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文秘网    > 工作汇报

浅谈大学生社会责任担当意识的培育

作者:jnscsh   时间:2022-03-02 08:37:02   浏览次数:

摘 要: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需要全民一起筑梦、圆梦,更需要培养有强烈社会责任担当意识的大学生。目前大学生社会责任担当意识比较薄弱,社会责任感教育实效性不高,给高校德育带来挑战。本文基于社会责任担当意识的内涵及培育规律,从现实状况出发,探究培育大学生社会责任担当意识的有效对策。

关键词:大学生;社会责任;担当意识

青年兴则国家兴,青年强则国家强。大学生作为青年主体,是实现国富民强“中国梦”的中流砥柱,是彰显“中国力量”的生力军。这支生力军社会责任担当意识的强弱,关系到其个人的成长成才,也关系着“中国梦”的实现,更关系着社会、国家和民族的未来。因此,培育大学生社会责任担当意识,使他们敢于担当、主动担当、乐于担当起实现“中国梦”的伟大使命,是当代高校德育的重要议题。

一、社会责任担当意识的内涵及培育规律

马克思指出,“作为确定的人,你就有规定,你就有使命,就有任务,至于你是否认识到这一点,那都是无所谓的。这个任务是由于你的需要及其与现实世界的联系而产生的。①”可见,责任是社会的客观存在,是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是社会对每个公民思想道德素质的必然要求,也是个人与社会联系的产物。

社会责任强调责任的社会性特征,从广义上讲,包括国家民族责任、社会生活责任、家庭责任及个体自我责任。个体的自我责任是其它责任的基础和前提,家庭责任是社会责任的保障,社会生活责任是社会责任的本质内容,而国家民族责任是社会责任的核心,它们共同构成了社会责任体系,相互联系、相互制约。

承担并负起责任,就是担当。社会中的每个人都有自己的角色,角色不同,责任也不同,角色越多,责任也就越重大。具有担当意识,就是人们在角色需要时,毫不犹豫地挺身而出,全力履行自己的职责。担当是一种负责精神,是一种敢于承担的勇气,也是一种务实的进取精神。大学生能否担当起实现中国梦的伟大使命,取决于他们是否有担当意识,是否有担当社会责任的能力。

担当离不开担当的主体,担当意识的培育更应该凸显主体性特征,侧重人的价值,注重从个体出发,解决社会责任的落地问题,从而促进个人与社会的良性互动和和谐共处。因此,大学生社会责任担当意识的培育在遵循教育规律基础上,更应该关注大学生的共性问题和个性需求,体现主体性,而不是简单地进行理论知识的灌输,更在于通过实践体验,引发大学生对担当责任的思考,从而提升责任认同,形成负责的行为习惯。

担当意识属于社会意识范畴,包含认知、情感、行为等多种要素。责任认知是担当的基础,但是认知不等于认同,担当的主动性与持续性首先取决于担当主体对于责任的认同度。只有在认同的基础上,担当才有可能,或者说担当才可能持续。从一定程度上说,担当就是在认同的基础上做出的承诺和践行。承诺涉及到个人的诚信问题,践行则是现实的行为层面。责任践行如果顺利,那么承诺就容易实现;如果践行遇到困难或着阻碍,承诺就不容易实现。在责任担当过程中遇到困难是考验担当主体担当意识强弱的关键时刻,畏惧退缩是缺乏担当的表现,迎难而上是勇于担当的表现。此外,担当意识还包含情感层面,即个人的归属感。担当是关系范畴,担当的主体和客体之间是相互联系、密不可分的。就本文而言,责任担当的主体是大学生,客体是社会责任。大学生担当社会责任也是感恩社会、回报社会的一种表现。

因此,在培育大学生社会责任担当意识时,更要“以学生为主体”,注重引导、激励,在开放、平等的环境中引导大学生进行社会责任的自我认知、自我体验,增强其对社会责任的认同感、对国家民族的归属感,使社会责任内化于心、外化于行,从而使大学生自觉、主动承担起实现中国梦的伟大使命。

二、大学生社会责任担当意识的现实状况

培育大学生社会责任担当意识,首先要对大学生社会责任担当意识的现实状况有清晰、准确的把握。通过实证调查及理论研究,发现如今大学生具有一定的社会责任意识,但担当意识存在一些不足,具体表现在:一方面,大学生参与社会事务热情较高,特别是在一些志愿服务活动中表现积极,能够主动关注民生、关爱弱势群体,能够在参与活动中体验助人的快乐,获得成长经验,得到能力锻炼;另一方面,大学生的社会实践活动易流于形式,尚未形成常态化机制,零散不系统,导致大学生担当社会责任的实践机会少,持续性差,致使他们社会责任担当的自我践行能力低下,尚未能够将社会责任融入到自己的生活或职业生涯中。

1.社会事务参与意识增强,但知行不一

通过调查及分析,发现当今大学生社会事务的参与意识明显增强,他们关注国际局势发展,关心国家的政治经济状况,具有较高的爱国热情。比如今年北京成功获得2022年第24届冬季奥林匹克运动会举办权,成为第一个既举办过夏奥会又举办冬奥会的城市、9月3日抗战胜利70周年大阅兵等等,这些国家盛事发生时,大学生也表示出强烈的爱国情感和民族自豪感。但是,在现实践行层面,大学生往往缺乏足够的学习动力、后劲不足,出现学习目标不明确、缺乏自我发展的追求,无法将国家梦融入到自己的生活中。

