个人合作,并借鉴国外的运行模式,压缩制作成本,是一个可行的视频课程建设方案。

3.2.5 知识产权

图书馆要遵循国内外对公开课知识产权的协议和相关规定。国外公开课遵循“知识共享许可协议”。国内公开课遵循国家现行著作权法、并以协议形式明确视频建设各方的权利、义务和法律责任,视频演讲人以自愿共享为基本原则,图书馆负责本馆视频资源产权保护和运营管理工作,并制定相关制度确保资源的合法制作和使用。

3.2.6 平台建设

中国地质图书馆目前在建的多媒体资源管理与服务平台可以作为地学视频资源的发布平台。该平台可以按照视频资源的种类需求设定模块,发布后的资源用户可以在线观看或下载,图书馆可以通过IP地址等来设置用户使用资源的权限,包括在线使用或下载权限等。

3.2.7 面临的问题

中国地质图书馆视频资源建设中面临的最大问题是要有持续的资金投入,其次是要寻求合作方共同进行地学公开课的建设。

结语

通过对国内外网络视频公开课和国内外地球科学网络视频资源的调研,提出以下建议:①图书馆应重视网络视频资源的建设和整合。如对网络开放视频资源的收集整理、揭示导航等方面做一些更高层次的规划和更细致的整合。②商业性视频资源价格昂贵,在图书馆经费紧张的情况下,应充分利用当前网络资源环境,收集一些专业性较强的地球科学视频资源以及一些科普类资源。③国内外网络视频公开课发展至今存在各种问题,图书馆可根据自身情况,借鉴国内外的网络公开课的运行模式,探索自己的建设模式。

推荐访问:网络视频 公开课 启示 图书馆 建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