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文秘网    > 工作总结

试论美术论文美术论文

作者:jnscsh   时间:2020-10-24 08:13:48   浏览次数:

  试论美术论文美术论文

试论美术论文美术论文 导读: 岭南画派简介编辑

陈树人《马》

岭南画派是指广东籍画家组成的一个地域画派。

创始人为高剑父、高奇峰、陈树人,简 称“二高一陈”。

这一画派是在西方艺术思潮的冲击下,近代中国艺术革新运动中逐步形成的。

19世纪 末,辛亥革命元老中国现代教育奠基人何子渊、丘逢甲等冲破顽固守旧势力的禁锢,积极创 办和推广新式学堂, 不仅培育了一大批思想进步锐意创新的社会精英, 而且还催生了“折衷 中西, 融汇古今”的岭南画派, 给岭南文化注入了勃勃生机, 并为辛亥革命积蓄了巨大能量。

“岭南画派”注重写生, 融汇中西绘画之长, 以革命的精神和强烈的时代责任感改造中 国画,并保持了传统中国画的笔墨特色,创制出有时代精神、有地方特色、气氛酣畅热烈、 笔墨劲爽豪纵、色彩鲜艳明亮、水分淋漓、晕染柔和匀净的现代绘画新格局。

2得名由来编辑在中外艺术史上,一个画派的取名,大致依照两个原则:或按画家活动的地

关山月《红梅》

区,或按艺术表现的特点。

前者,如中国古代的吴门派、娄东派、新安派、虞山派、浙派、金陵派、扬州派,近代 的海派,现代的江苏派、长安派等等;外国的佛罗伦萨画派、威尼斯画派、巴黎画派等等。

后者,如中国的“没骨派”、米家山水(以“米点”得名,这是双关语);外国的印象 派、点彩派、野兽派、立体派、未来派、超现实派、表现派等等。

除此以外,有的还以画家群体的某种特点得名,如中国的文人画派、外国的巡回展览会 派等。

至于中国古代山水画的“南派”、“北派”之分则比较特殊,它既与佛教的禅宗分派 有关,亦与中国南北地质环境、气候特征的差异有关。

很明显,“岭南画派”之称,是按 第一种原则 ——地区性命名的。

这本来没有什么特别之处。

但很奇怪,这个名称却曾经很 令画派的创始人感到不满。

据关山月说:“当时高、陈诸先生对‘岭南画派’这个称号,并 不满意,因为它带有狭窄的地域性,容易使人误解为只是地区性的画家团体。

更主要的,它 没能体现出吸收外来营养使传统艺术发扬光大的革新国画的理想。

所以剑父先生从来没使用 过‘岭南派’这一名称,而宁可自称是‘折衷派’。

在他心目中,‘折衷’这个用语,也并 非全为贬意的,只谓博采众长,合于一身而已。

但长期以来人们习惯于接受‘岭南派’这个 名称,而且它已经造成广泛的影响,所以这个名也就被写进了现代美术史册了。

” 赵世光说:“当岭南三家的画风越来越受全国欢迎时,三人再次商讨,以岭南人所创的 画派,简称为‘岭南派’,据闻最初高剑父不同意,认为此派不应局限岭南,树人则解释 ——‘画派是从岭南创立,并无不得向外发展之意’,终于定名为‘岭南派’。

” 如果所 传属实, 则岭南画派的取名使有点“强加于人”的味道了——至少对画派创始人高剑父来说 是如此。

后来,好些“派中人”也一唯师言是依,如黎葛民等,直至六十年代还在文章中置 辩,认为岭南派之名“不够恰当 3 4 5 6 7 8 9 10

试论美术论文美术论文 导读:#39;这个称号;的话,那么,高奇峰早在1933年已去世,当时尚未有;岭南画派;之名,何来三人商量之事?可见那一说是不可信的。另外;北方;之说亦靠不住,它们的时间都在解放以后,比1948年要迟了好几年。可见,揆之以理,只有;约定俗成;一说比较可信。岭南画派的历史:岭南绘画艺术萌芽较早。新石器时代的彩陶,已经可以看到一 ”。

到今天,尚有人提议要“恢复‘折衷派’ 之名”呢。

3名称沿革编辑第一说云:;关于'岭南画派'这个名称。

并不是哪个岭南画家自封的,而是在历史发展过 程中,由群众创造的。

黎雄才《峨嵋印象》

;;当年;'二高一陈'被时人尊为'岭南三杰',并因此引申出'岭南画派'的称号,其实也是人 们沿着习惯的思路,犹如称'扬州八怪'为'扬州国派'一样。

;其余两说则见于香港赵世光的《岭 南画派界说及其发展导向》一文。

其中;自己商量;说已见前引;;另一说则是解放后关山月、 黎雄才两位大师到北京画展,当地报刊因其来自岭南,故一致宣传为'岭南派',并把其师称 为岭南画派的始创者;。

