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文秘网    > 教育心得

2007华人知识财富榜推选人物

作者:jnscsh   时间:2022-02-16 08:39:28   浏览次数:

表中所推选的21位科学家,根据相关专业评估方法所得结果,其拥有的知识财富价值均为——科技成果有形价值(以个人科技成果产业化后所创造价值、学术专著的版权价值、所获奖项奖金价值为评估依据):人民币500万以上;科技成果无形价值(以个人科技成果产业化二十年内所创造价值、科技或学术成果对所属行业的促进性价值、个人的专业职称、社会与行业影响力与荣誉奖项等名誉价值为评估依据):人民币1亿元以上。

李振声(1931—):

山东淄博人。遗传学家、小麦育种专家、中国科学院院士、第三世界科学院院士。1951年毕业于山东农学院农学系。现任中科院遗传发育所研究员,植物细胞与染色体工程国家重点实验室学术委员会主任。

李振声院士长期从事小麦与偃麦草远缘杂交与染色体工程育种研究,开创了小麦远缘杂交品种在生产上大面积推广的先例,1987年,他带领科技人员对黄淮海平原中低产田进行大规模改造和治理,6年时间实现该地区粮食增产504.8亿斤。他开发的以“小偃6号”为代表的系列品种,成为我国北方麦区的主要优质源之一。

同时,李振声院士创建了蓝粒小麦和染色体工程育种新系统,为小麦染色体工程育种的实用化开辟了一条新路,并提出了提高氮、磷吸收和利用效率的小麦育种新方向和资源节约型农业发展观。李振声院士是2006年度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的获得者。他著有《小麦远缘杂交》等两部专著。

吴文俊(1919—):

上海市人。著名数学家、中国科学院院士、中国科学院数学与系统科学研究院系统科学研究所研究员、名誉所长,中国数学会名誉理事长。1940年毕业于上海交通大学数学系,1949年在法国斯特拉斯堡大学获博士学位。

吴文俊院士是中国数学机械化研究的创始人之一,研究工作涉及数学的诸多领域,其主要成就表现在拓扑学和数学机械化两个领域。他为拓扑学做了奠基性的工作,在拓扑学的示性类、示嵌类等领域被国际数学界称为“吴公式”、“吴示性类”、“吴示嵌类”,影响深远,享誉世界。他还提出了利用机器证明与发现几何定理的新方法,这项工作对数学的革命产生深远的影响。他对中国古代数学在数论、代数、几何等方面的成就也提出了精辟的见解。2000年,吴文俊院士获首届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

刘东生(1917—)

辽宁沈阳人。地球环境科学专家,中国科学院院士,第三世界科学院院士,欧亚科学院院士,1942年毕业于西南联合大学地质地理气象系,现为中国科学院地质与地球物理研究所研究员。

刘东生院士长期从事中国的古脊椎动物学、第四纪地质学、环境科学和环境地质学、青藏高原与极地考察、黄土研究等领域。

他从黄土地层研究中根据黄土与古土壤的多旋回特点,发展了传统的四次冰期学说,奠基了环境变化的“多旋回学说”。他基于中国黄土重建了250万年以来的气候变化历史,使黄土与深海沉积、极地冰芯并列成为全球环境变化研究的三大支柱。他把青藏高原研究同黄土高原研究结合起来,把固体岩石圈的演化同地球表层圈的演化结合起来,开辟了地球科学一个新的研究领域。他在地球环境科学研究领域的理论贡献,被国际学术界公认,使中国在古全球变化研究领域中跻身世界前列。刘东生院士于2003年获得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

叶笃正(1916—):

安徽安庆人。气象学家,中国科学院院士。1948年获美国芝加哥大学博士学位。现任中国科学院特邀顾问,中国科学院大气物理研究所名誉所长;美国气象学会荣誉会员;英国皇家气象学会会员;芬兰科学院外籍院士。

