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文秘网    > 先进事迹

垂直起降

作者:jnscsh   时间:2021-06-30 08:53:59   浏览次数:

20世纪70年代,英国海军决定研制使用改型的“鹞”式战斗机和直升机的“无敌”级轻型航母,来替代当时的航空母舰。1975年5月英国政府正式批准“海鹞”的发展和生产。这种能够垂直起降的奇特战斗机,到底有什么样的身世和本领?让我们来听听它自己怎么说!

不俗身世

同学们,你们好!我是“海鹞”FRS.Mk1战斗机。提起我的名字你们或许感到陌生(strange),但说到垂直起降战斗机,你们大概就知道一些了。今天,我就和大家聊聊关于我和我们家族的一些事情。

提到我的身世,还得从我的父辈说起。二战结束之后,以美国、前苏联为首的两大军事阵营不仅大力发展战略轰炸机,还在积极研究如何应付对方的空袭,其中防范机场被袭便成为重点。为了在敌人偷袭得逞后作战飞机仍能起飞作战,敌对的双方均掀起了大规模研制垂直起降军用飞机的浪潮(tide)。其目的就是为了让飞机在被毁的跑道、很小的机场甚至是空地起降。

在我的父辈诞生之前,法国、美国、德国、前苏联等许多国家都想在垂直起降飞机的发展中拔得头筹,研制了令人眼花缭乱、五花八门的技术验证机,但它们无一取得成功(success)。

就在人们对垂直起降技术失去信心的时候,英国人于1960年制造出了P.1127试验原型机。同年10月,该机完成了由钢索悬吊的系留悬停试验,随后又进行了自由悬停和常规飞行试验。第二架原型机于1961年9月的一次试飞中,首次完成从悬停到向前飞行的试验。1962年,英国人又制造了9架P.1127的改进型飞机“茶隼”,连同以前的6架总计有15架飞机担任科研试飞。

正是在先辈的努力下,英国政府终于同意购买进一步发展型飞机,并且以“鹞”的名字命名。我们大哥中的第一架原型机于1966年8月底完成了首次试飞,生产型飞机于1969年4月正式加入英国皇家空军。

“鹞”式飞机的成功,极大鼓舞了其他国家研制垂直起降战斗机的积极性。当时许多国家都在探寻使用3台甚至更多发动机的方案,造成结构过于复杂、重量增加,给使用带来极大不便。而英国人仅用一台“飞马”发动机就可实现战斗机的垂直起降。正是使用这种发动机,才奠定了我们家族数十年的辉煌。

看家本领

我们“海鹞”的身材(figure),与我们的几位兄长差不多:翼展7.7米,机长14.5米,机高3.71米,个头与中国的歼7差不多,明显小于美国的F-14、F-15等战斗机;起飞时的最大重量为11 880千克,大于中国的歼7,与中国的强5攻击机差不多,但小于F-16、F/A-18等大多数的现役战斗机。

我们在垂直起飞时的最大有效载荷为2 270千克,短距起飞时的最大有效载荷达3 630千克。别看我们个头小,我们的本领可大啦!我们最大的本事就是能够像直升机那样,垂直起落、在空中原地旋转甚至向后倒着飞。由于我们在垂直起降时占据甲板面积很小,因此可在中、小型军舰上使用,并且受风速、风向和甲板运动的影响很小。我们在航空母舰上无论是垂直还是短距起降,都可以不依赖任何辅助设备。而像美国的F/A-18“大黄蜂”、法国的“阵风”M等战斗机,在航母上起飞时则需要蒸汽弹射装置,在降落时还需要使用机身尾部的拦阻钩绊住航母甲板上的拦阻索。

大家也许会问我们是如何利用一台发动机就可以实现垂直起降的。道理很简单:任何一架喷气式飞机,其动力装置相对于地面方向发出的推力只要大于其本身的质量,这架飞机就可能像直升机那样径直离开地面。我们家族所用的“飞马”发动机在起降时所能产生的推力只要大于我们自身的体重,我们就会垂直离开地面。当向下的推力等于我们自身的重量时就会悬停在原地不动,再小些我们就会缓慢落下。

我们之所以能够从垂直起飞过渡到正常飞行,是因为 “飞马”发动机的4个可转向喷管能够改变喷气方向,用以提供飞机垂直起降、悬停、过渡飞行和常规飞行时的升力和推力。在垂直起降时还需要分布在机头、机尾和机翼翼尖的小喷口喷射出的气流,来控制飞机的姿态。