同属;北方;的还另有不同的一说:;'岭南派'这一带有地方色彩的 称谓,建国初期,郑振铎依北方人的习惯,在中国近百年绘画到海外展览,撰文介绍时冠上 的,后来便加以沿用。

;让我们来评断一下各说的是非,如果真是;在1948年以前,还没有' 岭南派'这个称号;的话,那么,高奇峰早在1933年已去世,当时尚未有;岭南画派;之名,何 来三人商量之事?可见那一说是不可信的。

另外;北方;之说亦靠不住,它们的时间都在 解放以后,比1948年要迟了好几年。

可见,揆之以理,只有;约定俗成;一说比较可信。

岭南画派的历史: 岭南绘画艺术萌芽较早。

新石器时代的彩陶,已经可以看到一些简单的图画;青铜时代 的珠海宝镜湾摩崖石刻画,不仅规模较大,构图也已非常复杂。

但是,从传统中国画意义上 讲,岭南这一艺术形式仍然起步很晚,并且还是在中原的影响下发展起来的。

岭南的画家, 据说最早的几位是唐朝的张询、宋朝的白玉蟾和元朝的孔伯明,但是,他们并没有留下什么 作品。

明朝以后, 岭南开始闻名中原。

明清两代, 岭南画坛名家辈出, 逐渐形成自己的特点。

比及近代,西洋画法传进中国,岭南画家首开中西结合之风,“岭南画派”独步天下。

而油 画和版画等画种, 画派”独步天下。

而油画和版画等画种, 主要也是由岭南画家介绍进中国, 并由他们使之走向繁荣的。

4特点编辑它有如下特点:

高剑父《秋鹰图》

一、主张创新,以岭南特有景物丰富题材; 二、主张写实,引入西洋画派; 三、博取诸家之长; 四、发扬了国画的优良传统,在绘画技术上,一反勾勒法而用“没骨法”,用“撞水撞 粉”法, 以求其真。

5主要精神编辑(一)革命精神;

岭南画派

(二)时代精神; (三)兼容精神; (四)创新精神。

陈树人《春柳小鸟》

革命精神是“岭南画派”的思想基础。

这种革命精神,又是和“岭南画派”创始人的特 殊经历和思想倾向分不开的。

时代精神,“岭南画派”在题材内容上大胆革新,也是这一画 派能够永葆青春的原因。

兼容精神,也就是“折衷中外,融合古今”,这是“岭南画派”最 重要的主张,是它的艺术原则,也是“岭南画派”革新的途径。

创新精神,这是;岭南画派;前 进的动力,也“岭南画派 3 4 5 6 7 8 9 10

试论美术论文美术论文 导读: ”历久不衰的奥秘。

只有创新,它才有生命力,而创新本身既是目 标,也是这个画派发展的动力。

“岭南画派”所以能够不断的发展、状大,就是有创新精神 作为推动力。

高剑父、陈树人,高奇峰“岭南三杰”,师出同源,信奉同一艺术原则,但各 有创新,风格不一样。

第二代的杰出画家关山月、黎雄才、赵少昂等,也风格各异。

他们的 后辈杨之光、陈金章、梁世雄、林墉、王玉珏等画家,也各有自己的面目。

高剑父不希望学 生学得跟他一样,他声称这是没有出息的表现。

他要求学生“青出于蓝而胜于蓝”。

6流派沿革编辑“岭南派”的名字并不是一开始便有的。

当高、陈三位自日本学成归国,以崭新

高奇峰《猿月图》

的风貌而令画坛场侧目的时候,他们是自称为“折衷派”的。

这名称有个来历。

《史 记·孔子世家·赞》云:“自天子王侯,中国言六艺者折中于夫子,可谓至圣矣!”折中, 就是折衷,取正的意思。

高、陈几位用来表示自己酌取众长而得其中正的艺术观点。

如1912 年出版的《真相画报》十一期里,编者高奇峰的一幅“麻雀图”便标明“折衷派”。

稍后, 又称为“新派”或“新国画派”。

如1915年出版的二高一陈作品合集,便命名《新画选》; 1929年出版的《良友画报》三十八期上,高奇峰的作品被称为“新派国画”;高剑父在《我 的现代绘画观》里,则自称“新国画”,傅抱石《民国以来国画之史的观察》一文,对他们 亦采用同样的称呼。

