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文秘网    > 读书心得

甲醇能否替代石油?

作者:jnscsh   时间:2021-07-06 08:41:11   浏览次数:

一、中国发展甲醇燃料的背景和必要性

上世纪七十年代世界发生石油危机后,我国和其他一些国家一样,开始了车用甲醇燃料的研发。八十年代国际油价大幅回落后,我国并没有停止这方面的研发。在“六五”期间研发的基础上,“七五”、“八五”期间,原国家科委组织了与联邦德国及美国有关方面的国际协作,进行了多年的实地考察和试验研究,均得出了发展甲醇燃料符合中国国情的重要结论。

中国的国情是什么呢?

第一个国情是石油、天然气的贮量较少,煤的贮量却相当丰富。

新世纪开始时,在中国的940亿吨地质石油贮量中,已探明的石油贮量为190亿吨,已探明的可采贮量只剩33亿吨。按照中国当前的消耗水平和保持经济发展的预计耗量,即使每年进口1亿吨石油,本国的石油资源也只够使用十多年。而煤的资源相当丰富,居世界第三位,地质贮量4.5万亿吨,已探明的贮量7650亿吨,据中国国土资源部去年6月份发布,至2002年底,在中国已探明的煤碳贮量中可以直接采用的为1886亿吨,可以供应中国百年以上的能源需要。

第二个国情是随着改革开放和经济建设的快速发展,中国的石油消耗量也在逐年猛增,正在出现大量的石油短缺和安全问题。

自1993年中国成为原油净进口国以来,其原油的供需状况见表1。

由表1可见,与中国原油耗量逐年剧增的情况不相适应,原油生产量却增长很慢。这样,如果找不到别的替代办法,进口原油量也必然要剧增。国际上关于石油进口依赖度与石油安全的关系,有两种说法:一是当一个国家石油进口量占国内耗量的30%时,就会产生安全问题,二是当一个国家的石油进口量每年超过5000万吨时,国际油价变化就会影响该国的经济运行,而当其石油年进口量超过8000万吨时,就必须用外交、经济、军事手段来保证石油供应安全。对于中国来讲,2000年的石油进口量已超过5000万吨,2001年石油进口量已占到国内耗量的31%,2003年石油进口量已超过8000万吨,因此,不论按照哪一种说法,中国都不得不重视石油安全问题。

第三个国情是不可能凭借军事手段来保证石油供应安全。

实际上,国际上一些国家已经在利用经济和军事手段控制世界石油资源,坚持和平发展的中国,已经在某种程度上受到影响。

第四个国情是中国有特别众多的中小化肥厂。

这些化肥厂总的合成氨产能可望达到4500万吨/年,如果按照李琼玖等人向国务院领导的建议,在生产化肥支援农业的同时,联产4500万吨甲醇,进而调配成4500万吨到1.5亿吨甲醇燃料,就可以相对缓解中国面临的石油危机。这样生产的甲醇成本虽然比国际上用天然气大规模生产甲醇的成本要高,但是,可以利用化肥厂原来的一些设备投资而节省新的投资,并且在这方面的技术成熟,拥有自主知识产权。

第五个国情是中国的汽车数量正在剧增。

随着中国的经济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提高,机动车的数量在猛增,不含军用车和农用车,2001年全国拥有车辆1600万台,2004年增加到2974万台。表4.1列出了2000--2004年中国汽车的新增量和拥有量(见表2)。

由表2可见,各年新增量均大于原来预计的200万台,年增率也大于原来预计的10%。轿车增幅尤其迅速,2002年后年增率均超过50%。即使按照2004年的年增量不变,到2010年中国拥有的汽车总量将达到6600万台。如果大小车辆平均年用燃料3.6吨(10kg/d),则共需车用燃料23760万吨。如果都使用石油燃料汽、柴油,按照55%的石油炼制产油率,需要4.32亿吨原油。中国现在每年生产原油1.7亿吨左右,由于总的贮量非常有限,因而自产原油很难超过2亿吨/年。如果仅仅由于车用燃料就需要每年进口2亿多吨石油,将是一个很大的负担。实际上,2004年后,由于中国人均收入超过1000美元的临界点,私人轿车的增幅不会由50%回落,这样,到2010年仅轿车就将达到3098万台,汽车总量将超过10000万台。每年需要3.6亿吨车用燃料,折合6.55亿吨原油。由此看来,车用石油替代燃料在中国的潜在市场是非常大的,将达到每年数亿吨。

