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文秘网    > 会议发言

江西省萍乐坳陷带西段铜多金属矿找矿预测

作者:jnscsh   时间:2022-02-11 08:40:43   浏览次数:

摘 要:近年来随着浮梁县朱溪超大型铜钨矿[7][8]及大湖塘钨矿等矿床的陆续发现和突破,结合萍乐坳陷带的成矿地质条件,我们认为萍乐坳陷带西段同样有成大矿的条件,对该地区铜多金属矿成矿地质特征进行了多种手段的研究,收集了一系列地质、物探、化探等异常信息,具备了进一步进行调查评价的基础。

关键词:萍乐坳陷带;铜多金属矿;找矿预测

1 控矿地质条件

该区大地构造处于扬子地块江南隆起南缘,萍乐坳陷带西段,北与九岭江南隆起相接,南与武功山隆起为邻。位于钦杭成矿带主(中)带,属村前-罗城与萍乡-上高成矿远景区内。区内中晚元古代大型陆缘裂陷槽贯穿全区。中新生代大型推(滑)覆构造带波及全区,并与北北东向滑冲断带复合。为多层次大型构造叠置,且具有丰富的矿质来源(矿源层),有着巨大的铜多金属矿资源潜力[5]。

1.1 地层及含矿性

本区Au、Co、Cu、Pb、Zn等矿源层主要为晚泥盆世-晚石炭世砂页岩、碳酸盐岩赋Cu、Pb、Zn岩石组合。区内卡林型金矿赋存于二叠系下统茅口组和三叠系下统大冶组细碎屑岩和不纯碳酸盐岩中,二叠纪发展时期,发生过陆内拉张性质的地球动力作用,引发了盆地裂陷背景下的海相火山喷发及热水喷流,形成了区域性的硅-镁-泥质含矿沉积建造。由于强烈喷发过后长期的气液喷流,火山口岩石普遍发生硅化蚀变,原本为复成分的火山集块-角砾岩,硅化成了“硅质角砾岩”。这些海相火山-热水沉积建造有较好的含矿性,是区域性金银铜多金属矿的矿源层。

区内矽卡岩型铜铅锌矿床(体)主要赋存于壶天群(如村前、七宝山),部分赋存于佘田桥组砂页岩与碳酸盐岩(七宝山),该层位有较多的铜铅锌、钴铅锌或菱铁矿矿床(点),为重要赋矿层位。

1.2 岩浆条件

加里东晚期桃源岩株,岩性为细粒斑状黑云母角闪石英闪长岩、英云闪长岩,有与其有关的裂隙、石英脉型和硅化破碎带型金矿体。

燕山多期次侵入的蒙山花岗岩体,主要岩性为中细粒斑状黑云母二长花岗岩,岩石普遍见叶腊石化、绿帘石化,围岩见大理岩化、矽卡岩化。内接触带岩体则W、Sn矿化好(高温),稍离岩体远些则Cu、Pb、Zn矿化较好(中低温)。外接触带中普遍见硅灰石等非金属矿。

燕山期余家坪岩体主要由5个小侵入体组成,岩性为黑云母二长花岗岩。据余家坪矿区资料,余家坪岩体与三叠系下统飞剑潭组呈侵入接触关系,内接触带附近形成钨锡矿化,外接触带矽卡岩型金铜铅锌矿化、大理岩化。

1.3 构造及控矿

区内晚古生代的沉积环境控制着煤、石灰岩、白云岩以及金属赋矿层的分布,中新生代强烈变形构造对内生矿产的成矿起着主导控制作用。然而,中新生代九岭南缘大型推覆构造带及其剪切带,以及波及全区的北东-北北东向滑冲断带构造,是控制现今区域矿产最重要的构造。

异向排列的岩层(块),是找矿潜力十分有利的区段。已发现七宝山矿床、蒙山矿田、铁坑矿床。

成矿岩体附近的基底与盖层间拆离滑脱带或盖层内砂泥岩与碳酸盐岩间层间破碎带,往往形成规模较大的矿体。在太子壁有矽卡岩型铜矿(化)体和沿层间裂隙产出的细脉状矿体;在七宝山晚石炭世灰岩与晚泥盆世石英砂岩间破碎带形成了4个钴铅锌矿体,占矿石总量近90%。

1.4 物化遥异常特征

区内主要处于赣中平稳低磁场区。在航磁图上,本区属景德镇-永新低值平缓磁场区,在高村-村前、丰顶山、高安西南部出现两处低值局部磁异常,在上高北部和东部出现两处规模较大的局部异常。

