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文秘网    > 考察报告

泥河湾,那遥远的乡愁

作者:jnscsh   时间:2022-03-17 09:09:21   浏览次数:

zoޛ)j馟iiun?tM5m5Oi_viݸZ工作用的痕迹。于是,他们相信泥河湾一带在地球第四纪时期就有了直立行走的人类。

1948年第18届国际地质学会开始建议把泥河湾地层与欧洲维拉弗朗期地层进行对比,从而作为华北第四纪初期标准地层之一。于是,“泥河湾层”便成为世界地质学界的专用名词。

1957年,曾发现了北京“周口店人”的贾兰坡等中国考古学家开始向人们提示:到泥河湾的地层里去寻找比北京人更早的人类吧。

……

从上世纪七十年代至今,中国的盖培、卫奇、贾兰坡、汤英俊、尤玉柱、李毅、谢飞、孟浩、成胜泉等数十位考古、地质专家在泥河湾跋山涉水,走峡谷、钻山洞,不辞万苦地寻找着最早制造工具的人群——虎头梁、侯家窑、小长梁、东谷坨、飞梁、马圈沟……这些千百年来定居在桑干河两岸的默然而贫寂的小山村,作为旧石器文化遗址,突然一起开始不间断地向现代人讲述着第四纪人——我们远古祖先的故事,我们从这些故事里发现人类的起源和生命不竭的前行。

泥河湾,东方人类的发祥地

迄今为止,泥河湾已发现150余处旧石器时代遗址,时代自近200万年至1万年左右,不同时期的文化在盆地的不同地点皆有所保存和体现。就一个区域内而言,人类演化、文化发展序列的完整性和连续性无与伦比。马圈沟、侯家窑、虎头梁遗址等皆处于十分敏感和关键的时段,分别出土有关直立人起源与扩散、现代人起源与扩散、旧石器时代向新石器时代过渡及农业起源的重要材料,对研究早期人类演化的几个重大命题弥足珍贵。

完善的文化序列的建立对阐述、论证中国古人群对环境变化的独特适应方式和在本土连续进化的过程,是重要的材料基础和坚实的依据。

泥河湾湖相地层的下限是第四系的起始点,其上堆积着更新世各个阶段的地层,在盆地的各个部位可以将更新世地层近于完整地衔接起来。这些地层保存着丰富的软体动物化石、脊椎动物化石、微体植物化石,指示着古人类生存的气候和资源条件。层层叠叠的沙质沉积物本身的成分、颜色、粒度、韵律和磁性变化也是重要的环境信息载体。这对复原古人类生存的环境背景,提取气候变化的高分辨率信号,揭示华北古环境特点和演变规律,十分重要。

以上种种迹象表明,人类不仅从东非的奥杜威峡谷走来,也有可能从中国的泥河湾走来!

马圈沟遗址 发现东北亚最早的人类生存证据

1992年以来,河北省文物研究所连续在马圈沟一带开展考古调查、发掘工作,遗址发现多个文化层位。在第3层出土数量丰富的石制品和动物化石,以及草原猛犸象的足迹,象化石上存在被人类肢解、餐食留下的工具(石器)切痕,该层被古地磁测定为距今166万年,而其下更早的文化层的年代为距今176万年!

生物地层研究将人类生存的年代推向近200万年前,这些材料被普遍接受为东北亚最早的人类生存证据。

小长梁遗址 被镌刻在中华世纪坛青铜甬道的第一阶

1978年,中国科学院古脊椎动物与古人类研究所尤玉柱、汤英俊等盆地东端的大田洼台地开展地质调查,于泥河湾层下部、早更新统地层中发现人类打制的石器。数次发掘,发现石制品、动物化石数千件,更重要的是遗址地层及动物化石的古老性显示时代在百万年以上,古地磁测定其时代为136万年,亦有学者认为其时代为150万年或更早。

小长梁遗址将泥河湾盆地有人类活动的历史追溯至100万年以前,开创了泥河湾旧石器时代考古的新纪元,对我国华北地区旧石器时代早期的文化研究以及探讨华北地区小石器传统起源有着重要的意义。

1999年,中华世纪坛三大主体之一的青铜甬道全部铺设完工,最南端的第一块上面是距今100万年至300万年的记载:“人类已经出现。在中华大地,黄河尚未形成, 今天的黄土高原是茂密的森林和气候温润的大草原,我国云南、四川、陕西、山西、河北出现在这一时期直立人化石或文化遗存。最北处石器地点是河北阳原小长梁。中华大地的古人类开始用火。”

