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文秘网    > 范文写作

企业执行力演讲稿 执行力演讲稿

作者:   时间:2022-05-02 19:30:05   浏览次数:

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企业执行力演讲稿 执行力演讲稿,供大家参考。

企业执行力演讲稿 执行力演讲稿

一、什么是执行力

在之前有一部连续剧叫《走向共和》

《康熙王朝》、《雍正王朝》中国历史辉煌时刻或者《亮剑》及最近的《百团大战》等抗日战争,战争胜利的时候,我们都会很过瘾,但一看《走向共和》,不是割地就是赔款,总觉得心中很郁闷。我们就这个话题谈谈这与今天的我们的执行力是否有点关系。

1.首先先看这里的两句话:

慈禧太后挥霍北海海军军费

日本明治天皇则拿出自己的私钱来扩建海军,一天只吃一顿饭。

这个问题说明了,中日战争的胜负不是靠武器,而是靠人。日本这个国家天生就没有资源,它始终与我们处在一种很微妙的关系中.当中国强大或正要强大的时候,中日就要发动战争。大概由日本觉得他们的资源天生要仰赖中国造成的吧。目前,中国只剩下台湾、钓鱼岛问题了,假设在这个问题上又发生一场中日战争,我们假设时间定在2025年,或者2035年,那么我们思考一下,中国有没有做好准备呢?中国与日本真正的差异在哪里呢?

甲午战争后,当时有句话很有意思,“被打败的老师向胜利的学生学习”。结果中国就派了很多留学生到日本去学习,中国的留学生认为只要把共和体制引进来就好了。他们没有想到改造国民性是很重要的。其实全世界的人的智商都是差不多的,关键是在于人的思想和观念。我们没有理由不是世界强国,也没有理由几次输给日本。中国要强大,首先国民性应该要强大起来.说穿了一个企业也是如此,执行力这个问题说穿了就是思想,观念,价值观.只有改造了员工的思想,才能解决很多看似解决不了的团队问题。当然最难的就是改变员工的思想、观念、价值观。

2.下面我们来看一下企业家们对“执行力”的看法—首先看一下柳传志

先简单地介绍一下他,国内最具影响力企业家的评选中,名列第二的就是柳传志。他对执行力的看法是这么一句话“所谓执行力就是选拔合适的人员到恰当的岗位上”,这是他对执行力的一种看法。柳传志找到谁去执行呢?他提拔了杨

元庆。杨元庆所领导的联想电脑96年成为国内个人电脑第一名,这个记录一直维持到今天。杨元庆说影响他成长最大的人一个是我的父亲,一个是联想的总裁柳传志。这说明柳提拔了杨,杨把柳希望贯彻了下来。这就是柳对执行力的看法.

3.第二个老板就是,迈克尔—戴尔

他说的所谓执行力是什么呢,就是员工在每一个阶段都一丝不苟地切实执行。在国内,我们企业都很重视执行力。但是,他们可能只在某一个阶段会很重视,在某一个阶段又不重视了。事实上,企业应该在每一个环节,每一个细部,每一个人都要执行到位,力求完美.

关于执行力,很多人都会有不同的理解,那么执行力最简单的定义是什么?我认为执行力就是按质按量完成自己所被指定的工作和任务。

4.第一部分总结:

马明哲

首先看平安保险.首先看一下它的董事长马明哲,最具影响力的中国企业家之一。我们看看他对执行力的看法.平安保险在这几年的发展非常好,它的成长大家有目共赌,马先生的观点第一个是:没有执行力就没有核心竞争力。

满街的咖啡店,唯有星巴克一枝独秀;同是卖电脑,唯有联想独占鳌头;都是做超市,唯有沃尔玛雄踞零售业榜首。都是开火锅的,唯有海底捞无论哪个城市,什么时候去,都会有排队。那些在激烈竞争中能够最终胜出的企业无疑都与其杰出的执行能力有着直接的关系.前些年人们多关注企业战略的制订,现在已经认识到如果没有执行力,战略最终就是一句空话。而决定企业成败的不是目标,而是措施.也就是说,执行力才是决定企业成败的最重要的因素。

现在我们来看一下什么叫做核心竞争力。如果别人问你你们公司有核心竞争力吗?你怎么回答?

