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文秘网    > 致辞范本

希望的田野

作者:jnscsh   时间:2021-07-21 08:53:48   浏览次数:

秸秆种菜长出“高富帅”

通过对传统的秸秆生物反应堆技术改良,大棚西葫芦就能增产三成以上,农药基本不用,肥料、浇水、人力等投入比过去减少七成。同时在西葫芦下间作套种青刀豆和长豆角,产量和效益大幅提升,“一亩大棚一年就能收入四五万元,全镇4万亩菜地相当于产出8万亩的量。”山东省阳谷县东阿镇副镇长赵乐华说。

这一综合生产技术是东阿镇政府聘请的“农民专家”刘义元发明的。东阿镇是全国知名的西葫芦生产基地,仅冬暖式大棚就有近两万个,大拱棚两万多亩,成功申报“阳谷西葫芦地域商标”,全年西葫芦产量高达50万吨。 (中国农科新闻网)

陕西研发出治雾霾新技术

陕西省环境研究院和陕西海浪公司科研人员通过五年科研攻关,研发出了“烟气颗粒物(PM2.5)与小蒸气分离回收技术及烟气PM2.5分离回收器”,在陕西省宝鸡国家级高新开发区通过省级技术鉴定,这标志着治理雾霾攻坚战中又有了一项新技术。

PM2.5颗粒与水蒸气二者凝结在一起,是形成雾霾的主要原因之一。针对这一科学难题,科研人员以发电厂燃煤锅炉为重点,从锅炉烟气中成功地捕获了雾霾元凶PM2.5。

该技术在成果鉴定会上,国家环保部环境发展中心、环境分析测试中心、中国环境监测总站、西北大学、长安大学等有关专家学者通过技术资料研究分析,现场观测后一致认为,该技术安全可靠、适应性强、投资少、运行费用低,对燃煤锅炉实现达标排放,治理雾霾污染具有积极作用,综合技术达国内先进水平。(中国农科新闻网)

绒山羊增绒有了“光控”技术产绒量提高70%

内蒙古自治区农牧科学院等单位与蒙古国草业协会共同申报的“蒙古高原绒山羊高效生态养殖技术模式联合研究”项目,最近已由国家有关部门审核通过。这项技术的核心就是利用“光控”,来提高绒山羊的生长质量,同时减少草原生态的压力。据介绍,通过这项技术使绒山羊由冷季长绒转变为全年冷暖两季长绒,个体平均年产绒量提高70%。暖季放牧时间由传统的15小时缩短到7小时,减轻了草原压力50%,促进了草原自然修复。鄂托克前旗城川镇哈日色日嘎查牧民巴图使用该技术后,已经见到了效益。他说,“这技术操作简单,效果还好,每只羊每年至少抓绒2斤,有的还能上到4斤!还减少了放牧时间。”他算账估计,按这个方式养羊,2014年他家仅养绒山羊的收入将达到30万元。

(中国农科新闻网)

“定制”基因猪成为可能

我国科学家成功培育出世界首例ROSA26定点基因打靶猪模型,这让科学家培养“定制”基因猪成为可能。这项研究是由吉林大学动物医院学院教授、中科院广州生物医药与健康研究院研究员赖良学博士与美国密西根大学王忠教授合作开展的。

据了解,这些“定制的猪”还可以用于在猪体内世系追踪各类干细胞的分化和再生,为揭示和人类干细胞相关的疾病机理和实施干细胞治疗提供宝贵的大动物实验依据。

(据《光明日报》)

气雾培植是咋回事

这是一种当前农业生产中先进的栽培模式,能实现植物在短期内的快速生长与发育。

气雾培是当前农业生产中先进的栽培模式,它能实现植物在短期内的快速生长与发育,对农业生产意义重大,特别是在植物潜能最大化栽培中,气雾培植是最佳模式。目前已开始把这种模式用于高科技示范园或观光园的建设中,起到了很好的示范与科普作用,那么它何以产生如此令人惊叹的效果呢?

