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文秘网    > 面试技巧

2016年外经贸:推动中国高水平对外开放迈上新台阶

作者:jnscsh   时间:2022-04-17 08:52:38   浏览次数:


打开文本图片集

面对复杂严峻的世界经济形势,2016年中国外经贸克艰克难、砥砺前行,推动中国高水平对外开放迈上新的台阶。

2016年对外贸易回稳向好

总体上看,2016年中国货物出口跌幅降低,进口增加,结构不断优化,“优进优出”效果显现。

(一)总体呈缓慢复苏态势

在经历了2015年货物贸易“三降”(与2014年相比,出口下降1.8%;进口下降13.2%;进出口总值下降7%)之后,2016年中国对外贸易企稳回升,按人民币计,前三季度中国进出口总值17.53万亿元,比2015年同期下降1.9%;出口10.06万亿元,下降1.6%;进口7.47万亿元,下降2.3%,降幅均低于2015年同期水平。贸易顺差2.6万亿元,扩大0.6%。

进出口回稳的主要原因,一是近年来中国政府出台了一系列支持外贸稳增长调结构政策措施,减轻了企业负担,增强了企业信心,激发了进出口企业的活力。二是中国经济运行总体平稳、稳中有进,出口产品结构优化,企业国际竞争力提升;国内需求回升,带动进口量增加。三是国际商品价格在波动中温和回升,对进口额增长拉动明显。从月度数据看,8、9月份进口连续2个月实现正增长,10月份进出口总值同比下降0.6%,经季节调整后为正增长0.1%。

11月初结束的第120届广交会数据也透露了中国出口回稳向好的态势。该届广交会境外采购商到会数量以及出口成交额双双出现恢复性增长,报到人数比2015年秋交会增长4.6%,出口成交金额增长3.2%。广交会是中国进出口贸易的重要窗口,也是中国外贸、甚至是全球贸易发展的晴雨表和风向标。到会采购商和出口成交额双增长数字预示着,国外采购商的进口意愿增强,世界经济和国际贸易出现缓慢复苏苗头;同时,中国外贸在结构调整和世界经济低谷徘徊中逐渐走出谷底,出现恢复性增长。

(二)进口增速加快

与缓慢复苏的出口相比,进口增长提速,表现十分抢眼。近几年,中国实施积极的进口促进战略,在稳定资源性产品进口的同时,鼓励先进技术设备和关键零部件的进口,合理增加一般消费品进口。世界贸易组织2016年9月份公布的季度数据显示,二季度中国货物贸易进口量比一季度增长10.5%,而同期全球货物贸易进口量仅增长3.5%,其中,美国、欧盟分别增长4.6%和2.7%,日本则下降5.5%。8-10月份,中国进口同比分别增长1.5%、2.2%、3.2%,连续,3个月保持正增长。进口速度的增长与规模的扩大,不仅有利于用好外汇储备,促进国际收支平衡,还能提升与贸易伙伴的开放合作水平,体现中国对世界经济增长的贡献。

进口值增长的因素,一是2016年以来全球大宗商品价格有所回升。二是铁矿砂、铜矿砂、原木及锯材、橡胶等原材料以及煤炭、钢铁、原油、汽车、化妆品等进口商品数量增加。

(三)贸易结构持续优化

1.外贸新业态成为增长点

2016年前三季度,跨境电商、市场采购贸易、外贸综合服务企业等新业态继续保持较快增长,跨境电商增长约30%,市场采购贸易出口增长10%以上,已成为外贸新增长点。

2.“优进优出”步伐加快

进出口商品结构不断优化。先进技术、关键零部件和重要设备等高新技术产品进口增长较快,优化进口结构的政策效应明显。前三季度,中国机电产品进口3.64万亿元,增长0.8%。高新技术产品进口2.46万亿元,增长1.4%。其中,生命科学技术、计算机集成制造技术、电子技术和航天航空技术进口分别增长14.1%、5.8%、4.6%和2.2%;医疗仪器及器械、发动机及发电机、蓄电池和太阳能电池出口分别增长6.3%、5.7%、5.2%和2.7%;材料技术和航空航天技术产品出口分别增长10%和12.3%。

