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文秘网    > 党政政务

浅议高校学生艺术素质的培养和提升

作者:jnscsh   时间:2021-08-08 08:43:31   浏览次数:

摘要:大学生艺术素质培养和提升是现代高校素质教育的重要课题之一。本文通过对比国内外教育体制、分析时下高校艺术教育、探索艺术培养引导方向、思考艺术学习正确观念,从艺术育人环境的全面建设、艺术教师职责的深入探索、艺术学习观念的根本转变三个方面对课题进行深度探讨,得出高校素质教育的重点应围绕学生展开,把学生素质健康发展放在首位,积极地营造良好环境,鼓励学生提高自身学习自主性、博学多学,在实践中彰显个性、展现才能的结论。

关键词:艺术素质;育人环境;教师职责;学习观念

中图分类号:G52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4115(2014)02-244-2

艺术素质培养是当今高校素质教育不容忽视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提高学生审美能力、想象能力、创新能力的重要途径,也是高校学生健全人格养成中不可或缺的必要成分。如何培养和提升高校学生的艺术素质,已成为现代高校素质教育的重要课题之一。

一、艺术育人环境的全面建设

(一)艺术教育体制的重新思考

当今中国经济的飞速发展、综合国力的大幅提升引发社会对人才的要求越来越高。众所周知,中国的高考制度是当下选拔优秀人才的主流渠道。然而,经济飞升的副作用导致急功近利的思想蔓延到各个领域,教育事业也不例外:培养学生的重点开始渐渐偏离学术的本真,是否拿到高分成为衡量优劣的唯一标准。文化课成绩好的学生追逐更高的学科分数,成绩不好的学生则多会考虑转入艺术生的行列——根据国家政策,艺术生的高考文化成绩要求相对较低。如此一来,文化课成绩好的学生没有时间和精力发展自己的艺术兴趣爱好;所谓的艺术生们也很可能并不热爱艺术,只是“曲线救文凭”罢了。但学生是无辜的,社会大环境迫使他们不能主观选择自己的发展方向。教育体制是否需要改革,社会引导是否需要正规,这些都是值得我们思考的问题。

相较世界第一超级大国,美国高中生升学也要经历“高考”——SAT(scholastic aptitude test:学术能力趋向测试)。不同的是,美国学生一年中可以多次参加SAT考试,以其中的最高成绩作为最终的测试评定,从而尽可能地减少和避免偶然因素对学生成绩的影响。从SAT译文的字面意思我们也可以看出,美国“高考”意在发掘学生真正擅长的学术范畴。同时,各高校也并不把SAT分数作为是否入取学生的唯一标准,学生的道德、社会交往、社会服务意识等综合素质的考查是招生程序中重要的组成部分⑴。许多学校特别重视学生艺术素质的造诣和追求,SAT分数只作为入学的参考。

当然,两国国情不同,教育制度也各有千秋,照搬照抄是不可取的。我们要借鉴和学习发达国家教育体制中精华的一面,也要摒弃糟粕的一面,融入到现今中国大学生艺术素质培养和提升中存在的值得思考的问题中去,才能更好地解读教育的真谛。

(二)高校艺术社团的纵向开展

社团是学生出于个人兴趣爱好而自发组织的实践性团体。高校艺术社团的大力开展渐渐成为提升高校软实力、打造高校文化品质的重要途径之一。社团活动是特殊的教育方式,在培养和提升大学生艺术素质的价值上是不可替代的,被大家誉为“第二课堂”。趣味相投的大学生们聚集在一起,不但有学术交流的知识基础,更能在艺术思想上碰撞出新的火花,从而有利于从整体上提升大学生的艺术素质。

如今中国高校艺术社团的数量不断增加,种类也越来越细化。在横向扩张社团规模的同时,我们应当把焦点集中在社团的纵向建设上,把艺术社团的核心文化打造的更为深入。高校在支持艺术社团建立的同时,应更注重社团活动的开展,发挥高校的资源优势来帮助艺术社团茁壮成长,如邀请社会艺术家出席论坛、举办艺术文化展览、组织大学生艺术节活动等。

(三)高校艺术环境的积极营造

高校艺术环境的营造,大致可以分为自然环境和人文环境两个方面来探讨。

高校和社会联系的密切度是极大的,高校选址在某种程度上或多或少会影响到高校的艺术文化建设。我国著名教育家蔡元培先生在中国美术学院的前身——国立艺术学院建立之前,就提出要把学院建在环境优美、具有自然艺术气息的地方,最后学院选址于风景如画的杭州西湖边,和周围的景致相得益彰。美好的高校自然环境能给学生提供良好的心理成长空间,提高审美能力、促进思维散发,为大学生艺术素质培养和提升营造良好的氛围,这是毋庸置疑的。

古希腊伟大的哲学家柏拉图曾提倡:“应该寻找一些有本领的艺术家,把自然的优美方面描绘出来,使我们的青年们天天耳濡目染于优美的作品,像从一种清幽境界呼吸一阵清风,来呼吸它们的好影响,使他们不知不觉地从小就培养起对于美的爱好,并培养起融美于心灵的习惯。”⑵高校人文环境的建设和学生艺术素质的培养和提升是密不可分的。大学生生活学习大多都在校园内进行,大学教育是学生学习生涯中最重要的阶段,如何在有限的校园空间内优化整合人文艺术的教育格局,如何让学生的艺术素质在潜移默化的人文艺术环境中得到陶冶和提升,这都是高校应该考虑的问题。