还有称之为“革命画派”的。

俞剑华在1934年撰文道:“广东二高(高剑父、高奇峰)参用日本画法以画国画,一 洗国画重笔墨骨法的原理,而用泼色,光怪陆离,色彩斑斓,遂以新派自命,而又尝从事革 命工作,遂有革命画派之目。

”另外,尚有“新宋院派”、“新文人画派”种种名目。

最笼 统、 最含糊的称呼莫过于把自古及今 (包括二高) 的广东画家一锅端, 通通算作“广东画派” 的了,如今人李涤尘的《鉴别画考证要览》一书便是那么做的。

至于在今天普遍通行的“岭南画派”一名,则迟至1948年才出现(用黄志坚说) 。

关于 这一名称的由来,有好几种不同的说法:一种是“约定俗成”说,一种是“自己商量”说, 还有一种是“北方”说。

第一说云:“关于‘岭南画派’这个名称。

并不是哪个岭南画家自封的,而是在历史发 展过程中,由群众

陈树人《红叶小鸟》

创造的。

当年高剑父先生留学日本,受到日本画家参酌西方绘画以革新日本画的启发, 同时又接受了孙中山先生 革命思想和辛亥革命火热斗争的洗礼, 于是立志对固有的旧中 国画进行革新。

他和陈树人、高奇峰先生以异军突起之势,揭起新国画的旗帜,以自己的天 才功力和崭新的画风, 给当时画坛以耳目一新的印象, 时人为表示敬仰, 称他们为岭南三杰。

后来‘岭南画派’这个名称,也就约定俗成地保留下来了。

”“当年 ”‘二高一陈’被时 人尊为‘岭南三杰’,并因此引申出 3 4 5 6 7 8 9 10

试论美术论文美术论文 导读: ‘岭南画派’的称号,其实也是人们沿着习惯的思路, 犹如称‘扬州八怪’为‘扬州国派’一样。

” 其余两说则见于香港赵世光的《岭南画派界说及其发展导向》一文。

其中“自己商量” 说已见前引;“另一说则是解放后关山月、黎雄才两位大师到北京画展,当地报刊因其来自 岭南,故一致宣传为‘岭南派’,并把其师称为岭南画派的始创者”。

同属“北方”的 还另有不同的一说:“‘岭南派’这一带有地方色彩的称谓,是建国初期,由郑振铎依北方 人的习惯,在中国近百年绘画到海外展览时,撰文介绍时冠上的,后来便加以沿用。

”评断 一下各说的是非,如果真是“在 1948年以前,还没有‘岭南派’这个称号”的话,那么, 高奇峰早在1933年已去世,当时尚未有“岭南画派”之名,何来三人商量之事?可见那一 说是不可信的。

另外“北方”之说亦靠不住,因为它们的时间都在解放以后,比1948 年要迟了好几年。

可见,揆之以理,只有“约定俗成”一说比较可信。

回到派名争议的问题上来。

那么多顶“帽子”,又是“折衷派”,又是“新派”、“革 命派”, 又是“岭南派”到底哪顶最合适呢?是否非得恢复“折衷派”的名称, 便不能 “体现它的思想实质”、“ 鲜明宗旨”呢?“新派”、“革命派”今天是不好再叫的了, 至于“折衷派”一名, 固然可以显示它“吸收外来营养”的偏于技术性方面的特点, 却仍然 难以体现它“艺术革命”的全部宗旨, 尤其是有关“艺术与人生”的重要内容。

再从这一画 派的实际情况看,它发源于岭南地区,创始人及其他主要成员又都是岭南人,而今天这个画 派的“大本营 ”仍在岭南一带,那么,按中外画派命名的第一条通则,称为“岭南画派” 还是比较适当的。

可是,为什么外国现代的一些美术流派,如野兽派、立体派、表现派等等,又多据艺术 表现特点命名呢?须知那些都是重形式的画派, 所以那样取名是理所当然。

但岭南画派不同, 它是形式与内容并重的画派。

假使勉强效法国外表现主义的现代诸流派, 定要拥“折衷”命 名之,那岂不是有违自己画派的本旨?从逻辑学、词汇学的角度看,“名”与“实”之间其

实并没有必然的联系,它们的关系是多元的、可变的,本来就是“约定俗成” 的。

“岭南 画派”这一名称只要为人们所普遍接受,它身然便具有了如上所述的内涵。

正如“扬州八 怪”、 “上海派”等也有它们的包括内容风格、 技巧形式等各种艺术追求在内的特定含义一 样。

所以我们说,担心本画派一旦冠以“岭南”之名,便会显不出它的“思想实质”、“鲜 明宗旨 ”, 或容易使人产生“以为只是狭窄的地区性的画家集团”的误解, 其实都是过虑。

