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文秘网    > 致辞范本

何日旋翼漫天舞

作者:jnscsh   时间:2021-07-04 01:16:24   浏览次数:

汶川大地震给中国直升机工业提出了严肃、严峻并且十分紧迫的课题:壮大发展中国直升机工业,为国民经济各领域提供质量更好、数量更多的各种型号直升机十分紧迫,其重要性堪比发展大型客机和大型运输机。

“生命之鹰”的风流与尴尬

在这次汶川大地震中,被誉为“生命之鹰”的直升机无疑发挥了极为独特、无可替代的作用。

直升机在这次抗震救灾中,创造了多个第一:第一个从空中抵达汶川、北川等重灾区;第一个将食品、药品等救灾物资送到灾区群众手中;第一个从灾区运回伤员;第一个搭载通信小分队飞抵汶川;第一个将通信设备运抵灾区;第一个将重型装备吊运唐家山堰塞湖排除险情。

党中央、国务院、中央军委果断决策,从空军、陆航、民航紧急调动直升机百余架抗震救灾。这在中国的历史上是前所未有的。直升机救灾,成效显著,仅根据民用直升机抗震救灾飞行指挥部的统计,至6月1日,30架民用直升机就执行飞行救援任务608架次,运入各类救灾物资152,6吨,救援人员405人;从灾区接运出伤员和灾民1511人。

由于各种媒体公开、透明、充分地报道,向全国乃至全世界展示了一幕幕直升机大营救的生动画面。同时也展示了各种型号直升机的优异性能。

俄罗斯生产的直升机无疑是这次抗震救灾中的“明星”:其中米-17/171系列直升机出动最多,它们的矫健身影,机动灵活地穿梭于灾区的崇山峻岭之中,一次次创造佳绩。5月14日温家宝总理前往汶川地震灾区视察搭乘的就是这个系列的直升机。而最吸引人们眼球的是俄罗斯生产的世界上独一无二的直升机“巨无霸”——米-26直升机了。有2架米-26投入抗震救灾。其中1架是俄罗斯紧急从其远东地区调来的。米,26直升机从5月25日起在绵阳连续奋战了18个日夜,连续飞行92架次,成功地向唐家山堰塞湖排险施工现场吊运98台套施工机械、大型集装箱和大型油罐,为唐家山堰塞湖排险提供了强有力的空中支援和保障。人们在电视屏幕上一次次看到“巨无霸”直升机轻松吊起大型挖掘机飞往唐家山堰塞湖的壮观情景。在唐家山堰塞湖的治理工作中,米,26直升机共执行33次任务,运送大型机械和物资共计481吨。

美国西科斯基研制生产的S-70C“黑鹰”、欧洲直升机公司生产的EC-225海上搜索直升机也都表现出色。可以说俄、美、欧生产的直升机尽显风流。

而国产直升机在这次抗震救灾中略显尴尬。只有直8、直9少量直升机投入救灾。直9由于载重量小,高原性能差,发挥作用有限。

尽管这次倾举国之力,投入救灾军民直升机数量创造了历次救灾之最,但对于这次受灾面积广大、灾民众多的灾区来说仍显得捉襟见肘。

汶川大地震见证了中国直升机数量的严重不足。

截止2004年底,全世界134个国家拥有200余种型号的直升机约10.2万架,其中民用直升机的保有量约为25000架。民用直升机主要集中在少数发达国家。如美国10559架,俄罗斯3506架,加拿大1601架,日本1044架,法国922架,英国825架,德国785架,澳大利亚736架,发展中国家印尼、哥伦比亚等也各有100多架民用直升机。我国直升机保有量约为500余架,其中民用直升机仅128架。

让我们回顾一下2005年美国遭受卡特里娜飓风袭击时使用直升机救灾的情形:当年8月29日,五级飓风卡特里娜三次登陆,正面袭击美国南部繁华都市,摧毁钻井平台,飓风过后的24小时内,美国救援直升机就飞行了1000余架次;9月4日,飓风停止5天之后,海岸警备队的直升机一共从水面屋顶上抢救运送了17000多人;到9月6日止,有372架直升机和几乎相同数量的固定翼飞机参与救灾。

