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文秘网    > 程序知识

使用“苏科版”教材的几点思考

作者:jnscsh   时间:2022-03-28 08:41:25   浏览次数:

新课标下的不同版本教材,我们更熟悉苏科版,因为江苏作为文化大省较其它地区有其特殊之处.下面通过几则教学实例,略谈近年来使用苏科版教材后的感悟.

1“生成”是师生思维撞击形成的

新课程强调过程,轻结论.而创新的思想需要老师为学生营造合适的氛围.比如让学生具备批判的思想,这一点很难为老师与学生接受.因为一直以来学生总是信任老师的.只有在教学一线的老师与学生,其感受才会特别深刻.在某些环境之中,教师应在内心深处设想下面坐着的都是科学家.这样课堂教学才能更多地体现新课程理念.

笔者2007年前往一乡村中学上课,开设课题为“研究气泡的运动规律”.事先经电话联系,那所学校中没有玻璃管,所以我就带着数根玻璃管及相关材料前往.课前与老师交流,知晓该校学生学习钻研刻苦,但近年来的中考成绩却总不理想.走进教室,只见学生们藏身于书海之中,可见其学习之刻苦.思忖再三,觉得虽为农村学校,但知识改变命运之说已深入人心.课堂上,当笔者提出如何理解气泡运动规律这一课题时,便有同学发言,其描述内容几乎与书本一致,如实验方案、数据收集及处理等,概由课前预习所致.我甚欣慰.但当我实际进行测量时,同学们发现很难收集证据.原因是气泡上升时间很短,较难测准(因无秒表,故用学生的手表替代).我便问道:如何使气泡上长升的时间变得稍长一些,使我们更方便测量呢?竟无一人提出改进方案,因为这些书本上没有.于是,我就与同学们一起来解决这个问题:在师生共同讨论下,一边尝试实验,一边改进,再经过多次失败之后,大家改进了不足,相继提出了许多方案,如增加管长,改变气泡的大小,改变液体的种类(用油替代),直到最后将物体上升的时间延长至30秒左右,这样的数据大大地提高了测量准确度,也更利于下面的研究了.具体做法是改变上升物体,不用气泡,改用小蜡球,可用火烤而成,这样可使物体上升更加平稳,也便于测量.

课后,许多老师都不敢相信自己的学生竟然有这么多的新奇想法.而笔者觉得对新教材的使用不应唯书本,而应在老师学生的共同努力下生成新的体系,其根本目的是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如此一来,“苏科版”教材的作用才可能充分发挥.

2在“玩”中学

毋庸置疑,会玩的孩子更聪明,这是我们物理老师的共识.较之小学时期的“科学”学科,初中物理在知识与能力上的要求更胜一筹.“玩”能够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玩”能够挖掘学生的思维潜能,“玩”能够开发学生的创新思想.苏科版教材中有许多值得学生“玩”的素材.基于此,我们物理组的所有老师将可“玩”的素材进行分类,并提供给学生,让学生在家中也可以“玩”,进而形成了“家庭实验室”.这样由学生自己亲自筹建的物理实验室,其效能不亚于花费许多钱买来的成品仪器.

学生A带了一个快报废的“灭火器”,因为他想让同伴们看看“干冰”是什么样的,只见他将一布袋套住出气口,速喷几下便倒出了几块“干冰”,倾倒地面只见“白雾”弥漫.同学们拍手称奇.(在老师的指导下完成)

如何显示光路,学生B带来了加湿器.开启开关,“雾”便涌出,用“激光”笔照射,光路清晰.

学生C自制了一个橡皮筋“竖琴”,而且还加做了一个共鸣箱.乐曲从她手中流淌,连老师们都称颂不已.她在制作过程中,发觉橡皮筋拉伸后不仅长度变化而且粗细也发生了变化,甚至用“控制变量”的思想解释了她的琴与普通弦乐器的不同之处.

学生D带来了一只注射器.他将温水吸入管内,手指堵住管口,向外拉活塞时,只见管中的水“沸腾”了.其它同学纷纷尝试,也更明白了气压与沸点的关系.

玩物“长”智.假若学生们长期“做”下去,物理中的乐趣将会引导他们发掘更多的奥秘.

3失败乃成功之母

大凡科学规律的发现是不可能一蹴而就的,那些科学家们肯定都经历了许多次的失败.所以在教学中不必忌讳失败,更不能掩饰.这样可以锻炼学生的“耐挫”心理,更利于将来的成长.