叶笃正院士是国际大气科学界屈指可数的学术巨匠,为全球变化、大气环流和气候变化研究做出了开创性的贡献,长期致力于动力气象、高原气象、海气关系、大气与地表面过程、全球变化等专业方向的研究工作。尤其在大气动力学、青藏高原气象学、东亚大气环流以及全球变化科学等领域成就显著,是我国现代气象学和全球变化学科的奠基人之一。近年来,叶笃正院士一直从事如何利用全球变暖的正面效应、降低负面效应的研究,他首次提出了“有序人类活动”的概念。

叶笃正院士曾代表中国人第一次获得了国际气象界的“诺贝尔奖”——“国际气象组织奖”。2006年1月9日,国家主席胡锦涛为他颁发了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证书。

吴孟超(1922—)

福建闽清人。我国肝胆外科专家、中国科学院院士。1949年毕业于同济大学医学院。历任第二军医大学教授、副校长,附属医院肝胆外科主任,总后勤部卫生部医学科技委员会委员,中华医学会上海分会副理事长,中德医学协会理事等职。

吴孟超院士在上世纪50年代研究正常人肝脏解剖,提出了适合临床外科应用的分叶分段新见解,为肝脏手术提供了理论和实践基础。在60年代首创简便安全的肝脏外科手术新疗法——间歇肛门阻断切肝法,并突破肝脏禁区,施行中肝叶切除术成功。70年代成功地切除了世界首例18公斤的特大肝海绵状血管瘤,对中、晚期肝癌首先提出二期肝切除及再次肝切除的新论点。至1986年底已进行肝叶切除术1019例,成功率97%,切除总数和成功率均居国际领先地位。发表论文、著作100余篇,著有《肝脏疾病手术治疗的临床研究》一书。吴孟超院士是2005年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获得者。

魏寿昆(1907—):

天津人。中国科学院资深院士,著名的冶金学家、工程教育家,我国冶金物理化学的奠基人。1929年毕业于北洋大学矿冶系,1935年获德国德累斯顿工科大学工学博士学位。北京科技大学教授,九三学社中央顾问。

魏寿昆院士曾任西北联合大学、重庆大学、北洋大学教授。建国后,历任天津大学教授、副教务长,北京钢铁学院教授、教务长、副院长,中国科学院技术科学部委员,国务院学位委员会第一届学科评议组成员,中国金属学会冶金物化学会第一届理事长。九三学社第六、七届中央常委。魏寿昆院士在我国率先开展了冶金过程热力学和动力学的研究,运用物理化学理论解决冶金过程中的实际问题,其中共生矿分离的基础理论研究“铌在铁液及钢渣中的热力学行为”获得成果。编著有《冶金过程热力学》、《活度在冶金物理化学中的应用》等书。

石元春(1931—):

湖北武汉人。著名土壤学家、两院院士、第三世界科学院院士。1956年北京农业大学土壤农化系研究生毕业。曾任北京农业大学校长,现为中国农业大学教授,国务院学位委员会委员,中国农学会副会长。曾任中国科协副主席,国务院资源环境委员会科学顾问。

石元春院士长期从事土壤地理和盐渍土发生与改良方面的工作。1973年开始,持续在黄淮海平原从事中低產地区旱涝盐碱综合治理和农业发展的国家科技攻关课题研究达20年之久,1978-1990年先后是该项目的专家组组长和课题主持人。1992年开始,石元春院士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的重大项目“节水农业的基础性研究”,在黄淮海平原旱涝盐碱治理实践上有重要指导意义和发挥了重要作用。他在1993年获得国家科技进步特等奖,获得陈嘉庚农业科学奖和王丹萍科学奖。出版专著7部,发表文章100余篇。

王大珩(1915─):

江苏苏州人。中国科协副主席,中国科学院、中国工程院院士,应用光学专家。1936年毕业于清华大学物理系,1940年获英国伦敦帝国学院应用光子学硕士学位。我国光学界的学术奠基人和组织领导者。

王大珩院士对中国技术光学、激光、光学计量、光学玻璃和光学工程等研究较深,为中国应用光学、光学工程、光学精密机械、空间光学、激光科学和计量科学的创建和发展做出杰出贡献。上世纪60年代以来,王大珩院士指导研制了中国第一台激光器,第一台大型光测装备和许多国防光学仪器。1986年,王大珩院士与其他科学家向中央提出“发展中国的战略性高技术”的建议,由此国务院发出了“高技术发展计划纲要”的通知(“863 计划”)。

