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文秘网    > 教育心得

国际贸易硕士论文

作者:jnscsh   时间:2020-10-16 12:37:41   浏览次数:
  篇1

  商业银行国际贸易融资业务探析

  摘要:贸易融资是银行的重要业务之一,是指银行对进口商或出口商提供的与进出口贸易结算相关的短期融资或信用便利。对于商业银行而言,国际贸易融资业务在整个业务结构中地位举足轻重。对于如何更好展开这方面业务,我们自己有一些成熟的做法,西方发达国家也有许多值得我们借鉴的经验,需要我们加以总结和提炼。本文拟从西方发达国家商业银行国际贸易融资创新特点、提高我国商业银行国际贸易融资业务水平的对策两个向度对问题进行分析。

  关键词:商业银行国际贸易融资业务

  一、西方发达国家商业银行国际贸易融资创新特质

  国际贸易融资是国际上商业银行最为常见的传统信贷品种之一, 它与国际贸易、国际结算紧密相连。积极稳妥地发展国际贸易融资业务, 不仅可以为商业银行的信贷资金寻找到新的途径,还可以通过贸易融资带来国际结算业务量,增加中间业务收入,扩大市场份额。根据西方发达国家在国际贸易融资方面的发展历程,有着以下明显的特质。

  (一)国际贸易融资的灵活性和适应性显著增强

  传统国际贸易融资因为具有周期短、业务单一、操作简单、灵活、成本低的特点而成为西方发达国家较为通行的贸易金融服务手段,在现实生活中应用范围十分广泛。但是,由于方方面面的原因,传统的贸易融资手段存在若干缺陷和不足,比如,存在较大的风险,防范起来较为困难。因此,西方发达国家也常借鉴其它融资市场的做法。在这种情况下,国际贸易融资中便借鉴和采用了资本市场等的先进做法。比如说,由于包买协议涉及的交易金额巨大,人们开始尝试借鉴辛迪加这种组织形式,相互合作,共同对某笔大额交易提供包买票据方式的贸易融资。再举福费廷业务的例子。福费廷业务是一项与出口贸易密切相关的新型贸易融资业务产品,是指银行或其他金融机构无追索权地从出口商那里买断由于出口商品或劳务而产生的应收账款。相对于其他贸易融资业务,福费廷业务的最大特点在于无追索权,也就是出口企业通过办理福费廷业务,无需占用银行授信额度,就可从银行获得扣除一定比例的贴息及手续费后的融通资金,便利快捷地改善其资产负债比率。

  (二)在综合借鉴证券市场经验基础上加强国际贸易融资业务管理

  证券市场管理方面的很多好思想、好做法值得银行吸收和借鉴。过去,银行对国际贸易融资的管理相对松散,对贷款组合风险管理和防范相对松懈。随着情况的不断变化发展,世界各银行开始运用包括资本资产定价模型等手段在内的风险评估模式。同时,通过将贷款证券化等方式优化贷款组合,一些世界知名的银行在组织机构上也是煞费苦心,设立了相关的主管部门比如贷款交易部、贷款审批中心等等。这些机构的设置为不断增强国际贸易融资的市场流动性和稳定性作出了突出贡献,发展趋势不可小觑。另外,很多银行都努力扭转过去那种单凭资金成本加利差计算贷款的方式,尝试用国库券的价格来作为新的指标体系,取得了不错的市场反响。

  (三)最大限度发挥国际贸易结算手段在业务开展中的作用

  国际贸易结算手段在业务开展中的作用体现在很多方面,比如较为知名的国际保付代理,简称国际保理,是指在国际贸易中,出口商将其向进口商销售商品、提供服务所产生的应收账款转让给银行,由银行为卖方提供应收账款融资、商业资信调查、应收账款管理、坏账担保的综合性金融服务。其核心内容是以收购出口应收账款的方式向出口商提供出口融资和风险担保,其特色在于,银行能够向出口商提供一站式综合性服务,并可根据客户需求提供灵活的组合产品服务项目。通过国际保理业务,大大消除了过去出口商对进口商的信用风险忧心忡忡的顾虑,避免了双方在办理国际贸易结算时可能遇到的各种信用风险问题,为进出口方都解除了后顾之忧。另外,许多银行为了进一步增加业务获利点,非常注重国际贸易融资产品创新业务,如:打包放款、进出口押汇、票据融资等,并进一步完善可转让信用证、背对背信用证和假远期信用证等业务融资方式进行获利。而且,随着抵押融资比例不断攀升以及信用融资比例的相对下降,国际贸易融资形式呈现出更加多样化的特点。

