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文秘网    > 学习心得

服装产业经济学论文

作者:jnscsh   时间:2020-10-16 11:35:01   浏览次数:

  范文一:服装产业集群循环经济发展对策研究

  一、概述

  现阶段,基于循环经济的服装产业集群发展可在降低能耗的基础上,尽可能保护环境,同时实现服装产业效益的最大化。这一过程中,循环经济作为优化产业集群的重要手段,及时解决了产业集群中各项资源配置不合理的问题,从而带动了循环经济的发展。该方式强化了集群的自主创新能力和组织能力,有效提升了服装产业集群的竞争能力,在此基础上,循环经济的发展,可采用我国相关经济政策,带动已有产业集群的发展。循环经济和产业集群互成正相关,有着共同促进的紧密联系。

  二、我国服装产业集群的循环经济的发展现状

  (一)发展概况

  根据相关调查显示,我国自开展产业集群工作以来,已有204个乡镇及县市形成了服装产业集群,以山东夏津县、河南郑州市为主要城市,形成具有特色的产业集中区域。在此期间,全国纺织企业也持续增加,已达21万户,总产值也逐年递增,纺织产业的总利润达到800亿元,同时,从事纺织产业的职工数多达900万人。其中,我国主要的服装产业集群城市地区。

  (二)服装产业集群的循环经济的发展现状案例分析以均安牛仔服装产业集群为例

  均安镇作为最早的牛仔服装产业集群地区之一,又有牛仔之城的称号。早在2003年就被中国纺织协会誉为中国牛仔服装名镇,2008年被纳入到产业集群示范地区。纵观该地区的发展历程,主要是将生态发展和集约发展作为其重要原则,在保护外部环境的同时,集中治理各类污染,不断加大对环境的保护力度。其于2009年初,我国开展关于广东均安牛仔服装产业集群的调研工作中,针对畅兴工业园区进行评估,全方位了解均安牛仔服装产业的经济成果。在均安牛仔服装产业集群发展中,实现了污水的集中处理。服装生产主要以资源的循环利用为发展目标,具有极大的发展优势。牛仔洗水厂会产生大量的污水,蕴含染料、纤维、碱剂、表面活性剂、氧化剂等原料,该洗水厂引进了现代化污水在线监测系统,实施的监控排污水,实践步骤主要包括以下几点:

  (1)针对排污水进行物理性预处理,通过超滤装置进行过滤,使其达到我国城市污水管理内容的相关标准;

  (2)当污水进入处理厂后,及时接入污水收集管网系统,从而引进畅兴工业园污水处理厂。在污水处理过程中,通过沉淀生化处理方法处理污水,将沉淀后的污泥(有机物质)烧制成为砖状的内燃剂,集中起来后卖给砖厂。由于牛仔洗水厂的污水排放量极高,导致环境治理成本相对增加,制约了均安服装企业的发展。后期,随着工业园区的建立,环境问题得到改善,促使服装产业集群的污水加工能力得到提升,现已达到60%的洗水总产量,且还有一定的发展空间。经由均安镇政府办公室得知,均安镇将继续把洗水环节中的资源利用率作为重点工程,以降低污染排放量为目标,实将热能企业和水资源的循环利用紧密结合起来,逐步形成完整的生态工业链。均安镇产业集群循环经济的发展结构。

  (三)影响我国服装产业集群的循环经济发展的关键因素

  1.生产要素。服装产业是一种密集型产业,专业的技术、营销理念和设计等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这就对从事服装产业的人员提出了高要求。在服装产业发展的初期,受到了通讯技术、信息技术和交通条件等因素的制约,集中在经济较发达的三角洲地区。

  (1)积极应对。企业应摒弃依赖于传统生产要素的心态,积极创新产业模式或转移产业,并不断寻找全新的生产要素。在此基础上,强化各企业之间的合作,强强联手,尽量降低生产要素改变所带来的经济损失。

  (2)消极应对。企业仍然延用传统的组织生产方式,久而久之,导致企业生产成本的不断升高,促使企业利润大大降低。更有甚者,导致一部分企业歇业或停产的现象,日渐衰退。

  2.企业发展。服装产业集群循环经济的发展主要是以企业为重要载体,企业结构、企业竞争关系及企业发展战略严重影响着服装产业循环经济的发展。

  (1)企业在服装产业的发展中占据主体地位,企业循环经济发展的优劣直接关系到产业集群循环经济的发展。

  (2)企业的竞争关系、自身结构和发展策略等对服装产业集群发展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直接关系到其发展规模、速度等。由此可见,企业自身的发展也是影响我国服装产业集群的循环经济发展的重要因素。

