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文秘网    > 工作心得

关于国际贸易论文

作者:jnscsh   时间:2020-10-16 14:58:08   浏览次数:
  篇1

  物流与国际贸易的互动关系研究

  摘要:本文基于我国1981-2009年的时序数据,利用加权物流总里程、货物周转量、进出口总额分别对应衡量物流供给、物流需求、国际贸易,通过VECM来探求国际贸易、物流供给、物流需求三者的短期行为、长期均衡以及短期向长期均衡的动态调整机制。本文的政策含义在于:应该持续提升物流水平,为其他推动国际贸易发展的重要因素提供良好平台,虽然作用有限但不可或缺。

  关键词:物流供给 物流需求 国际贸易 实证分析

  引言

  物流业是融合运输业、仓储业、货代业和信息业等的复合型服务产业,是国民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其稳定发展也受到国务院和相关部委的高度重视,如2009年3月国务院发布了《物流业调整和振兴规划》(2009-2011),以应对国际金融危机的影响,促进物流业平稳较快发展,培育新的经济增长点。2011年3月商务部、国家发改委、中华全国供销总社联合发布了《商贸物流发展专项规划》(2011-2015),以进一步促进我国商贸物流发展,提高商贸物流服务质量和水平,增强商贸服务业竞争力。

  现代物流作为经济发展的加速器,已经成为企业降低物耗和提高劳动生产率以外的第三利润源泉,其与国际贸易的关系也日益受到国内外学者和相关部门的关注,因此,有必要来定量研究物流(包括物流供给与物流需求)与国际贸易间的互动关系,以期对其做出定量回答,为政策制定提供依据。

  已有的关于物流与国际贸易关系的定量研究,有些文献仅采用了货运量、货物周转量、港口货物吞吐量等物流需求指标来量化物流水平(侯方淼,2008;储昭和王强,2010;王领,2010),有些虽然考虑了物流网络里程这一物流供给指标,但其计算方式只是各种运输方式运营里程的简单加和(张宝友,2009;张宝友和达庆利,2010)。

  笔者质疑前者的原因是由于物流需求与国际贸易有部分的重叠,因此在一定程度上回归方程存在自身解释自身的问题(方程引入港口货物吞吐量时这一问题尤为明显),回答不了实质问题,同时货运量还存在重复计算的问题。笔者质疑后者的原因是各种运输方式运营里程的简单加和会影响结果的可靠性和精确度。为此,本文采用各种运输方式货运量占物流货运总量的比例来对相应运营里程进行加权,求得加权物流总里程作为物流供给指标,同时用货物周转量来衡量物流需求,用进出口总额来衡量国际贸易,通过利用时间序列中针对性的分析工具VECM来探索国际贸易、物流供给、物流需求三者的短期行为、长期均衡以及短期向长期均衡的动态调整机制,模型的事后诊断说明了模型设定的合理性和结果的可信度。

  变量选取与模型设定

  (一)指标选取

  物流供给指标。本文用相关运输方式的运营总里程来衡量物流供给。根据相应运输方式货运量占物流货运总量的比例,对五种运输方式(铁路、公路、水运、民航、管道)运营里程进行加权求和,本文称之为加权物流总里程。

  物流需求指标。货物周转量是实际运送货物吨数和运输距离的乘积,同时考虑了运输货物重量和运输距离因素,相对来讲比较客观和真实,因此本文选取货物周转量来度量物流需求。

  国际贸易指标。可以认为与物流相关的国际贸易绝大多数都是货物贸易,因此本文采用货物进出口总额来衡量国际贸易。

  (二)模型设定

  直观上分析,物流与国际贸易之间是相互促进的。因此就互动关系而言,很难区分物流与国际贸易何者为内生何者为外生,而是应对二者加以平等对待。同时考虑到物流与国际贸易间的相互作用可能存在时滞效应,以及二者间短期到长期动态互动关系,VECM是一个针对性的分析工具,它是存在协整关系的非平稳时间序列的短期行为向长期均衡的一个动态修正机制。即将协整方程的残差项作为均衡误差引入一阶差分形式的VAR(向量自回归)模型。本文设定VECM如下:

  其中,,为调整系数矩阵,为协整向量,гi为短期系数矩阵,为常数向量,为时间趋势向量,t为误差向量,p为滞后阶数,t为时间趋势,△为一阶差分算子。 分别为进出口总额、加权物流总里程、货物周转量的自然对数。