  二、提高我国商业银行国际贸易融资业务水平的若干对策

  (一)积极更新业务发展理念

  商业银行要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赢得竞争优势和主动优势,就必须根据市场和客户的需求灵活调整自己的发展策略。从当前国际行情来看,买方在国际贸易中逐渐占据了主导地位,在防范风险等方面的优势十分明显,买卖双方的合作关系不断巩固。加之大量中小企业的融资空间的不断提升,为商业银行在国际贸易融资业务方面的发展提供了难得的历史性机遇。在这种情况下,我国广大商业银行要更新发展理念,不要一味追求大企业的单笔大额业务,而要致力于从广大中小型外贸企业中拓展市场,切实保证以客户为中心加强实践创新;要形成跟踪与研究中小型外贸企业的体制机制,不断加大在这方面的投入,并且在风险可控的情况下适当放宽融资条件,形成以客户需求为导向的发展思路,最大限度挖掘中小企业的金融需求,从而最大限度获得盈利。

  (二)加强融资方式创新

  融资产品的创新,也是提高国际贸易融资业务水平的重要保障。一要加强福费廷产品的研究和运用,当发现企业为改善财务报表需将出口应收帐款从资产负债表中彻底剔除、应收帐款收回前遇到其他投资机会且预期收益高于福费廷全部收费、应收帐款收回前遇到资金周转困难且不愿接受带追索权的融资形式或占用宝贵的银行授信额度的情况下,银行可及时建议客户采纳福费廷融资方式。二要加强保付代理业务的运用,这是一种由保理商(通常是银行或金融机构)向出口商提供进口商的资信调查,承担100%的信用风险担保应收帐款的催收和追偿、资金融通和财务管理的一种综合性财务服务。

  具体做法是:出口商事先与保理商签订保理协议,根据协议,出口商按买卖合同规定发货后,可将有关运输单据径直寄交进口商,而将发票等应收帐款的单据卖给保理商,由保理商通过其在进口地的代理行负责向进口商收款。当出口企业出现资金短缺情况时,保理商可向出口商进行融资,扣除一定的手续费和贴息,将货款提前交给出口商;当企业资金充裕时,保理商可等到期收到货款后,扣除一定的手续费,将货款交给出口商。在市场低迷或价格低等情况下,可以采用商品抵押融资、对应商品的应收帐款、票据等的融资方式,成功应用库存融资。另外,要加强结构性贸易融资产品的研究和运用,在统筹考虑借贷人的信誉、风险系数以及政策法规等情况的基础上,为进出口商量身定做融资方案,进一步创新出综合性、导向性和灵活性的服务产品。

  (三)加大客户结构、交易变动的分析力度,加强国际贸易融资新品种研发并严控信贷风险

  研发国际贸易融资新品种,应深入分析客户群体结构及交易变动的情况并做好各项工作。国际贸易融资的产品设计要密切联系贸易链,着眼于贸易环节设计产品,最大限度化解企业采购、销售等环节中的融资问题。银行要通过跟踪企业生产贸易链条运行过程中产生的资金需求及产品,加强和物流公司的合作, 设计物流融资产品, 由专业的物流公司负责进出口商品的报关、报检、运输、监管、以实现银行对物权的有效控制,实现传统方式和新型国际贸易融资方式的完美对接。同时要继续加强对福费廷、供应链融资等新兴的融资品种的研究和开发,有效搜集客户需求信息,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争取主动。商业银行要在风险管理的内容、方式、机制以及技术等层面强化风险管理理念, 健全和完善科学有效的国际贸易融资风险管理体系,持续做好资产负债业务的配比,持续做好优质客户的储备,全力做好贷后管理工作,严防信贷风险。

  (四)认真研究国际贸易融资的相关法律法规及国际惯例,确保经营合规

  商业银行国际贸易融资业务的开展,务必要严格遵守相关法律、法规及国际惯例。因此,银行要研究建立与国际接轨的法律规范并做到了然于胸;要收集分析近年来我国关于贸易融资业务的法律案例和资料,研究国际惯例与我国现行的法律环境,不断完善自身的产品设计,规范业务操作流程, 最大限度规避可能出现的法律风险,并接受国家有关监管部门的监管,严防信贷政策风险,确保各项业务经营合规。

