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文秘网    > 职业总结

合义书场:曲山艺海里的济南故事

作者:jnscsh   时间:2022-03-03 08:43:07   浏览次数:

如今的济南,与曾经“曲山艺海”的盛世,已昔非今比。不过,依旧有一些坚守者,传承着济南的曲艺文化,比如马骏和他的合义书场。

马骏出身评书世家,爷爷马合义是山东评书的开山老祖,奶奶正是《老残游记》里的“黑妞”。作为马派评书的继承人,山东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人,马骏创办了合义书场,第一家在东工商河的药王楼扎根,第二家开在了世茂广场宽厚里。

马骏:曲艺人的架势与扮相

世茂广场宽厚里东段,自解放阁往西可见宽厚里的小广场。去年,宽厚里开街以来,在这里,济南的曲艺家们带来了近百场曲艺表演。马骏的合义书场是“惠民表演”的主角。

合义书场在小广场往西的二层灰色小楼上。作为山东快书“马派”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人,山东曲艺艺术家协会主席,马骏召集一帮济南老曲艺家在合义书场说“曲艺”,有相声、梨花大鼓、山东快书等老“曲山艺海”艺术形式。

合义书场的成立,一方面弘扬与传承了济南的“曲山艺海”精神,一方面为了纪念山东评书老艺术家、马骏的爷爷马合义先生。

3月16日,本刊记者来到合义书场。从一楼径直步入合义书场,如同进入了一座民间艺术博物馆。一楼入门处挂着“济南市清朝家具保护单位”“山东省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的招牌,通往二楼的墙壁上挂满了马合义与马派山东快书的介绍。二楼前厅俨然是一座书画堂,墙壁上满是字画、书卷、中堂、玉器,玻璃橱窗里摆满了戏本,《小八义》《水浒传》《三侠五义》……书场里摆放的清朝家具,贝母镶嵌进去,闪着珠光,参透历史余味的古铜色的老家具,透着遗世独立的清丽。

“这都是好东西,值钱的很。”初见马骏,身材魁梧,这与他在82版《水浒》里饰演的鲁智深如出一辙,举止言谈中透出“倒拔垂杨柳”的彪悍劲头。谈起山东快书,马骏仿似从一身装扮里金蝉脱壳,活脱脱跳出一颗“艺术魂”,浑身都带着“段子”,不时脱口而出“老戏文”,对话越久,越见其不经意间流露出的老派曲艺人的架势。

兴起时,他要给记者当场讲一段《武松传》,“在这里说?”他坐在书场西面的小会客厅的椅子上,未等记者回答,便已起身:“得扮上相正儿八经地说。”话音未落,已大步流星赶到戏台子左侧的一间更衣室,再出来时穿了一件马褂,边系扣子边说:“山东快书这种艺术形式还得讲究气场,说的人一穿上马褂,瞬间就提起了精气神,讲究的是人与书合一。”

马骏对“扮相”的斤斤计较,来自于爷爷的言传身教。“小时候不爱读书,就喜欢穿着拖鞋和大裤衩在济南大街小巷溜达,回家时,爷爷的脸色不好看,他沉着脸告诫我,以后要穿戴周正出门,别忘记你是我马合义的孙子,一言一行都有人看着。”可见一名老曲艺家的自我修养。

“等你说相声说到有人叫好时,就能再看到我。”马合义在去世前留给孙子马骏一句话,“小时候以此话来激励自己苦练基本功,长大后才明白,让人叫好包括很多东西,不仅是山东快书说得好,更是做人要做得好。”

下午3:00,合义书场开始纳客,台上马骏利落地打着快板,眉飞色舞,段子信手拈来,气韵皆提在喉咙口,听到却觉“大珠小珠落玉盘”,起落有致。听的人不免直起身子,一分也不敢懒散怠慢。爷爷的魂,马骏的场

“可能没几个人知道我的名字,但要说起我爷爷,在济南,无人不知,无人不晓。”马合义先生是著名评书艺人,10岁时拜评书艺术家吴鸾喜先生门下学艺。他最拿手的绝活是《济公传》,被观众称为“活济公”。就连马合义先生的最后一任徒弟,85版《济公》主演游本昌也曾说:“马先生说的《济公》如天上的月亮,我演的济公只如天上的星斗……”

更微妙的是,马骏的奶奶,马合义老先生的夫人,是《老残游记》里的黑妞。这显然拉开了曲艺世家的帷幕,也让记者找到了探访济南“曲山艺海”的线索。

“金北京,银天津,济南日进斗金不及马合义一个时辰。”这是当时评价马合义的话,不经意间流露出济南“说书场”的热闹。马骏回忆,“上世纪60年代,人民商场的土山是个综合性游艺场,各商家都是平房,在市场北半部。南半部是个土坡,这里全是游艺场所。有说山东快书的高元钧,说西河大鼓《呼杨合兵》的马金凤,还有说评书的张颐武,讲《大明英烈》,刘剑平说《洪武剑侠》。土山的西南角,马合义在讲《济公传》。这里还有摔跤场、变戏法的、演兰州布影和地方戏曲如吕剧、五音戏的等。爷爷说的《济公传》很有特色,人物活灵活现,栩栩如生,加上表演动作,有时还要耍贫嘴。我每天都玩到太阳落山,才恋恋不舍的回家。”