  (三)数据说明

  时间阶段:1981-2009年的相应年度数据。数据来源:《中国统计年鉴》(1981-2010年)本文采用经典的统计分析软件Stata10.0进行统计分析。

  实证分析

  (一)单位根检验

  在滞后阶数为1、2、3阶三种情况下对各变量分别进行单位根检验。检验结果表明,各变量在滞后阶数为1、2、3阶三种情况下,即使是在10%的显著性水平上,都无法拒绝被检验变量存在一个单位根的虚拟假设。因此,进出口总额、加权物流总里程、货物周转量数据是不平稳的,存在一个单位根。

  (二)滞后阶数的确定

  对方程所涉及变量的滞后阶数的检验结果如表1所示。

  可以看出,LR和AIC选择三阶滞后,而FPE、HQIC和SBIC选择二阶滞后,基于小样本自由度的考虑,本文采用二阶滞后。

  (三)协整关系的确定

  在5%的显著性水平上,拒绝不存在协整关系的虚拟假设而不能拒绝至多存在一个协整关系的虚拟假设,因此进出口总额、加权物流总里程、货物周转量三者之间存在长期均衡关系。

  (四)VECM分析

  经过上述事前检验,本文发现国际贸易(进出口总额)、物流供给(加权物流总里程)、物流需求(货物周转量)三者间的确存在长期均衡关系(协整关系)。本文进一步估计三者间的短期行为()、长期均衡()以及短期行为向长期均衡的动态变化()。VECM估计结果如表3所示。

  由此可得出:

  VECM中关于国际贸易(D_lnix)、物流供给(D_lnwlength)、物流需求(D_lnturnover)的三个方程的系数均整体显著(P值均为0.000),模型通过检验。

  就物流与国际贸易的互动关系而言:短期内,物流供给和物流需求对国际贸易均没有显著影响(P值分别为0.969、0.618);而国际贸易对物流供给却有显著的负面影响(P值为0.009),上一期进出口总额变化量的1%的变动会导致本期物流加权总里程变化量0.2409%的反向变动;国际贸易对物流需求虽有正面影响(上一期进出口总额变化量的1%的变动会导致本期货物周转量变化量0.1052%的同向变动),但却不显著(P值为0.124)。长期内,进出口总额、物流加权里程、货物周转量三者间存在均衡关系: 是平稳的时间序列。

  在由短期向长期的过渡过程中,当国际贸易、物流供给、物流需求三者偏离均衡状态后,是物流(包括物流供给与物流需求)在对国际贸易向均衡状态进行调整,与此同时国际贸易对物流的调整效应却不明显,合理的解释是影响国际贸易的因素非常多且作用机制复杂,物流水平只是其中之一(甚至是非主要因素之一),国际贸易对物流的调整并不具有主动性和针对性。而在物流(对国际贸易)向均衡水平的调整过程中,相比于物流需求(调整系数为0.0033),物流供给的调整效应不但更为显著而且速度更快(调整系数为-0.0079),原因是物流供给比物流需求相对外生,可控且容易操作。

  (五)关于VECM的方差分解分析

  本文对模型进行方差分解分析,以进一步从直观上分析国际贸易、物流供给、物流需求三者间的动态变化关系。预测误差方差分解(FEVD)用来度量来自某一内生变量或其他内生变量的正交冲击对该变量预测误差方差的贡献比例。长期来看,关于进出口总额的变动,几乎全部来自于其自身因素,货物周转量和加权物流里程的贡献接近于0;关于货物周转量的变动,进出口总额因素贡献了约20%的比例;而关于加权物流总里程的变动,进出口总额因素的贡献比例则不到5%。

  研究结论

  本文采用各种运输方式货运量占物流货运总量的比例来对相应运营里程进行加权,求得加权物流总里程作为物流供给指标,同时用货物周转量来衡量物流需求,用进出口总额来衡量国际贸易,通过利用时间序列中针对性的分析工具VECM来探索国际贸易、物流供给、物流需求三者的短期行为、长期均衡以及短期向长期均衡的动态调整机制,模型的事后诊断(稳定性检验和自相关检验)表明不存在模型设定偏误。研究得出如下结论:

  长期内,国际贸易、物流供给、物流需求三者间的确存在均衡关系。短期内,物流供给和物流需求对国际贸易均没有显著影响;而国际贸易对物流供给却有显著的负面影响,上一期进出口总额变化量1%的变动会导致本期物流加权总里程变化量0.2409%的反向变动;国际贸易对物流需求虽有正面影响,但却不显著。