侯家窑遗址 发现珍贵早期智人化石

在侯家窑遗址发掘出距今10-7万年的人类化石,包括不完整的头骨、牙齿等共20件。这些化石反映出早期智人的解剖学特点,与金牛山人、大荔人、马坝人、丁村人等共同构成中国早期智人群体,是直立人向现代人过渡环节的重要代表,而侯家窑人又是这一环节中最新的一环,具有独特的研究价值。该遗址还出土大量的石球等器类和以马为主的动物化石,据此侯家窑人被标注为“猎马人”。这对研究早期智人的狩猎能力和生存方式,提供了难得的资料。

泥河湾已发现150余处旧石器时代遗址,时代自近200万年至1万年左右,不同时期的文化在盆地的不同地点皆有所保存和体现。种种迹象表明,人类不仅从东非的奥杜威峡谷走来,也有可能从中国的泥河湾走来!

虎头梁遗址群 取得典型旧石器时代向新石器时代过渡材料

泥河湾盆地最早发现的旧石器时代遗址,揭开了泥河湾盆地旧石器时代考古的序幕。周围同时期遗址分布密集,文化遗物数量多、类型丰富,有打制和磨制石制品、陶片、骨制品、装饰品、烧骨等,具有典型的旧石器时代向新石器时代过渡的典型特征。

1995-1998年夏秋,河北省文物研究所与北京大学考古学系等单位联合发掘的于家沟、马鞍山等遗址入选“1998年度全国十大考古新发现”。

于家沟遗址文化层年代为距今约1.4-0.2万年,时代跨越了旧石器时代晚期和新石器时代,是中国华北地区典型的旧-新石器时代过渡型剖面,展现出过渡阶段古人类文化清晰的发展脉络。

纵深,科研考古硕果累累

为使泥河湾成为能在全国甚至世界叫得响的河北名片,河北省人民政府制定了《河北省泥河湾东方人类探源工程工作方案》,河北省文物研究所、中国科学院古脊椎动物与古人类研究所、河北师范大学、石家庄经济学院、河北大学等科研院所联合实施东方人类探源工程,投入大量人力、物力、财力,短期内取得了重要进展。

遗址数量迅速增加

大规模的考古调查,有了新的收获。新发现旧石器时代遗址30余处,涵盖旧石器时代早、中、晚的各个阶段。

洞沟大窑地点发现石制品4件,层位可能低于目前盆地内已知最早的马圈沟遗址,为寻找盆地内更早的古人类活动提供了线索;马圈沟剖面新发现3个层位,在整个马圈沟剖面上已确认十个文化层,时代自176万年至132万年,建立起早更新世的古人类演化序列;小长梁遗址周围确认一处距今130多万年前庞大的古人类活动面,西起大长梁,东至广梁,中部为照坡,东西长300余米、南北宽400余米,分布面积12万余平方米; 马梁——后沟一带,新发现4个文化层,由此在马梁、后沟剖面上可见7个以上的层位,时代在90万年至30万年之间,基本建立起中更新世的文化序列;晚更新世以来的发现数量更多,分布范围更广。

随着泥河湾考古工作的不断深入   也许我们离远古的家园   已越来越近

石沟遗址发现马圈沟第一文化层、第二文化层之间的人类活动信息

石沟遗址发现马圈沟第一文化层、第二文化层之间的人类活动信息。石沟遗址位于渠沟东侧,紧邻吐丝叫遗址,黄灰红(YGR)地层组的下方,目前发现两个文化层,经试掘获得石器及动物化石百余件,对比发现文化层年代应相当于马圈沟第一至第二文化层的年代,即距今约150-160万年。

马圈沟剖面文化序列更加完整

在马圈沟剖面分3区发掘50平方米,马圈沟第一文化层与半山文化层之间新确认两个文化层,另外在泥河湾盆地最早的马圈沟第七文化层找到更多的材料,可以确认目前盆地内的最早人类活动。

目前,已在整个马圈沟剖面上确认十个文化层、一个化石层。十个文化层包括半山文化层、MJGⅠa、MJGⅠb、MJGⅠ、MJGⅡ、MJGⅢ、MJGⅣ、MJGⅤ、MJGⅥ、MJGⅦ。根据已有的古地磁年代学研究成果,这十个文化层绝对年代约在1.32、MJGⅠa、MJGⅠb、1.55、1.64、1.66、1.69、1.74、1.75、1.76Ma(生物地层学者认为时代更早),早更新世的文化序列进一步完善。