核心竞争力最简单的定义:

从顾客的观点看,我们的东西没有什么可以替代;

从竞争者的观点看,我们的能力不可模仿。

我举一个例子.就是麦当劳。它有它的核心竞争力。在你们吃薯条的时候,你有没有注意到它的薯条含糖和含淀粉量都是有严格标准的吗?如果这边的马铃薯不合标准,它宁愿用美国冷冻集装箱从美国运过来。台湾的麦当劳不是用台湾的马

铃薯,因为台湾的马铃薯不合乎美国的标准,所以他们就是从美国冷冻后运过来的。所以,他们的产品是不可替代的.在麦当劳,牛肉饼20分钟卖不掉就丢掉。所以,麦当劳和肯底基来中国以后,有很多人学习,可是真正学成功的基本没有。

二、影响执行力的因素?

通过前面的分析、了解。我们基本从不同的角度、不同的观点全面了解了执行力。接下来我们接着马明哲老先生的思想来看一下“是谁动了我们的执行力"

1.案例分析:

马明哲老先生除了提出了执行力就是企业核心竞争力。

另外他还提到一个“怪圈现象”,高层怨中层执行不好,中层怨下面的员工执行不好,其实今天不管高层中层,如果每一个阶层,每一个环节都一丝不苟,按质按量完成,那么还有什么执行力的问题?又有什么好怪来怪去呢。

那我们来看一下,是什么影响了我们员工的执行力。换句话说影响我们的执行力的因素有哪些?

影响企业的执行力的因素有哪些?

2.自身原因

第一,对执行的偏差没有感觉,也不觉得重要。

去年10月16日,中国神州5号飞空,这确实是一件振奋人心的大事。在国外,有很多人说,你们真的不得了,历史上把人送到太空中的只有三个国家,第一是前苏联,第二是美国,第三就是中国了。但是,你们中国每次做电池都做不好?做螺丝都做不好呢?就是无所谓,觉得不重要.

第二,个性上不追求完美。

其实完美是一种素养,一种品质。“差不多先生、马大哈”比比皆是。“大概、马马虎虎、还可以”成为了很多人的口头禅。

第三,在职责范围内,不会自己尽责处理一切问题。

“世界上怕就怕认真,共产党最讲认真”。

我们来看一个案例.这句话是谁说的,

这是毛主席说的。我们的先看一个案例,美国大的汽车公司尼桑,赔了七年,终于决定将法国合作伙伴卡诺斯请过来管日产。因为他管的很好,日产很快盈利,大家尊称他为文艺复兴的棋手,是被评为世界第八的CEO,他讲一句话值得大家学习,“我的工作基本态度是不怕考验,轻松自如的应付突发事件,在工作中始终保

持紧张感”。所谓轻松自如的应付突发事件,是沉得住气,但是自己随时要保持紧张感,我要提醒各位,是紧张不是慌张,是放下不是放弃,是随和不是随便,就是这三句话。

第四,对“要求标准”不能也不想坚持。

什么东西都有标准,一旦这个标准不能也不想坚持,就没有执行力了。

俄国巴伦支海的两次核艇沉沦都是因为“生锈”.这就是因为没有在细节上的坚持。这是可以悲痛,不可原谅的。

第五,缺少大家认同的企业文化-—没有形成凝聚力;

文化是凝聚力的因素。在国内,海南航空一直很重视自己的文化,把空中小姐的制服做得很有特色,而且把飞机拿出来彩绘,我们看看海南航空的总经理讲了一句什么话:“竞争的关键是品牌;品牌的核心是特色;特色的保障是文化;文化的泉源是历史。"反过来,我们可以这么讲,一个有历史的国家会有自己的文化,这种文化便是这个国家的特色,这个特色就是这个国家的品牌,这个品牌就是自己的竞争力.

