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文秘网    > 会议发言

旧社会学车扫盲帖

作者:jnscsh   时间:2021-07-18 08:51:55   浏览次数:

在清朝末年和民国前期,大多数人都习惯称汽车为摩托车,称卡车为“摩托卡车”,称消防车为“摩托卡救火车”,到了抗战胜利以后,叫法跟现在差不多就一样了。有的朋友可能还会问:如果管汽车叫摩托,那么在清朝末年和民国前期,人们又怎样来称呼摩托呢?

答案是:摩托的命名经常变化,有时候被叫作“两轮摩托”,有时候被叫作“机器脚踏车”,有时候甚至会被叫作“自行车”。

好吧,你管汽车叫摩托,管摩托叫自行车,那该管自行车叫啥?只好叫“人力脚踏车”了。旧社会就是这么怪异。

还有更怪异的呢。在北洋政府统治时期,人们又流行把火车叫成汽车。

仔细想想,那个时代的叫法其实并不是没有道理。那时候的火车就是用蒸汽机带动的,当然可以叫汽车。而汽车呢?一问世没多久就从蒸汽机驱动变成了内燃机驱动,内燃机驱动用英文怎么写?motor,所以汽车就应该叫作摩托。摩托不需要人力,一打火,一挂挡,一加油门,自己就会走,叫它自行车更加没错。由此可见,旧社会对各种新型交通工具的命名其实比我们新社会还要靠谱。

靠谱归靠谱,现代人一旦穿越到旧社会,仍然会被搞糊涂。但在旧社会要开车也是需要驾照的,想拿驾照,你得通过考试,得要记熟当时特有的一套术语。如:变速箱叫“排挡箱”;刹车片叫“刹车鞋”;手刹叫“刹车杆”;点烟器叫“点烟电火”;储物盒叫“零物房”;仪表盘叫“仪表台”;离合器叫“交合器”。

事实上,管离合器叫交合器,那只是北方叫法,要是到了上海、杭州和宁波,当地考官习惯称离合器为“克拉子”,简称“克拉”。

背熟了以上术语,我们就可以去旧社会的驾校报名学习了。

一进驾校,教练一般先教“手号”。什么是手号?就是行进途中需要司机打的手势。开车怎么还要打手势呢?这是因为旧社会的汽车基本上都没有转向灯,你在前边走,其他司机在后面跟,你需要拐弯,就得提前摇下车窗,把手伸到外面,打一个手号,告诉后面的司机:我要拐了,注意别蹭着!

手号不到十种,很容易学。比如左拐的时候,手号是伸出左手,逆时针画圈;右拐相反,需要伸出右手,顺时针画圈。需要中途停车,左右手都行,伸出手掌,手心向下按几下。如此等等,一教即会。

学完了手号,再学交通规则。学完了交通规则,教练开始教拆胎、扒胎和补胎。拆胎容易学,扒胎是很难的,因为旧社会的轮胎都不是真空胎,车胎分为内外两层,给你一个改锥和一把钳子,你要把外胎和内胎扒开,检查哪里漏气,自己补上,然后再装起来。学完了这一手,是不是该学开车了呢?不是,还要学一些基本的修理技术,例如检修风门、水箱、化油器和火花塞之类。

学开车而已,为什么非要学修理技术呢?第一,旧社会只能组装一些粗笨的卡车,没有真正的国产车,你驾驶的汽车来自五湖四海,万一出了问题,只能在国内修理,是不可能运到欧美让厂家保修的;第二,旧社会的路况非常糟糕,开车很容易趴窝;第三,当时既没有4S店,也严重缺乏修车的门店,司机们经常碰到叫天天不应、叫地地不灵的时候,必须自己动手。所以要学开车,必须先学修理,如果你不会修理,你就很难通过旧社会的驾照考试。

好吧,我们花了很长很长时间,手号也练熟了,修理也掌握了,教练终于允许我们上车练习了。你猜怎么着?为了学员和车辆的安全,教练竟然用千斤顶和四个木马把车架了起来,让我们在四轮离地的教练车里学习如何启动和如何刹车。

四轮离地学开车,这也算是旧社会驾校特有的一道风景。

(摘自“李开周新浪博客” 图/廖新生)

推荐访问:旧社会 扫盲 学车


[旧社会学车扫盲帖]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