远景区内1:20万土壤测量分散晕约15处,主要成矿元素有Au、Cu、Pb、Ag、Sn等。

江西布格重力主体异常走向北东东,为一相对平缓高值区。在高村-村前,高安市南部和丰顶山地区的局部重力异常显示下部有隐伏岩体。

在航磁图上,本区属景德镇-永新低值平缓磁场区,在高村-村前、丰顶山、高安西南部出现两处低值局部磁异常,在上高北部和东部出现两处规模较大的局部异常。以Cu、Sb、As、Hg、MgO、Au、Sr、CaO等元素(或氧化物)呈高背景或出现异常,局部异常以Cu、Au、Pb、Zn、Sb、As组合及Au、Sb、As、Hg组合为主其重要特征。

2 典型矿床

2.1 上高七宝山钴铅锌矿床

矿区位于上高县城南。矿区出露地层有杨家桥群、佘田桥组、岳麓山组、大埔组,、茅口组、乐平组等。卷入地层组成NEE向短轴开阔歪斜褶皱。NNW的压扭性断裂发育,并破坏褶皱的完整性。矿床产于七宝山背斜东侧。

呈断续透镜状赋存于石炭纪晚世大埔组灰岩、泥盆纪晚世佘田桥组石英(砂)岩中,厚度、品位变化大。矿体呈似层状沿NE-SW向展布。

自上而下可分为三个矿带6个矿体:

(1)上矿带:产于大埔组灰岩中,块状、浸染状钴铅锌矿石,黄铁矿石等。见2个矿体,占矿石总量11%。

(2)中矿带:产于佘田桥组中上部,以浸染状钴铅锌矿石为主,见3个矿体,占矿石总量44%。

(3)下矿带:产于大埔组灰岩底部不整合面上,以钴铅锌矿石、钴黄铁矿石、铅锌矿石为主,块状构造。见1个矿体,占矿石总量45%。

2.2 上高太子壁锡铜多金属矿床

矿区位于蒙山超单元南侧,岩体内外接触带中。出露地层见有大埔组、马平组、栖霞组、茅口组、安源群等。区内主要有NWW、NEE两组张~张扭性断裂带。

矿体赋存于蒙山岩体外接触带及内接触带捕虏体的矽卡岩中。见三个矿体,矿体产状与围岩一致,沿北西西向展布。呈似层状、透镜状、扁豆状、不规则状产出。厚度0.35-15.04m,平均5.36m。

此外,在蒙山岩体东南还见有库里等铜、铅、锌矿点。

3 深边部成矿预测区划分及资源前景分析

3.1 吴村-丰顶山金铜矿重点勘查区

位于萍乐坳陷带西段中部地区,面积约600平方千米。远景区已知有吴村中型金矿床和丰顶山、王家坊小型金矿床及余家坪等一批金铜矿(化)点。卡林型金矿容矿岩石主要为石炭统、下二叠统及下三叠统的蚀变灰岩,泥质灰岩和含碳粉砂质页岩。金矿(化)体主要赋存于岩性变化界面或层间断裂带、滑动面与断裂交汇处。矿体呈似层状产出,多富集于风化~半风化层中,为低品位、易采、易选的微细浸染型金矿。

丰顶山花岗闪长岩和桃源石英闪长岩体,以及燕山晚期辉长岩脉,呈东西向成群展布。岩体北侧由于加里东晚期侵入引起较强的混合岩化,南侧有砂砾岩、砂岩、页岩、呈不整合接触,及灰岩呈断裂接触,断裂主要有NE向压性或压扭性断裂,派生次级断裂发育。区内矿化赋存于NE向断裂破碎带中以及NE向NW向张性或张扭性裂隙中。本区为寻找金-多金属矿床有利地段。

3.2 七宝山钴铅锌重点勘查区

位于上高县城南郊,面积约400km2。处于靖安~新余北北东向走滑推覆冲断带中段往东弧形突出的内侧与近东西向滑覆带的复合部位。

区内出露泥盆~三叠纪地层,有2-6层矿源层或赋矿层,褶皱或断块发育,异向排列,层间滑脱较多。七宝山倾伏背斜、NEE向与NE向断裂带复合处,断裂构造与不整合接触面构造为控矿构造,已知有七宝山矿床以及燕子窝等矿点,沿七宝山断裂带分布,矿体呈似层状、透镜状。有Cu、Pb、Zn、Ni、Co、V土壤分散晕。本区重点寻找铁帽型钴矿床,中低温热液型硫化物矿床以及热液型菱铁矿矿床。