  在由短期向长期的过渡过程中,当国际贸易、物流供给、物流需求三者偏离均衡状态后,是物流在对国际贸易向均衡状态进行调整,与此同时国际贸易对物流的调整效应却不明显,合理的解释是影响国际贸易的因素非常多且作用机制复杂,物流水平只是其中之一(甚至是非主要因素之一),国际贸易对物流的调整并不具有主动性和针对性。而在物流向均衡水平的调整过程中,相比于物流需求,物流供给的调整效应不但更为显著而且速度更快,原因是物流供给比物流需求相对外生,可控且容易操作。

  从长期来看,关于进出口总额的变动,几乎全部来自于其自身因素,物流水平的贡献接近于0;关于物流需求的变动,进出口总额因素贡献了约20%的比例;而关于物流供给的变动,进出口总额因素的贡献比例则不到5%。

  政策建议

  本文的政策含义是物流水平对国际贸易的作用会在长期内显现,短期效应并不明显,同时国际贸易对物流的效应是一个引致效应,因此在政策上,应该持续提升物流水平,为其他推动国际贸易发展的重要因素提供良好的平台,虽然作用有限但不可或缺。

  (一)物流供给层面

  1.完善物流基础设施建设。

  政府要扩大对铁路、公路、机场、港口等主要物流基础设施的投资,加大物流园区建设,尤其是与国际贸易关系密切的港口建设,以壮大物流行业,继而为国际贸易的发展奠定基础。因此,政府一方面要积极扶持、投资与物流基础设施相关的建设。同时对现有的物流基础设施进行整合,为扩大对外贸易提供保证。

  2.提高物流信息化程度。

  随着国际贸易的不断发展,现代物流所涉及的业务范围也不断延伸。在现代物流中,物流与信息流能否同步对于跨国企业而言具有重要的意义。在物流的各功能要素中,虽然运输及保管分别解决了供求双方的距离差异和时间差异,但对物流信息收集、预测和分析在整个物流系统中也具有重要的作用。因此应该建立物流信息系统,对物流各环节进行全程管理、适时跟踪和有效控制,以满足现代物流服务的需求。

  3.加快物流标准化建设,提高贸易运作效率。

  物流统计标准的不一致往往会给对外贸易造成不必要的麻烦,因此各级政府应该针对当前物流标准化中存在的问题和发展方向,尽快制订我国的物流用语、技术标准、计量标准、物流作业和服务标准等,同时注意上述方面与对外贸易有关标准的衔接;统一物流相关环节,如仓储、包装、装卸搬运、计算机数据传输格式及接口的技术标准和作业标准等环节,同时要加强标准化的组织协调工作;清理和修订已有的与物流活动相关的各种国家标准、行为标准,有关不适应现代物流发展要求的政策法规,推进我国物流标准化进程。

  4.健全物流人才培训体制,培养多层次物流人才。

  我国可借鉴西方发达国家的经验,加强物流人才需求预测和调查,制订科学的培养目标和规划,指导国际物流人才的培养。建立健全从业人员的培训机制,完善统一的物流职业资格认证制度,采用多种多样的培养方式,积极培养国际物流领域的高级人才,使之成为国际物流发展的推动力量。

  5.改革物流管理体制,发挥物流行业协会的作用。

  现代物流的发展要求打破传统的行业与区域限制,政府应该全面地统筹、规划、组织、引导现代物流企业实现高效化运作,打破行业垄断,消除地区封锁,逐步建立统一开放、竞争有序的全国物流服务市场,全面改革物流管理体制,引进先进的物流管理方式,例如零库存管理、准时制生产管理(just in time)等,建立发达的物流中心配送体系促进物流资源的规范、有序和高效流动。

  (二)物流需求层面

  1.树立现代物流理念,释放进出口企业的物流需求。

  政府应该引导企业应摒弃大而全、小而全的做法,应将原有的物流业务逐步委托第三方物流企业来承担。这一方面顺应了社会生产专业化社会分工的客观要求;另一方面,企业可以把主要精力放在核心业务上,充分发挥企业的特长和专业化优势,提高企业的核心竞争力。实践证明,第三方物流服务的营运成本和效率,远优于企业自营物流。它可以帮助企业精干主业、减少库存、降低成本,提高核心业务的竞争力。随着物流外包观念在企业中的逐渐深入,大量的物流需求将得到释放,进一步推动着贸易的发展。

