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文秘网    > 读书心得

兴趣、创设情境与数学的应用能力

作者:jnscsh   时间:2021-07-29 08:52:04   浏览次数:

数学教学是数学思维过程的教学,学生学习数学的过程是头脑中构建数学认知结构的过程。数学教学的目的是培养和训练学生的思维,提高数学能力,从而提高数学应用的能力。而问题是数学的心脏,是创造思维的源泉。在教学中,我们应有意识地创设发现问题的情境,这是发展思维的关键一环,也是培养学生数学应用能力的好途径。

所谓兴趣是指一个人力求认识、掌握某种事物,并经常参与该种活动的心理倾向。人的兴趣不是生来就有的,它是在一定的需要基础上,在社会实践过程中形成与发展起来的。兴趣可分为直接兴趣与间接兴趣。所谓直接兴趣是由活动的目的、任务或活动的结果而引起的兴趣。这种兴趣的产生不是由于某种事物过程本身的激发,而是由于意识到活动的目的、任务或后果对我们有重要意义。当然间接兴趣和直接兴趣可以相互转化。也就是说兴趣是可以培养的。

一、创设情境,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学生有了学习兴趣,他们的思维就会保持在积极的探索状态之中,有了兴趣他们会把学习作为自己内心的需要,而不是把学习当作一种负担。在教学中,我们应有意识地创设问题情境,激发学生求知的欲望。

用新旧知识的冲突,激发学生的探索欲望。例如,在“正弦和余弦”概念教学时,可设计如下两个问题:

①Rt△ABC中,已知斜边和一直角边,怎样求另一直角边?

②在Rt△ABC中,已知∠A和斜边AB,怎样求∠A的对边BC?

问题①学生自然会想到勾股定理,而问题②利用勾股定理则无法解决,从而产生认知上的冲突——怎样解决这类问题呢?学生的探求新知识的欲望便会油然而生,产生学习兴趣

二、创设情境,鼓励学生主动参与,在亲历数学建构过程中培养学生的应用意识

美国教育家布鲁纳认为:“知识的获取是一个主动的过程,学习者不应该是信息的被动接受者,而应是知识获取的主动参与者。”在课堂教学中创造条件,创设情境,让学生自己去探索、去发现,亲历数学构建过程,掌握认识事物、发现真理的方式方法。这样让学生经历了从实际问题出发——抽象出数学问题——建构数学模型——应用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让学生从根本上体会到数学与现实生活的联系。

比如八年级(第一学期)“平移”一课,在教学中就可从学生生活中熟悉的滑滑梯、铺设地砖、电梯的上下运动等引出平移这一概念,并进一步引导学生探索、发现得出平移的性质,并运用它的性质来解决一些实际问题:如建筑物的装饰图案问题。学生马上想到应用刚学过的平移,只要在墙上不断移动带有图案的模板,就可形成一幅幅漂亮的图案。这样使学生感到数学就在自己的身边,认清数学知识的实用性,从而产生兴趣。

又如在第三册的直角三角形的性质(二)的教学中,先让学生进行这样几步实验操作:

①度量自己的有30°角的三角板的三边长,得三边长后问:30°角所对的直角边与斜边有什么关系?

②再任意画一个含30°角的三角形,测量三边的长后问:关系是否仍成立?

③任意画一个直角三角形,测其三边长后问:是否有以上的关系?

然后让学生猜想、讨论、归纳得出性质:在直角三角形中,如果一个锐角等于30°,那么它所对的直角边等于斜边的一半。于是学生的积极性被调动起来,开动脑筋去寻求证明的方法。这样让学生体验了定理的发现过程和探索了定理的证明过程,更体验到这种由特殊到一般的重要的数学思想。

三、通过创设情景。可以让学生了解数学在其他学科领域的应用事例,加深对数学应用的理解与体会

数学是研究空间形式和数量关系的科学,是刻画自然规律和社会规律的科学语言和有效工具,是其他科学的基础,在生活中发挥着越来越大的作用,数学的工具性已成为人们的共识。除了数学本身外,在物理、化学、市场预测等等领域都需要数学的支持。让学生了解数学的广泛应用,既可以帮助学生了解数学的发展、体会数学的应用价值、激发学生学好数学的勇气和信心,又可以帮助学生领悟数学知识的应用过程。在实际教学过程中,教师既可以自己搜集有关资料并介绍给学生,也可以鼓励学生自己通过多种渠道搜集数学知识应用的具体案例,并互相交流。

作为初中数学教师,在教学过程中,除了传授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外,应切实培养学生的血用意识和应用能力,培养学生综合应用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培养具有真正竞争力的人才,这是信息时代对我们广大初中数学教育工作者提出的迫切要求。

推荐访问:创设 情境 兴趣 能力 数学


[兴趣、创设情境与数学的应用能力]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