中国直升机工业要奋起直追

中国人的直升机梦源远流长,中国古代发明的竹蜻蜓,被西方人称“中国陀螺”,堪称直升机的“始祖”。竹蜻蜓虽是小孩玩具,但它利用螺旋桨旋转而产生的的空气动力实现垂直升空,生动地揭示了现代直升机旋翼的基本工作原理。竹蜻蜓于14世纪传到欧洲,带去了中国人的创造。欧洲人将它作为航空器来研究和发展。可以说,竹蜻蜓对现代直升机的发展产生了重大影响。

世界航空工业诞生于20世纪初,而世界直升机工业开始于20世纪40年代。美国首先批生产“世界直升机之父”西科斯基研制的R-4直升机。并交付美国陆军航空兵使用。

中国的天空第一次出现直升机是1943年。当年西科斯基公司带着一架R-4直升机到中国昆明进行飞行表演。而直升机在这次飞行表演中,触动了一个人的心灵,他就是时任昆明飞机制造厂厂长的朱家仁。从此,他首先踏上中国人研制直升机的征程口

1944年,朱家仁制造了1架“蜂鸟”甲型共轴式直升机,但试验没有成功。1947年,他又制造了1架“蜂鸟”乙型共轴式直升机。但试飞工作未来得及做,朱家仁便去了台湾。

中国人的直升机梦,在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之后的上世纪50年代才得以实现。

1956年5月8日,中国从苏联引进的6架米-4直升机装备空军独立救护大队,并开始进行改装训练飞行,至6月15日结束。这是中国空军第一次拥有直升机。

1956年10月16日,中国第一机械工业部航空工业局局长王西萍致电哈尔滨飞机厂厂长陆纲,向他宣布了同年9月24日航空工业局的一项重要决定:航空工业局根据国家对直升机的需求,研究决定哈尔滨飞机厂和哈尔滨东安发动机厂制造苏联米-4直升机及其发动机。这一天成为中国直升机工业的创立日。

中国从苏联引进米,4直升机及其发动机A115-82B制造技术,决定分别由哈尔滨飞机厂和哈尔滨东安发动机厂进行仿制,中国型号为直5和活塞7。

米-4属于世界第一代直升机,苏联于1951年设计、1953年研制成功的单桨式中型直升机。米-4直升机是当时世界上最优秀的直升机之一,它创造了7项世界纪录并在国际博览会上获得金牌。该机在苏联生产了3000余架。

1958年12月16日,直5——新中国第一架国产直升机试飞成功。

直5直升机是中国直升机工业一个独特而又靓丽的风景线,是生产时间最长(1958~1979)、生产数量最多(545架)、服役时间最长、为国防建设和国民经济法展做出重大贡献的直升机。

从1956年中国直升机工业正式建立到2008年,时间的年轮已经转了将近52圈。50多年来,我国直升机工业从引进米-4直升机生产专利起步,在历经将近10年的起步之路后,从1965年到1979年,转入了近15年徘徊不前的低谷,丢失了赶上西方直升机技术水平的宝贵时间。20世纪80年代之后,中国直升机界认真总结了历史的经验和教训,系统提出了中国直升机型号研制和发展的规划。为了缩短

我国直升机与国外的差距,上个世纪80年代初,我国引进了属于当时最新水平的SA365N/N1型直升机的生产专利,开始了我国直升机事业的新的里程。随后,曾经中断一段时期的直8大型直升机继续进行研制,直11轻型多用途直升机进入我国直升机行列,形成了我国直升机三大主流型号,构建了我国直升机产品的基本框架。1999年,中国航空工业第二集团公司组建成立,中国航空工业所有与直升机及其发动机有关的研究所和工厂均划归中航二集团管理,直升机是中航二集团的主要航空产品之一。在中航二集团的统一领导下,为了适应国家国防建设和国民经济建设的需要,在直8、直9和直11三个型号的基础上,积极开展国际合作,新的改进改型直升机不断投入市场,中国直升机呈现出新的发展契机。

总体而论,无论是直升机技术水平,还是直升机型号研制与批量生产能力,抑或是直升机在国民经济中的应用,中国直升机距离国际先进水平,还有相当大的差距。随着我国国民经济每年以将近g%~10%的速度快速发展国防建设和国民经济建设各个领域对直升机的需求越来越迫切,中国直升机潜在的巨大市场正在逐步变为现实。根据以国民生产总值为基础的预测方法预计,从现在到2026年间,我国将需要各种类型直升机2700多架。近几年来,直升机甚至已经进入私人使用领域。特别令人欣慰的是,国家在“十一五”规划中,明确提出要大力发展民用飞机、直升机和通用飞机,为发展我国直升机提供了非常重要的政策支持。中国直升机工业一定要奋起直追,争取更快地的发展。