从第120届广交会统计数据看,品牌展区成交增长10.5%,占总成交额的34.1%。品牌展区成交增长的速度远高于中国出口增速。

3.国际市场布局更趋多元化

前三季度,中国传统市场分化明显,“一带一路”和新兴市场增长迅猛。中国对部分“一带一路”相关国家和地区出口保持良好增长势头。其中,对巴基斯坦、俄罗斯、波兰、孟加拉国和印度等国出口分别增长14.9%、14%、11.7%、9.6%和7.8%。印度和俄罗斯占中国出口比重分别为2.9%和1.8%,均较2015年同期扩大了0.3个百分点。

从第120届广交会的数据看,采购商的区域结构不断改善。美欧采购商增长比率较高,美洲增长10.91%,欧洲增长6.53%,亚洲增长4.22%,非洲减少6.32%。“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和地区采购商报到增长7.93%。新兴市场和发展中国家增长8.37%,东盟、南盟增幅较大,其中马来西亚、印度尼西亚、泰国、菲律宾、越南、孟加拉、巴基斯坦等国是增长的主力;俄罗斯增长9.56%,伊朗增长21.53%。南美出现较大的恢复性增长,阿根廷、哥伦比亚、巴西等国涨幅均超过20%。

双向投资量质齐增

2014年中国对外投资规模首次超过吸引外资规模,成为资本净输出国,完成了从产品输出到资本输出时代的过渡。2016年,中国吸收外资增长平稳、结构提升,对外投资发展迅猛,总体呈现健康发展态势。

(一)吸引外资平稳增长

2016年前三季度,实际使用外资金额6090.3亿元,同比增长4.2%;全国新设立外商投资企业21292家,同比增长12.2%,全国吸收外资规模继续保持稳定增长,主要呈现以下特点:一是服务业吸收外资保持增长态势,高技术服务业等领域吸收外资增势不减。服务业实际使用外资4307亿元,同比增长9%,在全国总量中占比70.7%。高技术服务业实际使用外资738.8亿元,同比增长95%。二是主要来源地投资持续增长。前十位国家、地区实际投入外资总额5746.2亿元,占全国实际使用外资金额的94.4%,同比增长8.5%。其中,同期东盟对华实际投入外资金额324.7亿元,同比下降7%;欧盟28国对华实际投入外资金额505.9亿元,同比增长48.7%。三是西部地区吸收外资增速较快,东部地区保持稳定。西部地区实际使用外资417.6亿元,同比增长18.2%;东部地区实际使用外资5360亿元,同比增长8%。长江经济带区域实际使用外资2846亿元,同比增长8.3%。四是通过外资并购方式实际使用外资继续增长。以并购方式设立外商投资企业1066家,实际使用外资金额1144.9亿元,同比分别增长4.9%和17.2%。

(二)对外投资出现井喷

中国对外投资已实现连续13年增长,近几年发展尤为迅猛。2015年创下了1456.7亿美元的历史最高纪录,投资流量跃居世界第二,占全球流量的份额由2002年的0.4%提升到2015年的9.9%,成为世界对外投资大国。2016年前三个季度,中国企业对外投资出现井喷式增长,共对全球160个国家和地区的6535家境外企业进行了非金融类直接投资,累计对外直接投资8827.8亿元,同比增长53.7%;对外承包工程新签合同额1478.3亿美元,同比增长7.4%。

对外投资迅猛发展的原因主要有:一是国家积极鼓励企业“走出去”,大力推进“一带一路”倡议,政府陆续出台了关于简化审批流程、放宽对外投资限制、促进投资便利化等政策措施,对促进企业“走出去”发挥了积极的作用。二是中国企业国际竞争力持续提升,不仅积累了较为雄厚的资金,而且在技术、国际化经营与管理等方面进步巨大,对外投资条件已经成熟。三是世界各国对中国投资基本持欢迎态度,国际投资市场巨大。四是中国对外投资刚刚起步,投资流量、投资存量与美国相比仍有较大差距,发展潜力巨大。

高水平对外开放深入推进

2016年以来,对外开放力度持续加大,“一带一路”、自贸区等战略深入推进,改革措施陆续推出,对外经贸发展环境不断优化,参与全球经济治理的步伐加快,中国对世界的贡献达到前所未有的高度。

(一)“一带一路”:惠及世界的世纪伟业

“一带一路”倡议提出虽然只要短短三年,但其对中国、对世界的影响已初步显现。据测算,这一涉及沿线60多个国家和地区、44亿人口的宏大计划,价值高达1.4万亿美元,其规模是马歇尔计划的12倍,堪称时代创举、世纪伟业。2016年8月17日,习近平主席在北京出席推进“一带一路”建设工作座谈会时指出,“一带一路”建设从无到有、由点及面,进度和成果超出预期。

