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文秘网    > 实习心得

川江上的挖泥船

作者:jnscsh   时间:2021-07-18 08:59:40   浏览次数:

川江属山区河流,怪石嶙峋,暗礁密布,水流湍急,在20世纪50年代前的航道治理中,从没使用过挖泥船。1953年9月,川江航道整治工程总队成立后,交通部航务工程总局为支持川江航道建设,特意从上海调派挖泥船,试用于卵石浅滩的疏浚和水下炸礁后的渣石清运作业。

“海鹰”号来了

1953年11月2日,上海疏浚队支援的“海鹰”号挖泥船在吴淞口编队后,由“生灵”号拖带启航,向上游驶去。

“海鹰”号是一艘抓斗式挖泥船,1952年在上海江南造船厂建造,全长38米多,宽约8米,挖泥斗斗容1.5立方米。“海鹰”号挖泥船队还配备底舱开有卸料口的运渣驳船2只,工作艇1只。船队一路顺畅到达湖北省宜昌市,再换由适合川江航道的“巫峡”号顶推上行。

进入川江后,经过西陵峡泄滩时出了状况。“海鹰”号船头是方形的,只适合水流平缓的长江下游,川江滩险水急,滩浪涌上了甲板,船头直往水里钻,主甲板上的房间进了水。“巫峡”号赶紧退下滩去,停靠在岸边想办法。船队的人员从岸上搬来石块,堆压在挖泥船的尾部,使船头向上翘起来。接着“巫峡”号又试着上滩,“海鹰”号船头仍往下钻,“巫峡”号只好再次退下滩去,在一个回水沱抛锚停泊,另想办法。

宜昌港调度室和一些有经验的船长知道情况后,建议制作一个尖形船头,套在“海鹰”号船头上。于是船队赶紧派人去宜昌船厂,赶制了一个木质的尖船头,套在海鹰号前面,把船头接长了3米,高出甲板0.4米。行进中,尖船头把急流分开了,水不再涌上甲板,船队顺利通过了泄滩和川江宜渝段其他急流险滩,12月6日抵达重庆。

“海鹰”号是川江上第一艘挖泥船。

试挖猪儿碛

“海鹰”号到达重庆后,随船支援的船长徐连根、上海疏浚队工程师锡舒礼和交通部航务工程总局工程师马民和决定,在重庆港区望龙门至储奇门码头之间的猪儿碛浅滩试挖。

“海鹰”号挖泥船没有航行动力系统,进入作业航道拴锚定位,租用了重庆民生公司的4艘轮船实施。当时的轮船功率小,4艘合计才1500多匹马力,一艘在“海鹰”号前面吊拖,一艘在后面顶推,左右舷各绑一艘助拖。

试挖时发现,“海鹰”号的方形船头不仅不能通过川江急流险滩,施工作业也不适应川江航道。原在上海黄浦江作业时,水流比较平缓。如今,海鹰号船头朝上游施工,川江流速普遍较快,猪儿碛流速每秒大于3米,逆流作业阻力大。于是徐连根和技术人员试着把船头调过来,面向下游施工,这个问题得到了解决。

但问题又来了。川江浅滩是卵石夹带泥沙堆积而成,抓斗斗瓣张开时,斗背与河床底基本上齐平了,造成卵石对斗背的挤压。再加上抓斗口又是平的,没有斗齿,每次挖起的卵石量很少,几个小时还挖不满一只运渣驳船。

徐连根又和技术人员一起研究后作了改進,在平口的抓斗上焊了几颗超过20厘米长的斗齿。卵石对斗背的挤压,是因为斗背没有弧度,后来新造抓斗时,要求厂家把抓斗背设计成弧形,让河床与斗背之间形成一定的角度,缓解卵石的挤压。角度不能太大,太大会增加抓斗的闭合阻力,清渣时抓到的大石块容易滑落。为掌握好这个角度,技术人员又多次用旧抓斗进行改造、摸索,终于获得成功。

在猪儿碛浅滩试挖成功后,交通部航务工程总局决定把“海鹰”号留给川江航道整治工程总队使用,同时,再增调“海獭”号挖泥船支援川江。“海鹰”号与“海獭”号后来分别编为“抓扬1”号、“抓扬2”号挖泥船队,从此为川江航道整治增添了一种新设备和手段。

1954年11月24日,“海鹰”号在重庆长寿王家滩的灶门子、象鼻子两处浅水航道正式开始疏浚作业。

沉链过船法

挖泥船作业时固定在江面,位置不能挪移,这样在航道两岸至少拴锚4根钢缆才能定位。航道上时有轮船通过,因钢缆横在江面,必须停工收回缆绳让航,等轮船通过后再拴锚。这种不时让航的定位办法,即使实行两班作业,挖泥船每天最多只能工作12小时,功效非常低,每次让航时收缆拴缆的劳动强度也很大。

有一年,秭归沙田溪的两只木船给沙市一家砖厂运煤,晚上停靠在九畹溪过夜。当年乡下人无钟无表,辨天色掌握时间,那天夜里月亮被云遮住了,不好辨别,听到岸上的鸡叫声,两只木船一前一后开航了。其实这才凌晨3点,鸡叫早了。