7风格特点编辑岭南画派是岭南文化至具特色的祖国优秀文化之一, 是中国传统国画中的革命派, 它有 如下特点: 一、主张创新,以岭南特有景物丰富题材; 二、主张写实,引入西洋画派; 三、博取诸家之长; 四、发 3 4 5 6 7 8 9 10

试论美术论文美术论文 导读: 扬了国画的优良传统,在绘画技术上,一反勾勒法而用“没骨法”,用“撞水撞 粉”法,以求其真。

岭南画派始于晚清时期,二高一陈即为早期著名创始人,二高即为高 剑父、高奇峰,陈即为陈树人,其弟子多成名家,形成一海内外华人都喜欢的著名画派。

在香港的赵少昂、杨善深,在广州的黎雄才、关山月,这四位大师,是当代岭南画派的 主要代表。

赵少昂被誉为高奇峰以后最佳传人,海外友人多以 少昂花鸟为贵。

黎雄才、 关山月都在美术院任教,弟子颇多。

杨善深在香港主持他开创的“春风画会”,传授画艺。

他们于八十年代初期,合作完成了百余幅作品,每幅作品都凝聚着集体的智慧,体现了四位 大师谐和默契、心照神交的深厚友情,可谓:“岭南四家荟萃一堂叹为观止”。

“ 岭南画 派”的产生和发展,体现了一种新的文化精神。

这种新的文化精神包含了四个方面的内容: (一)革命精神,这是“岭南画派”产生和发展的思想基础; (二)时代精神,这是“岭南画派”在区别于旧国画流派的主要特征; (三)兼容精神,这是“岭南画派”的艺术主张,是革新的重要途径; (四)创新精神,这是“岭南画派”不断发展的动力。

这四种精神是互相联系的,它构成了“岭南画派”相当完整的体系,也是这一画派历久 不衰的重要原因。

革命精神是“岭南画派”的思想基础。

这种革命精神, 又是和“岭南画派” 创始人的特殊经历和思想倾向分不开的。

时代精神,“岭南画派”在题材内容上大胆革新, 也是这一画派能够永葆青春的原因。

兼容精神, 也就是“折衷中外,融合古今”,这是“岭

南画派”最重要的主张,是它的艺术原则,也是“岭南画派”革新的途径。

创新精神,这是 ;岭南画派;前进的动力,也 “岭南画派”历久不衰的奥秘。

只有创新,它才有生命力,而 创新体身既是目标,也是这个画派发展的动力。

“岭南画派”所以能够不断的发展、状大, 就是有创新精神作为推动力。

高剑父、陈树人,高奇峰“岭南三杰”,师出同源,信奉同一 艺术原则,但各有创新,风格不一样。

第二代的杰出画家关山月、黎雄才、赵少昂等,也风 格各异。

他们的后辈杨之光、陈金章、梁世雄、林墉、王玉珏等画家,也各有自己的面目。

高剑父不希望学生学得跟他一样,他声称这是没有出息的表现。

他要求学生“青出于蓝而胜 于蓝”。

近代岭南画派的艺术特征及其影响 八小班 106324065 王云侠 摘要:近几百年中国画坛,影响最大的画派就是海派和岭南画派。

岭南画派是岭南文化至 具特色的祖国优秀文化之一, 是中国传统国画中的革命派, 是中华民族绘画史上的一个重要 民族绘画流派。

其主要画家有居巢、居廉以及二高和陈树人。

关键词:创新 艺术革命 时代精神 “折中” 是什么原因使 “岭南画派” 如此影响广大, 声名远播, 风标独著而鹤立于艺术之林的呢? 一、 “岭南画派”的艺术特征 广州画院副院长黄志坚更明 3 4 5 6 7 8 9 10

试论美术论文美术论文 导读: 确地把岭南派的特征归结为四点:(一) 、以倡导“艺术革命” 、 建立“现代国画”为宗旨 (二) 、以折衷中西、融会古今为道路 (三) 、以形神兼备、雅俗 共赏为理想 (四)以兼工带写、彩墨并重为特色 “岭南画派”是岭南文化至具特色的祖国优秀文化之一,它和粤剧、广东音乐被称为“岭 南三秀” 。