三、如何提高我们的执行力

了解了什么是执行力以及影响我们执行力的因素,我们来看一下如何提高我们的执行力。做一个卓越的员工。

胡主席

从群众最希望做的事做起,从群众最不满意的事改起。

李荣亮

我们今天在商言商,把群众改为客户。

从客户最希望做的事做起,

从客户最不满意的事改起。

1.方法一

1)制定计划,未雨绸缪

中国有句古话: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意思是说,做任何事情,想要取得成功,一定要事先做好准备工作,接着按照预定的计划,按部就班地走好每一步。只有未雨绸缪,才能遇事不乱。

哈佛大学的研究人员曾在一项研究中指出:目标决定命运。也许你会很不屑

地说:“这个道理谁不懂呢?”但是仔细观察,普遍存在的现象是,大多数企业中的员工,都没有真正做到“目标导向”,缺乏明确的目标,或者目标定得根本不合理,又或者定了目标不能不折不扣地去执行。这就导致了他们的工作像一盘散沙,没有重点。

制定目标的方法有很多。今天给大家介绍一个SMART原则:

2)SMART原则:

明确的

可度量的

可实现的

相关、可激励的

可跟踪的

3)预先设想困难和解决方案

有了打算,而且严格按照打算去做,工作就一定会有效率吗?当然不一定。事实上,计划、目标只是让我们对工作有一个全局性的把握.除此之外,我们还有一项十分重要的工作要做,那就是预先设想工作中可能出现的困难,以及相应的解决方案。

2.方法二

1)勇于创新

想要成为能得到领导赏识的职员,并不是朝九晚五简单地上下班就可以了。相反,你应该投入更多的时间,做事之前多想一想“如何做最好”,如此才能把工作做得更到位。很多时候,做事之前是否认真思考,是否在工作中的每一步寻找创新点,决定了最终的工作效率。

2)央视主持人“赵普“

那一年,他拿到了一张印着“成人"字样的大专文凭.尽管25岁的大专生有点“老”,但他依然凭着主持经验与实力,进入北京电视台实习。然而,半年过去了,他都没有得到上镜的机会,只能对着本子和话筒抑扬顿挫地配音。他熬着,没事的时候就去看别的主持人怎么主持。

1999年6月20日,北京电视台要进行一次跨省直播,现场报道山西农民青年朱朝晖骑摩托车飞越壶口瀑布的壮举。为了准备这次报道,电视台把转播车开

到壶口瀑布现场。带队的是当时的副总编辑王惠,现场共有5位主持人,分担不同角色,他的角色可有可无,直播时也只需说一句话:“朱朝晖嗖地一下就飞过去了!”尽管只有一句话,但他做了很多准备工作。当时,电脑还没有普及,在来现场之前他就仔细查阅了壶口的资料。到了现场,他马上与实际情况进行核对,然后进一步考察,定出方案。为了寻找一个最佳角度,他穿上救生衣爬到瀑布下面,找消防部门借了一根粗缆绳把自己捆紧,终于发现一个角度,能够拍出瀑布的险峻。直播的前一天晚上,小组开会。王副总编辑说:“镜头过来时,可能说30秒,也可能说5分钟,你们都说说看."别人都只说了一两分钟,而他一口气说了十几分钟,中间一点都没有停顿.他说到了历史故事、当地的风俗民情,还有拍摄角度。在正式的直播中,安排给他的镜头最多。回台之后,他的职业生涯迎来了一个大转折。他被调到了“公益歌曲大擂台”,做大型节目,每年主持北京台的春晚,成了台里的一哥。2006年,他参加了央视的《魅力新搭档》比赛,获得了第三名。从此,他的舞台变得更加宽广,2010年他成为“央视优秀播音主持人".他的名字叫赵普现在,赵普成功了,为这份成功他付出了太多的心血。在北京电视台时,他下足工夫去琢磨别人的主持风格;在参与现场直播前,他也做足了功课,也正是如此才有了他后来的精彩表现.倘若赵普只因是一句台词而不把它当回事,他还能获得后来的晋升机会吗?倘若他对工作睁一只眼闭一只眼,领导安排什么就做什么,做事前既不主动思考,也不用创新的思维去工作,我们还能看到后来的“优秀播音主持人"赵普吗?

