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文秘网    > 单位总结

“拾翠APP”,古老手艺的互联网+

作者:jnscsh   时间:2021-08-10 08:44:43   浏览次数:

五十多岁的李加云是云南省昆明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一手竹编绝活,让他成为云南省甚至全国竹编业响当当的“人物”。

宜良市地处滇中,自古有“滇中粮仓”之称。明朝实行戍边屯垦,将江南的竹编技艺传入滇中,在宜良的各个乡镇蓬勃发展了数百年。当地的老人都说:“永丰营的篾帽,周家营的箩;吕广营的粪箕,小街的簸;段官村的提篮,马街的背箩;茴香村的筲箕是绝活……”宜良县古北城镇茴香村出产的大箩、小箩、簸箕、挎箩、虾扒、背笼、筲箕等曾经占到昆明整个竹编器市场的90%,并且远销江浙等地。

李加云出身竹编世家,从小与蔑刀、竹子打交道,破蔑、编织的手艺在同村人中出类拔萃。2006年时,他得到世界级竹编大师八木泽正的指点,学到了青海编、铁丝编、松叶编、梅花编、葫芦编等绝技。俗话说“竹篮打水一场空”,在2013云南文化产业博览会上,李加云却用自己编织的“竹编鱼缸”养起了金鱼。“鱼缸”滴水不漏,巧夺天工,鱼儿在“缸”中悠然自得,让人叹为观止。

“像李加云这样拥有绝世技艺的手工艺人藏身于民间,他们的生存状态各异。”拾翠的创始人陈璐介绍道。2013年至今,她走访了国内印染、刺绣、陶艺、雕刻等几十种门类、上百个非物质文化遗产手工艺及传承人。“当然有传承得比较好的,像景德镇的手工瓷器、苏绣等,就有着很强的生命力;但不得不承认,很多的老手艺和老艺人‘活得并不好’,产品缺乏内涵,不受欢迎,现实的压力迫使很多手艺人不得不改行,或远走他乡另谋出路。”

李加云家的经济状况也不是很好。李加云一心扑在竹编技艺上,家里家外的农活就全压在了妻子身上。竹编器带来的收入根本无法维系正常生活,多年来,生活都靠妻子种地、养猪来维持。他的两个女儿,大女儿在杭州做餐饮,小女儿在昆明做生意,也都没有继承他的衣钵,从事竹编手艺。

社会的发展、人们生活习惯的改变,使传统手工艺的地位发生着变化。宜良卖日用杂货的铺子里,原本挂满各色竹编器的墙上现在空荡荡的,门口显眼的位置充斥着五颜六色的鲜艳塑料簸箕等商品。在消费的社会中,人们以功用的目标去生产和消费产品。竹编的簸箕、挎箩、虾扒、背笼、筲箕等原是人们每日生活需要使用的工具,用采自天然的材料,经十几道复杂细致的工序而成,传递着工匠精神。但是大工业生产的便宜产物如塑料制品轻易地取代了它。

“传统手工业的萎缩从一个侧面说明了中国传统文化的流失。”陈璐说。传统手工艺代表的不仅仅是一种简单的技艺,而是中国传统文化。竹编、印染、刺绣、陶艺、雕刻等中国传统手工艺体现着不同地域独特的生活方式、鲜明的民族个性和民俗信仰。文化传统的丢失,是我们称之为“根”的东西的丢失。

冬日里,坐在寒雪初降的莲华禅院,听着陈璐带来的那些传统手工制作的故事,思绪随着她丰富的细节和表情,沉入思考,正午的窗外,却有些喧嚣。

莲华禅院位于昆明市中的翠湖之畔,梵宇宏森,花木幽邃,经数百年的历史变迁,如今外表依然古色古香,内里却充满时代的气质。踏进莲华禅院的朱漆大门,便是一场与古老手工的邂逅:尚带着窑火温度的陶艺制品、一针一线绣进岁月枯荣的老绣片、用花草枝叶果实染出的纯天然草木染、精雕细刻栩栩如生的皮影……

拯救传统手工艺已不是什么新鲜的话题,但如何保证传统手工艺的传承?又如何保证这些手工艺人不流失?