2.社会情感增强,但感恩回馈意识不强

大学生正处于特殊的心理发展阶段,情绪强烈且波动较大,情感丰富,自我意识不断增强,但心理又未完全成熟,充满着矛盾与冲突。一方面,他们具有一定的善恶是非观念,比较理性和正直。另一方面,由于其自身处于不完全成熟的发展阶段,认知不够全面,对于国家或社会发展中出现的问题不能够很好地理解和思考,可能会产生一些偏激的看法,诱发对社会的不信任和逆反的心理,可能导致他们的社会情感淡漠,感恩回馈社会意识不强。

3.社会公德意识淡化

遵守公共秩序和社会公德是社会对每一位公民的要求,也是社会文明进步重要保证。但调查显示,一些大学生社会公德意识淡化,只顾自身利益,忽视他人感受,缺乏公德心,不爱护公共财物、浪费水电、粮食、破坏环境等现象经常可见,对他人的疾苦不闻不问,道德冷漠。导致这些现象的原因不乏社会道德环境的影响,但从大学生自身来说,是缺乏道德修养的表现。特别是近几年大学生恶性事件引起了社会、教育部门及广大教育者、学生的高度关注与警惕,也从侧面反映出部分大学生社会公德意识淡化,没有谨守“爱国、敬业、诚信、友善”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上述矛盾的产生不是单一因素造成的,既有大学生自身的原因,也与其生长环境、社会影响有关。从大学生自身看,责任认知不到位、自我缺乏追求完善的要求,同时处于身心发展的关键转型期的他们,与社会接触面较窄,社会角色迷惘,尚未完成社会化,对社会的认知往往带有一定的片面性。从外部环境看,当代社会经济迅猛发展,国际交流空前频繁,文化碰撞、价值多元,特别是西方一些思潮涌入大学生视野中,在增强他们的竞争意识、批判精神的同时也助长了自我意识、个体本位主义,一定程度上消减了大学生的社会事务参与度和社会责任担当意识。

三、大学生社会责任担当意识的培育对策

大学生社会责任担当意识的培育需要学生、学校、家庭、社会共同努力,形成彼此联系、共同促进的一个整体,多管齐下,发挥教育合力作用。

大学生的社会责任担当意识能否真正得到提高,归根结底还有赖于担当主体的自觉意识。大学生要增强社会责任担当意识,必须首先对自己的社会角色和社会责任进行正确的定位,将个人的发展与社会需求紧密结合,确立明确的学习、生活目标和正确的态度,并通过不断的自我调控,主动、积极完善自身,促使道德修养、心理品质、行为特征等符合自我定向,最终通过自我的不断努力提高责任担当能力。

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是进行责任担当意识培养的主渠道,因此,要创新政治理论课的教学模式,将课堂知识与社会现实问题、与学生实际问题结合起来,使责任教育贴近学生生活、贴近学生实际,增强课堂教育的吸引力和感召力,引导学生学会反思,学会自省,使学生能够从现实出发,培养一定的理性思维。其次,注重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融入高校课堂,融入各门课程中,潜移默化地引导学生树立正面的价值观,增强社会责任意识。

丰富大学生校园活动,搭建校园事务参与平台,开拓学生社会实践渠道,在实践活动广度和深度上下功夫。加强学校与各类社会团体组织、协会的联系,搭建社会活动参与平台,鼓励学生走出校园,参与社会活动,使学生能够关注身边生活,关注城市发展,以社会主人翁的姿态积极献言献策。充分利用网络新媒体,搭建网上参与平台。大学生应做理性网民,珍惜自己的言论权,提出具有建设性、创造性的意见,而不能轻信谣言,学会理性评价。

实施科学的家庭养成教育,培养大学生社会责任担当意识。家长陪伴学生成长,是学生的启蒙老师,他们对于学生观念意识的确立和道德素质培养具有极其重要的作用。家长应从小注重学生的责任意识培养,小到从注意个人卫生、遵守交通规则、爱护公共设施、学会照顾自己,大到珍惜生命、关爱他人、照顾父母,再到敬岗爱业、关注社会公共事务、履行公民义务等等,从自我责任、家庭责任、社会责任到国家责任,层层递进,步步提升。家长要以身作则,将责任教育一以贯之到学生的一生,使学生认真履行作为子女、学生、社会公民等身份的责任。

培育大学生的社会责任担当意识,还需要政府发挥目标导向功能,引导社会良好风尚。责任社会的构建离不开政府的有力管理与良性运作,一方面从自身做起,构建责任政府,取信于民,另一方面,也要积极宣传责任社会中公民的责任要求,激发社会公民的责任意识,吸引其共同创建责任社会。如从国家层面实现政府的职责,为社会、个人树立标杆,发挥思想引领作用,为大学生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履行社会责任创造良好的条件和环境。

大学生的社会责任担当意识培育是一项系统工程,需要政府、社会、学校和家庭共同探索,且要把握大学生社会责任担当意识培育的客观规律和时代特征,并在教育引导中不断总结、完善。在教育实践过程中,学校教师与党、团组织协同,科学合理安排社会责任担当意识培育内容,真正做到内化于心、外化于行,促使大学生能够真正承担起国家富强、民族复兴的责任。

注释:

①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三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52:329.

作者简介:

史颖超:(1988.1-),女,山东青岛人,助教,上海电机学院电子信息学院辅导员,研究方向:高校德育。

课题项目:

本文为上海高校青年教师培养资助计划《大学生社会责任感教育实效性研究》(课题编号A1-5701-14-008-10)的阶段性成果。

推荐访问:浅谈 担当 培育 意识 大学生


[浅谈大学生社会责任担当意识的培育]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