  篇2

  浅析经济全球化对国际经济贸易影响

  【摘要】经济全球化是世界经济发展的必然结果,我国处于经济全球化展的浪潮之中,只有正确认识经济全球化对我国经济贸易的发展带来的机遇和挑战,并积极制定合理的应对策略,才能充分利用经济全球化,以便更好地实现我们的国家利益。

  【关键词】经济全球化;经济贸易;积极影响;消极影响;对策

  一、经济全球化的含义

  自经济全球化一词在20世纪80年代中期提出以来,各国学者都在从各自的立场和角度对其加以诠释。国际货币基金组织曾指出,经济全球化是指跨国商品与服务交易及国际资本流动规模和形式增加,以及技术的广泛迅速传播使世界各国的相互依赖性增强。虽然这一定义被认为较为合理、较有权威性,但仍不全面。如果我们将迄今为止的各种关于经济全球化的概念加以概括和综合不难发现,经济全球化的内涵实际上是指,在科技革命尤其是信息技术革命的条件下,通过国际贸易、国际金融、国际投资以及技术和人员的国际流动,世界各国各地区的经济越来越紧密地结合成一个高度相互融合、相互依存的有机整体的过程。经济全球化是世界经济发展的新阶段,使世界经济真正成为一个有机整体,既是一个过程,也是一种状态,更是一种发展趋势。

  二、经济全球化的表现

  1.贸易全球化

  贸易全球化主要是指商品和劳务在全球范围内的自由流动。贸易速度不断加快,并逐渐超过了生产的速度。贸易自由化的广度和深度不断扩张,贸易对经济发展起着前所未有的重要作用,国际贸易成为当今经济全球化的重要表现。

  2.金融全球化

  金融全球化即各个国家和地区的金融活动逐渐融合成一个整体的国际金融活动,他们在金融政策、金融业务、金融资产等方面相互影响和融合,相互竞争和制约,从而使全球金融市场日趋开放、金融体系日趋融合、金融交易更加自由,进一步加速经济全球化进程。

  3.生产与投资全球化

  生产与投资的全球化主要体现在跨国公司的建立和发展。他们在全球范围内建立分支机构,并借助这些分支机构突破国界和地域的限制,在全球范围内寻求最优的生产条件和资本条件,从而获得更有利于自身发展的外部环境,进而获得更大的经济利益。

  4.国际专业分工进一步深化

  在经济全球化的影响下,为了进一步提高生产效率,全球范围内的国际分工体系逐渐建立起来,使各国各地区的生产都成为了全球生产体系的一部分。

  三、经济全球化的影响

  随着经济全球化的不断深化,它对国际经济贸易的影响也日趋强烈和多样化,这些影响不仅表现在对国际经济的推动作用上,同时,它也对当前经济产生了一系列的消极影响。因此对每一个国家来说,经济全球化带来的不仅是机遇,还有挑战。

  1.积极影响

  (1)经济全球化使发达国家通过更为自由的对外贸易和更加广阔的投资渠道获取了巨额现实经济利益。经济全球化加速了全球范围内的贸易自由化进程,为发达国家对外出口提供了更加广阔的市场。特别是跨国公司的建立和快速发展,使发达国家能够充分的利用国外的自然资源和廉价劳动力,实现全球资源的优化配置。

  (2)经济全球化过程中居于主导地位的发达国家获得了广阔的活动空间和潜在利益。发达国家作为经济全球化的主导者,自然也就成为国际经济贸易的规则制定者,特别是当今世界一些非常重要的国际组织,几乎都是由发达国家在背后主导,这就导致了它们往往只能代表一些发达国家的利益,甚至不惜损害发展中国家的利益,造成国际经济贸易的不公平,发达国家也就能从这种不公平的国际贸易中获得更大的利益。

  (3)经济全球化加快了发达国家的产业结构升级。经济全球化的发展带来了产业分工的深化,随之而来的是发达国家的一些劳动力密集型和高耗能、高污染的产业不断的向发展中国家转移,这些转移产业利用发展中国家的资源、劳动力、土地、政策等各种有利的条件生产大量产品,又通过跨国公司等渠道返销到发达国家,这既为发达国家消费者提供了必要的消费品也使发达国家可以将其更多经济资源投入到更高附加值的资本和技术密集型产业中去,从而优化了发达国家的产业结构,促进了产业结构升级。