王大珩院士曾在1985年获得国家科技进步特等奖、1994年“何梁何利基金优秀奖”、1999年获“两弹一星功勋奖章”。

陶诗言(1919—)

浙江嘉兴人。气象学家,中国当代天气预报理论和方法的开拓者之一,国际知名的季风研究专家。1942年毕业于中央大学地理系。历任中国科学院地球物理研究所研究员、中国科学院大气物理所所长、中国科学院院士。

陶诗言院士在20世纪50年代初,任中国科学院地球物理研究所联合天气分析预报中心副主任期间,培养了大批天气预报的骨干,为开展中国天气预报业务作出了贡献。他划分了入侵中国的寒潮路径,指出寒潮过程是大型天气过程急剧调整的结果。在研究梅雨方面,他指出中国长江流域的梅雨同东亚和北半球大气环流的突变密切相关,尤其同亚洲夏季风的爆发和西风急流的北跳关系更大,这些都对中国天气预报工作有指导作用。

陶诗言院士是中国最早将卫星资料用于预报方面的研究者之一,获得了1978年全国科学技术大会成果奖,1980年的科学技术成果推广应用奖。

李政道(1926—)

上海市人。美籍华裔物理学家、诺贝尔物理学奖得主。美国科学院院士、中国科学院高能物理研究所学术委员会委员。1950年获美国芝加哥大学博士学位。历任哥伦比亚大学工作教授、普林斯顿高级研究院理论物理学教授、哥伦比亚大学教授。

李博士1956年和杨振宁博士合作,解决了K介子的两种不同的衰变方式:一种衰变成偶宇称态,一种衰变成奇宇称态。认识到很可能在弱相互作用中宇称不守恒,提出了几种检验弱相互作用中宇称是不是守恒的实验途径,而共同获得了1957年诺贝尔物理学奖。

李博士的研究领域包括量子场论、基本粒子理论、核物理、统计力学、流体力学、天体物理等方面。

李政道十分关心中国物理学的发展,多次回国访问讲学。他发起组织美国几十所主要大学在中国联合招收物理学研究生,为培养中国青年物理学家作出了贡献。

丁肇中(1936—)

祖籍山东日照。美籍华裔物理学家、1976年诺贝尔物理学奖获得者。1962获美国密执安大学博士学位。1967年起任美国麻省理工学院物理系教授,1977年当选为美国科学院院士。

丁肇中主要从事高能实验物理、基本粒子物理、量子电动力学、γ辐射与物质的相互作用等方面的研究。他最杰出的贡献是在1974年,与里希特各自独立地发现了J/ψ粒子,获得了1976年诺贝尔物理学奖。此外,丁肇中在1979年夏发现了三喷注现象,为胶子的存在和量子色动力学提供了实验依据。

丁肇中热心培养中国高能物理学人才,经常选拔中国青年科学工作者去他所领导的小组工作。他是中国科学技术大学等校的名誉教授,中国科学院高能物理研究所学术委员会委员。1994年6月被选为中国科学院首批外籍院士。1996年度获中国国际科学技术合作奖。

杨振宁(1922—)

安徽省合肥市人。美籍华裔物理学家、诺贝尔物理学奖得主。普林斯顿高级研究所研究员、普林斯顿大学教授、美国科学院院士、英国皇家学会会员、中国科学院外籍院士。1944年毕业于中国西南联合大学物理系,获硕士学位。1948后先后获美国芝加哥大学哲学博士学位、普林斯顿大学理学博士学位。1966年起任纽约州立大学石溪分校艾伯特·爱因斯坦讲座教授兼理论物理研究所所长。

杨振宁博士于1956年与李政道博士共同提出弱相互作用中宇称不守恒原理,因而共获1957年诺贝尔物理学奖。这一原理彻底改变了人类对对称性的认识,为人们正确认识微观粒子世界开辟了新天地。另外,杨振宁博士还是统计物理、凝聚态物理、量子场论、数学物理等诸多领域中重要研究方向的先驱和奠基人。