1.沿线国家受益匪浅

“一带一路”合作倡议提出以来,已经得到100多个国家及一些国际组织积极响应,有30多个国家与中国签署了共建“一带一路”的合作协议,进度和成果也超出预期;中国在“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和地区建设了50多个境外的经贸合作区,累计投资179亿美元,产值超过200亿美元,为东道国创造了近10亿美元的税收和16万的工作岗位。2016年“一带一路”倡议深入推进,前三季度,中国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和地区的贸易额达到6899亿美元,对沿线国家和直接投资110亿美元,签订的承包合同746亿美元。在2016年中国新签的承包工程大项目中,“一带一路”相关国家和地区业务份额高。中国企业在“一带一路”相关的61个国家和地区新签合同4191份,合同额745.6亿美元,占同期中国对外承包工程新签合同总额的50.4%。

“一带一路”倡议推动沿线国家基础设施建设加快发展,极大地提高了各国互联互通水平;境外经贸合作区建设迅速推进,中国向国外转移产业,输出优质富余产能,可以发掘区域内外市场潜力,创造需求,增加就业,促进投资并扩大消费,让沿线国家搭上中国发展的快列。

2.对接欧亚六大经济走廊

中国提出的“一带一路”倡议得到沿线国家积极响应,已成为兼顾各方利益、反映各方诉求的共同愿望。中国与沿线国家和地区一道,积极规划中蒙俄、新亚欧大陆桥、中国—中亚—西亚、中国—中南半岛、中巴、孟中印缅六大经济走廊建设,还与俄罗斯主导的地区经济合作组织“欧亚经济联盟”、哈萨克斯坦旨在振兴国内经济的“光明之路”计划、印尼的“全球海洋支点”计划等国家战略对接,亚洲基础设施投资银行和丝路基金为亚欧互联互通、产业合作提供了大量资金支持。

“一带一路”将使亚欧非三大洲市场及太平洋、印度洋两大洋逐渐连成一体,推动区域经济崛起,改变世界经济格局,形成除大西洋贸易轴心和太平洋贸易轴心之外,以亚欧为核心的全球第三大贸易轴心,为全球经济发展带来新的动力与希望。

3.促进了中国区域平衡发展和产业转型升级

“一带一路”倡议顺应了中国改革开放转型和产业转移升级的趋势,使对外开放布局更加优化,从以东南沿海为重点,转变为东中西部平衡发展,尤其是经西部向西亚和欧洲开放,使占国土面积2/3的广大中西部地区深度开发,成为对外开放前沿;通过国际产能和装备制造合作,加快制造业,特别是装备制造业以及品牌、技术、标准、服务“走出去”的步伐,在带动沿线国家产业升级和工业化水平提升的同时,完成中国全球价值链的重构与产业链的整体升级。

(二)自贸区战略内外开花

1.八大自贸区谈判同步推进

2015年底国务院发布的《关于加快实施自由贸易区战略的若干意见》,明确提出构建以周边为基础,辐射“一带一路”、面向全球的高标准自由贸易区(FTA)网络。目前,中国对外一共签署了14个FTA,涉及到东盟、新加坡、巴基斯坦、新西兰、秘鲁、韩国、澳大利亚等22个国家和地区,初步形成了周边的自由贸易平台和全球自由贸易网络。中国与22个自贸伙伴之间的货物贸易额占中国对外贸易总额的38%。

目前,中国正在积极推动八个FTA的谈判,包括中国—海合会、中国-挪威、中日韩、RCEP、中国—斯里兰卡、中国—巴基斯坦自贸协定第二阶段、中国—马尔代夫、中国—格鲁吉亚。完成这些谈判后,中国的自由贸易伙伴将从现在的22个跃升为35个,涵盖中国对外贸易的50%。其中,中国与格鲁吉亚的谈判于10月份已经实质性结束,经过一些技术核对工作,双方将很快正式签署协议。11月,中国与新西兰、智利宣布启动FTA升级谈判。此外,中国—印度、中国—哥伦比亚、中国—摩尔多瓦、中国—斐济、中国—尼泊尔、中国—毛里求斯、中国—秘鲁自贸区升级版等FTA也正在研究当中。