分析一:气雾栽培是把植株悬挂于雾化空间,让其根系获取水份氧气及营养方式发生变化的一种方式。是用加压雾化或超声波雾化的方法,为根域创造最佳的环境条件,包括根系环境的温度、水份、空气及营养,这四大因素是影响植物根系吸收及生长的主要四大因子,如何优化这四大因子就是解决植物生长速度的关键路径。

分析二:传统观念中土壤是植物生长必不可缺少的基本要素,没有土壤就没有植物生长也就没有农业生产,它是最为基本的生产要素,但随着科技的发展,人们对植物生长因子的探索与研究,只要能满足植物生长所需的因子就可以进行植物栽培,于是人们创新性的研究出了无土栽培技术,包括人工基质培、水培及气培。但是不管哪种栽培模式都是围绕供给充足的水份、矿质营养、氧气而展开技术设计的。凡是能为根系提供最为充足的水份、营养、氧气都能使生长速度得以最大化的发挥,那么在比较传统的土壤栽培、基质培、水培、气培的四种栽培模式中,发现气雾栽培模式的水份、营养及氧气供给是最为充分的。

分析三:土壤栽培与基质培,根系穿梭生长在固态环境中,总会或多或少地遇到土壤颗粒与人工基粒的生长阻力,植物为了克服阻力会以减缓根系生长或加厚根系表皮组织的方式来形成特有的陆生根,这种根的吸收效率与生长速度远不及水生根或气雾培的气生根来得快,所以气生根或水生根大多比陆生根要发达得多,而且根表皮或皮层也没有加厚现象,能保持长久的洁白与高强的代谢活性。这些都为气雾培模式创造了根系最佳的生理基础,也是它快速生长的原因之一。

气雾栽培模式在农业生产中的运用将越来越多,生产科研上都得以有效的证明,它是一种极具生长潜力的新型栽培模式,不管是木本、草本、藤本植物都能使它的生长发挥出最大的发育潜能,在不改变基因的情况下,实现作物栽培的速生优质与高产。大大提高了生产效益,减少了管理投放,是未来农业中先进的栽培模式。 (中国农科新闻网)

农林剩余物变身化石燃料

将木屑、枝桠、秸秆等农林剩余物高值化综合利用替代化石燃料正在变成现实。这项由中国林业科学研究院林产化学工业研究所所长蒋剑春率领的创新团队,经过十多年潜心研究所取得的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成果,已成功实现生物质气化发电、供热、供气的产业化应用。该成果获得2013年度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

蒋剑春介绍说,该技术有利于提高能源利用率,可用于蒸汽锅炉供热,能明显减轻工人劳动强度。而且,有利于降低焦油含量,提高可燃气热值,创制的炭化新技术产品稳定性与均衡性均优于传统制炭技术。

国内同行专家认为,该技术成果的成功开发和推广应用,为各种农林生物质原料的高效能源转化利用,提供了一条很好的途径,具有良好的推广应用前景和显著的经济和社会效益。(中国农科新闻网)

荒漠肉苁蓉

实现高产稳产

可有效保护野生资源,遏制风沙危害,为农民找到增收新途径。

塔克拉玛干沙漠腹地的沙丘间,一排排整齐的梭梭植物根部,茁壮的肉苁蓉长势极佳。它们根部的滴水管里,流出的不是清水,而是沙漠底层打出来的咸水。如此神奇的现场,吸引了众人的眼球。

中国科学院新疆生态与地理研究所荒漠环境研究室副主任徐新文自豪地说:“这就是我们科技工作者经过12年的研究,在国内首创的荒漠肉苁蓉高产稳产规模化种植技术。它最大的特点就是可以在极端环境条件下,实现大面积人工种植肉苁蓉高产稳产。”

徐新文介绍,从他们在塔克拉玛干沙漠腹地已建成的3000亩种植示范基地来看,干肉苁蓉亩产达260公斤至440公斤,亩产值达3100元至5300元的高经济效益。它的成功,为我国沙区开展生态建设、发展荒漠肉苁蓉规模化种植提供了技术支撑和示范样板。所取得的多项创新技术提升了我国肉苁蓉种植技术的整体水平,不仅有效地保护了野生资源,而且还有效地遏制了风沙危害,更为生活在沙漠边缘的农民找到了一条增收的新途径,带动了地方特色产业的发展。(据《光明日报》)

推荐访问:田野 希望


[希望的田野]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