说起我们的拿手好戏,不妨给大家讲一个有趣的故事:1983年6月,我的一个兄弟离开航空母舰后,在海上进行日常训练(drill)。他的飞行员突然发现通信导航设备出了故障,找不到家了。眼看燃料就要耗尽,飞行员发现海面上有一艘货船,便决定降落在这艘货船上。要知道,即使是我们“鹞”式飞机,要在一艘事先没有做任何准备的货船上降落也是十分困难的。因为货船无法与飞机联络,飞机也不知道轮船的航速。还好,我的兄弟最终还是平稳降落在货船上了。

我们能够使用的兵器也很多:一般情况下我们会在机身腹部携带30毫米机炮吊舱,在翼下携带“响尾蛇”近距格斗导弹;在执行对海攻击攻击时,我们还会携带“海鹰”或“鱼叉”反舰导弹、火箭弹。

投入战斗

为了检验我们的作战能力,英国皇家海军曾经组织了一系列的模拟空战。我们在与“猎人”、“鬼怪”等战斗机的格斗演练中占有明显优势,在与美国海军的F-5E进行的模拟空战中取得

2:1的交换比,这还不算什么,真正能够体现我们空中作战能力的是与美国空军王牌(trump)战机F-15所进行的对抗演习。在此模拟空战中基本是平分秋色,F-15在远距离攻击即超视距空战中占据优势,而在近距离格斗中我方占据优势。这就解释了在实战中我们为什么能够取得胜利。

1982年,英国和阿根廷因马尔维纳斯群岛的归属问题爆发了当今世界第一场高科技的局部战争。当英国向阿根廷宣战时,距第一架“海鹞”交付皇家海军还不到3年。当时,皇家海军在战争中总共投入了包括我在内的28架“海鹞”FRS.Mk1。为了弥补战力的不足,英军又专门为特遣舰队配备了14架空军的“鹞”GR.Mk3。

你们都知道,夺取制空权对赢得战争的胜利至关重要。战争一爆发,来自阿根廷本土的作战飞机便蜂拥而来。由于阿军的“超军旗”和A-4攻击机使用“飞鱼”导弹和航空炸弹击沉多艘英国军舰,拦截并击落对方的攻击机便成了我们的首要任务。在空中格斗中,交战的飞机都想在敌机后方咬住对手,从而利用机炮或格斗导弹将其击落。因此,相互追逐也就成了最常见的战术动作。我们仰仗特有的超常规机动,也就是在飞行中突然减速、悬停的战术动作让敌人快速冲到我们前方,然后再使用美国制造的“响尾蛇”导弹将其击落。在整个作战行动期间,我们出动1 500多架次,使用“响尾蛇”导弹和机炮共击落对方飞机、直升机23架。

后继有人

尽管我们“鹞”式飞机以垂直起降及超常规机动能力而闻名于世,但让人无奈的是,垂直起降的非凡能力也造成我们的载荷与航程的严重不足。为了解决“腿短”的问题,美国人与英国人一同对我们的美国亲戚、我的堂兄AV-8A作了许多改进并大量使用F/A-18战斗机的机载设备,改善了飞机的攻击(attack)能力和自卫能力,使之成为AV-8B。脱胎换骨后的飞机被称为“鹞”Ⅱ。

我们晚辈的身体更加强健,它们已经不是一般的钢筋铁骨,许多地方由钛合金和复合材料——一种重量轻于金属的新型材料制造。在对地面目标实施攻击时,它们可以凭借“小牛”空地导弹、激光制导炸弹等各种精确制导武器对敌人的坦克等目标大打出手。

由于新一代“鹞”式飞机的座舱和“大黄蜂”的差不多,飞行员都乐于驾驭它们。每次执行任务,所有后生都会很快乐地飞着,它们为自己的不凡身手而骄傲。

现在,我已经退休了,把接力棒交给了下一代。以后,美国研发的F-35B将续写垂直起降飞机的辉煌!

同学们,你们若想目睹我们家族(family)的真容,可以到位于北京航空航天大学的北京航空馆去瞧瞧我的三哥“鹞”GR.Mk3。

衷心祝愿每位小军事家能够了解更多的军事知识!再见了同学们!拜拜!

推荐访问:起降 垂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