未来中国将加快实施FTA战略,加快推动中国与海合会、日韩、以色列、巴基斯坦、马尔代夫等自贸区的谈判,坚定的推进RCEP、FTAAP谈判。

中日韩FTA今年举行了第十轮谈判,三方重点围绕谈判基本方针、服务投资自由化方式等核心议题交换了意见,并就原产地、通关等20多个领域进行了专业对话会议。

中国积极推动的RCEP于12月6日在印尼开始第16轮谈判,这一自贸区除东盟10国外,还包括中国、日本、韩国、澳大利亚、新西兰、印度六国,是目前亚太地区规模最大、参与人口最多的FTA谈判。在中国、东盟等国的共同推动下,RCEP谈判进程加快,一个人口约30亿、经济总量占全球三成、由16国统一市场组成的巨型自由贸易协定将达成。

11月举行的APEC利马峰会重要成果之一就是要启动亚太自贸区建设。在2014年APEC北京会议上,在中国的大力倡议下,各国领导人共同启动了FTAAP进程。目前,FTAAP研究报告已经完成并提交给领导人获得通过,一个覆盖整个太平洋经济圈、人口占全球的40%、国内生产总值约占60%、贸易额约占50%、涵盖世界前三大经济体的“巨无霸”自贸区,即将启动谈判进程,亚太地区经济一体化又向前迈出了重要的一步。

中国在增加FTA谈判数量的同时,还主动推进FTA向更高标准攀升,货物、服务和投资三大传统领域的市场准入将进一步扩大开放,并在今后FTA谈判中将更多地加入知识产权、竞争政策、环境等国际经贸新规则,其中在中韩、中澳、中瑞最新FTA中纳入知识产权、环境保护、电子商务、竞争政策、政府采购等规则议题,已取得了很好的效果。

2、自贸试验区加快扩展

2016年初,各地掀起第三批自贸区申报热潮,除青海、吉林、北京、山西、西藏等少数地区外,20多个省市区都提出了自贸区建设申请。8月底,党中央、国务院决定,在辽宁省、浙江省、河南省、湖北省、重庆市、四川省、陕西省新设立7个自贸试验区,自贸试验区建设进入了试点探索新阶段。新设的7个自贸试验区,将继续依托现有经国务院批准的新区、园区,继续紧扣制度创新核心,进一步对接高标准国际经贸规则,在更广领域、更大范围形成各具特色、各有侧重的试点格局,推动全面深化改革扩大开放。

与第一、第二批自贸区集中在沿海地区不同,第三批自贸区中西部占比颇高。除了承担提升东北老工业基地发展整体竞争力和对外开放水平的辽宁省,以及落实中央关于“探索建设舟山自由贸易港区”要求的浙江省,其余都位于中西部,且各有“使命”,多元化发展,可以更好发挥各自优势,避免相互竞争。尤其是西部三地新设自贸试验区,填补了西部空白,可以加快形成陆海统筹、东西互济的全方位开放新格局。

(三)营商环境不断优化

1.外资企业设立变更由审批改为备案管理

10月8日,商务部发布《外商投资企业设立及变更备案管理暂行办法》。今后外商投资企业,凡不涉及2015年版《外商投资产业指导目录》中禁止类、限制类,以及鼓励类中有股权、高管要求的规定等准入特别管理措施的,企业设立及变更一律由审批改为备案,且备案不作为办理工商、外汇登记等手续的前置条件,从而为改革开放以来运行了30多年的外商投资“逐案审批”的管理模式画上了圆满的句号,是我国外商投资管理体制的一次重大变革,也是我国进一步扩大与深化对外开放的又一重要举措,将产生积极的效应:一是外资准入开放度和便利度将大幅提高,将进一步优化我国投资环境,对于加快我国建设法治化、国际化、便利化营商环境的步伐将起到积极的推动作用。二是与过去逐案审批制比较,新政将使外商投资企业设立及变更审批实践大为缩短,网上备案申报材料简单快捷,平均办理时限从20多个工作日缩减到3个工作日以内,将大幅度提高政府工作效率,降低外资企业经营成本。