“保护和发展传统手工艺及传统文化,需要大量的资金和成熟的管理。”陈璐指着禅院内,与禅院的肃穆沉静相反,喧闹着的人群,“‘拾翠’就是一种新的模式。”

“我们为手艺人、艺术家、设计师提供了互动的平台,也让普通市民参与其中。” 通过商圈效应将手工艺者、艺术家、设计师、消费者等聚合到一起,进行交流、沟通和分享,形成裂变效应。精巧的手工、精美的设计,在开放的氛围中,通过面对面的接触甚至是亲自参与,让淡出人们视线、渐行渐远的一大批手工重新回到人们的生活中,焕发出新生。李加云这样的老手艺人可以在这里出售自己的作品、建立自己的工作室或者开班授徒,可持续发展让手工艺传承良性循环。

拾翠的管理团队找来艺术家、设计师等与老手艺人互动,重新对老手艺进行“开发”。陈璐看来,保护传统手工艺,不让它只存在于艺术馆、博物馆仅是一方面;更重要的是发掘其内涵,使文化和民族精神得到承续、手工艺本身得到发展。

拾翠平台上的“纳禧”便是将传统手工和现代时尚完美结合的创新设计。纳禧之意为接受幸福,在云南地区嫁女儿是一定要有银制品作为嫁妆的,表示婚后事事有银,事事有余。茶具在盛产普洱茶的云南更是负载生活传统的一种日常生活器物。当银与陶、瓷、布、竹、木、石等材质邂逅,在工匠高超的技艺下,一种独特的优雅与平和悄悄绽放。

如“竹包银”系列茶具,纳禧的主理人杨焕泉将手工锻打成型的银杯与李加云的细密精巧的竹编相结合,体现出现代生活的简单美学;又如“柴烧”系列,采用古老柴烧技法烧制的茶具,配以手打素雅银饰点缀其中,质朴中流露出一种流传于世的经典。

拾翠实质上的两个股东资金方朴拓股权投资基金管理公司和管理方云南创投旅游文化有限公司都是首次涉足文化产业。拾翠启动之初,朴拓基金发行募集了规模为5000万元的“北京拾翠文化产业基金”,以股权基金的模式用于“拾翠”。三年多的磨合,拾翠的生长愈来愈稳健。作为一个文化产业项目,“文化加商业”互补互赢的模式获得了巨大的成功,成为云南省重点文化产业项目、昆明市级重点文化产业项目。

2016年3月,作为拾翠文化产业线上平台的“拾翠APP”正式上线。

“手艺也必须互联网+,互联网是工具、是渠道,帮助我们把产品送到消费者面前,所以我们要学习,也必须使用这个工具。”陈璐谈起开发APP的初衷,精湛的手工艺之美、深厚文化内涵的底蕴与千百年堆积的独特个性需要手的触摸和来自灵魂深处的对话、共鸣。文化产业永远离不开体验,时代在不断地变迁,不管科技如何进步,虚拟的世界永远也无法取代充满烟火气息的真实生活。

拾翠做的是一个纵深度很高的产业型项目,是手工互联网 +。有句话能够很清晰地说清楚这个关系,“从线下来,到线上去,回线下玩”,就是采取线下展示传统手工艺和传统文化、线上运营传统手工艺电子商务模式、再把线上的消费者带到现实中享受服务,形成一个从线上到线下完整的O2O生态体系。

“拾翠的APP不是一个单纯的互联网项目,它的野心是搭建可信任的手工艺产品交易平台,提升传统手工艺行业的市场能力,发展性保护传统手工艺。”实现这一点,更好深入服务手工艺匠人,通过建立品牌顾问团,帮助其提升品牌、市场、营销、产业发展等能力。

拾翠团队的平均年龄不到三十岁,对中国传统手工艺文化有种特殊的情怀。产业团队和开发团队紧密合作,由产业团队指导开发团队,保证了实施过程的有效性。“我们用新媒体的经验对传统手工艺进行深加工,从单纯的平面内容衍生到视频呈现等形式,将传统手工文化真正传承开来。”

网络把资讯的特权带给每个人,更重要的是传递一种精益求精的传统工匠精神。通过推出“定制”的概念,拾翠将工业化浪潮下的传统手工艺升华为经典、奢侈的代言。传统手工艺的价值不在于它的形式。拾翠APP的核心运营模式是定制,消费者通过拾翠APP定制自己喜欢的手艺产品。通过定制的同时,也增加了产品的专属性,附加值也提高了。定制本身就是手艺产品的特点,中国传统手工文化的精髓以现代化的方式加以表达和展现的方式。

“拾翠”的名字来源于曹植《洛神赋》:“或采明珠,或拾翠羽。”古人将捡到的美丽羽毛做成头饰送给佳人,“拾翠”就是拾起美好事物的意思。拾翠APP可称得上是手工艺传播领域中的创新之举,用传统手艺向个性消费者致敬,对中国传统手工艺进行传承、保护、延续、发展,使中国元素成为真正的流行,传播中国之美。

推荐访问:互联网 手艺 古老 拾翠 APP