答案自然是否定的.我们常说,机会只偏爱有准备的人。同样,一个随时准备迎接挑战、遇事不断思考的职员,才是一个卓越的职员。冷静的思考、准确的判断,是成为一个卓越员工的必备基本素质.因此,无论你身处公司的哪一个职位,无论你手里的工作是重要还是普通的,你都要学会用更多的时间去思考怎样做才是最好的。做事之前,你要多想想如何做最好,怎么以最小的付出,为公司谋得最大的利益;做事的时候,你要多看、多问、多想,敢于实践新的想法。如此一来,最大的受益者,非你莫属。

3)反思才知不足处

不管从事何种职业,处在什么岗位,总结—提高—再总结—再提高,都是一个普遍的规律。一个卓越的员工,既会在做事之前开动脑筋,积极想办法;也会在

做事之时努力寻找创新点,琢磨新的对策;还会在做完事后,不断地问自己“还有没有改进的可能”。

那么,一个任务完成之后,还有没有改进的可能呢?答案当然是“有”。因为,完成任务的方法不只一种,谁都不能保证自己选择的就是最快捷高效的那一种;即使选用的方法比较得当,谁也不能保证执行时就不出现任何差错。有的时候,因为任务来得紧急,我们往往没有时间多思考,埋头就上,任务固然完成了,但总是免不了会有缺憾.这个时候,问自己一句“有没有改进的可能",就非常有必要了。

3.方法三

1.团队协作

如今,很多企业的员工都以80后、90后居多.这一代人大多是独生子女,从小就过着众星捧月一般的生活,在工作中也喜欢出风头,尽可能地展现个人的风采。但是职场一个人很难成功,我们还是要学会去和同事去合作.发挥1+1〉2的功能。

2.以大局为重,多补台不拆台

所谓“补台”,就是为他人补救偏差、疏漏,比如,在舞台上演出时,一位演员忘记了台词,同台演出者就要积极想办法来补救。否则,一台戏演砸了,会对整体造成损害。所谓“拆台”,就是给别人抽梯子、使绊子.实际上,“拆台”不仅是拆别人的台,更是拆自己的台,到头来,既害人又害己。

在每天8小时的工作时间中,与我们联系最紧密的就是同事了.同在一个办公室,大家都在为了作出业绩而共同努力,同时也都想证明自己的能力,存在竞争的心理.换句话说,所谓同事,既是合作伙伴,又是竞争对手。既然是合作与竞争并存,倘若过分放大竞争心态,合作自然不会愉快。如果存在个人英雄主义情结,缺乏合作精神,那么也就很难把事情做成。

经常听到这样一句话:“互相补台,好戏连台;相互拆台,整体垮台。”联系工作实际想想,这话确实很有道理,“补台”对于整体的工作来说确实非常重要。

在实际工作中,想要做到相互“补台”而不“拆台”,就需要明白以下三点:

1)同事间的竞争,重在“竞”而不是“争"

同事间存在竞争是很正常的.但这里的竞争,关键在于“竞",是与同事比干劲儿、比能力,为个整个团队的利益共同奋斗,而不是去“争”权力、“争”地位。只有团队的大目标实现了,个人的能力才能表现出来、目的才能达到。

2)演好自己的“角色"

一个团队,是一个舞台;一个成员,是一种角色。因此,每一个团队成员,都要明确自己在整个工作链条上所处的地位和作用,大家心往一处想,劲儿往一处使,尽职尽责地做好自己分内的事,扮演好自己的“角色”,这样的团队才能称为有执行力和战斗力的团队。

3)对内要及时沟通,对外要维护同事的形象

在工作中,如果你对同事有什么看法,要及时开诚布公地指出来.这样做一来能消除彼此的误会,二来能让你们的合作进行得更顺畅。

在与外单位人员打交道的时候,就一定要注意自己的言行,要以大局为重,和同事保持一致。切记,不要对同事品头论足,甚至恶意攻击,影响同事的对外形象。如果你总是这么做,不仅有损于同事关系,对你自身的形象也没有好处。优秀的员工,要时时树立“团队形象"的观念。

3.有功莫忘提战友

职场的黄金法则之一就是要与同事合作,做到“有福同享,有难同当”。而“有福同享”的表现之一就是“有功莫忘提战友”。在这一点上,一位知名作词人的做法值得我们借鉴.