照坡遗址考古发掘发现130万年前砾石层人类活动面

对照坡遗址周边进行详细的考古、地质调查,调查面积近百万平方米;发掘照坡48平方米,揭露多处砾石面,出土确凿的石制品1件、化石多件。发掘与照坡遗址层位、时代近同的南山边遗址,发掘面积近10平方米,出土石制品30余件、化石20多件,部分化石保留着清晰的人工痕迹。

通过地质、考古勘察和发掘,确认该遗址系距今130多万年前庞大的古人类活动场所。其西起小长梁,东至广梁,中部为照坡,东西长300余米、南北宽400余米,分布面积12万余平方米,其中大部由河流相砾石层构成。如此大范围的早期人类活动面在国内外实属罕见,它的发现对泥河湾早期人类及其文化对生态环境的适应及环境背景等重大课题的研究具有重要意义。有不少知名地质、考古学家认为,照坡的部分砾石面在成因上难以用地质学规则进行解释,疑似人工铺设,像是人工地面。对其人工性质的研究认定工作,目前仍在进行中。

麻地沟遗址获得可靠材料

自2010年开始,中国科学院古脊椎动物与古人类研究所裴树文研究员持对麻地沟遗址的E2、E3、E5、E6和E7地点进行了系统发掘,揭露面积约160平方米,出土了3000余件古人类活动留下的石制品和动物碎骨。对各地点石制品的初步观察显示,石制品原料以前寒武纪的硅质白云岩、燧石和侏罗纪的中基性火山岩为主,原料的获取均在1km范围内。石制品个体变异较大,以中小型居多。剥片技术主要为硬锤锤击法,未见剥片前修理台面的迹象。石器在石制品组合里含量较低,个体以小型居多;石器毛坯以片状居多,刮削器为主要类型,同时存在少量凹缺器、齿状器等类型;修理技术原始、随意,以向毛坯背面修理为主。石制品组合的整体面貌显示早期人类的模式1技术特点,类似于非洲的Oldowan工业。

初步的地层对比和年代测定表明,麻地沟古人类活动层位处在atayama负极性时、Jaramillo正极性亚时和Olduvai正极性亚时之间,处在东谷坨(1.10myr)和小长梁(1.36myr)遗址古人类活动的中间环节,推测古人类在遗址活动的时间大致为距今1.20Ma。对麻地沟遗址的进一步研究将为探讨古人类于早更新世在泥河湾盆地的石器技术、东西方技术扩散以及古人类对环境的适应均具有重要意义。

侯家窑遗址埋藏地层重新认定

侯家窑遗址为泥河湾遗址群中最重要的旧石器时代中期遗址,是我国北方发掘面积最大、最重要的旧石器时代中期遗址,其时代处于现代人类起源的重要阶段,因发现有丰富的石制品、动物化石及古人类化石而闻名于世。

但随着研究的深入,围绕在该遗址的争议也变得不可调和,特别是年代的争议,从四五十万年到几万年不等,年代认识跨度之大,严重影响了对该遗址的定性与认识。该遗址属于旧石器时代中期,在地质及旧石器时代文化上皆起着承上启下的作用,对该遗址年代认识不清,也影响到对盆地内比其早或晚的遗址的认识。

2007-2008、2012、2013年,河北省文物研究所主持进行了第5次考古发掘,在70年代发掘区底面(亦即文化层底面)以下4-6米处找到梨益沟第三级阶地与泥河湾层顶部的不整合接触面,从而可以确认该遗址的文化遗物出自梨益沟的第三级阶地内,而不是以往所认识的出自泥河湾层之中,而是产生于泥河湾层结束,遭受河流侵蚀以后,再次形成的河流阶地之中。这对探讨泥河湾层顶部结束的时间等问题也具有重要意义,推翻了以往认为泥河湾层延续到晚更新世的观点,依目前材料看,泥河湾层(或者说泥河湾湖)结束于中更新世,具有重要的地质学意义。

发现石制品、动物化石2000余件,对该遗址文化内涵是一个有益的补充,且本次发掘按照新的发掘方法进行,完整测量了所有标本的产状,对研究该遗址的文化层分布、文化遗物的埋藏成因等提供了第一手资料。