其注重写生,融汇中西绘画之长,以革命的精神和强烈的时代责任感改造中国画, 并保持了传统中国画的笔墨特色,创制出有时代精神、有地方特色、气氛酣畅热烈、笔墨劲 爽豪纵、 色彩鲜艳明亮、 水分淋漓、 晕染柔和匀净的现代绘画新格局。

代表画家有创始者 “二 居”——居巢、居廉,以及岭南画派三杰——高剑父、高奇峰、陈树人。

居巢、居廉在晚清 画坛上享有盛名,他们绘画的艺术在继承前人没骨法的基础上,创造出“撞粉” 、 “撞水”的 绘画技法及其成功运用。

二居的绘画题材主要是家乡能见到的花鸟蔬果, 摆脱了文人画清高、 不食人间烟火的孤傲,更接近寻常百姓生活。

其画风反映社会民生,构图造型巧出新意,成 为清末岭南画坛的主流。

高剑父、高奇峰、陈树人岭南画派的主角。

高剑父在中国画传统技法基础上,融合日本和西 洋画法,着重写生,善用色彩或水墨渲染,具有南方特色。

高奇峰在题材上以翎毛走兽、花 卉、山水为主,善用色彩和水墨渲染,画风工整而刚劲、真实而诗意昂然。

陈树人以革命艺 术为己任,立志革新中国画。

三人因是孙中山同盟会的重要成员, 积极投身反帝反封建的革命斗争, 便把革命国画看做艺 术本身,而且看作是中国革命的重要组成部分。

惟其如此,艺术革命的步子就迈得大,面貌 就更新。

从而形成了“岭南画派”独有的特点: (1)、主张创新,以岭南特有景物丰富题材; (2)、主张写实,引入西洋画派; (3)、博取 诸家之长; (4)、发扬了国画的优良传统,在绘画技术上,一反勾勒法而用“没骨法” ,用“撞水撞粉”

法,以求其真。

二、岭南画派的影响 岭南画派画家对中国画的改革, (一) 、在内容方面:提倡革新题材,反映时代精神。

陈树 人说: “艺术之为物,神圣而高尚。

”高剑父也主张要“国画大众化” 、 “与群众亲近而共鸣” 。

他们的技术主张是相当激进的。

(二) 、在艺术形式方面,摆脱传统束缚,大胆创新,尽力 吸收外来艺术营养。

如透视、色彩、构图等。

画面追求光影效果,重视彩色变化,因此画面 色彩普遍比较丰富。

构图方面打破常规,如陈述人的《鼎湖飞瀑图》 。

这是对“截断法”的 灵活运用 岭南画派引起了众多争议,当时有人批评他们“折中” , “非驴非马” 。

在清末,四王、石涛、八怪艺术深入社会各阶层的环境下,南岭画派将西画、日本画的技法 及表现形式借鉴过来,其打破门户之见,大胆吸收外来的养料,使具有千百年古老传统的中 国画重获新生。

另外岭南画派反对尊古卑今的保守观念, 3 4 5 6 7 8 9 10

试论美术论文美术论文 导读:历史为海派书画提供了一种高端发展的契机和创造辉煌的平台。这批士大夫中的绝大多数人禀性正直而为人友善,清刚自律而政声良好,颇得时誉。只是他们怀着“一土不事二朝”的古训和“忠君不二”的旧传。他们是真正意义上的“大师中的大师,名流中的名流”,因而不仅在笔墨创作、风格打造、流派传承上作出了杰出的贡献,而 强调紧跟时代的步伐,创造出能够 反映现实生活和时代精神的新中国画; 它强调这种新中国画不是为了表现自我而只满足个人 的陶醉与欣赏,也不是狭义的为少数人服务的,而是为了更多人能接受它,即为了时代的需 要而追求一种大众化的、雅俗共赏的美的艺术。

综述编辑“海上画派”是19世纪中叶(1843年)至20世纪初(1927年)一群画家活跃于上海地 区并从事绘画创作的结果与风尚, 是中国近代以来最为重要的绘画流派之一。