3.3 蒙山锡铜重点勘查区

上高县与新余市交界处,面积约165km2,区内主要发育蒙山岩体,其外围分布石炭~二叠系灰岩,在岩体东西两侧接触带形成矽卡岩型矿床,同时有后期花岗斑岩,石英闪长岩,闪长玢岩脉等侵入,断裂也发育,有一定的成矿地质条件。已知矿床(点)2处,围绕岩体外接触带区具有水平分带性,Cu、Sn多金属矽卡岩型~中低温热液脉状Pb、Zn(Ag)矿床。有Sn重砂晕以及Pb、Zn、Cu、Sn、土壤分散晕分布,本区为寻找铜、锡、多金属矽卡岩型矿床有利地段。

3.4 铁坑-双林金铜重点勘查区

区内出露茅口组及长兴组,主要岩性有灰岩夹薄层泥岩、碳质泥岩。北东东向断裂及褶皱是本区主导构造,并见有南北向和北西向断裂。区内有一处花岗闪长斑岩岩瘤。岩体外围矽卡岩带发育。区内有双林-铁坑-铁山-花鼓山四处异常呈弧形等距分布,其共性是均有W、Mo、Bi、Sn、U、Tn等与燕山期岩体相关的高温元素异常。除花鼓山外均有花岗斑岩或花岗闪长斑岩出露,Cu、Pb、Zn、Au、Ag、As、Sb、Cd中低温元素均有异常显示。上述特征表明本区矿化均与花岗斑岩或花岗闪长斑岩侵入有关,显示了从高温-低温成矿的全过程,也显示了本区矿体没有完全剥露的地球化学特征。

铁坑异常区是已开采的褐铁矿区。矿区~银山坳有一处铅锌矿和一处含银黑土矿,且有Pb、Zn、Cu、Ag、(Au)、As异常,表现出明显的水平分带特征。纵观江西大中型铜多金属矿床的发现史,无不例外的都是以找铁在先,而后发现原生铜多金属矿,铁坑具有良好的寻找Cu、Sn或Cu、Mo多金属矿的地球化学信息,特别是铁坑矿区及北侧的F异常为本区找Sn提供了直接的地球化学信息。铁坑异常应从找铁转变为找铅锌、找Cu、Sn或Cu、Mo上来。除了寻找矽卡岩型Cu、Sn矿床外,也要注意查评花岗闪长斑岩中的Cu、Mo矿体。

此外,Au、As、Sb异常在区内有较大规模,为寻找卡林型金矿提供了良好的地质条件。

4 结束语

区内已知有吴村中型金矿床和丰顶山、王家坊小型金矿床及八角亭等一批金矿点。上高县七宝山钴铅锌矿床、上高县太子壁锡铜多金属矿床,以及燕子窝等众多铜、铅、锌、银矿(化)点。综合以上地质、土壤化探异常、物探异常和矿化蚀变等依据,充分说明萍乐坳陷带西段地区,特别是以上重点勘查区段对寻找矽卡岩型铜多金属隐伏矿床有一定的潜力。

从区域地质构造条件看,此区似乎有大型矿集区的成矿地质条件,有找到规模较大的金、铜矿床的潜力。优选靶区为:七宝山钴铅锌矿深部及外围、丰顶山金铜矿外围、双林铜金矿找矿靶区、铁坑~江东外围及深部、蒙山外围及深部、蒙山外围及深部等。

文章在写作过程中得到李坚高级工程师的大力支持和指导,在此表示衷心的感谢。

参考文献

[1]杨明桂,赖新平,黄水保,等.江西北部金属成矿地质[M].中国地大出版社,2004.

[2]1:5万山庄、观巢、水西、新余市、宜春市幅地质矿产区域调查[Z].江西地质矿产局.

[3]黄照祥,刘晓慧.江西吴村微细粒型金矿床地球化学找矿模式[J].资源与产业,2007,12.

[4]1:20万宜春、铜鼓幅地质矿产区域调查[Z].地质部江西地质局,1964.

[5]谢勇,张虎生.江西省重磁综合图与找矿靶区优选成果报告[Z].2005.

[6]卢作祥,范永香,刘辅臣.成矿规律和成矿预测学[M].武汉:中国地质大学出版社,1989.

[7]何细荣,陈国华,等.江西景德镇朱溪地区钨铜多金属矿找矿方向[J].中国钨业,2011.

[8]王先广,刘建光,等.江西朱溪钨铜矿找矿进展及建议[J].地质学刊,2014.

作者简介:谌仲孙(1964,07-),男,地质矿产工程师,长期从事地质矿产勘查工作

推荐访问:江西省 预测 金属 萍乐坳陷带 矿找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