  3.集群内部结构。产业集群内部结构即为各企业机构之间的关联性,其是由有限个点和线相互连接而成的网络结构,具有一定的复杂性。同时,其是影响服装产业集群发展的重要因素。

  4.政府支持力度。政策是否发挥其自身职能,加大对服装产业集群发展的重视,直接关系到产业集群的发展方向和速度。

  三、加快服装产业集群的循环经济发展的相应对策

  (一)集群层面

  企业之间的合作、公共服务平台的建设等都属于服装产业集群循环经济发展中的薄弱环节。笔者总结自身多年的工作经验,结合长期研究,在集群层面,从企业之间的合作、公共服务平台建设和集群治理三个方面提出应对策略。

  1.强化企业之间的合作。集群内企业之间的相互合作是服装产业集群在循环经济发展中的重要条件。如果这些企业能在集群内相互协同合作,则能产生协同效应,那么集群整体的价值远远超过各企业的累计价值。笔者经过调查发现,服装产业集群内的企业合作方式主要有两种,一种是横向合作,也就是指类型相似的企业相互合作;另一种是纵向合作,是指上游企业与下游企业之间的合作。由于商业机密等因素,大多数横向合作的企业在合作时,其程度仅停留在一般层面,例如,部分企业会合作购买大批量的服装原辅料,可以大大降低原辅料单位的材料成本与运输成本,进而降低企业的支出费用。但是几乎没有企业会在相互之间进行研发设计、生产、销售等信息的交流合作。现阶段,在服装产业集群内,大部分的服装企业并没有全面认识循环经济的重要性,认为循环经济并不重要,因此各企业之间要相互加强交流;部分服装企业虽然具有一定的循环经济意识,但是却不知道该如何发展循环经济,因此这些企业应当将循环经济发展较强的企业作为示范企业,加强自身学习。从成本来看,循环经济的发展在早期阶段需要投入一定的资金进行摸索,而企业之间相互合作交流发展循环经济,共享自身的经验与获取的信息,可以有效降低成本,并减小风险。对于地域较为分散的集群企业,其合作的机会更为广泛。通过集群内的管理机构组织,集群企业可以共享信息,拓宽采购与销售的渠道,进而降低交易成本。并且,随着不断的互动与交流,集群内的企业在相互信任中强化合作,能促进合作领域的扩大。笔者通过问卷调研的方式对某地区服装集群的企业合作进行分析,发现近几年来服装企业之间的横向合作几乎没有太大变化,有八成以上的服装企业没有进入深度合作层面,只有不到两成的企业加强了信息交流方面的合作。这一现象明显表示在横向合作方面,该地区的服装企业还有很大的拓展空间。

  2.完善公共服务平台。集群内的公共服务平台及相关的配套设施是产业集群发展经济循环的重要条件。在一般情况下,公共服务平台是集产、学、研等各方面的优势结合形成的,主要包含金融服务、信息服务、技术服务等;配套设施主要包括排污设施、节能设施等。建立公共服务平台能为循环经济的发展创造十分良好的条件,例如降低成本、提升创新能力等,从而在整体上推动服装产业集群的进步。笔者认为,完善公共服务平台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其一,完善技术服务平台与信息服务平台。根据不同的发展阶段需求,服装产业集群要加快突破循环经济发展的技术瓶颈,建立以企业为主,以政府为辅的技术创新体系,开发出共性技术平台,并建设适用于中小型企业的共性技术服务中心,将企业与高校或科研机构相结合,一同研究再制造技术、清洁生产技术等。其二,完善金融服务平台。积极推进绿色金融体系与信用担保体系建设,创建专为中小企业服务的金融机构,将担保风险分散,完善其补偿分摊机制。其三,完善配套设施,重点建设节能设施、排污设施、废弃物处理设施等,并且完善检验检测设施、环境保护设施、能源供给系统、职工生活保障设施等。