“海上画派” 所倡导的一种新的绘画审美观念与方式在相当长的时间内对画家们的创作仍具有益的启迪, 今天仍能从现代中国画家们的笔端感受一二。

任伯年-羲之爱鹅图

“海上画派”的形成与发展和上海这座新城市的崛起直接相关。

在第一次 战争之 前,上海只是海滨小渔村,黄浦江上仅泛几只小渔船,自1840年开埠,上海既成为西方殖 民者渗透中国的桥头堡,又成为中西文明的交融点。

在短短的四十年间,它已经成为一座由

各种政治、经济、文化势力共同作用下的近代中国乃至远东地区最具魅力与活力、光华四射 的大都会。

上海这样一个繁华都会的形成,吸引了不同阶层、不同领域的人才到来,成为名 副其实的淘金地。

富商阶层可在此寻找商机,达官贵人可在此享受奢华生活,知识分子可在 此觅得更多知音,年轻学生可在此学习新知,艺术家当然也不能例外。

历史有时就像一个万花筒,有些偶然的、并不经意为之的因素出现,往往会导致一种巨 大而富有转机的嬗变。

海派书画艺苑在清末民初之际,与陈宝琛、沈曾植、张謇、陈三立、 朱祖谋、康有为、曾熙、李瑞清、张元济等这批从宫殿官场上退下的高官、名臣、大吏不期 而遇,而改朝换代的时代洪流又挟带着他们自觉或不自觉地汇入了这个新崛起的艺术流派。

于是, 历史为海派书画提供了一种高端发展的契机和创造辉煌的平台。

这批士大夫中的绝大 多数人禀性正直而为人友善,清刚自律而政声良好,颇得时誉。

只是他们怀着“一土不事二 朝”的古训和“忠君不二”的旧传。

他们是真正意义上的“大师中的大师, 名流中的名流”, 因而不仅在笔墨创作、风格打造、流派传承上作出了杰出的贡献,而且为日后培养了像张大 干、刘海粟、徐悲鸿等一大批亦是大师级的书画家。

从19世纪中叶开始,直至20世纪上半叶,上海周边的画家,带着吴门派、浙派、扬州 派、金陵派、虞山派及毗陵派的遗风走进上海,如杨伯润传扬着虞山派脉绪,齐学裘则带来 石涛的气息,张熊则把恽南田及吴门画挟风带雨进了上海,任伯年带来了陈老莲的风格,朱 梦庐带来的是华新罗的气韵。

在当时的上海,商贾与仕绅交往之间,绘画与书法的赠酬,是极为现实性的礼品,典雅 适宜; 这项经济状况的衡量也间接促成上海地区艺术活动的蓬勃发展。

正由于商业因素的极 大介入,海上画家逐步适应了新的环境,并开始求新求变,从原先日渐封闭保守的中国画壁 垒中突破出来,将自己的视 3 4 5 6 7 8 9 10

试论美术论文美术论文 导读: 野放宽。

在继承传统的基础上开拓创新,个性鲜明;重视诗书画 印诸方面的修养,从民间艺术中吸取营养,雅俗共赏;借鉴吸收外来艺术,凸显出“海纳百 川”、 “兼容并蓄”的精神, 形成了著名的“海上画派”, 使绘画更加符合社会的审美需要, 从而成为绘画史上的又一高峰。

[1]

2画风特点编辑海上画派,上承唐宋传统技艺,吸取明清陈淳(白阳) 、徐渭(青藤) 、陈洪绶(老莲) 、 八大山人、石涛和“扬州八怪”等诸家之长,又受清代金石学的影响。

海上画派

海派借鉴民间与西洋绘画艺术, 对传统中国画进行大胆的改革创新, 作品体现时代生活 气息,在“正统派”外别树一帜,融贯中西,独成一派。

就内容来说:花鸟画最多,其次为人物、再次山水画,依序再为杂项题材,就传统的意 义上,有来自古诗词、文学作为基调,再佐以西方反衬法、结构法、设色法等,在笔法墨法 的应用上,简逸而明快,只求意境而略其形式。

海上画派诸多画家,归纳出以下几点特点。

其一是花鸟画为多,其次人物、再次山水画,依序再为杂项题材,就传统的意义上,有 来自古诗词、文学作为基调,再佐以西方反衬法、结构法、设色法等,在笔法墨法的应用上, 简逸而明快,只求意境而略其形式。