大约一个小时后,前面那只木船开到崆岭滩柳林碛,发现这里有挖泥船在施工,赶紧调头靠岸,却又遇上江中沙石擦挂船底,船工便用蒿杆撑开船头,顺流避让。不料桅杆撞上挖泥船横在江面的定位钢缆,行进中的木船一下子被挂翻沉了,船上4人落水。这时,挖泥船上当班工人在夜色中只见白帆一晃,知道有木船被挂,赶快松开钢缆,后面那只木船正好到了这里,安全通过了。翻沉木船上落水的4人被救起2人,另外2人失踪。

1954年10月,“海獭”号挖泥船队在巫山下马滩疏浚作业,滩口流速为每秒4米,随着水位下降,流速更快。有一次,收缆让航后,再次拴系定位时,因流速太快,工作艇不能将钢缆从北岸传递到南岸,换成挖泥船的拖轮,还是送不过去,疏浚作业无法进行。

为此,施工工区主任郭子安召集船长、大副和技术员,研究对策,后来想到了用钢链。同样长度的钢链比钢缆要重得多,于是采用直径为2.54-3.18厘米的钢链,替代横跨航道的定位钢缆,当有轮船要通过时,提前松开钢链,靠其自重沉入江中,轮船安全通过后,再收紧钢链。为确保轮船顺利通行,事先用几根5米长的楠竹,下端各绑一块石头,成批垂直放入江中,让其随着江流通过沉链的地方,以确定锚链下沉深度。经多次实验,行之有效。

沉链让航的办法是川江航道疏浚作业的一项创新发明,川江治滩人称“沉链过船法”。后来水下爆破工作船定位施工,也仿效运用“沉链过船法”。

大斗容挖泥船入川

川江最初的挖泥船抓斗斗容只有1.5和2立方米两种,挖机动力由蒸汽机发电供给,20世纪60年代中期才有20匹马力的柴油机发电。

柴油机需手摇启动,冬天机器遇冷,第二天开工时启动不易,轮机员经常忍受寒冷和困倦,半夜里几次起床,手摇预热机器,遇到霜冻大的夜晚天气,轮机员要用自己的大衣或棉被包裹机器防冻。

挖泥船一律没有安装动力,自身不能航行,进入航道施工和挪位,都要拖轮顶推。

1961年6月30日晚上8點左右,“抓扬3”号挖泥船由拖轮顶推上行时,在巫峡黄腊背突然钻水沉没,11名船员殉难,只有轮机长一人逃生。当时轮机长正在底舱,挖泥船钻水的瞬间,他从一个直径约50厘米的孔洞钻了出来,浮出水面,才幸免于难。这个孔洞是蒸汽机燃煤的卸料口,从“抓扬3”号顶层甲板直通底舱。

1982年7月,云阳鸡扒子滑坡,形成川江罕见的急流险滩。在对水下岩石进行爆破后,再用挖泥船清渣。但滩上最大流速每秒达到7米左右,挖泥船2立方米的抓斗在水中漂移角度太大,清渣缓慢。

直到1984年3月,从日本引进了两艘4立方米抓斗式挖泥船,才加快了清渣进度。

三峡大坝截流时,抛投了大量的石块和混凝土四面体合龙,有的被龙口巨流冲散后阻塞在航道中。2001年11月拆除二期水下围堰,必须把石块和四面体从江中打捞起来,以免碍航。从几十米深的江中捞起重达10至20吨的石块与四面体,是一项高难度的水下作业,当时很多知名施工企业都“望石兴叹”,一家企业试了一下,根本打捞不起来,只好退场。长江重庆航道工程局承接这项打捞项目后,用“抓扬10”号以及“抓扬11”号挖泥船队,挖起了散落在江中的全部巨石和四面体。这两艘挖泥船至今还在川江航道整治中发挥作用。

1999年,长江重庆航道工程局引进“抓扬14”号挖泥船,抓斗斗容达8立方米,2007年又购进挖斗式挖泥船“长鹰50”号,斗容达到50立方米,是国内水工建筑业的“第一斗”。“长鹰50”号还配置有14和37立方米的抓斗,长江重庆航道工程局拥有了从1.5到50立方米,适合各种不同作业要求的系列挖泥船,成为国内“水工抓斗大王”。

三峡库区蓄水后,泥沙淤积将影响库尾一带航道畅通,2012年12月18日,绞吸挖泥船“长狮9”号正式交付长江重庆航道工程局,专用于库尾航道清淤作业。“长狮9”号总投资达2.3亿元,船总长91米,宽22.4米,伸入江底的绞刀将泥石搅碎后,大功率的吸管可将泥石吸喷到最远达6公里的岸上排泥区,每小时可吸泥石2000立方米,并且可以持续作业13天,堪称一座“水上挖泥工厂”。

“长狮9”号在川江的挖泥船中,首次安装了有4350多匹马力的航行动力系统,可自助航行,续航里程达6500公里。假如它能在长江自由航行,中途不需加油就可走完整个长江。

(作者系重庆市文史研究会会员)

编辑/周瑞丰

推荐访问:挖泥船 川江


[川江上的挖泥船]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