  (4)经济全球化为发展中国家充分利用两个市场、两种资源提供了条件。大部分发展中国家都面临着尽快发展经济的艰巨任务,要实现这一任务就必须要有足够的资金、技术、市场,管理经验等。而在当今世界经济中,这些要素大都为发达国家所占有。因此发展中国家只有通过经济全球化加强与发达国家的联系与交流,才可能获得这些必需的资源要素,从而实现经济的发展。

  (5)经济全球化使发展中国家得以发挥比较优势,更好的发展经济。发展中国家拥有大量的资源、廉价的劳动力以及广阔的市场等这些具有比较优势的生产要素,通过与发达国家的合作,使得这些要素得以充分发挥,同时促进发展中国家资源优化配置,进而推动其经济的发展。

  2.消极影响

  (1)经济全球化使贸易保护主义盛行。

  在经济全球化的今天,自由贸易显得尤为重要。但是对外贸易这把双刃剑在带来利益的同时也冲击着各国的国内产业,因此贸易保护主义随之盛行起来。当今的贸易保护措施也体现出了一些新的变化:即由公开转向隐蔽,由固定转向灵活,由单个国家自我保护转向区域集团集体保护,由通过贸易政策保护转向寻求国内产业政策保护。贸易保护手段更加多变和隐蔽,非关税贸易壁垒成为各国实施贸易保护的主要工具,区域性贸易集团的出现更是使贸易保护主义添上了集团的色彩。

  (2)经济全球化加大了各国的金融风险。

  随着经济全球化的不断扩展和深化,全球金融资本的流动速度加快,规模增大,使大额资本的调度更为便捷,这就在增强经济发展动力的同时也加大了全球金融投资风险,对金融市场的管理难度加大。此外,一国的经济波动很容易会影响到其他国家甚至带来全球性的金融危机。2007年美国的次贷危机最终演变为一场全球性的金融危机就充分证明了金融全球化所蕴含的巨大金融风险。

  (3)经济全球化加剧了南北差异,不利于发展中国家的经济发展。

  南北差异是指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两者之间的差异。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原本就存在较大的经济差距,随着经济全球化的发展,发达国家凭借其主导地位从发展中国家获得有利于自己发展的各种资源,从经济全球化中的获得了更大的经济收益,而发展中国家也更加落后于发达国家。

  (4)经济全球化使世界经济的不稳定因素增加,国家的宏观经济调控难度加大。

  经济全球化使世界各国的经济联系在一起,国际间资本的自由流动增大了世界经济发展的不确定性,容易引起经济的动荡不安。在市场经济体制下,在资源配置中起基础性作用的市场的调节具有一定的盲目性和滞后性,这就需要国家通过经济、法律以及行政等手段对经济进行宏观的调控。但是在经济全球化条件下,经济的运行趋于全球化,各中之间的关系利益十分的复杂,这就增大了各国政府对本国经济的管理和控制的难度。

  四、中国应对经济全球化的对策

  经济全球化是一种必然趋势,作为发展中国家的中国目前最重要的不是反对或是支持全球化,而是应该立足自身,结合中国的实际国情制定合适的发展计划,全力发展中国经济。

  1.加速科技创新,大力发展高新技术产业

  科技的不断进步和创新是经济全球化的基础和条件。中国坚持科教兴国的战略方针,运用现代科技手段不断提高中国对外经济贸易的科技含量和国际竞争力。运用先进技术和高新技术改造、提高传统产业技术含量,促进生产力的发展,实现中国技术发展的跨越。

  2.积极开展区域经济合作,以区域经济一体化迎接经济全球化

  单个发展中国家力量薄弱,不足以推动有利于自身发展的全球化规则的制定和实施,因此中国应该积极的与周边及其他国家进行区域经济合作,从而增强自己在世界经济中的影响力,建立起国际经济新秩序。

  3.加强国家对经济的宏观调控力度,确保经济的健康平稳运行

  当前经济全球化的影响下,国家对经济的宏观调控难度增大。因此为了维持本国经济的平稳运行,就要求政府投入更多的精力来制定有力的宏观经济政策,在经济全球化进程中发挥积极、稳定和建设性的作用。

  参考文献:

  [1]国际货币基金组织.《世界经济展望》.中国金融出版社,1997

  [2]《世界经济概论》.人民出版社/高等教育出版社,2011

推荐访问:硕士论文 国际贸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