也许还有人对方文山这个名字感到陌生,但大家一定都知道周杰伦,周杰伦歌曲中那些精美、绚丽的歌词大部分都出自方文山之手。

1997年,方文山和周杰伦一起进入吴宗宪的唱片公司.那个时候,公司里还有十多位同事,有的专攻作词,有的专攻作曲。吴宗宪让大家自由组合,尝试与不同的同事搭配。当时,周杰伦的曲风受到大家的追捧,但每次都只有方文山能够准确地揣摩他的心思,写出绝配的歌词.渐渐地,方文山与周杰伦的组合就固定下来了。

2000年,二人合作的第一张专辑《Jay》面世,市场反响非常好,方文山也因此获得了台湾金曲奖“最佳作词人奖”。这一年,他31岁。从此以后,他几乎每年此获得了台湾金曲奖“最佳作词人奖”。这一年,他31岁。从此以后,他几乎每年都要出现在大大小小的音乐颁奖礼上,领取最佳作词奖.

外界对方文山的评价是:擅长拆解语言使用的惯性,重新浇灌文字重量,赋予其新的意义,纺织出新的质地,建构后现代新词风。评论界称他是华语歌坛“音

乐文学”的创作才子,说他的歌词作品促发了音乐创作的另类革命。

一时间,方文山的名声大有压过周杰伦的势头,而双方的“粉丝”也为方文山与周杰伦的地位吵得不可开交。有的认为周杰伦捧红了方文山,有的则说方文山成就了周杰伦。更有观点认为,这个年代,如果没有周杰伦,音乐将会很寂寞;如果没有方文山,周杰伦也会很寂寞。

对此,在采访中方文山提到自己与周杰伦的关系时,总会说:“我们是相辅相成的。曲是架构,词是衣服。我觉得,周杰伦的曲天生已经很匀称了,旋律本身已经很动人,即便没有我的词,它一样存在,不会折损到什么程度。我只是帮他的旋律加画面,提供故事,让它更有血有肉。没有周杰伦,也就没有我今天获得的这些荣誉了。"

从方文山的回答中我们可以看出,他懂得独立,也知道合作。在说起自己的成就时,他不忘提战友,这也正是他能在事业上取得成功的原因之一。当初,希望与周杰伦合作的同事很多,但只有方文山得到了这个机会,这不仅靠他过人的能力,也是他乐于分享成功的行为,为他赢得了一个广阔的音乐舞台。

音乐界如此,职场更不例外.在职场中取得成绩时,不能只顾自己独享功劳,一定要懂得与同事分享。因为,任何一个项目的完美执行,都离不开大家的共同努力,单打独斗往往不能取得很好的效果。事实上,那些真正卓越的员工,在被提拔或者被奖励的时候,都表现得非常谦虚.他们会将获得的荣誉与曾经并肩战斗的同事分享。这样的员工,别人乐意看到他的成功,也愿意在以后的工作中更多地协助他.

4.结果导向,行动目的更明确

执行力,不仅要看“过程”,更要体现在“结果”上,因为你执行了,并不代表把事情做成了,如果不能完美复命,任何理由在老板眼中恐怕都只能成为你执行不力的“借口”。作为执行者,你要经常强化自己的“结果意识”,避免出现“有苦劳,无功劳”的情况.但是,只盯着“结果”也不行,正确的做法应当是:你要重视过程,按照瓜熟蒂落、水到渠成的原理,脚踏实地地去做事,同时,永远不忘“天上的星星参北斗呀”

1)脚踏实地,成功无捷径

脚踏实地地做好每一件事,这是完美执行最基本的要求。在很多人眼里,工

作是无趣的,但成功却十分令人向往。从工作这个起点,到成功那个终点之间,是否有什么捷径或者暗道,能够让人快速到达呢?答案是“没有”。“机会只给有准备的人",这个“准备”,就是脚踏实地地做事,并在做事的过程当中不断增加自己的优势。

