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文秘网    > 经济工作

可以“管”天的竺可桢

作者:jnscsh   时间:2022-02-15 08:36:51   浏览次数:

20世纪中国气象事业的史册上,有一位留美的气象学博士,他以其强烈的爱国心和责任感,为中国气象学的研究和应用奠定了坚实的基础。他严谨的学风、坚韧的毅力以及对党和人民的无限热爱,成为广大科研工作者的楷模。他,就是竺可帧。

竺可桢小时候勤奋好学,可身体又瘦又小,常常受到同学的嘲笑。有一天,几个同学在走廊上嘲笑他,晚上,他躺在床上久久不能入睡,白天那几个同学说的话一遍又一遍地在耳畔回响着。竺可桢想:既然自己立志要为国家出力,想成为一个对国家、对社会有用的人,就得有一个好身体。他立即翻身下床,连夜制定了一套详细的锻炼计划,还写了一条“言必信,行必果”的格言,贴在宿舍最显眼的地方,时时提醒自己。

从那以后,竺可桢每天闻鸡起舞,天一亮就到校园里跑步、舞剑、做操,即使遇到大雨天,也从不间断。

就这样,竺可桢以顽强的意志坚持了一段时间,体质明显增强了,以前请病假是很常见的事,自从锻炼身体后,他再也没有请过一次病假。

1913年,品学兼优的竺可桢进入美国哈佛大学攻读气象学,获气象博士学位回国。在哈佛大学读书时,竺可桢养成了写日记的习惯,记录了气象研究的各种资料。1928年,他被任命为中央气象研究所所长,并于当年在南京建立第一个由中国人管理的气象台,结束了外国人对中国气象事业的垄断。1936年初,蒋介石亲自邀请竺可桢接任浙江大学校长。抗战期间,浙大几次迁移,虽然条件极其艰苦,可每到一个地方,竺可桢总不忘收集资料,开展科研。学生们都知道,竺校长随身总带着四件宝:照相机、高度表、气温表和罗盘。1948年,竺可桢当选为中央研究院评议员、院士,兼任气象研究所所长。1961年,71岁高龄的竺可桢还参加了南水北调考察队,登上海拔4000多米的阿坝高原,下到险峻的雅砻江峡谷。他严谨的学风,深受广大学者推崇。现在保存下来的他的日记是从1936年到1974年2月6日的,共计38年37天!这些日记共计800多万字,令人叹为观止。直到去世前一天,他还用颤抖的笔在日记本上记下了当天的气温、风力等数据。他靠着滴水穿石的韧劲,在全国各地建立了40多个气象站和100多个雨量观测站,初步奠定了中国自己的气象观测网。

竺可桢一生发表科学著作近300篇,晚年写的《中国近五千年气候变迁的初步研究》《论我国气候的几个特点及其与粮食作物生产的关系》和《物候学》等专著,在理论和实践上都具有重要意义。

脑瓜转一转

1.亲爱的同学,你知道为什么说竺可桢爷爷可以“管”天吗?

2.你觉得竺可桢爷爷哪些地方最值得你学习

推荐访问:竺可桢


[可以“管”天的竺可桢]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