  2.强化增值服务,提升服务水平。

  物流企业应该树立客户至上的经营理念,提供优质的整合服务。一方面将物流所涉及的各个环节整合起来,不断优化供应链管理和服务。另一方面从定单处理、运输配送、仓储保管、装卸包装等环节提供增值服务。物流企业不能单纯依靠部分固定的服务项目,而是应该利用信息将自身业务能力与企业客户的实际需求相结合而创造出新的价值,将自身的行业优势转化为新的生产力资源融入企业客户之中,提供给顾客一种崭新的资源。这种个性化的增值服务必然导致更多的物流需求,从而进一步影响国际贸易的发展。

  参考文献:

  1.储昭,王强.航空物流与国际贸易的关系:基于中国的实证研究[J].国际贸易问题,2010(5)

  2.侯方淼.现代物流:国际贸易的加速器[J].财经科学,2008(4)

  3.王领.对外贸易与现代物流关系的实证研究―基于上海市1978-2008年的数据[J].国际贸易问题,2010(1)

  4.张宝友.现代物流业对进出口贸易的影响―基于我国1995-2004年数据的实证研究[J].国际贸易问题,2009(1)

  5.张宝友,达庆利.物流业对华东地区进出口贸易影响的研究[J].国际贸易问题,2010(11)

  篇2

  试析国际经济贸易中产权的应用

  摘要: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以及经济的进步,国际经济贸易成为贸易的一个重点。知识经济化的体现就是知识产权,它在国际经济贸易中占据很重要的地位,是参与国际竞争的主要手段。所以对知识产权进行保护是国际经济贸易发展的重中之重。及早对与知识产权有关的法律法规进行认识,可以使知识产权得到最大发挥,也能使经济贸易的发展得到保障。本文首先描述了国际经济贸易与产权保护的关系,然后分析对产权进行保护的过程中存在的问题,最后对国际经济贸易中产权的应用进行研究。

  关键词:国际 经济贸易 产权 应用

  以商品形态作为依据,可以将国际经济贸易分为无形贸易以及有形贸易。有形贸易是比较传统的形式,交易的主体是具有实物形态的物质,比如机器设施、生活用品以及服装等。无形贸易的交易主体主要是服务或者是技术,比如保险、金融、旅游商品以及专利的使用权等,这些都没有实物形态,但是它们同样也是商品。因为知识产权与国际经济贸易之间的关联越来越密切,所以将产权加入国际经济贸易的范畴中。

  一、国际经济贸易与产权保护的关系

  产权是国际经济贸易中非常重要的一部分,在国际贸易中含有产权的商品占据比例越来越多,比如新研发的药品、计算机系统、植物新品种、奢侈品牌以及文化产品等。虽然从贸易额来看,有形资产的交易数量远远大于无形资产的转让,但是产权转让的速度却比货物交易速度大很多。

  对产权进行保护对国际经济贸易的发展作用非常大。对产权进行侵犯的行为,不仅给贸易的正常进行造成了影响,也给其造成了很大的障碍。侵犯产权的行为包括:对书籍和电影进行盗版;侵犯知识产权;对商标进行假冒;侵犯专利产品等。

  在国际上,保护的产权对象主要是会对发展中国家造成特殊压力的产品,包括化工产品以及药品等。对知识产权进行保护就是在知识作为前提的基础上,对各个国家之间的交易关系进行相关反映,对产权进行保护是经济前进和发展的必然阶段。在国际经济贸易中,西方发达国家通常会将物质产品价格压低,以致与知识产权有关的非物质产品价格有所提升,从而提高产权在国际中的地位。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产权在国际经济贸易中的地位越来越高,现在已经将其与服务贸易以及货物贸易放在同一高度,由此可见,它在现阶段的经济贸易中确实占据很大地位。

  二、对产权进行保护的过程中存在的问题

  (一)对产权进行保护的法律不完善

  我国现行的与产权有关的法律,在某些方面与国际经济贸易中的相关规定不一样,因此需要对其进行完善、细致的工作。并且很多对外贸易公司还没有成立产权管理部门,对产权产生保护的意识太弱。我国大部分企业没有设立比较独立的产权管理部门,也没有安排专业的人员进行产权的保护工作。产权的保护工作对专业性要求较高,如果专业知识缺乏,就会导致工作没有办法完善,其中对专业性要求较高的工作主要包括对知识产权进行分析、对专利进行申请、知识产权谈判以及对商标进行注册等。如果公司内部没有专业的产权保护部门,一旦遇到有关知识产权的官司,要么就会处于被动的局面,要么就需要聘请公司外的专业人员进行处理,但是费用要比聘员工高很多。