2.口岸进境免税店新政实施

2015年4月28日国务院决定,增设和恢复口岸进境免税店。2016年2月18日,财政部、商务部、海关总署、国家税务总局、国家旅游局五部委联合印发《口岸进境免税店管理暂行办法》,落实国务院决定,在广州白云、杭州萧山、成都双流、青岛流亭、南京禄口、深圳宝安、昆明长水、重庆江北、天津滨海、大连周水子、沈阳桃仙、西安咸阳和乌鲁木齐地窝堡等机场口岸,深圳福田、皇岗、沙头角、文锦渡口岸,珠海闸口口岸,黑河口岸等水陆口岸各设1家口岸进境免税店,合理扩大免税品种,增加一定数量的免税购物额。免税店新政提高了出境旅游购物的金额,由5000元提升到8000元,提升幅度为60%;增加了口岸的进境免税店数量,扩大了我国公民需求量较大的免税品种和地域覆盖范围,对于促进旅游产业和进口贸易的发展,推动我国产业结构转型升级;对于满足国内消费需求,丰富国内消费者选择、方便国内消费者购物;对于推动内陆地区对外开放,促进区域平衡发展;对于营造公平的竞争环境,都将产生积极的推动作用。

3.降低201项信息产品关税

2015年12月16日,包括我国在内的24个参加方在肯尼亚内罗毕共同发表了《关于扩大信息技术产品贸易的部长宣言》,明确各参加方要约束并逐步取消201项产品的关税,这是世贸组织近18年来达成的第一份关于取消关税的重要协议。

为落实世贸组织谈判成果,《中华人民共和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关税减让表修正案》已经国务院审核同意,于2016年9月3日经全国人大常委会批准,自2016年9月15日起,对《修正案》附表所列201项信息技术产品的最惠国税率实施首次降税。这些信息技术产品对应我国税则中480多个税号,包括新一代多元件集成电路、触摸屏、半导体及其生产设备、视听产品、医疗器械及仪器仪表、生产信息技术产品所需的专用零附件及原材料等,其中大多数产品的进口关税将在未来3年或5年降为零,少量产品的关税将在未来7年降为零。

这次降税既是中国主动承担国际义务、扩大市场开放的重要举措,也有助于中国相关产品扩大出口,降低有关元器件和设备的进口成本,推动中国信息技术产品向全球价值链高端延伸,助力以信息化带动工业化,推进“中国制造2025”,为企业用户和消费者带来福利。

(四)对全球经济治理的贡献逐步增大

2016年,中国在主办的G20杭州峰会等重大国际活动中的成就表明,中国理念、中国智慧、中国治理方案正为国际社会广泛接受,中国在全球经济治理中的作用日益提升。

G20已成为当今世界最重要的国际经济论坛与交流合作平台,其成员的GDP占全世界的85%、人口占2/3,贸易额占80%,包含了联合国五大常任理事国、G7和金砖五国全部成员。2016年,G20峰会主办权和G20轮值主席国花落中国。在世界经济发展动力不足、持续低迷,国际经济治理机制亟待完善的背景下,G20峰会首次落户中国,对于G20和中国都具有非凡意义。

作为主席国,中国把峰会议题设置为“构建创新、活力、联动、包容的世界经济”,确定了创新增长方式、完善全球经济金融治理、促进国际贸易和投资、推动包容联动式发展4个重点领域,其中创新、激发活力与促进贸易投资发展是所有国家的诉求,而包容联动式发展、完善全球经济金融治理则是发展中国家的关切。中国积极倡导的国际货币基金组织改革,目标是提高新兴市场国家和发展中国家的代表性和发言权;中方大力推动的“一带一路”倡议、基础设施建设、国际产能合作等,将带动发展中国家的工业化进程,提高其经济附加值和贸易增加值,深受广大发展中国家的欢迎。G20杭州峰会的召开,不仅将为提振全球经济增长注入活力与动力,而且将成为发展中国家的主场外交,加快全球治理从以发达经济体为主导向发达经济体与新兴经济体共治转型的步伐,向更加公平合理的方向迈进。

中国国际经济地位显著提升的另一标志性事件是,10月1日人民币正式加入国际货币基金组织特别提款权(SDR)货币篮子,成为由美元、欧元、英镑、日元等发达经济体货币组成的储备货币“精英俱乐部”的一员,这将有力推动人民币加快国际化步伐,并为稳定国际金融市场、完善国际金融治理秩序,发挥积极的作用。

展望2017年,中国对外经贸发展依然面临着严峻复杂的国际形势;国内经济正处在结构调整步伐加快,新旧动能接续转换的关键阶段;中国政府将继续坚持推进新一轮高水平对外开放,加快培育发展新动能,着力推动对外经贸转型升级。因此,我们完全有理由相信,中国对外经贸长期向好的基本面没有变,加快发展、转型升级潜力巨大、空间广阔!

推荐访问:对外开放 中国 外经贸 新台阶 迈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