已故台湾“经营之神”王永庆一生强调和秉承“脚踏实地、追根究底”的做事精神,并使之成为子子孙孙的精神财富;他的女儿,也就是台湾知名手机HTC 创建人王雪红,也是将这八个字奉为经营圣经.很多成功人士的经历都告诉我们,脚踏实地是我们最基本的工作态度。

26岁时,她大学毕业了,被分配到英国大使馆工作。她非常高兴,因为这确实是一份让人梦寐以求的工作.上班后,她才发现自己只是个接线员,这个工作似乎并没有什么前途,这多多少少还是让她有些失望。

最初,她还能勤勤恳恳地做着这份单调、乏味的工作。渐渐地,她心里开始不平衡了:一个堂堂外语学院的学生怎么能做这样的工作呢?

当她把心事告诉母亲时,母亲对她说:“一件事,你可以不做,要做就要做好.你不能挑工作,但你可以选择把它做好。”

母亲的话让她沉思了很久.回到单位后,她开始试着喜欢自己的工作,并努力把它做到最好。她把使馆里所有人的名字、电话、工作范围都写在本子上,一有时间就默默背诵。她还试着记住使馆工作人员家属的名字和电话。同时,她也尽可能地掌握使馆工作人员的工作情况和外出情况。

每当电话响起时,她总是以最快的速度接听。如果对方要找的人不在,她会告诉对方他要找的人外出了,什么时候可能回来。有的时候,电话打进来,有事却不知道该找谁,她就会多了解一些情况,尽量帮对方准确地找到人。

慢慢地,使馆的工作人员外出时,不是先告诉自己的翻译,而是给她打电话,告诉她有谁会来电话。时间长了,使馆里的很多公事、私事都委托她通知或转告,她也成了使馆的一个留言台、大秘书.

有一天,英国大使笑眯眯地对她说:“你知道嘛,最近和我联络的人都恭喜我,说我有了一位英国姑娘做接线员.当他们知道你是个中国姑娘时,都很惊讶呢!”

大使亲自到电话间来表扬一个接线员,这在大使馆可是从来没有过的事。不久,因为工作出色,她被破格调去给英国某大报的首席记者做翻译。此后,她的职

业生涯迎来了一个又一个变化:去英国留学,先后拿下硕士、博士学位;回国后,到外交学院任教,从讲师、副教授直到副院长,并多次获得外交部的嘉奖。

她的名字叫任小萍,她曾是中国驻澳大利亚大使馆的新闻参赞和发言人,后又任中国驻安提瓜和巴布达大使。从一个小小的电话接线员到一个有着良好声誉的驻外大使,任小萍用自己的亲身经历验证了那个大家熟悉得不能再熟悉的道理:工作中脚踏实地,做好每一件小事。

当年,像任小萍这样的电话接线员很多,但有几个人能做到踏实工作,认真对待工作中的每一件小事呢?在很多人眼里,接线员的工作枯燥、乏味,而且没有技术含量,与其在这种工作中“浪费生命”,倒不如去做点有意义的事。可是,“有意义”的事如何定义呢?对任小萍来说,如果她不屑于电话接线员的工作,每天只是被动地接几个电话,对别人的询问也不当回事,又如何向别人证明自己的实力呢?

很多时候,我们只看到成功人士头上耀眼的光环,却忽视了他曾经和我们一样,做着别人眼里最不起眼的工作。这个工作,可能是办公室里的一个文员,也可能是冲在一线与客户打交道的销售,还可能是更“卑微”的工作……这些都不重要,重要的是他们能够踏踏实实地去做每一件小事,并且把它做到最好。成功没有捷径,只有踏实肯干,才会离成功越来越近.想要成为优秀的员工,就要记住:

a)不轻视自己的工作

无论你目前的工作有多么“糟糕”,工作环境有多么不如意,你都没有理由轻视你的工作,更不能放任自己“三天打鱼,两天晒网”。工作于你而言,既是生存的保障,又是能力的验证。当工作不顺心时,你的选择只有两个,要么离开,要么做好。离开,或许你能找到更适合你的工作;做好,也让你能有一个更好的结果。

b)做好每一件小事,才有机会担当大任

工作正是由许许多多看似乏味单调的小事组合起来的。只有把手里的每一件小事做好了,做到位,才能有一个好的结果,而领导要的就是你最后的结果。

2)不达目标誓不休

执行任务时,遇到了阻力,你会怎么办?很多人都能够再坚持一次。那么当你想尽办法,任务依然没能完成时,你还能继续坚持下去吗?恐怕十之八九的人会犹豫不决了.