《济南史话》中记载,上世纪中叶前后,济南府成了和北京、天津并称“三大码头”的曲艺重镇。山东快书、西河大鼓、相声……多个曲种都在此生根、开花,形成了蔚为壮观的“书山曲海”“曲山艺海”,并在此后的数十年里长盛不衰;侯宝林、高元钧、骆玉笙、马三立等诸多曲艺泰斗也登台献艺并扬名立万,更令这里与京、津比肩,演出市场分外火爆。

济南的“曲山艺海”并非浪得虚名,“北京学艺,天津练活儿,济南踢门槛儿”这句老话意指当时曲艺艺人要想红遍全国,得先在济南“打头响”,“当年济南的观众口味很刁,没那么容易叫好。”马骏说。

他更是在爷爷的身上见识过济南曲艺人的“老辈分”。“当年,谁在业内做得好,谁就是辈分最高的人,不管相熟的不相熟的,提起来都是尊敬。后来同行相轻,谁也不服谁的气,若把这股子气用在钻研技艺上,没有不成材的。”马骏说,小时候爷爷带着自己到天津,那时老爷子已不再说相声,到天津去曲艺团找刘兰芳,在传达室被看门老头叫住。马合义自称是刘兰芳的爸爸,老头死活不信。等刘兰芳出来,大老远叫了声:“哎呀,我的亲爹,你怎么来了。”此时,老头才知道这位老先生就是赫赫有名的马合义,遂连连说道:“你就是说《济公传》的马合义,您太朴素真是看不出来。”

马合义的风骨久为传诵。抗战时期,日本攻占济南,马合义为不给日本人说书,将一块烧红的木炭径直吞下,他的爱国情怀让老舍感慨不已,评价他说:一日直,二日勇,三日硬骨头。毛主席曾评价马合义是:人民的艺术家,老百姓的艺术家,不可磨灭的艺术家,人民不会忘记的艺术家。

传承人比传承本身更难

马骏毕业于上海同济大学,后留日4年,是日本早稻田大学的博士。单凭这样的高学历,很难想到他如今会做曲艺。“身在曲艺世家,血液里流着曲艺的魂,不想传承都很难。”

更难的是,在如今的济南做曲艺。

马骏刚开始并没有从事曲艺表演工作,1996年赴日本早稻田大学留学,拿到古梵文的博士学位。2001年回国后,他做了多年的生意。

手头有了一定积蓄后,马骏重新审视爷爷的遗愿,“爷爷临终前说,要是有一个自己的书场,能在里面,这辈子就更好了。”马骏与爷爷感情最好,他始终记得小时候央求爷爷带自己去吃西餐,爷爷偷偷把老虎皮的棉袄当掉换来一顿西餐,等他知道后,发愿不再吃西餐。

2007年,马骏与济南某企业合作,投资200余万元建起了合义书场。然而之后合作企业倒闭,书场随之偃旗息鼓。暂时的失败没有浇灭马骏的热情。随后,合义书场又辗转迁至济南南部山区、玉泉森信酒店等多个地方。201 1年3月,合义书场终于在济南天桥区东工商河的药王楼内落脚。马骏告诉记者,合义书场药王楼店至今都没有盈利,最惨淡的时候赔过百万元,“我都是靠做生意来养书场”。

去年,第二个合义书场在世茂宽厚里正式营业。这个书场目前可容纳40人左右,每天下午2点半至5点,晚上7点半至9点演出,看一场演出的门票是50元。“目前书场有20多位演员,多数是一些年近古稀的老艺人。”马骏说,其实这些老艺人去外地演出的收入更高,但他们喜欢留在这,“也是想要找一个能说书唱戏的地方。”

虽然2006年,老字号茗曲阁、晨光茶社相继“冒”出来,2010年5月,新明湖居重建后开门纳客,但如今惨淡的人气毕竟与当年人们趋之若鹜赶场听书的情景不可同日而语。

为了培养曲艺人气,马骏坚持每年节日到千佛山、趵突泉等景点演出,吸引观众注意。“十艺节期间,我们书场免费安排了200多场义务演出,观众更加认可,而且我们愿意走进社区无偿表演节目,让更多市民了解评书。”

采访当日,下午2点,马骏在世茂宽厚里的小广场演出,自从去年10月开街,马骏的合义书场已经在此免费演出了近百场。

近年来,随着老一辈曲艺人士越来越少,济南市曲艺人才断层现象突出。马骏一直为曲艺的“后继有人”不断奔波,“目前我没有徒弟,但经常有曲艺学校的学生来向我请教问题。”谈及说书技艺的传承,马骏说,对收徒的要求不是很高,但只要学生能耐得住寂寞、吃得了苦,而且真心喜欢,他绝对会倾囊相授,将脑子里的所有东西都教给他。

谈起曲艺传承中遇到的种种困难,马骏唱了一段定场诗:“说书唱戏劝人方,三条大道走中央。善恶到头终有报,人间正道是沧桑。”

推荐访问:书场 济南 故事 曲山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