  (二)政府层面

  1.财政政策与税收政策。政府的财政政策始终贯穿于服装产业集群循环经济的发展中,对服装产业集群的稳定发展具有重要作用。政府在发展循环经济方面的财政政策主要包括绿色采购政策、直接投资政策和财政补贴政策。由于企业所得税属于直接税,具有优化产业结构的重要作用。政府在企业所得税上实行优惠政策,能将企业负担有效减轻,提高企业在发展循环经济中的积极性。并且,企业在发展循环经济中需要良好的技术体系,以支撑企业的技术进步与技术创新,政府实行完善环保、节能、减排等增值税优惠政策,能有效促进企业的循环经济发展。此外,政府还需实行征税政策。其一是原生材料税,原生材料主要是指第一次投入生产使用的产量,例如棉花、丝、麻、原木。现阶段,购买原生材料的成本远远低于服装废弃物中产生的成本,导致许多纺织服装企业几乎放弃继续实施循环经济,制约了循环经济的发展,国家需要遏制这种浪费行为,利用税收制度督促企业少用原生材料,促进资源的循环利用。其二是埋填税和焚烧税,这一税种主要是针对直接排放垃圾的服装企业,刺激企业养成节能环保的意识。

  2.投融资政策。政府要多鼓励与支持各类资金向循环经济建设的投放,加强服装企业筹集资金的渠道,形成以政府为主,公众一同参与其中的循环经济投融资体制。政府、企业和社会可以进行多元化的投入,利用金融手段,通过绿色信贷、能效贷款等政策推进循环经济的发展。

  3.产业政策。服装产业集群发展循环经济,需要政府提供全方位的政策支持,包括产业结构、组织、布局等,促进集群内部的合理配置。在产业结构方面,可以通过财政、税收、投融资等方式对企业的高耗能和高污染进行严格限制,摒弃落后的生产工艺、生产技术及相关设备,大力推进具有循环经济发展能力的新技术、新能源等;在产业组织方面,政府需实行企业合作、企业兼并及企业重组等政策,创设具有较大规模的循环型服装企业,并使其在服装产业集群中产生引导作用,构建出服装产业集群循环经济发展的组织结构;在产业布局方面,可以根据地理位置的不同,分析各企业的特征和资源分布,并且借鉴国外可行的实践经验,在全国范围内开展资源型服装产业园。

  4.科技政策。科技政策的支持对于服装产业集群发展循环经济具有重要作用,因此,要深入探究关于循环经济发展的科技政策。首先,要加大科研的投入资金。国家与地方政府都应当加大科技投入资金的力度,并且鼓励社会资金的投入,一同支持服装产业循环经济的技术开发;其次,要完善技术标准体系建设。政府要建立完善的技术标准体系,包括绿色产品标识、环境标志机制、产品能效标识和再利用品标识等。

  (三)企业层面

  1.提高企业自主创新能力。企业应积极引进和创新生产技术和组织方式,实现生产技术改造、创新和资本运营的有机结合,从而提高企业的竞争力。由于服装产业涉及大量的人力、物力及能源等生产要素,如何实现低投入、低污染、高利用率是我国技术研a href="//www./yangsheng/kesou/" target="_blank">咳嗽币恢惫刈⒌奈侍狻T谧灾鞔葱缕笠瞪橹绞焦讨校饕ㄒ韵录傅隳谌荩/p>

  (1)树立创新精神。应在企业已有的技术条件下,不断改善循环利用技术,加大节约资源的重视程度。大力推广新技术、新材料及新设备,定期对落后的设备或工艺进行更换或淘汰。

  (2)提供创新保障。应建立健全创新机制和保障体制,使用较为普遍的包括资金保障机制、人才激励机制和快速反应系统体系等。

  2.以绿色研发为战略目标。服装企业应以绿色研究为战略目标,最大限度降低环境污染,实现资源的最大化利用。应将环保和创新贯穿于整个服装的设计中,综合考虑企业的社会、经济和环境效益;在选取面料环节,应尽量使用环保材料,例如丝、竹、有机棉等物质;在染色环节,应尽可能采用少害和无毒的染料;除此之外,还应注重回收处理服装,尽量避免给环境或人类带来危害。

  3.倡导清洁生产。清洁生产是一种预防性的环境保护战略措施,理应贯穿于服装企业生产中,可有效降低能耗,从而降低生产成本。清洁生产规划和管理人类的生产活动,回收再利用废弃物。从服装样式的设计、面料选择、加工工艺到设备运行中,清洁生产应作为一项具体的行为准则,贯穿于服装生产的始末。

  4.节约型管理模式的构建。服装企业应以可持续发展观为发展依据,其直接关系到企业效益、规模、文化及制度等的发展。因此,企业应树立正确的发展理念,力争实现可持续发展,以实现企业利润的最大化。这一过程中,企业应摒弃粗放型管理模式,努力构建节约型管理模式,不断优化企业产业结构,建立健全绩效或成本考评机制,推动服装企业逐步实现循环经济的发展。

