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文秘网    > 入党申请书

借助数学模型为学生建筑思维脚手架

作者:jnscsh   时间:2021-07-30 08:50:55   浏览次数:

数学课程标准指出:数学是人们对客观世界定性把握和定量刻画、逐渐抽象概括、形成方法和理论,并进行广泛应用的过程。义务教育阶段的数学课程,其基本出发点是促进学生全面、持续、和谐地发展。它不仅要考虑数学自身的特点,更应遵循学生学习数学的心理规律,强调从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出发,让学生亲身经历将实际问题抽象成数学模型并进行解释与应用的过程,进而使学生获得对数学理解的同时,在思维能力、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等多方面得到进步和发展。

小学一年级是小学生涯的启始阶段,因此一年级数学教学对今后小学生的智力开发和数学兴趣有着重要的影响。如何能让这些懵懂的孩子爱上数学学习呢?这就要求教师充分认识到他们的心理特征,采用行之有效的教学手段,激发孩子们的学习兴趣。

一、探究一年级学生的心理特点,激发学生主动学习兴趣

数学学习是抽象的枯燥的,教师要善于采用能够激发孩子参与的手段和策略激发学生主动积极的参与到教学活动中去。无论是什么版本的教材低年级都是用摆小棒的方式进行加减法教学,但是算式多了孩子就不容易记忆于是我就应该抓住孩子好玩的特点用五个手指手摆出各种姿势,让他们看看像什么?有的学生摆出了手枪,我顺势点拨:这是算式2+3=5,继而学生就会记住5-3=2;5-2=3。手枪这一数学模型就在孩子的脑海中建立起来,以后类似的学习孩子们就乐意,用自己身边的事物构筑各种图形,从而加强记忆力。在教学7的组成及加减法算式时,孩子们就不会只是一味地数数了,而是主动将小棒摆成各种不同的图案,组内同学还互相交流着乐在其中。这就是数学模型的魅力。

二、还原数学本质,促进学生思维的可持续发展

数学教学是知识的传承。教师要善于掌握孩子们的已有经验,根据数学知识的本质,揭示规律,运用形象思维让学生发现知识之间的联系。在教学一百以内加法时,我就着孩子有满十扎一捆的学习经历,继而引发学生思考如果十个十就变成了一百,这时候我们该怎么办呢?孩子们纷纷举手发表自己的方法:有的说可以把十捆装在一个桶里,也有的说可以把这十捆放在一个小盒子里呀……这时候数学模型就已经水到渠成的建构起来了。这就为以后的100以内的减法学习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三、让孩子参与数学表演,加深对数学模型的理解

我们都知道在语文英语教学活动中,有课本剧的表演。这种表演使学生能够深刻领会课本中的人物形象,体会文本内容。我将这一种表演方式也用在了数学课堂中,让三个同学分别扮演个位,十位,百位,百位的同学手中拿着一个桶,里面装着十捆小棒,我让一位学生扮演减数,对个位数说:“你能借给我七根小棒吗?”个位说:“我没有呀。”然后扮演个位的学生转过身去对十位说:“你能借给我十根小棒吗?”扮演十位的同学手一摊说:“我没有呀,”然后他继续转过身向扮演百位的同学说:“你能借给我十捆小棒吗?”这个时候扮演百位的同学把手里的桶一倒,十位就有了十捆小棒,然后他又拿出一捆给个位,说:“你不是要借十根吗?给。”个位接过这一捆小捧,将橡皮筋打开拿出七根把它送给了扮演减数的学生。

就在表演的过程中,数学算理在孩子們的表演中展现的淋漓尽致,数学模型根深蒂固的建构在了孩子们的思维之中了。

四、抓住知识的生长点让学生经历数学化的过程

任何事物都有其内在的本质的联系,数学作为一门逻辑思维比较强的学科,更有着其独特的知识体系特点。因此,在教学中教师应该通览整册教材,乃至于小学一到六年级的所有教材把握知识之间的前后联系。

比如在教学乘法的时候。不急于揭示课题而是只呈现情境图,让学生用他们已有的知识列出算式。继而在计算相同加数连加的情境中抽象出乘法算式体会乘法运算的意义,以及他的简便性。这样的教学更容易,使学生感受到知识,由难变易的欣喜,从而增强继续学习,好数学知识的信心。在理解,乘法算式于加法算式之间的关系的过程中水到渠成的构建出数学模型。

低年级学生的思维正处于有形象思维,想抽象思维过渡的阶段,而乘法的初步认识属于一节概念课,尽管大部分学生对乘法并不陌生,但是对于乘法的意义并不了解,更不清楚,乘法是怎么产生的,为什么学的加法还要再学乘法。因此,教学中,教师应遵循儿童的认知规律,从学生的已有经验出发,选用他们熟知的素材从具体到出现引导学生沟通相同加数连加于乘法之间的内部联系。

小学是培养公民数学素养的关键阶段,作为小学数学教师,我们应当与时俱进,改变传统的教学理念,在平常教学过程中要注重学生的可持续发展,作为教师要努力研究教材,深入挖掘,教材,知识之间的内部联系,不断帮助学生构建思维的脚手架—-数学模型。

推荐访问:脚手架 借助 数学模型 思维 建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