遗址西150米处挖掘一道高25米、宽10-20米的地质剖面,下部为整合的泥河湾层堆积,东上部为河流相堆积,揭露出完整的泥河湾层与河流阶地的接触面,在河流阶地一侧底部发现有泥炭层,可以与2007-2012年发掘探方文化层以下的泥炭层对比,进一步印证了该遗址的文化遗物来自河流阶地而非以往所认识的泥河湾层,为解决该遗址的年代问题提供了坚实基础。

禾尧庄遗址,猎牛人

禾尧庄遗址位于泥河湾盆地西端,阳原县东井集镇禾尧庄村北150米处,北距侯家窑遗址3公里。该遗址2003年,河北省文物研究所在侯家窑遗址周围开展旧石器、地质地貌调查时发现,当时发现文化遗物出自黄绿色黏土,文化遗物丰富。

禾尧庄遗址与侯家窑遗址同处盆地西部,文化遗物丰富,为建立该区域古人类活动的区域及相互关系,将禾尧庄遗址列入侯家窑遗址的课题项目,作为延伸性科研项目进行,目的是建立该区域的文化序列。

发掘面积30平方米,探沟4条,揭露30多个水平层,发现文化遗物4000余件,其中石制品1000余件,动物化石2000余件,初步鉴定有:原始牛、羚羊、熊等的骨骼、牙齿、角化石及碎片。

通过发掘,确认该遗址的文化遗物不是来自泥河湾层,而是产于河流阶地堆积中,依据周围地层的对比,该遗址的埋藏环境、地层、文化遗物等与侯家窑遗址具有很多相似之处,在文化渊源上与侯家窑遗址有密切的关系,进一步丰富了盆地西部有关现代人类起源的材料。

侯家窑遗址发现大量马、野驴的骨骼牙齿化石,有专家统计可代表一千多个个体,因而被称为“猎马人”,禾尧庄遗址与其时代相当,但遗址内出土的动物化石以牛类个体为主,是否可以称为“猎牛人”?

油房遗址,发现东西方文化交流新线索

泥河湾盆地油坊遗址含有的石叶工业因素逐渐引起学界的关注,这种石器技术是西方旧石器时代中、晚期过渡阶段文化的典型代表,但是在过去很长的时期内,中国境内此类考古文化遗存一直很少发现或面貌不清晰。

以油坊遗址为中心的泥河湾石叶工业遗存研究,关系到泥河湾盆地和东亚地区早期现代智人的演化、迁徙和扩散,对于探讨史前东西方文化的交流与融合以及华北发达的细石器传统文化的起源等问题具有重要的意义。

2013、2014年开展新的考古发掘,认识到文化层代表一种剥片和加工石器的遗址性质;目前文化层中含有石叶,个别石核体现出石叶石核和似勒瓦娄哇技术特征,进一步论证了盆地内存在石叶和勒瓦娄哇技术产品,为寻找其原生地层提供了信心;进一步明确了楔形石核原生层位,表明其与石叶共生,为探讨泥河湾细石器工业的出现增添了新的证据;在传统油房遗址文化层下部、基岩之上广泛分布多个文化层(包括多层富含腐殖质堆积,水平相变复杂),证明在油房一带还应该存在更早时期的古人类文化,这为研究盆地内石叶工业的出现、 细石器传统文化的来源及其与华北传统小石器文化的关系提供了新的线索;在油房遗址区内,多文化层连续发布,堆积较厚,显示出油房遗址并非代表单一文化,应包含多种不同时期和内涵的文化。这一发现有助于探讨泥河湾盆地内最后冰器晚期不同人群和文化之间的传承或交流,无疑是一项突破性进展。

编辑/萧 山

(部分资料由河北省文物研究所提供)

为提高泥河湾遗址群的研究水平,高校、科研院所等单位参与研究泥河湾的力度和广度越来越大,中国科学院古脊椎动物与古人类研究所牵头制定泥河湾遗址群考古工作计划,确定相关的研究课题、内容以及研究步骤。二○一四年底,河北省文物研究所分别与中国科学院古脊椎动物与古人类研究所、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签订泥河湾科考工作合作研究协议,各所将在泥河湾的科考上统一协调,投入大量的人力、物力,争取在泥河湾取得更大突破。

随着泥河湾考古工作的进一步深入,也许,我们苦苦追寻的远古家园,已并不遥远。

推荐访问:河湾 乡愁 遥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