  四、结束语

  综上所述,我国服装产业集群的循环经济发展中还存在或多或少的问题,迫切需要相关部门负责人加大对其的重视,归纳出影响服装产业集群发展的重要因素,并进行改进和完善,从而寻求出更具适用性的发展方案,以构建基于循环经济的服装产业集群发展考评机制。笔者希望更多专业人士投身到该课题的讨论中,针对文中的不足之处,提出指正建议,为推动我国服装产业的发展和进步贡献自身的力量。

  范文二:服装产业经济发展探索

  品牌服装消费阶层,都有一定的文化修养、生活品位和经济基础,购买服装时非常注重流行、时尚和品位。现在的东北区域服装市场,已呈现出由实用、模仿式消费转向个性化消费的趋势。这是东北区域服装产业市场稳定、繁荣发展的强劲原动力。

  一、东北区域服装发展面临的问题

  建国以来,特别是改革开放以后,东北区域经济发展迟缓、消费者收入较低、购买能力较差等诸多原因,导致东北区域服装产业逐渐丧失了在上世纪原本已形成的巨大优势。而南方一些省市依托先期开放的政策优势,服装产业取得突飞猛进的发展[1]。中国现有服装产业大多聚集在南方地区,大多数服装企业忽视了东北区域潜在的服装产业市场,没有针对东北地区消费者特征,进行服装品牌研发、制作等。另一方面,由于东北服装产业经济发展还比较薄弱,服装生产不能自足,服装产业没有形成自己特有的品牌。由于特殊的消费理念和体型特征等诸多原因,服装产业发达的南方地区服装不能很好地满足东北区域服装产业市场,加之南北地区气候的差异,导致东北区域销售服装大多是南方过季产品,市场上少有时尚而个性化的服装,符合地域审美习惯和穿着习惯的服装就更少[2]。

  二、振兴东北区域服装产业经济思路

  国务院对《东北地区振兴规划》的正式批复,标志着国家开发和投资的重点将正式转向东北地区。对东北区域服装产业经济发展来说这既是机遇又是挑战。

  (一)建立东北区域特有服装品牌中国服装协会常务副会长蒋衡杰曾经在某论坛中强调,服装产业要长足发展就必须把品牌做起来,一个不可忽视的重要环节就是,要通过市场流通领域的销售终端的建设,把服装品牌的价值体现出来。可以说,有品牌者得市场,得市场者得天下。调查显示品牌知名度越高,受欢迎程度就越大(见图1),从而提高服装市场的占有率。因此东北区域服装产业市场要想迅猛的发展,首要的任务就是创建自有品牌。

  (二)充分了解东北地区消费者特征东北区域服装市场受许多因素的影响,不同的文化环境会形成不同的服装样貌、服装心理、穿衣行为、消费习惯。东北区域特有的社会文化、气候特征等因素造就了东北人粗犷、纯朴的性格,也孕育了着装豪放、大气的审美趋势,不会特别追求对细节的要求,喜欢时尚、大气的风格,追求整体感觉,具有立体结构和亲体性的时装备受欢迎。

  (三)均衡服装产业区域发展的差异对服装设计的影响服装产业区域发展的差异包括服装品牌数量、消费观念、体型、自然环境等各个方面,这些差异对服装设计的影响是直接的。东北人体型和南方存在明显差异,穿着习惯也和南方不同,两地的服装结构、版型和设计也有明显的差异,东北区域冬天的服装款式主要由羽绒服、棉服、裘皮大衣、针织衫、毛衣等。东北冬天室外天气很冷,但是室内温度超过20℃,对室外服装注重保暖、轻便,同时对室内服装也非常讲究设计和品质感[3]。因此只有均衡各方面的差异,才能满足消费者生理和心理的需求。

  三、结语

  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科技的进步,我国服装产业也有着前所未有的变化,国人的服装需求已经成为服装产业经济发展的主要动力,国内服装市场的激烈竞争已在所难免。因此只有抓住机遇,创建东北地区特有品牌,充分考虑区域不平衡对服装设计的影响,注重服装设计的市场性,将服装流行趋势与产品开发相结合,以市场需求为导向,东北区域服装产业经济才能得到良好的发展。

推荐访问:产业 服装 经济学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