二、艺术教师职责的深入探索

(一)研究艺术教学模式的针对性

中国高校多以综合性院校居多,艺术课程作为素质教育中不可或缺的美育教育,已經得到一定的发展。然而,大多综合性院校的艺术素质培养仅仅停滞在以欣赏为主的教学课程上,而忽视了艺术素质教育与科学知识教育的相互促进和互动作用,这种现象也逐渐成为制约艺术素质教育健康发展的瓶颈⑶。大学生艺术素质培养与提升应重视知行合一的实践教学,正所谓实践出真知,辩证唯物主义认识论认为,实践决定认识,认识对实践具有能动的反作用。把实践教学加入到艺术欣赏教学中去,能增强学生的认知和感悟,从思想上、行动上更进一步的提升艺术修为。

美国艺术教育家马丁·杰史逊在其《创造性》中所说:“一谈到艺术教育,我们总谈到技巧,我们不要忘记通过艺术,还要学习人类的博爱、感情、知识、公道等等,这就是艺术教育,我们应当教艺术。艺术是一种预兆的语言,它把人类的未来展示给我们。艺术把我们与世界联系在一起。艺术也是钥匙,它打开一个混沌世界以外的大门。”⑷作为新时代有责任感的高校艺术教师,不仅需要普及艺术美学中的基础知识,还应当把艺术作为一种媒介,引导学生提升认知世界文化、探索人类思维多样性。

(二)鼓励艺术表现形式的多样性

艺术教师本身应具有对新鲜事物的包容性,同时在教学过程中要鼓励学生对艺术形式的多样性进行探索。尽管艺术教师们各自术业有专攻,本身作为欣赏者也有自己独到的审美观念,但面对处于学习期的高校学生们的艺术反应力和表现力,需要以引导者的姿态,切莫否定某些前卫大胆的艺术表现形式。对那些勇于表达自己艺术情感的学生,艺术教师应给予积极鼓励和长期关注,为学生提供一个宽松自由的艺术创造氛围,激发学生的想象力,突显学生的自我个性。

(三)引入艺术审美观念的创新性

大学生艺术素质培养并不能用拿来主义,应该引导批判审美、鼓励个性审美。艺术素质培养的难点在于艺术学科内涵的庞大体系以及许多不能过度解读的艺术作品。正所谓一千个读者心中有一千个哈姆雷特。每个个体的审美意识是独特的,灌输式、填鸭式的教学会摧毁学生的个性思维发展、扼杀学生创造力,这违背了教育教学的本质。

三、艺术学习观念的根本转变

(一)提倡学习的自主性

大学生艺术素质培养和提升的个体性、独特性十分明显。自主性学习强调学生作为学习主体的觉悟和能动性。在传统教学模式中,教师总是充当主要角色,学生被动学习。艺术教师授课的时候未必能对每个学生个体的独特性面面俱到。我们知道事物变化发展是内因和外因共同作用的结果,内因是事物变化发展的根据,外因通过内因起作用。因此学生应根据自己的能力水平确定有意义的学习目标,明确“为什么学”、“怎么学”。只有学生提高自主性学习能力,才能更有效地利用社会、高校和教育工作者为学生创造的优良学习条件,培养和提升艺术素质的政策方针才能更为大力的推进。

(二)注重学科间的多维思考

大学生艺术素质培养和提升的入手点并不是單一的。许多世界闻名的艺术大师如达芬奇、丢勒等人并不局限于艺术本身,而是广泛涉猎其他学科,成为博学多才的典范。大学生在艺术学习中应当注重学科间的联系进行多维思考。将文史哲与艺术的感性思维结合在一起,能让人获得自由奔放的想象空间。艺术赋予人类的开放性与文史哲的魅力往往互通有余。文字的积淀素来魅力无穷,许多翻拍著名小说的电影往往并不能超越原著,原因就在于文字给人带来的想象空间是难以约束的。将数理化与艺术的理性思维结合在一起,能升华自然无穷的奥秘、探索科学的本真。南京航天航空大学的施大宁教授讲授的“物理与艺术”课程就是一门极具创新特色、文理交融的素质教育课程。其教学内容主要是以艺术家和物理学家相互平行的视角来阐述人们对宇宙图像的建立过程和理解,对物质运动的基本形式的认识,最终强调创新是他们的共同灵魂。此类创新性课程也为大学生学科之间的互补认知提供了新的思考。

四、小结

大学生艺术素质培养和提升是一个任重而道远的课题,高校素质教育的重点应围绕学生展开,把学生素质健康发展放在首位。无论是教育大环境还是高校艺术教师,都身负引导学生成为现代化四有人才的重要责任。同时,作为新时代的主人,高校学生也要有自我艺术素质培养和提升的觉悟,增强学习自主能动性。相信在内外因两方面通力结合的条件下,我国大学生艺术素质培养一定能上升到新的平台。

参考文献:

[1]黄岑.美国高校通识教育中的艺术素质培养[J].东北大学学报,2011,(02).

[2]李哲.大学生艺术素质的培养途径[J].学周刊,2011,(02).

[3]赵静.综合性院校大学生艺术素质教育初探[J].艺术教育,2010,(04).

[4]夏蕾.试析高校美术教育对大学生艺术素质的培养[J].平原大学学报,2005,(03).

作者简介:

王米来,女,北京建筑大学建筑与城市规划学院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空间环境与设施产品设计艺术.

推荐访问:高校学生 素质 提升 培养 艺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