首先,中国直升机的发展,需要坚持系列发展的方针,尽快启动国内尚属空白的重型直升机的研制。按照中国原有的直升机发展规划,在未来几年之内,将系统地研制1吨级、2吨级、3吨级、4吨级、6吨级、7~8吨级、10吨级和13吨级等不同起飞质量的直升机,尚未规划重型直升机(起飞质量在20吨以上,米-26的起飞质量为49.6吨),这显然难以满足我国国民经济发展的需要,这次汶川大地震更使我们认识重型直升机的重要性。我们要审时度势,重新修订规划,最终形成重型、中型、轻型,20吨级起飞质量以下吨位完整的中国直升机机型谱。这样做,可以使用户根据自己的实际使用需要选择吨位最合适的机型。

其次,中国直升机的发展,需要坚持自行研制和国际合作相结合,促进我国直升机技术和型号的快速发展。通过国际合作快速提高我国直升机研制的技术水平和档次,提高产品的竞争力并且加入到全球市场大环境中去;通过自行研制真正掌握直升机的关键技术,为长远发展积蓄后劲。

第三,中国直升机的发展,需要加大技术创新的力度,在直升机总体综合技术、直升机发动机、直升机旋翼系统、传动系统、直升机空气动力学和动力学、直升机复合材料结构设计、先进航空电子技术和飞行控制技术以及直升机试验、制造工艺技术等关键系统和关键技术方面下工夫。民用直升机重点突破与直升机舒适性、可靠性和安全性等方面的关键技术,借鉴这次抗震救灾的经验教训,积极发展各种型号的专业救援直升机。

第四,中国直升机技术的发展,还必须加大设计、试验设施和生产能力的建设,积极推进产业化的发展。在我国直升机发展历史上曾有过年产超百架的记录(1966年我国年产直5各型直升机102架),现在我国直升机工业的装备和技术水平都有了长足的进步,完全有可能积极推进成熟直升机型号的批量生产。

第五,中国直升机技术的发展,还必须十分重视和优先发动展直升机发动机,做到动力先行。因为长期以来,直升机发动机一直是制约我国直升机工业快速发展的瓶颈。

在本文行将结束之际,笔者还想引用周恩来总理关于直升机的一次谈话。周总理是新中国航空工业的奠基人。他对中国直升机工业的创立与发展产十分关注,曾三次到哈尔滨飞机厂和哈尔滨东安发动机厂视察直5及其发动机的研制工作。周总理率先乘坐国产直升机,从1965年至1967年,共8次乘坐国产直5直升机。

1971年7月,周总理在同外宾谈到直升机时说:你们总统还要3架直升机。杜尔总统也向我们要过多次了。我们确实有点对不起他。我们可以造大型的轰炸机,又可造优于米格,21的歼击机。但是直升机造了10年还有问题。以前直升机是过了关的,现在又过不了关了。所以中国有许多事,不要说都好,这就是一种不好嘛!当周总理谈到,他1965年和1966年坐过国产直5直升机时说:我要将空军(当时航空工业部归空军领导)同志一军,就是直升机问题。我喜欢坐直升机,我从1958年就坐起了。我坐直升飞机到沙石峪去过3次,到大寨去过2次,他们说坐的直升飞机都是苏联的。我要求坐自己的,现在却不让我坐了,他们说质量又不过关了,你们看怪不怪?1964年我到几内亚时,他还请我坐苏联的直升飞机,连驾驶员都是苏联的。那时我们已经和赫鲁晓夫吵架了,吵得很凶了。我们外交部的人都反对坐直升机,可是杜尔总统陪我坐,我不好不坐,那次我们的外交部长也坐了。我在印尼坐过美国的直升机,我在中国反倒坐不成自己的直升机,这个事情我是不甘心的。总理还向这个代表团说:我要跟我们的订货部长订个协议。就是送给杜尔总统的直升机也好,送给史蒂文斯总统的直升机也好,首先让我坐几次再送出去。

周总理这种爱护国产直升机的感人态度和对人民对国际友人的高度负责精神,至今仍深刻地教育和激励着我们。

责任编辑:新浜

推荐访问:何日 漫天 旋翼


[何日旋翼漫天舞]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