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文秘网    > 社会团体

体育高考生晨练分析与研究

作者:jnscsh   时间:2021-07-10 08:51:11   浏览次数:

目前我国90%的专业体育人才由高校培养,其中70%为体育高考生。通过查阅2000~2009年的全国20种主要的体育学术杂志,资料表明对体育高考生晨练的研究还是空白,理论研究只限于其他训练研究的衍生。本文将综合各方面对晨练训练内容进行分析,提出更为科学合理的训练方式,从而帮助体育高考生更有效地考入理想的大学。

一、研究对象与方法

1.研究对象。以河北省邢台学院体育系450名学生为研究对象发放问卷,进行调查研究。

2.研究方法。本文充分利用了文献资料法、调查法、数据分析法、逻辑分析法。通过广泛收集与课题有关的体育文献资料和教学材料,对体育系450名学生进行包括:各学校晨练训练内容、方法及其训练负荷、晨练开始时间、晨练持续时间、晨练后是否补糖、晨练后疲惫状况等内容的问卷调查。本次调查共计发放问卷450份,回收400份,回收率89%,有效问卷(有晨练经历者)376份,有效率94%。

二、结果与分析

1.体育高考生晨练时间与运动恢复调查与分析。我省中学体育高考生绝大部分晨练开始为6点以前,训练时间为一小时以内。这与人体的生理机能和人体代谢规律有一定的矛盾。因为,人在一天中工作能力的生理曲线呈M型,在清晨4~5时生物钟为最低段,此时人体的心肺功能处于最低端,任何人都不可能迅速进入高效率的运动状态,如果外力强行实施,对竞技能力提高是没有意义的,反而容易造成身体损伤。20~30分钟的一般性活动只能使运动员完全清醒过来,晨练时间过短。作为一次训练课,晨练就应该像其他训练课一样,也应该持续在一小时以上,如果只是20~40分钟的一般性活动,使运动员的身体机能刚刚调动起来,却没有继续训练下去,只能白白消耗能量物质,对竞技能力的提高起不到积极的作用。

2.体育高考生晨练训练强度调查与分析。晨练的训练强度有84%的教练员能较好把握,76%的运动员晨练后没有疲惫感,这有利于上午的学习和下午的训练,运动员能更好地积极面对,对竞技能力的提高有积极的作用,但是仍然有近2成的教练员训练强度很大,没有注意这个问题。人们从前一天晚餐至次日起床時,进餐已过10~12小时,处于空腹状态,不适合长时间大负荷的训练,否则青少年很容易产生疲劳,使得上午的文化课成了休息课,并且影响下午的训练。

3.晨练训练内容调查与分析。晨练训练方式为跑步、耐力训练、技术力量训练、准备活动、柔韧训练为主。但地域区分较为明显,长城以北地区的晨练内容多为跑步、耐力训练和技术力量训练,长城以南地区的晨练内容为技术力量训练、准备活动、柔韧训练,因而唐山、张家口、承德等地区体育高考生800米、铅球的成绩水平高于全省平均水平,邯郸、邢台、石家庄、保定等地区的体育高考生的100米、立定三级跳成绩要优于全省平均成绩。所以晨练的训练内容对运动员的专项成绩的提高有很大影响。

4.晨练对学习的影响调查与分析。晨练对运动员的上午文化课的学习造成了负面影响。有很多教练员对学习的认识有问题,把体育成绩搞上去作为目标,而文化课成绩的提高是其他老师的任务,所以只对体育高考生的竞技训练重视,而不考虑上午的文化课学习,造成很多体育高考生体育成绩很好,但文化课成绩过低而无法迈进大学校门,从而影响体育高考生的升学。

三、结论与建议

1.结论

通过本次的调查与分析,目前我省体育高考生存在训练开始时间过早、训练时间短、训练强度过大、对运动补糖与运动恢复不重视、对文化课学习负面影响过大等问题。

2.建议

(1)应该把晨练与其他单元训练同等看待,保证在一小时以上的运动训练和适宜的运动负荷,这样才能有效地发挥晨练提高体育高考生竞技能力的作用。

(2)将晨练开始时间推迟到6点以后,符合青少年身心发展的客观规律,保证足够的休息时间,不影响上午的文化课学习,重视体育高考生的文化成绩,使体育成绩和文化成绩都能得到提高。

(3)改善晨练训练内容,增加适合晨练的训练内容。只有在较短的时间内,负荷小、能够有效地发展运动员的竞技能力的练习才适合作为晨练内容。典型的训练内容是耐力性持续跑半小时的越野跑,可在一定程度上有益于青少年运动员的有氧耐力的发展;或以爆发力小负荷为主的练习在一定程度上可以提高体育高考生的爆发力,提高铅球和立定三级跳能力。

(4)保证运动前或后补糖,促进青少年运动员的超量恢复和体能恢复,并且保证下午训练的状态。

(责任编辑 谭有进)

推荐访问:晨练 考生 分析 研究 体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