1971年以来,他多次努力帮助中国学者和留学生在美进行科研和学习,在促进中美科技交流和合作中起了重要作用。

钱学森(1911—):

浙江杭州人。中国航天科技事业的先驱,被誉为“中国航天之父”和“火箭之王”。1934年毕业于上海交通大学机械工程系,1939年获美国加州理工学院博士学位。历任美国加州理工学院航空系研究员、副教授、教授。

钱学森回国后,长期担任中国航天工程的技术领导工作,任中国第一个火箭、导弹研究所——国防部第五研究院院长。由他主持完成了“喷气和火箭技术的建立”规划,参与制定了中国近程导弹、中近程导弹、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两弹结合”试验的研制,发展建立了工程控制论和系统学等。在空气动力学、航空工程、喷气推进、工程控制论、物理力学等技术科学领域作出了开创性贡献。

钱学森于1957年获中国科学院自然科学一等奖、1985年获国家科技进步特等奖、1989年获“小罗克韦尔奖章”、“世界级科技与工程名人”奖。1991年获“国家杰出贡献科学家”称号。1999年,被授予“两弹一星功勋奖章”。著有《工程控制论》、《星际航行概论》等著作。

王永志(1932-):

遼宁省昌图县人。中国工程院院士、解放军总装备部研究员,国际宇航科学院院士,俄罗斯宇航科学院外籍院士,载人航天功勋科学家,“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获得者。

1952年考入清华大学航空系,1961年毕业于莫斯科航空学院,毕业后投身于我国第一种自行设计火箭的研制工作,继尔参加了多种火箭的设计和研制。

先后担任洲际火箭副总设计师、三种新一代地地火箭总设计师,是长征二号大推力捆绑式运载火箭的主要倡导者之一和研制总指挥,曾任中国运载火箭研究院院长,1992年11月至今担任中国载人航天工程总设计师。

先后担任洲际火箭副总设计师、三种新一代地地火箭总设计师,是长征二号大推力捆绑式运载火箭的主要倡导者之一和研制总指挥,曾任中国运载火箭研究院院长,1992年11月至今担任中国载人航天工程总设计师。

金怡濂(1929—):

江苏常州人。我国高性能计算机专家、我国巨型计算机事业的开拓者之一、中国工程院院士。1951年毕业于清华大学电机系,1956-1958年在苏联科学院精密机械与计算技术研究所进修电子计算机技术。现任国家并行计算机工程技术研究中心主任、研究员,中国计算机学会名誉理事。

金怡濂院士先后提出多种类型、各个时期居国内领先或国际先进水平的大型、巨型计算机系统的设计思想和技术方案,为我国高性能计算机赶超世界先进水平做出了卓越贡献。他相继参加了我国第一台大型电子计算机和多种通用机、专用机的研制,主持完成了多机并行计算机系统的研制。

上世纪90年代,金怡濂受命主持研制国家重点工程——“神威”巨型计算机系统,担任总设计师。随后,金怡濂继续担任新一代超级计算机系统的总设计师。为我国在世界高性能计算机领域作出了重要贡献,获得了2002年度国家最高科技奖。

罗沛霖(1913—):

天津人。新中国信息产业奠基人之一、电子学与信息学家、中国工程院院士。1935年毕业于上海交通大学,1952年获美国加州理工学院特荣誉级哲学博士学位。信息产业部高级工程师。

曾负责引进我国第一个大型综合电子元件制造企业,并参与工厂设计,以后为建厂技术总负责人。多次参加主持编制国家科技规划的电子学部分。主持了我国第一部超远程雷达和国产最早系列化电子计算机研制的技术工作及组织工作,对我国电子科学技术发展以及工业建设做出重要带头及奠基性贡献。在学术与技术方面,对雷达、信息理论、电子电路、电子计算机逻辑设计、电机、电器、工艺评估方法学、经济财政数理分析以及当代信息技术发展动向等有创造性成果。获2000年度中国工程科学技术奖及电气电子工程师学会建会百年纪念奖。电气电子工程师学会终身会士。