很多员工之所以做事没有结果,就在于他们只坚持了一次就认定自己不行,主动放弃了;而执行力强的员工大都有坚韧的精神,勇于迎难而上,不达目的誓不罢休。

a)记下目标,随时核对

心中有了目标还不够,要把目标落实在纸面上,或者记录在电脑里,每天记录进展情况以及为实现目标所采取的行动。这样,就等于时时在提醒自己,要坚持目标,不能放弃.同时这样做还能让你认清现状,适时地作出调整。

b)时时用“结果”二字来鞭策自己

把事做成做好通常需要一个漫长的过程,当你没有勇气打电话、没有勇气去找客户时,不妨告诉自己“结果很重要,要再坚持一下"。很多时候,成功就在你想要放弃的那一刻出现。

c)以结果为导向,优化工作流程

任务量大或者过于琐碎时,要充分利用有限的资源,以结果为导向,优化工作流程。比如,把整个任务分成若干个易处理的部分,安排到每天的工作之中。这样,每天完成一点儿,最后你就能把最好的结果呈现给领导。

3)让“完成分"不打折扣

在工作的过程中,很多员工都认为只要能把事情做完就万事大吉了,却忽略了自己“完成分”的高低.要知道,完成分数的差距,体现了执行能力的强弱,从而直接决定了你的职场竞争力.

同样的任务,不同的人去执行,做法会有所不同,最终的完成质量也会有差异.站在公司的角度,领导必然会考虑成本、效率、效果等多方面的因素。因此,不同的“完成分”,领导的反应自然也不一样。关于这一点,很多鲜活的事例都能给我们作出证明。

在哈佛大学MBA的课堂上,教授找到3个学生来作了这样的实验:两筐石料,你可以带上除你之外的3个人,把它运到山上,经费只有100元,并且只许在现场找人.

第1个学生,用了6个小时,他的方法中规中矩。他用这100元来招聘了几个身强力壮的搬运工人来完成任务。招聘的过程用了3个小时,爬山用了2个小时,中途休息了1个小时.

第2个学生,用了3个小时,他的方法比较快捷。他直接给附近的劳务公司打了电话,对方很快调派了3个身强力壮的人来负责搬运石料.所以,他只用了3个小时就完成了任务.

第3个学生,只用了不到1个小时的时间,他的方法非常独特。他先找到山上的工作人员,询问有没有缆车.在确认有无缆车的过程中,他只需要找游客帮忙看管一下石料。最后,他坐缆车直接到了山顶.

实验结束了,教授宣布第3个学生的完成情况最令人满意,即使另外两个人都表示不满,认为他违反了规则。

仔细分析这个实验,你就会发现,任务中只要求把石料运上山,至于你如何找人,找到人让他们做什么、怎么做,并没有过多的要求。因为,那是你执行的过程,并不是非常重要,重要的是如何高效、节省地完成任务,收获最终的结果。我们不难理解哈佛教授为什么会认为第3个学生的表现更令人满意,因为,他耗费最少的金钱和时间完成了同样任务。在这个讲求效率和速度的竞争时代里,还有什么比收获想要的结果更重要的呢?

哈佛大学的这个实验说明:在执行的过程中,你不仅要完成,还要“最好地完成”,用“完成分数”证明自己的实力。假如你也参与了这个实验,那么你会用什么样的办法把石料运上山呢?无论你的完成过程多么烦琐,那都不重要,重要的是最后的结果.执行的过程很重要,但很多时候结果往往更加重要,如果不能不折不扣地完美复命,那就不能算是一个完美的执行者。

要想证明你比别人优秀,就要做到最好,完美复命,能交100分的答卷,就不要只做80分。

推荐访问:标签 biaoti2 biaoti1 执行力演讲稿 赢在执行力演讲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