在进行温度测量一节的学习中.学生们的思维习惯是喜欢用以前的经验来描述现时的问题,他们总觉得自己是会测量温度的.故老师不必先按书本顺序讲解温度计的使用方法,放手让学生们自己实地测量一下.学生开始预做实验:测水的温度.然后老师指出实验中出现的问题,而这些问题许多同学都未留意.然后师生共同讨论,如何解决出现的问题.这样待他们预测结束,老师再讲解相关知识,学生便会感到自己的不足,进而更科学地进行测量,直到得出正确的结论.所以教学中不必讳言失败,这样的失败反而更能激发学生的求知欲,也更符合科学探究的本真.

同样,“循序善诱”是传统方式下的教师行为,已为广大老师在教学过程中使用.因为这样可以避免学生犯错.学生按照老师编织好的流程亦步亦趋,或许在当时的情景下学生是可以顺畅地回答问题,但却大大减少了学生的自主思考.在这种交互过程中,学生从来不需要去听或者反思所听的内容,不需要表达出他们的思想方面所体验到的困难.他们只要当时注意一下他们要模仿的程序.因此,笔者比较认同美国教育学者斯皮罗的说法:“我讲得越少,学生获得的越多”.

4初中物理教学中人文思想的渗透

许多科学著作都蕴含着浓厚的人文思想,在学生接触初中物理之前,他们更倾向于文学语言.这就导致许多老师埋怨现在的学生欠缺科学语言的底蕴,这是事实,因为他们只是在小学接触过“科学”,初一阶段学习了数学、地理、生物等学科.所以最好的方法是有机地将两者融合,这也是现代科学的发展趋势.

在初中物理中多有涉及牛顿,显然初中物理中的力学、光学都与他有关.教学中可让同学们更多地了解牛顿,知晓一个真实的科学家的生平事迹,既要学习其钻研精神,又要让牛顿走下“神坛”,如此才可能让学生更加贴近科学,也提高了他们的科学素养.如牛顿小时候成绩平庸但却热衷于动手实验,大学时期的潜心研究不惧权威,“原理”、“光学”等书的发表,多学科的研究使其成为“皇家学会”会长,进而到后期的从政等等.让牛顿从“巨人的肩膀上”走到面前,其中人文内涵十分丰富,更有利于学生将来的发展.

用人文来介绍物理学,首先这样可以使更多同学的知识结构更加合理、扎实,使学生不是仅仅的理科生或文科生,而是一个综合型的人才;其次,从物理学史,人文的角度出发,可以使一个个物理定理,物理学家鲜活,丰满起来,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知识的来源,历史背景,加深他们的理解;第三,这种形式在实际操作中也是同学们喜闻乐见的,学生从这里到具体的知识更加容易;第四,这种形式往往会使某同学对某科学家产生敬佩,渴望更多地了解物理学里面的东西,刺激他们不断地进行探索,在这个过程中完善自己的世界观、价值观,甚至有可能从此改变学生的一生.

5“合作与交流”的思考

科学探究中的“合作与交流”并非游离于其它步骤,而是贯穿于整个探究的始终,且应成为学生的一种素养.当然在具体的学生探究过程中,不必拘泥于探究的完整步骤,但合作与交流是必不可少的.这不仅是为了体现多次实验的思想,以避免实验中的偶然性,进而寻找普遍规律,更重要的是要让学生有合作的意识.

实际课堂教学中是怎样的场景呢?教师将学生分为若干小组进行竞赛.试问在竞赛中学生得到了什么,又失去了什么?笔者以为课堂教学不宜停留在表象的研究层面,介意那些热闹的东西,更要体现其科学内涵.当然竞赛中有思维的碰撞,在辩论中发现问题进而解决问题,但若在前期就进行不间断的合作与交流,显然他们会更快更全面地完成探究.现代科学的发展需要他们进行交流与合作,而不是竞争.

6整合资源,优化组合

本着“用”教材教非“教”教材的观念,在教学实践中适当调整次序,更好地适应学生的心理特点与年龄特征,也能更好地发挥苏科版教材的功效.

由于教学中更多地鼓励学生筹建“家庭实验室”,所以我们尝试将八年级上册第二章“热现象”内容移至年底时间来进行学习.因为时值冬季,更便于学生进行实验,也易于观察到许多热现象.同样,在进行光现象的学习时,我们常会走出教室,来到操场上进行相关光现象的探究,更有学生自制了许多器材来进行研究,这是在教室里体验不到的.

上述观点,仅一家之言,必有管中窥豹之处,难免挂一漏万,但皆为教学实践中所悟,所谓与新课程同行,与学生共发展,作为一线教师,“苏科版”教材中的许多思想仍有待于我们进一步挖掘.

推荐访问:几点思考 教材 苏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