任继愈(1916—):

山东省平原县人。1934年考入北京大学哲学系,1938年昆明西南联合大学哲学系毕业。1942年于昆明西南联合大学北大文科研究所研究生毕业。后即任教于北京大学哲学系。建国后,历任中国社会科学院世界宗教研究所所长、名誉所长,中国宗教学学会会长,中国史学会副会长,中国哲学史学会理事,孔子基金会理事,北京大学哲学系、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教授等职。

主要著作有《汉唐佛教思想论集》、《中国哲学史论》、《任继愈学术论著自选集》、《任继愈学术文化随笔》、《老子全译》等。主编有《中国哲学史》、《中国哲学发展史》、《中国佛教史》、《中国道教史》、《宗教大词典》、《中华大藏经》等。

季羡林(1911—)

山东临清人。著名古文字学家、历史学家、作家。曾任中国科学院哲学社会科学部委员、北京大学副校长、中国社科院南亚研究所所长。在语言学、文化学、历史学、佛教学、印度学和比较文学等方面都有很深的造诣,研究翻译了梵文著作和德、英等国的多部经典。

1930年考入清華大学西洋文学系。1935年赴德国入哥廷根大学学习梵文、巴利文和吐火罗文等。1941年获哲学博士学位。1946年回国,被聘为北京大学教授,创建东方语文系。1956年当选为中国科学院哲学社会科学部委员。历任北京大学副校长、中国社科院南亚研究所所长。

80年代后期以来,季羡林对文化、中国文化、东西方文化体系、东西方文化交流,以及21世纪的人类文化等重要问题,在文章和演讲中提出了许多个人见解和论断,在国内外引起普遍关注。

吴敬琏(1930—)

江苏南京人。著名经济学家。1954年毕业于上海复旦大学经济系。历任中国社会科学院经济研究所研究员、研究生院教授、博士生导师;美国耶鲁大学经济系和社会政策研究所客座研究员;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研究员;国务院经济改革方案办公室副主任。1990年,为英国牛津大学圣安东尼学院评议会成员;1994年,为美国斯坦福大学亚太研究中心客座教授;1996年,为美国麻省理工学院访问研究员;1999年,为匈牙利布达佩斯高级研究所研究员等。现任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研究员,全国政协常委、经济委员会副主任,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教授、博士生导师,中国国际金融有限公司首席经济学家,上海中欧国际工商学院教授。

江苏南京人。著名经济学家。1954年毕业于上海复旦大学经济系。历任中国社会科学院经济研究所研究员、研究生院教授、博士生导师;美国耶鲁大学经济系和社会政策研究所客座研究员;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研究员;国务院经济改革方案办公室副主任。1990年,为英国牛津大学圣安东尼学院评议会成员;1994年,为美国斯坦福大学亚太研究中心客座教授;1996年,为美国麻省理工学院访问研究员;1999年,为匈牙利布达佩斯高级研究所研究员等。现任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研究员,全国政协常委、经济委员会副主任,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教授、博士生导师,中国国际金融有限公司首席经济学家,上海中欧国际工商学院教授。

朱光亚(1924—)

核物理学家,湖北武汉人。1945年毕业于西南联合大学物理系。1949年获密执安大学物理学博士学位。中国科学院院士。曾任全国政协副主席、国家科教领导小组成员、国务院学位委员会副主任委员、中国科学技术协会主席,中国工程院首任院长。现任总装备部科技委主任, 中国科学技术协会名誉主席,中国工程院主席团名誉主席。

我国核科学技术的主要开拓者之一,参与组织领导了我国原子弹、氢弹的研制及历次核试验,为我国核武器事业的创建与发展做出了重大贡献;参与组织领导了秦山核电站筹建、放射性同位素应用开发研究、国家高技术研究发展计划的制定与实施及国防科技与武器装备发展战略研究等工作。1985年获国家科技进步奖特等奖。1999年获“两弹一星”功勋奖章。

推荐访问:推选 人物 财富 华人 知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