第六个国情是大量汽车尚未使用清洁燃料,带来了越来越严重的环境污染。

联合国开发计划署2002年的《中国人类发展报告》中指出:“中国城市的空气质量远低于国际标准,世界受污染最严重的20个城市中,有16个在中国。”世界上减少这种污染的办法是继实行车用汽油无铅化后又推出了“新配方清洁汽油”标准。这种标准针对石油成品油本身及其尾气排放中的有害物质,对汽油中硫、苯、烯烃、芳烃等有害物质的含量进行了严格的限制,并强制要求其氧含量必须达到2%以上,以便减少尾气中未燃炭粒、CO和HC等有害物质的排放。开发举世公认的清洁燃料——甲醇燃料是满足新配方清洁燃料各项要求的最佳选择之一,是中国适应世界清洁燃料替代原有石油燃料大潮的最佳途径。

1992年中国参加了联合国环境与发展大会,签署了《里约宣言》及相关的《21世纪议程》、《蒙特利尔议定书》、《京都议定书》等国际文件,虽然享受了对发展中国家的优惠,但是也承担了相应的义务。中国在建设小康社会和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过程中,也把环境保护列入了基本国策,制定了《中国21世纪议程》,对环境污染问题给于了高度重视,汽车尾气对城市环境的污染,是主要的重视对象之一。

鉴于以上所述,中国发展甲醇燃料有其必然性。

二、中国发展甲醇和甲醇燃料的概况

1.中国甲醇生产的发展概况

中国的甲醇工业化生产,二十世纪五十年代时,在原苏联的技术援助下,曾在吉林、太原和兰州等地建成了以煤和焦炭为原料采用锌—铬催化剂高压生产甲醇的工业装置。六十~七十年代,上海吴泾化工厂自建了以焦炭和石脑油为原料的甲醇合成装置。南京化学工业公司研究院研制成功了合成氨联醇用的中压铜基催化剂,推动了具有中国特色的合成氨联产甲醇的工业发展。八十年代中期,齐鲁第二化工厂引进了Lurgi公司的低压合成甲醇装置,以渣油为原料生产甲醇。进入九十年代后,随着甲醇需求的快速增长,引进先进技术和改造化肥厂并举,单产、联产、多联产等各种类型都有,使中国甲醇生产获得了前所未有的快速发展。1999年中国生产甲醇的能力为368.1万吨/年,2000年中国消费甲醇329.3万吨,2001年中国消费甲醇357.7万吨。2001年时任总理朱镕基4·21和7·12两次批示后,中国甲醇生产发展更快。煤炭大省山西省的“国家燃料甲醇生产基地”建设计划提出,2004~2006年甲醇产量达到365万吨,2007~2010年甲醇产量达到1000万吨。紧邻山西的河南省,2004年甲醇的实际产量为75.5万吨。仅中州铝厂新乡化工厂、驻马店兰天集团、永城煤电集团、省煤气集团义马气化厂、濮阳甲醇厂、安阳化工集团、鹤壁华原化工公司、开封尉氏化工总厂等已定计划,到2010年的甲醇、二甲醚年产量即可突破500万吨。据不完全统计,2004年全国甲醇的实际产量已经超过500万吨,其中100万吨以上去向不明,实际上是掺入汽、柴油中作为燃料用掉了。由于中国的甲醇需求量很大,特别是用于甲醇燃料的数量将呈爆炸式增长,中国的甲醇供应将出现每年千万吨以上的巨大缺口。但是,由于投资和期待更好的技术等问题,这种每年千万吨以上的缺口,中国国内在相当长的时期内都难以满足,需要从国际市场大量进口。

推荐访问:甲醇 石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