  (二)对产权人滥用其权利的行为进行限制

  1.我国已经逐渐加强了对产权的保护力度,但是除了对不正当竞争关系进行限制的条款以及对权利进行限制和强制许可的内容外,还缺乏必要的限制产权人滥用其职权的规章制度。

  2.对相关法律进行执行时,应以行政执法作为主体,并且将执法部门进行分散。例如产权行政执法需要由每个区域的行政管理部门进行负责,因此会造成每个区域之间的执法存在差异,并且会出现地方保护的现象。

  (三)没有健全的产权管理结构

  我国的相关部门在对产权保护协会成立方面是非常支持的,但是与西方发达资本主义国家相比,依然有非常大的距离。我国的产权管理部门与我国的对外经济贸易公司之间关系非常疏远,同时也缺少必要的沟通,所以导致了遇到重要信息时,没能进行有效的沟通。还因为我国在产权保护方面缺乏真正专业的人才,所以导致公司在对自行研发的成果产权进行保护时,不知道相应的步骤和程序,因此造成我国对外经济贸易中,没有健全的产权管理结构。

  三、国际经济贸易中对产权的应用

  (一)产权是国际经济贸易的核心

  现如今是知识经济快速发展的时代,知识产权对于人们生活质量的提高以及事业的成功有非常重要的作用。企业的商业秘密、商标以及无形资产往往要比有形资产重要。无形资产是企业能够持续发展并且使竞争优势得到保持的关键。

  在国际经济贸易中,产权是其发展和竞争的核心。高新技术的增加会使国际经济贸易的发展速度加快,其核心内容包括专有技术、专利、计算机程序以及商标在内的很多知识产权。产权在国际经济贸易中的作用越来越大,目前已经有很多发达资本主义国家将重工业、农业进行转型,成为附加值比较高的服务业。新产业结构的形成,主要依赖于产权的增强。

  产权是法律赋予产权所有人对其创造性成果享有的一种独享权利。产权可以作为一种财产权,产权享有人可通过对其所有的产权许可、转让等,获得相应的收益或者利益。目前,产权已成为国际经济贸易的一项重要组成内容,产权的转让许可使用权等,已在世界各个国家之间的经济贸易过程中,屡见不鲜,占有相当大的比例。含有产权的国际经济贸易产品在国际贸易实践中所占的比重也越来越大。

  比如,一些新药品、高科技经济产品以及知名品牌的新经济产品和植物新品种等。据美国一项研究调查统计表明,对于一些产权类的产品其出口额占已经在同行业中占据非常大的比重,1996年产权类经济产品产值已经超过了千亿美元,占整个国民生产总值的3.1%左右。近年来,随着全球化经济的快速发展,各国的外贸逆差也呈现出逐年上升的态势。随着现代高新技术产业的快速发展,对国际经济贸易产权问题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该种趋势更加的鲜明。产权贸易的快速发展,使得世界各国家都对振兴国家经济和发展,提高了重视,不仅仅取决于该国所拥有的自然资源、甚至金融资本关注,更重要的是在多大程度上该国对知识成果的应用、保护程度如何。

  各国都利用产权制度,保护自己国家的技术发展优势以及品牌发展优势,并试图阻止外来更强大的技术优势的冲击。尤其表现在最发达的国家,出口产品的绝大部分依赖于对产权的保护。因此产权的保护也成为国际经济贸易实践中不可回避的一个现实问题。  (二)运用产权对国内产业进行保护

  最近几年,发达国家对产权的重视程度越来越强,所以出台了很多边境产权保护措施,对于有侵权行为的进口产品严令禁止,以保护国内产业不受侵权产品影响。在产权保护方面,我国的法律手段还不够完善。我国制定了相关的法律措施对侵权行为进行约束,但是只有侵权人在国内时法律才会产生效果,如果侵权人在外国,那么执行起来就会产生很大困难,因此很难使效果达到最理想状态。我国海关也对产权进行了相应保护,制定了很多保护措施,但是大多数措施只会对侵权行为进行临时性的扣押。我国已经对产权保护体系进行了完善,制定了很多新政策,为产权的应用扫平了障碍。