海上画派

其二是颇具象征性的表现,不论是花鸟或人物画,富贵寓于牡丹等花卉,结义于桃园等 借古喻今,山川风光于南山之麓等,都是具有象征的手法,讲究内涵的充实。

其三是造型与色彩华美, 为了实用性与现实性, 在造型的流畅上, 以及较浓丽的色泽上,

颇能迎合商业性的活动,也较受一般人所喜爱,此一风格显然也受西风美术表现法的影响。

其四是强调画法的根源, 与清代的考据学有相当大的关系, 因此常有模仿或仿真的同类 画作出现,然求画者络绎于途,即表现出此画作其来有自,已开始有形式化的趋向。

3画家特点编辑在继承传统的基础上能破格创新,流派自由,个性鲜明;重品学修养;和民间艺术联系 深,能达到雅俗共赏;善于借鉴吸收外来艺术;作品颇具象征性,讲究内涵充实,造型色彩 华美而兼具实用性与现实性。

此外, 海上画派高产画家居多, 这与上海的商业化特色, 及他们卖画为生的身份相吻合。

海派作品数量之大,无法估计。

海派画家一般具有三个特点:1.在上海居住或者客居过,2.作品属于海派的风格,雅俗 共赏,色彩鲜明,绘画题材尤以花鸟为主(也有人物或者山水题材的,但海派国画题材的主 体是以花鸟为主) ,3.画家籍贯与出生主要于浙江,此外就是江苏或者上海,除这三地 以外,海派画家中只有极少数是于其他地方,这也是海派画家的血统与地域特色。

在海 派画家直接间接影响到后世的绘画发展。

民国三十八年以后,随政府卷台的此项画家,虽然 大都来自浙江,此外就是江苏或者上海美

海上画派

,但究其所持画风,均以海上画派有很重要的联系,强调笔墨、重视师承、继承传统、 面对现实,既要求古风, 3 4 5 6 7 8 9 10

试论美术论文美术论文 导读: 又讲究现实,除了附会风雅外,卖画教画以维持生活也是重点,换 言之,由业余性质到职业需要,使画作开始量化的趋势,也引起更多的反思,思图改造中国 画的表现,也起源于此时矣! 虽然并不是很纯粹的承继者, 因已受近代新式教学法的影响, 不过这些先进们, 如王震、

汪亚辰、邵逸轩、张书祈、胡克敏、王子豪、高逸鸿、陈骛甫、林贤静、陈丹诚、吴平、郑 月波等人的画风,多少也强调汲古润今,把任伯年、吴昌硕、齐白石的主张,重新列为画境 的表现方法,并依此规律再传授后学子弟,此一现象曾在台湾地区风行近四十年,至今仍有 不少的私塾者,虽非是绘画发展的主流,却也是初识中国画者的门径。

4风格编辑明末清初,上海和广州等沿海城市开埠通商,吸引着各方画家云集。

他们最先接受维新 思想和外来文化,对传统中国画进行大胆的改革和创新,作品体现时代生活气息,融合外来 艺术技法因素,在“正统派”外别树旗帜,形成“海上画派”和“岭南画派”。

“海上画派”的主要画家有赵之谦、“四任”(任熊、任薰、任颐、任预)、虚谷、吴昌 硕、吴友如等。

赵之谦的作品,善于将篆隶书 力融入画面,风格浑朴秀劲,花卉设色浓 艳,宏伟富丽,以象征吉祥。

吴昌硕也以书法、篆刻入画,作品金石味浓郁,风格沉着雄肆。

他除花卉外,兼长人物、山水,画面题诗文以吐泄豪情,即使意境丰富。

吴昌硕治印也很出 名,他是杭州“西泠印社”的创始人。

“四任”中以任颐(字伯年)最著,他善于画人物、花 鸟,所作受陈洪受影响,略作夸张,线纹坚劲凝练;而又吸收民间设色技法,色彩明丽。

任 颐好民间故事、历史人物入画,如《钟馗》 、 《凫荷图》 、 《风尘三侠》 、 《吕布与貂蝉》等,雅 俗共赏。

两个画派皆有世俗化和平民化的特点,而岭南画派吸收西画与日本画的元素更多一些, 更注重实景写生,较之传承性强的海上画派,其绘画作品的真实感和生动感更为强烈。

金石画派者 融书法写意为主,虽也具文人画意或形式,更为重要的也是使中国画形式化的开端。

作 者计有虚谷,画作以写意为主,将自然景物变形、简化、书写化。

5意义编辑由于海上画派有特殊的形成背景,诸如重视师承的关系,也得到赞助者的支助,因此很 容易形成志同道合的团体,这也就是书画团体的成立,对中国画的发展有或多或少的影响, 台湾光复后的中华民国画学会、七友画会、八朋画会,就是这项活动的具体事实,姑不论其 对于绘