  (三)企业对外贸易遇到了新挑战和新机遇

  自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的国际经济贸易已经有了很大的发展。现阶段因为高新技术的发展,具有产权的产品出口成为了出口数量增加的一个重点,给我国对外经济贸易带来了新的机遇。

  随着进出口技术产品的增多,产权在贸易中的地位越来越高,我国对外经济贸易面临着新的挑战,主要表现就是随着国际间竞争力的加强,我国逐渐变成发达国家实施产权保护的重点。

  (四)使国际竞争力有所增强

  该抓住机遇,并积极的对挑战进行面对,以使我国竞争力得到增强,同时应注意下列几个问题:

  1.与政府相关部门进行及时的交流和沟通,以使自身权利得到增强。

  2.使产权的保护意识得到增强,对产业结构进行建立,通过产权对市场控制力以及竞争力进行加强。

  3.把相关的产权风险防范工作落实好。

  4.对自主创新能力进行探索和培养,以使产权数量得到扩大,并利用产权公开的特点,借助和运用现有技术对产权进行自主研究和开发。通过产权来使国际竞争力以及产品质量得到充分提高。

  (五)使产权保护情况得到加强

  发达资本主义国家在产权方面,其地位具有绝对的优势。现阶段大部分的产权都是由发达国家进行掌握。对产权进行保护也是由发达国家首先提出的,其在多边贸易中,非常注重产权的保护问题。所以发达国家都对相应的产权保护策略进行制定,将产权的保护当做推动国际经济贸易的重要手段。技术服务是技术提供方受另一方委托,通过签订技术服务合同,为委托方提供技术劳务,完成某项服务任务,并由委托方支付一定的技术服务费。一般来说,产权保护及其服务提供的相关技术,都是产权与专有技术之外的相关技术。

  然而,随着科学技术水平的不断提升和国际经济贸易的快速发展,产权服务贸易也不断出现(这里的产权服务不是指专业产权机构或企业提供的服务,而是指普通的商业企业)。如在国际经济贸易过程中,销售商或开发商在提供使用许可的同时,提供的技术服务。在国际经济贸易的初级阶段,这种伴随着产权使用许可而提供的服务,一般是包含在价格之内的。随着计算机应用的普及,用户对服务的要求越来越高,尤其是一些大型应用产权,需要花费长时间对用户的需求进行调研、定制开发、组织实施、进行维护和支持,因此,这种服务也就成为国家贸易不可缺少的部分,并成为单独收费的商品。现在,一些大型企业服务的收入已经占到企业收入的半数以上,超过了其本身的收入。目前我国的法律也借鉴发达国家的相关经验,对知识产权作出相关规定,使我国的知识产权保护得到加强,也监督外国对我国的知识产权保护情况,使对外贸易中获得的利益有所增加

  当今社会的主要发展规则就是法律,目前知识产权以及科技的进步对发展局面做了相应的要求。法律是行为标准的准绳,需要对经济以及发展进行迎合。

  四、结语

  我国经济的发展,为国际经济贸易的进行提供了一定的基础,为了使国际间的竞争力增强,应该大力加强我国产权的应用。我国政府应该采取相应的措施,以表示对国际贸易工作的支持。不管是从我国国际经济贸易的现状,还是从发展趋势来看,只能对产权的应用进行开展,努力的发展知识产权贸易,只有这样才能使我国的产品附加价值有所提升,为企也带来很大的利益,保证在众多国家中,我国国际经济贸易能够占据主导地位。

  参考文献:

  [1]高亚娟.我国国际贸易中知识产权保护问题分析[J]. 商业时代,2011(02)

  [2]孙妍君.论国际经济贸易发展中的知识产权保护[J]. 中国商贸,2011(34)

  [3]赵艳玲.国际贸易中知识产权贸易壁垒及应对策略[J]. 漯河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2(01)

  [4]张贝.我国在国际贸易中的知识产权问题及其对策[J]. 时代金融,2012(24)

  [5]疏礼兵,王惠珍.美日欧知识产权贸易保护的实践经验与启示[J]. 工业技术经济,2010(08)

  [6]王剑文.国际贸易中知识产权壁垒的应对策略研究[J]. 江苏科技信息,2012(12)

  [7]陈爽.我国国际贸易中的知识产权保护策略[J]. 中国商贸,2012(32)

  [8]王婧琦.国际贸易中我国知识产权保护存在的问题及对策分析[J]. 考试周刊,2013(21)

推荐访问:国际贸易 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