相关图书

画创作有何影响,就美育理念上,认同传统与现实的协调,有某种程度的意义。

然就海上画派的形成风格, 与对后世的影响, 仍具有明显的痕迹中, 就以管见分述于后: 一、与社会的结合,绘画对中国人来说,与修养心性同义,虽不乏有职业性质的画家, 但历来大都为业余为多, 上海画派应运社会发展的需要, 除了应酬之外, 以书画为生者颇多, 并列为身份、仕绅、富豪的象徵,至今台湾地区尚有此现象产生。

  3 4 5 6 7 8 9 10

试论美术论文美术论文 导读:了文人画精神的原素外,加入通俗的平实题材,有借景写意的意义,并且开始有西方式的写生事实,显然受到近代西方美术观念的影响,其影响近代五十年的中国画风,也历历可属。赵之谦,书画皆佳,善金石考据,画以花鸟画为佳,笔调涵有金石气,即枯湿浓干白,以书法线条为行笔方式;蒲华,以青藤、白阳为宗,笔墨恣肆、奔放、真率。学生

二、讲究师承,注重门派,若理念画法相通,则利益与美质相融,师门之外,排他性极 强,这种现象虽然是中国人的君子之争,仍处处可见互相排斥的事件发生,台湾地区往昔在 公办展览上,就有门派分配或师徒一式的作品出现。

三、注重画法,包括题材的讲究,大都是以古人画作为本,缺乏自主性的画题,虽应运 民间审美需要,而有较鲜丽的颜色,仍然存在仿古范畴内。

对于较具开创性的书法,并没有 多大的研究。

四、画境保守,中国画形式与内容,来自综合性的表现,诸如诗、词、文学、印章等, 都能在画境需要上有所感悟、有所新意,然在海上画派的画境中,大都引自他人的词句 或内容, 未见有较创新的意境出现。

除了少数能对现时生活有所批判、 如齐白石的感悟之外, 但他已经不纯属海上画派了。

6代表人物编辑就比较常被讨论的画家, 依其画风可略提几位代表性的画家, 以为进一步深层研究的参 考。

在此可分为:

朱熊,工花卉,师法白阳山人,尤有简逸之笔;

海上画派

张熊[花卉册1872],工花卉,画风保守,晚年作没骨、水墨淋漓,用色艳而不俗, 子弟甚多; 王礼,习花卉,取径新罗、陈老莲、恽南田等人,弟子有朱偁、任伯年等人; 任熊,构图奇特、变化多样,善人物、花鸟等,与任熏、任颐、任预等人被称为早期海 派「四任」之首; 朱偁,初学张熊花鸟,后师承王礼,从其学者亦多; 钱慧安,以人物画为多,花卉次之,从其学者亦众; 任熏,人物、花卉、山川皆师其兄任熊之笔法:吴嘉猷,人物仕女、山水、花鸟等为专 长; 任颐,花鸟、人物走兽均佳,画风更近民间现实精神。

此一派风格,延续在中上层社会中,所传承之美学理念,除了文人画精神的原素外,加 入通俗的平实题材,有借景写意的意义,并且开始有西方式的写生事实,显然受到近代西方 美术观念的影响,其影响近代五十年的中国画风,也历历可属。

赵之谦,书画皆佳,善金石考据,画以花鸟画为佳,笔调涵有金石气,即枯湿浓干白, 以书法线条为行笔方式; 蒲华,以青藤、白阳为宗,笔墨恣肆、奔放、真率。

学生杨士猷传其方法;吴昌硕[紫 藤1919],书画印均为所长,行笔如写,画境质朴,力求画面光整与平衡,受其影响者如 齐白石、潘天寿等等;

蒲华(6张)

高邕,以书法为主,用笔深重,画宗八大、石涛,对于书画活动贡献大,此画派特色, 均强调画法如书法,书画同源,以书法笔法应用于绘画形质,力促笔墨的老辣古朴。

吴昌硕(1844年9月12日-1927年11月29日) ,

吴昌硕(6张)

中国清末民初的著名篆刻家,亦以书法、绘画等闻名。

浙江省湖州安吉县鄣吴村人。

父 亲吴辛甲是清朝的举人。

母亲姓万。

他的本名是“吴俊”或“吴俊卿”、昌硕是他的字号, 他也使用过字号“昌石”、另有别号为“缶卢”、“苦铁”、“大龙”等,晚年在70岁之 后,称自己为“吴字”。

黄宾虹(1865年1月27日-1955年3月25 2 3 4 5 6 7 8 9 10 11

推荐访问:美术论文 美术 论文 试论 试论美术论文美术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